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抽筋怎麼辦?為什麼會抽筋?預防抽筋吃鹽巴有用嗎?事實上,抽筋是因為肌肉疲勞、電解質失衡所引起,當體內的水分不足,會影響肌肉的代謝功能,增加抽筋風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解答抽筋相關的小知識,並教民眾1招自製運動電解質水,可有效預防抽筋。
擁有乾癬症狀的患者,往往因為外觀變化造成心理很大壓力,特別是患部是在隱密部位時,更會影響與親密伴侶間的互動。門診甚至就有女性患者因背部病灶,多年來與丈夫的性生活一直不敢開燈而感到相當沮喪。 台大皮膚部主任蔡呈芳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疾病導致皮膚發炎的反應,主要症狀表現會是皮膚發紅、變厚、脫皮等,會伴隨搔癢甚至是疼痛,病灶可能出現在身體各處,尤其像是頭皮、手肘、膝蓋外側、小腿前、臉部,甚至是...
醬油是每家每戶不可缺少的民生必需品之一,但根據不同品牌、原料及製造方式,市面上醬油的價格從數十元到數百元皆有,這是為什麼呢?大家盛傳如果吃到化學醬油,對身體不好是真的嗎?純釀造醬油與化學醬油又差在哪裡?《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在這篇專欄中將快速解析給你聽。
地牛翻身了!花蓮近海3日上午發生規模7.2地震,最大震度達6強。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表示,這是地震震度改制之後,台灣首次達6強的地震,後續3、4天可能會有規模6.5以上至7.0的餘震,這起地震也是自921大地震之後最大的地震規模。至於部分地區沒有收到國家級警報,後續還在了解原因。
不少人喜歡健走運動,也希望透過健走獲得更多的健康好處。《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運動教練田玉笛指出,對於樂齡族群來說,健走屬於低衝擊有氧運動,是一項很棒的運動。但如果能注意微調「3動作」,就能透過輕鬆輔助方式,加強健走效果,同時能有效訓練核心和上肢。
人上了年紀後身體機能會衰退,肌肉的功能逐漸開始走下坡,血液循環也會變慢,使人更容易疲勞。《優活健康網》特摘中醫師吳建東所撰此文,分享強健體魄的方法,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補足氣血與暢通循環;同時也是要注意生活起居、食飲內容及適當的鍛鍊。
有沒有發現,家中長輩開始常忘記帶東西出門、漏關瓦斯,甚至連鄰居的名字也常記想不太起來?這些看似小事,其實可能是輕微認知障礙的早期徵兆。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資料顯示,一旦出現輕微的認知障礙,未來演變為失智症的機比率就高達25.53%。這表示有四分之一的65歲長輩,一旦開始出現記憶退化、認知障礙等症狀,就可能就會逐步邁向失智。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失智症專長洪櫻娟醫師說明,認知功能障礙是指一群症...
繼3月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之後,大甲媽遶境也將於5日深夜由大甲鎮瀾宮起駕,而民眾在長途遶境進香過程中,除了鐵腿、足底筋膜炎之外,最常見的就是肌肉關節受傷,以及腳底長水泡。《優活健康網》整理醫師建議,提供久走前需做「3招」暖身運動,姿勢正確才能避免傷膝蓋,以及預防水泡和患部的照護方法,避免後續感染。
你喜歡吃韭菜嗎?韭菜跟蔥、蒜、香菜一樣,是被很多人排斥食物,但也有人愛得要死!韭菜最好吃的時候是「冬春之際」,吃起來口感脆嫩,香氣濃郁!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韭菜」的相關知識,包括韭菜功效、禁忌、挑選、保存與推薦吃法,不論你愛不愛韭菜都要了解一下!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最怕病毒感染也跟著大流行,但在常見的呼吸道病毒之中,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不可輕忽!台大小兒科醫師提醒,RSV是一種全年齡都可能感染的病毒,感染族群以小孩居多,但其實老年族群感染RSV病毒的機率,可能比流感更常見,若有糖尿病、腎臟病等共病,更容易引發併發症,住院、加護病房或死亡風險更高。
台灣先進醫療科技發展協會成立是由跨國醫療器材公司在台分公司所組成之非營利性組織。從2013年8月正式成立至今,剛好滿10年,今日舉辦【TAMTA 十年有成 醫起共好】10周年活動,邀請健保署石崇良署長、食藥署長官以及美國商會、歐洲商會、中華民國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病友聯盟、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等多位各界貴賓出席,共同歡慶協會10周年。 整合產業意見與政府保持良好溝通,緊急全球調貨...
隨著時序進入春季,腸病毒好發季節即將到來,疾管署2日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為南部7個月大女嬰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10型」,出現呼吸不順、意識不清、肌抽躍、口腔及四肢有小水泡等症狀,一度進加護病房治療,目前已出院。對此,疾管署呼籲家長應特別留意個人與幼童衛生,外出返家後須做好清潔。
44歲黃先生近幾年於春夏交替之際,有大約3週時間會發生單側劇烈頭痛合併同側眼睛腫脹,而且不自主地流眼淚,不但痛到起身不斷踱步,甚至興起想要撞牆的念頭⋯當發作後就得去住家附近藥局拿止痛藥但都沒有效果,必須休息2、3週等頭痛症狀慢慢消失才能重返工作崗位,後續經醫院診斷為「叢發性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