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門診失智奶奶和家屬的互動:「不要再問了,我已經累了」,在醫師長期和奶奶互動的理解,前半段話所指「我不會回答、我不知道」,後半段話是奶奶維護尊嚴的方式。大多數人若沒有專業知識的基礎下,容易解讀成家人總是很累、不願意溝通,不知道該如何互動是好?
有一位門診失智奶奶和家屬的互動:「不要再問了,我已經累了」,在醫師長期和奶奶互動的理解,前半段話所指「我不會回答、我不知道」,後半段話是奶奶維護尊嚴的方式。大多數人若沒有專業知識的基礎下,容易解讀成家人總是很累、不願意溝通,不知道該如何互動是好?
女人從自己到2個人、再到1個家庭,人生就是在不斷的角色變換中前進;然而,在結婚之後,面對問題可不再只是2個人的事。因婚後,女性既是老婆、也是媳婦,若懷孕成為母親,更是一份永久的責任。
《黑暗榮耀2》於近期播映完畢,高潮迭起的劇情讓觀眾直呼沒有白等,其中女主角文同珢的媽媽是加害者之一,她在租屋處放火更宛如惡魔降臨;而現實中若遇到講話惡毒、行為偏頗的母親要怎麼辦?韓國家庭諮商心理師金善英於《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一書中,探討有毒的母女關係,理想的母女關係是照顧與關懷,而非控制與消耗。以下為原書摘文:
編按:當老後失去行動力,不想被銀行、子女踢皮球,退休規劃該如何做,才能保有自己的尊嚴?深怕一步沒做好,就成為家庭走向破裂的開端。理財專家畢德歐夫分享了一則他所遇到的真實故事:因為照顧中風父母,進而思索自己與太太無子女可託付的老後該如何規劃⋯⋯
一想到回婆家過年,就讓許多媽咪們焦慮不已,其實這樣焦慮的情緒,不只在回婆家的短短幾天,有些媽咪甚至在過年前1、2個月就出現所謂的「過年症候群」,無論是在腦海事前演練面對長輩的應對方法,或是回憶起過去的婆媳相處經驗,種種情境都可能成為媽媽的壓力來源。
是不是常覺得老公跟小孩一樣幼稚!你沒有錯怪他們,研究顯示40歲之前他們就是如此孩子氣。很多媽媽,總覺得家裡多了個大兒子,也就是老公!不是經常唱反調,不然就是跟孩子一起玩鬧,媽媽內心充滿無奈,究竟甚麼時候才能成熟穩健一點?
生完小孩,到底會增進夫妻感情、還是讓關係滿意度降低?答案恐怕沒有這麼樂觀。小孩出生後包尿布喝奶種種瑣事突然一擁而上,夫妻關係再也不是單純你好我就好的戀愛,而是應該負起家庭責任、互相分工的隊友。不過,在漫漫育兒的日子裡,隊友的表現到底會不會影響婚姻關係呢⋯⋯?
爸媽是否有碰過這個狀況,教孩子畫畫時總會用質問、強硬的語氣,也習慣跟孩子說「要怎麼畫」比較好,但其實這樣做會打擊到孩子的內心。人稱「皮皮老師」的兒童美術老師賴育立,教家長透過「看畫、讀畫、聊畫」來覺察與孩子的關係,並提升親子關係。以下解析為《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