今年全球迎來最熱夏天,24節氣中的大暑落在7月23日,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中醫師提醒,夏季養生的重點在於「養心」,建議飲食上可吃當季瓜果類,取代含糖量高的冰品飲料更能消暑,特別是「2類人」要更加注意;營養師也建議「3招」助消暑又提神,預防身體疾病。
今年全球迎來最熱夏天,24節氣中的大暑落在7月23日,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中醫師提醒,夏季養生的重點在於「養心」,建議飲食上可吃當季瓜果類,取代含糖量高的冰品飲料更能消暑,特別是「2類人」要更加注意;營養師也建議「3招」助消暑又提神,預防身體疾病。
上完廁所後,你會觀察自己的大便是沉下去還是「浮起來」嗎?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分享,近日診間遇到患者反應,最近大便都飄在馬桶水上,不知道這樣的狀況是否正常,因此擔心是不是生病、吃太少,導致大便太小才會飄起來。以下醫師解答,其實可以透過大便的「浮沉」的2種情況,解讀身體健康狀態。
一名35歲男子肚子痛了好幾天,看診時醫師問他最近吃了什麼,他說自己最近無論是吃飯吃麵,都習慣加辣椒或辣醬。因為最近便秘較嚴重,看網路上偏方說「三餐吃辣」可以解便秘,因此跟著照做,但沒想到反而讓肚子持續疼痛,或對腸胃造成更大傷害。以下破解常見「5大解便秘偏方」,並解答「緩解便秘2招」安全又有效。
端午連假即將來臨,氣候炎熱,溫度高加上濕度高,如果沒有做好食物保存,則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引起腸胃道疾病;另一方面,連假期間群聚機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相互感染腸道病毒或流感、甚至新冠的可能性也隨之提升。面對夏日流行病,如何在連假期間能玩得開心又吃得安心呢?消化內科醫師建議「2招」增強腸道免疫力。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加上經常久坐、三餐外食,腸躁症就成了常見的症候群,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5人中,就有1人受腸躁症困擾。許多民眾壓力大常跑廁所、肚子痛,這些反覆的腸道問題,不僅會影響生活及工作表現,也造成心理負擔。究竟腸躁症有哪些症狀呢?以下就整理出常見「6大腸躁症症狀」。
「便祕」不只是一般人常遇到的問題,相信也困擾許多懷孕媽媽,不是擔心解便一太用力就讓胎兒早產,就是害怕服用便祕藥物會影響胎兒健康。其實孕婦便祕也能選擇以中醫來治療,從調理身體開始,改善便祕。
寶寶喝配方奶一直拉肚子,問題可能出在乳糖不耐,一起來了解寶貝的乳糖不耐到底怎麼回事!對寶寶來說,均衡飲食與充足睡眠是成長與發育最需要的,如此萬事具備如果孩子仍然經常莫名哭鬧。
春天處於冷熱交替的時節,陰雨綿綿也會讓濕氣鬱結在體內,若沒有確實做好養生,便很容易上火或是感到疲憊,也就是所謂的「春燥」和「春睏」,因此許多網友開始討論春天該如何養生,以下就整理了6種「春天養生方法與對應食材」,快來看看網友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