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職場女性往往需要面對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進而出現疲勞、睡眠、肥胖、便秘、脹氣、消化不良、膚質變差、腰酸背痛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張若偉分享「職場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及藥材調理,做好健康管理就能對整體有所幫助。
長期照顧的旅程很漫長,若能看清楚照顧的全貌、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可以減少迷惘的感受,且不僅是在學習如何照顧別人,同時也在學習如何照顧自己。《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整理長照路上的挑戰4階段,無論是尋求親友幫助或利用長照服務,都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幫助自己長久的走下去。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名68歲男性患者因脖子出現腫塊至醫院就診,經切片檢查後發現竟為5年前腎臟癌復發並產生轉移,且位置靠近鎖骨已嚴重壓迫呼吸道。所幸,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新一代多重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腫瘤已明顯縮小並持續追蹤中。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裘坤元表示:「由於腎臟長在人體較深處,早期腎癌症狀往往不明顯,民眾普遍對於腎細胞癌的認知也較不足,當出現臨床症狀,如:血尿、腹部腫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喝醋對身體好,但真的問你好在哪,可能一時間也說不上來,不過沒關係,這篇文章會從頭跟你說起,醋是什麼,是怎麼做出來的,人吃這種食物能得到哪些健康的好出,都會簡單提到,當然,也會帶到醋的分類與定義,幫助你在挑選相關產品的時候,更能找到適合的種類。那麼,不免俗的,還是先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吧!醋的歷史醋這個食物的出現,八成跟酒一樣,是個意外;相傳西元5000年前,古巴比倫人偶...
2021-12-07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前陣子引發熱潮的韓國醫療劇《機智醫生生活》中,女主角蔡頌和的門診曾出現一位患者,確診腦動脈瘤,但因瘤囊累及眼動脈,手術中有高機率失明,在聽完病情解說後,患者陷入疾病風險及手術風險兩難之中,一度拒絕進行手術治療。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診療部主任、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理事及台灣神經血管外科與介入治療醫學會...
2021-12-07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迪士尼旗下的影音串流平台Disney+正式在台上線,訂閱用戶可無限制的觀賞包含迪士尼、皮克斯、漫威、星際大戰、國家地理頻道、Star影視等共6大品牌內容,國人紛紛揪團加入共享方案,埋首追劇。然而,隨著3C用眼時間增加,乾眼症狀恐找上門,提醒民眾,若經常感到眼睛疲勞、乾澀、看物體不清楚、有刺痛灼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異位性皮膚炎是傳染病嗎?當「麵粉人」常搔癢難耐、皮膚脫屑,長大就會好?異位性皮膚炎不僅是生理上的疾病,患者易面臨「癢了又抓,抓了更癢」的惡性循環,也因外觀具明顯皮膚症狀,導致患者在成長過程中十分艱辛,甚至面對歧視與難堪遭遇,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與社會環境負擔。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秘書長丁淑敏表示,許多民眾因對異位性皮膚炎的不了解,見到患者脫屑、搔癢等症狀,誤以為此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上次換關節時,半身麻醉一針打完就不會痛了,這次手術也可以只麻醉上半身就好嗎?」76歲張女士前年因右膝退化性關節炎接受膝關節置換,當時麻醉方式為半身麻醉,接受麻醉後手術也順利完成,術後恢復良好。這次因在陽台洗衣服時不慎滑倒,右手著地後造成手腕附近的右橈骨骨折劇痛,經骨科醫師評估需要開刀固定。在術前麻醉評估時,張女士想起上次換關節時只有下半身麻醉,因此這次先請教麻醉...
長春藤攜手北醫 再生醫學研究登國際重量級期刊 全球首度證實!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治療關鍵:活化生長因子才有效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簡稱「PRP」)在關節退化及肌腱韌帶的增生治療是目前台灣門診的熱門治療項目[註1],但提升個人化有效性機轉仍未解開。日前長春藤生物科技與臺北醫學大學(簡稱「北醫」)攜手合作研究首度獲得國際證實,並登上重量級...
圖說: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中)與兩位患者合影(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義大醫院與三顧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參與「台灣醫療科技展」,並在會中舉辦「自體膝軟骨細胞層片治療」成果發表會,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療法於2019年12月18日正式通過,應用在膝蓋軟骨缺損的病患,而杜元坤醫師是全台灣第一個通過自體細胞該項目的醫師,也是全世界目前收案最多的醫療團隊,由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分享44 位病人的自體膝關節軟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多歲阿公,長期喘到不行,每次躺下就像肺部溺水一樣,完全沒辦法好好睡覺,半年來只能坐著睡,心電圖檢查發現是心房顫動造成心臟衰竭,在嘉義長庚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潘國利建議下接受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後,阿公終於能夠躺下來好好睡覺,讓阿公覺得鬆了一口氣,總算找回了理想生活,且術後追蹤心臟收縮指數也有明顯進步。 潘國利表示許多老人家經常感到疲累或四肢水腫,稍微活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你有發現就連假日,走在街上的人潮也沒有以前多嗎?」自2019年底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整個社會在這波疫情衝擊下充斥著惶惶不安的氣氛,不但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習慣,待在家中不外出的時間更長,甚至開始出現因封閉壓力而導致的心理或行為健康問題。依據台北市社區心理諮商門診統計,2020至2021年9月期間民眾因憂鬱及焦慮而就診就有22.6%高居首位,且為民眾服務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