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很多決定都會間接影響財富,怎麼在追求財富之餘,又把握住人生中重要的一切?心理學家和行為金融專家丹尼爾.克羅斯比 (Daniel Crosby)於《財富的靈魂》一書中,探討財富的真正意義,帶領讀者以簡單而有力的方式,找到關於金錢與幸福的終極解答。以下為原書摘文:
住院,有時是人生中無法避免的一段經歷,而陪伴住院病人,則是親友的一種責任與義務;不過,對病患而言,最好的陪伴往往不是熱情的照顧,而是不打擾的支持。《優活健康網》特別摘錄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所撰寫的文章,透過兩個極端的照護案例,點出陪伴病人最重要的其實是「支持」,而最簡單的支持方式,就是主動開始一段對話。
聲音沙啞粗糙、講話一直清喉嚨,小心說話方式不當導致聲帶受傷,讓嗓音異常。該如何治療及改善症狀,恢復正常嗓音?《優活健康網》特邀仁生復建科診所院長、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撰文指出,嗓音異常也可能和疾病有關,例如肩頸緊繃、胃食道逆流、氣喘等,應就醫並透過腹式呼吸訓練,有助調整呼吸及聲音品質。
小美是個十足的運動少女,籃球、排球、羽球都是箇中好手,時常奔馳在校園運動場上。小美近期發現跑步或跳躍的時候,膝蓋前方會疼痛,而且越來越嚴重,連上下樓梯都可以感覺到疼痛的存在。
中年以後不少人有下背痛症狀,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長骨刺,但復健科醫師提醒,骨刺並不是長得跟針刺一樣,也不一定會痛,不過骨刺到底是什麼?長骨刺一定要治療嗎?治療注射後還要復健嗎?以下醫師親自解答造成骨刺的相關原因,以及治療小知識。
每一趟質子治療的完整療程,都需要經過多次重複性地依治療計畫給予劑量,且時常耗費數周以上的時間。因此,如何確保每次照射時都能準確,就需要仰賴「三維導航」協助,而這也是決定質子治療品質優劣的重要關鍵之一。
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一遇到壓力就大吃大喝、飲酒、抽菸,長期下來只會讓身體負荷不了。我們都知道擁有健康的身體比萬貫家財重要,但卻有很多人為了財富不要健康。對此,整形名醫林靜芸也分享親身經歷,他表示讓身體更健康的方法主要是飲食,只要改變進食時間、養成不喝酒的習慣,就能離健康更靠近。
張先生最近有胸悶、不舒服的問題,至醫院檢查後發現心臟血管有阻塞,醫師建議他預防心臟病發作可以先裝心臟支架,但張先生感到很困惑,以現在心臟血管的阻塞程度一定要裝支架嗎?依照診斷的狹窄程度應該要裝幾根?心臟支架有沒有塗藥差別在哪裡?有無健保給付?除了裝支架以外還有其他治療選擇嗎⋯
阿德是學校籃球健將,一次比賽時著地不穩,又被對手從膝蓋外側撞了一下,當下似乎有聽到「啪」一聲,阿德不以為意,不過膝蓋內側腫脹越來越嚴重,按壓很痛,而且連走路都一跛一跛,阿德覺得不對勁,到復健科門診接受超音波檢查後,醫師告訴阿德,他的「膝內側副韌帶」有第2度損傷。
現代人壓力大,失眠問題愈來愈普遍,若一碰到失眠就亂吃安眠藥,可能會造成生理時鐘更加混亂。睡眠醫學專家認為,睡眠品質不好的最大因素是「光線」,因為光線會影響大腦下視丘及松果體的日夜節律整。對此,整形名醫林靜芸建議民眾要多曬太陽,因為陽光是調節每天睡眠規律的關鍵。
阿珠多年來習慣天天穿高跟鞋,不穿高跟鞋就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看著好多周邊的朋友都在跑步,阿珠決定也買雙跑鞋加入路跑的行列,跑的時候其實覺得鞋子有點緊,不過阿珠不以為意繼續跑。但1週後,阿珠發現右腳後跟很痛,明顯比左邊紅腫,跑上坡或踮腳尖時特別痛。
對照顧者或探病的親友來說,有時一句鼓勵的好話就能為病人帶來正面力量,病情便有可能因此而好轉。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分享一則父親醫治病人的故事,她表示醫術只能醫病,鼓勵的話語能夠醫心;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該低估鼓勵的力量,現在正是實踐的時候。
許多民眾腰痛習慣使用護腰來減少腰部疼痛,但小心如果盲目地長期配戴,可能會讓腰背肌肉萎縮無力,造成護腰拿掉後疼痛復發,產生依賴。因此,使用護腰應有正確觀念,一旦症狀減輕,便要即時展開肌力訓練,才是正確運用護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