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去旅行吧!世界教會我們的11件事

去旅行吧!世界教會我們的11件事#旅行

1)持之以恆的前進方能抵達目的地/我們經常難過於停滯的狀態,苦惱為何抵達不了目的地。以為高鐵誤點人生就此毀滅,卻忘了還有火車、客運可搭。其實是我們太急著抵達目的地。2)充分體驗生活每個片刻/生活的痛苦大多來自無感:對讀書沒感覺、對工作沒感覺、對愛情沒感覺。我們被生活訓練成只想得冠軍的跑者,最後都忘了享受跑步當下的喜悅,以及陪著我們一起跑步的人,甚至是跑步的初衷。真正能獲得幸福的人,往往是能充分體驗生活每個片刻的人。3)在世界的洪流中,鼓起勇氣做自己/遭遇不順心的人事物與外界批評時,我們總是在乎別人比在乎自己更多。別人叫你往東就往東,往西就往西,情緒永遠陷溺在別人的泳池裡。其實我們可以打造一艘自己的方舟,不被洪流吞噬。4)保有對世界的同理心/批評別人,也是責備自己;關心外在世界的變化,也是對內在世界的同理。5)在既有的世界中找尋新世界/不一定非得毀滅舊世界才能創造新世界。有一種世界既可以保有舊世界的渠道,也可以流淌新世界的活水。6)和工作培養感情,主動創造熱情/工作像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不能老是被動等待鏡子裡的人給你熱情,要學習主動給予。 7)人類的文明歷史會提供生命養分/世界是一本生命教材,是一棵大樹,對世界歷史愈深度了解,愈能獲得深層養分。一座古城、一位歷史人物或一段故事,都可能指引未來的路。8)不被世界的改變所改變/我們不一定有能力改變現世界現況,但至少努力不被世界所改變。9)在混亂的世界中保持冷靜/世界是一個方向盤,若突發狀況發生時沒有冷靜掌握住方向盤,常會造成嚴重意外。保持冷靜的人才有更多時間排除混亂狀況。10)學會合作/航行在世界的河流中,工作、家庭與生活是同一艘船,一個人是一把槳,需要同心協力划槳才能前進,若只用一把槳,會在原地打轉或偏離航道。再厲害的船長或水手也無法獨自一人駕駛大船。11)旅行不是愈多愈好/如果工作是太陽,旅行是雨水,兩者都是滋潤心田的養分,但有一方過於氾濫或乾枯都會造成傷害,彼此均衡與適量才會健康成長。有時,過多的工作或旅行都是負擔。人生沒有最好,只有剛剛好。(本文摘自/給回來的旅行者/天下雜誌出版)

這10種旅伴 會是生命重要的良師

這10種旅伴 會是生命重要的良師#旅行

1)情緒不穩定的人/細心的人,感知雷達較為敏感,喜怒經常掛臉上。他們之所以生氣,不求爭論,只求抒發不滿情緒。他們不把心事藏心裡,更不懂如何背叛朋友,因為他們永遠學不會笑裡藏刀。當你以為看清事情的正反面,他們已經連上下面都看透。這種藝術家性格的旅伴,會豐富我們的生活。2)自卑的人/自卑的人比較柔弱,如雜草般,風往哪吹就往哪倒。但大風來襲時,強韌的大樹最容易被吹倒,甚至被連根拔起,雜草反而可以安然無恙。自卑的人會專心把一件事做好。他們不像自大的人,要把所有事做好,最後什麼都做不好。在他們身上可以學會如何專注。3)愛計較的人/他們條理分明,行事謹慎,計算能力異於常人,可以在混亂的事物當中看見真相。他們不易吃虧,不易被欺騙。4)頭腦簡單的人/頭腦簡單的人,活得較自在,看到前方有路就踏步;複雜的人會站在原地猶豫,不斷找尋捷徑,甚至愈走愈偏。傻子願意徒步旅行,聰明人只想搭飛機,愈快愈好、看的更多。殊不知,傻瓜雖然走得慢,看得少,卻能貼近土地,獲得更深的感動。看似單純的傻瓜,才是最不簡單的人。5)會抱怨的人/肯抱怨的人,才會有抱負。很多成功者都是看不慣眼前世界,才會做出改變,想辦法打破常規。會抱怨才會革命,有革命才有創新。某些時候,合乎情理的抱怨是因為不想屈服、善罷甘休,不服輸。這個旅伴可能會和你一起改造世界。6)言而無信的人/原本約好要一起出發的旅伴,竟然中途放棄;原本計畫好的行程,全部翻盤。生活中少不了欺騙,我們卻習慣用憤怒與哀傷來處理問題。因為氣憤,更容易拿放大鏡檢視,衍生更多負面情緒。其實,是我們潛意識裡害怕被遺棄。我們應該感謝這些旅伴,教我們學會獨立。7)利益為上的人/他們並非壞人,可能是花了許多精力才籌到這筆旅費,所以錙銖必較。也可能是曾經窮怕了,所以怕窮。有些時候,適度的利益更可以延續良善的想法。過度仇富並不會幫助我們融入現實世界,還可能被拒於門外。 8)驕傲的人/驕傲是一種動物本能,老鷹、獅子、貓的個性都是高傲的。但牠們不會因此被世界淘汰,反而更加被重視與照顧。懂得與他們保持最美的距離,就不會傷了彼此。擁有領導者個性的旅伴,多少隱藏著某些層面的驕傲與魅力,和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會有安全感。9)持堅完美計畫的人/追求完美計畫與否,可以觀察出旅人的用心,有些隱藏景點或美食,若不用功是找不到的。有計畫的旅人才不會懶惰,把美麗的早晨浪費在睡夢中。夢想要完成,需要完美計畫來執行。有這樣的旅伴,可以更接近夢想。 10)永遠沒計畫的人/旅程中沒有計畫並不代表沒有方向,可能是心中的方向太抽象或模糊,自己看不清,外人更加看不懂。這過程如同欣賞一件抽象藝術品,可品味,但可別理性分析。真正好的藝術品,能感動而無法言語。(本文摘自/給回來的旅行者/天下雜誌出版)

女兒抱怨很臭!爸爸為愛狠甩25年菸癮

女兒抱怨很臭!爸爸為愛狠甩25年菸癮#旅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兩位菸齡加起來33年的年輕爸爸,深感長期抽菸明顯崩壞自己的健康體力,威脅全家人的幸福,決定報名參加嘉義市衛生局辦理無菸家庭活動。今年四十歲的李慶城,菸齡長達25年,15歲國中時期因好奇心驅使便開始抽菸,現在平均一天要抽兩包菸。其實在十年前結婚時,就很想要戒菸,也幾次嘗試戒菸,但因意志力不夠堅定,始終無法戒菸成功。期許戒菸成功 當自己的父親節禮物李慶城說,長期抽菸下來,讓他每次感冒咳嗽都很嚴重,感覺肺都快咳出來,而且每天早晚過敏打噴嚏打不停,體力更大不如前,2個女兒也常抱怨爸爸很臭。正逢父親節前夕,在太太郭及小孩的鼓勵之下,他報名戒菸活動,希望能夠戒菸成功,回到年輕時的健康及體力,是今年父親節最大願望,也算是送給自己的父親節禮物。另外,今年三十一歲,菸齡8年的年輕爸爸呂秉駿,23歲當兵時開始抽菸,現在一天平均抽10根菸,任職業務的他,因周圍朋友及工作應酬誘惑,讓他一直想戒菸的意志力不堪一擊。太太跟他結婚五年,一直嫌他口臭及身體菸味臭,太太目前肚子還有2個月寶寶,為了老婆及小孩的健康及幸福,報名參加無菸家庭及戒菸活動,下決心戒菸。衛生局也表示,李慶城及呂秉駿昨日也帶著全家為戒菸活動代言。兩位年輕的菸槍爸爸,為了自己健康及全家人的幸福,在父親節前夕下定決心報名戒菸。 

集尿器也瘋團購?旅行、塞車都能「萬無一濕」

集尿器也瘋團購?旅行、塞車都能「萬無一濕」#旅行

(撰文/Frank Chen)(採訪諮詢/自遊行-行銷總監Sophia)聽到「集尿器」三個字,大部分民眾,不難直接聯想到,這是專門讓有尿失禁難處的患者使用,但事實上,集尿器卻還有其他用途,在台灣,就有一群可愛的退休伯伯,為了出國旅行,應付長時間的旅程,一起團購「攜帶型男性用集尿器」好讓他們的旅行能萬無一「濕」,完全打破對於購買集尿器的心理障礙,反而使旅行更加便利,將集尿器當作他們的最佳旅行伴侶。 2013年袁明琦醫師為了深受泌尿困擾的父親,利用氧氣面罩的概念,發明了「自遊行集尿器」,不僅重拾父親的笑顏,也幫助許多有相同困擾的家庭。為了更貼近患者的心聲,自遊行團隊決定舉辦全台趴趴走活動,耗時4個月駐點超過一百家藥局,康薦行銷總監Sophia,她向記者分享了在這次全台趴趴走的活動,聽到、看到、感受到許多小故事。老年人團購集尿器 提升旅遊品質 Sophia說,大部分的老年人對於尿失禁非常避諱,因為愛面子,通常不會將身體狀況告訴其他人,而包尿布更讓他們在意別人的眼光,即便集尿器比起尿布方便,能讓老年人穿在身上四處趴趴走,但心理障礙這一關,還是難以越過。然而,在台東醫材行駐點時,卻意外遇到一群可愛的退休伯伯,她回憶,這群伯伯很特別,與其他人不一樣,竟是一群人揪團採購集尿器,為的就是出外旅行時,不因長途跋涉找不到廁所,而壞了旅遊品質,「外套一蓋,就可以馬上解決」Sophia形容當時老年人們,洋洋得意的說明為何會買集尿器的原因。高速公路大塞車!尿急不用怕 還有一次,康薦自遊行參加2014國際泌尿科醫學會,只要是到攤位詢問的醫師,皆可免費獲贈集尿器一個,當天剛好有許多開車北上的醫師,拿到集尿器時紛紛表示:「真好!這樣就不用怕回程塞車會尿急。」一週後,竟有一名醫師特地打電話到公司表示,上周參加完醫學會的回程,碰上高速公路大塞車,他把集尿器拿出來使用,沒想到出乎預料的便利,一解燃眉之急,並保證以後會把集尿器推廣給更多的老年人,使更多家庭能受惠。讓產品有溫度 站在長者角度思考 設點擺攤除了直接接觸患者之外,對於醫材行門市人員,更是發揮教育訓練的功能,Sophia解釋,就如同這項產品的發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自遊行團隊希望讓產品有溫度,不再冷冰冰,並讓門市人員學習該如何關懷有這樣疾病的銀髮族。當Sophia想到集尿器曾幫助過許多,深受尿失禁困擾而不敢出門的老年人,因配戴自遊行集尿器開始重拾笑容,又復燃起出外旅遊的興致,就感動不已。曾經還有伯伯感謝的留下連絡方式,希望有機會可以邀請她到家裡吃飯,講到這裡Sophia又不禁紅了眼眶,她說:「每當患者能坦然接受,並打開心房使用集尿器,幫助他們找回笑容,就是康薦所要負起的責任!」

樂閱讀/出國避險3原則

樂閱讀/出國避險3原則#旅行

當然,我不是說出門在外,一定不會發生什麼麻煩事,但是在責怪另一個國家,責怪自己的政府之前,請想一想這些不順利的事,比如勞資糾紛,是不是只有在國外才會遇到,還是只要是社會人,誰都有可能碰上的生活風險?如果只是一般的生活風險,我們有沒有預先做好「避險」?以海外打工度假來說,我甚至覺得只要把握三個簡單的避險原則就足夠了:1)契約要看清楚/不論是透過國內代辦、當地仲介或自己尋覓工作機會,當然都有白紙黑字的工作契約;租房子有租約;租車、辦手機,當然也都有合約。合約是成年人與成年人之間的承諾,看清楚才簽,一旦簽了,就要按照合約內容執行。能做到的事情才答應,答應的事情就要做好,這是社會人的基本禮貌。2)要買保險/台灣青年請求外交部急難救助,根據統計不外乎交通意外、勞資糾紛、刑事責任等,只要有法律諮詢的需求,外館都會給予協助。但是旅遊平安險,海外醫療險,應該是個人的責任,保護自己,也為了避免萬一意外發生後造成家人龐大的經濟負擔 。抱著僥倖的心理,沒有購買充足的保險就出門,是幼稚的。3)要有永續的心態/前仆後繼的旅行者、打工度假者、移民,不只代表我們個人,無論願不願意,也都同時代表了自己的國家,我們所建立的形象,是好是壞同時也會直接塑造接待國的人民、業者,對於台灣人的既定印象,就算不為後人留路,也不可斷了別人的後路,讓人對於台灣人敬謝不敏。比如工作無法勝任讓僱主不滿意,甚至讓僱主平白矇受損失,但有生氣又可憐的僱主,依法需要繼續付你薪資,這時應該怎麼辦?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想要提前辭職,該用什麼理由?怎麼說才恰當?如果輕忽了自己代表的角色,只想到自己,無法融入社會,或是帶給當地民眾惡劣的印象,就對不起比自己晚一步走出國門的年輕人。這三個簡單的避險原則做到了,遇到麻煩的機率,一定會降低許多,就算真的遇到困難,後果也不至於不堪設想。(本文作者/褚士瑩)(摘自/比打工度假更重要的11件事/大田出版)

Janet鼓勵身障者勇於走出家門 旅行不「攝」限

Janet鼓勵身障者勇於走出家門 旅行不「攝」限#旅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為響應2013年國際身心障礙者日「超越障礙幸福啟程」系列活動,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於15日舉辦第二屆「搖擺視窗‧鎖定愛」攝影展開幕記者會,並邀請藝人Janet擔任代言人,除了陪同病友們到台北植物園,完成屬於他們的心動之旅外,還希望藉此鼓勵更多身心障礙朋友們能勇敢出發,在旅途中發現生命的感動與驚喜。今年攝影展以「心動之旅」為主題,吸引全台109位身心障礙朋友及家屬報名、近300件攝影作品參與徵選,更於網路票選活動期間獲得逾6千名網友愛的一票,受到社會大眾熱烈迴響;即日起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希望透過身心障礙者們在不同時間、地點、心情和故事下呈現出的作品,讓你和他們一同感受當時的幸福之旅,遨遊全台23縣市。透過攝影展 鼓勵所有身障者勇於體驗自己的人生小腦協會理事長黃玉春表示,連續二年籌劃攝影展、並將今年主題設定為心動之旅,主要是希望能鼓舞全台身障朋友及家屬,勇敢去追逐屬於他們的夢想。主持人Janet也表示,希望能透過這個活動鼓勵病友們不要對自己有所設限,勇敢走出家門,旅行對每個人意義是無法替代的,必須是你自己親身體驗,才會更有意義。她與病友一起觀賞參展作品也說,今天在會場看見這麼棒的作品相當感動,相信來到第二屆「搖擺視窗‧鎖定愛」攝影展的民眾,絕對會受到每件作品的鼓舞。

醫訊/旅行教會我的事

醫訊/旅行教會我的事#旅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旅行是可以紓解日常身心壓力及緊張,適當釋放,充電好後再回去工作或上學。因此,員林鎮公所與員林講堂特規劃2013豐富人生系列講座,主題為「旅行教會我的事」,由馬繼康老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旅行教會我的事時間:102年9月7日(六)下午14:00~16:30(16:30~17:00提問與對談)地點:員林鎮公所3樓禮堂(彰化員林鎮三民街18號)洽詢:04-834 7806

暑假不再無所事事 讓孩子帶你去旅行

暑假不再無所事事 讓孩子帶你去旅行#旅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小孩放暑假困在家,滾床、上網、看電視、關補習班,孩子整天大喊無聊,父母不斷要求作業進度要求自動自發,孩子反而愈無力、愈發懶、愈逃避家庭互動,父母一邊忙著工作整理家務,同時照顧著孩子的需求;長期的疲累感累積下來,父母經常動不動就被惹毛了,孩子冷不防換來一頓好打,親子代溝問題更大。親子旅遊教育專家Choyce建議,父母不該責備孩子無所事事在家,應該正視親子相處的時間,協助孩子學習生活規劃。正值精力充沛與好奇心旺盛年紀的孩子,他們好奇著想要探索全新世界,一草一木都能引起莫大的興趣。暑假和孩子一起規劃一趟國內外的小旅行,是最好培養親子同樂的時光,同時達到寓教於樂一舉數得。小朋友可以由大人提供旅遊地點,讓孩子著手查找相關輔助資料,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風俗民情,讓孩子擁有旅行前的參與感,將旅行的動力轉化為知識性,孩子消化吸收同時也提供父母新的資訊。大朋友可以建議提供家族旅行的時間、預算,給孩子自行規劃希望旅行的地點和旅遊方式,讓孩子體驗家庭活動的主導權,促進培養領導能力、規劃力和溝通能力等細節,父母只要輔佐並提醒該注意留心的地方,孩子獲得成就感父母也相對輕鬆不少。家裡就是社會環境的訓練場,只要父母懂得放手並提供練習的機會,孩子就會是生活中得力的幫手。相信孩子的能力和思考,他們往往可以提出驚豔與新穎的規劃,用孩子的眼光感受他們的想法,重新體會成長與年輕的滋味。今年的暑假開始前,快和孩子們一起討論由他們舉辦一場屬於自己的旅行,讓孩子帶父母去看新的世界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