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航空公司對於行李重量的規定相當嚴格,許多旅客為此絞盡腦汁鑽漏洞。《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一名TikTok用戶分享了一個「用旅行頸枕偷藏衣物」的技巧,聲稱原地現省上千元費用,迅速在網路上爆紅,被網友盛讚「天才級招數」。但機場工作人員提醒,這可能有違規風險。
你知道男人心裡在想什麼嗎?臨床心理師布蘭蒂.恩格勒(Dr. Brandy Engler)、《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大衛.蘭森於《男人的祕密只跟心理師說》一書中,根據真實執業經歷改編,還原「性諮商」的會談現場,帶領讀者讀懂男性在親密關係中的想法和行為,讓我們真正為自己所愛,自信地做出選擇。以下為原書摘文:
選擇廣效的防曬品也就是兼顧防禦紫外線光A光和紫外線B光的防曬產品,根據膚色選擇適合自己的的防曬係數SPF和PA值。為恭紀念醫院皮膚科醫師 賴義傑指出膚色越白的人,皮膚中的麥拉寧色素越少,對紫外線的抵抗能力也就越差,應該選用越高係數的產品。皮膚科醫師將所有的人種分為六種膚色,從第一型到第六型;第一型為白人,接下來數字越大,膚色越黑,到第六型為黑人。如果是皮膚及油膩或是青春痘患者,應該要選擇擦起...
就人生各個階段而言,兒童期是生理、心理迅速發展的階段,是一個從「生物人」向「社會人」轉化的時期。專科醫師提醒,除了身體的發育外,日常還需要注意兒童精神心理的需求,使其在思想行為方面逐步成熟。在當今講究競爭力的時代,父母有時會將日常生活上的壓力或因困頓所產生的挫折感,投射到孩子身上,望子成龍的心態有時候反而會帶給孩子不必要的壓力,壓抑孩童身心成長。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 劉宜釗建議身為父母應注...
隔壁的已婚同事常抱怨同住的婆婆有多難相處,未婚的妳實在很難了解,也不太幫的上忙,偏偏她又懷孕,很不想聽又怕她會得憂鬱症;為情所困的死黨的情人是個爛人,幫忙出分手的主意,誰知道沒多久又復合了,搞的自己兩面不是人。新店耕莘醫院心理師 劉南琦表示有時我們一頭熱的傾聽,並設法幫助別人(可能也是被迫),把自己搞的很累,到頭來卻讓自己陷入困境,所謂「事倍功半」。心理學家馮畢爾森Van Bilsen提出名...
最新一期的美國醫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刊出,病人血中B肝病毒量介於每毫升一 千個(十的四次方)及一萬個(十的五次方)以上時,未來肝癌危險性是病毒量低於每毫升一千個的兩倍以上。天主教聖功醫院內科 醫師群表示研究中則發現,這類對象未來發生肝癌的危險更高達六倍以上;肝病研究學術團體考慮,最好是在病人病毒量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預估,全世界有近3億人罹患氣喘病,而每年將有25萬5000人因而死於氣喘。在台灣除了氣候變化外,過敏原的接觸也是引起氣喘的很重要原因。而台灣的潮濕氣候更容易產生過敏原,導致氣喘病患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限制和侷限。其實氣喘病是一種平常沒什麼異樣但喘起來卻會要人命的疾病,因此氣喘患者一直存在著隨時會發作的壓力。面對這樣的狀況,氣喘患者大都建立自己的一套反應機制,譬如有過...
四歲的白小弟家住台中,在一歲時即被發現胸部有明顯的凹陷,白媽媽為其四處探詢名醫,跑遍中、北部各大醫院及醫學中心,皆被診斷為漏斗胸且應接受手術治療,卻對一直無法克服對手術恐懼。因網路知識的便利,白媽媽得知目前國內已有用微創手術治療漏斗胸之技術,也經過其他病童的父母親的介紹,白媽媽得知最被大家推薦的三軍總醫院本院小兒外科朱志純醫師已來到頭份為恭紀念醫院,為此不惜北上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後白小弟的凹...
發生呼吸道狹窄的病因很多,常見的病因包括:原發性或續發性惡性腫瘤、氣管插管後的傷害及氣切手術後的併發症等。肺癌、食道癌、甲狀腺癌等惡性腫瘤侵犯氣管,造成呼吸道阻塞或狹窄是常見的,這類病患飽受呼吸困難窘迫,隨時瀕臨生命威脅之苦。光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 黃志仁指出對於可切除的病灶,在病患身體狀況良好下,仍可以外科手術切除狹窄的病灶,及重建呼吸道手術為優先的治療方法,然而臨床上可以發現很多呼吸道...
國民健康局91年台灣地區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中發現︰15歲以上男性目前每天或幾乎每天吸菸者佔43.6%,15歲以上女性則佔4.3%。93年中華民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也統計發現︰未成年的青少年或青少女的吸菸率為11.3% 及3.2%。目前全球每年約有400萬人死於菸害,台灣則每年約有六千人死於肺癌。流行病學估計,到2030年每年約有1000萬人死於菸害,遠超過愛滋病、肺結核、車...
每年五月的第一個星期二為「世界氣喘日(World Asthma Day)」,根據衛生署94年的統計資料發現,台灣約有50萬3千人深受氣喘所苦。一般民眾普遍認為塵蟎、氣溫急遽變化及污染的空氣為引發氣喘的三大主因,然而卻不知道「錯誤的飲食」其實也是造成氣喘的原因之一。【胃酸逆流伴隨而來的便是氣喘】曾有位出差到台灣的外國人,因手邊的氣喘藥不足前來就診。由於環境的改變可能是氣喘好轉或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