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胃食道逆流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特別企劃:牙齒保健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有些人整排牙齦「黑褐色」像沒刷牙,是蛀牙嗎?有黑點竟然更不容易蛀牙?牙醫師指出,牙齒表面出現黑色沈積,並非蛀牙,而是放射線菌與口水中的鐵結合形成的「硫化鐵染色」,雖難以刷除,但有這種狀況的人還比較不容易蛀牙,會發生在還沒換牙的兒童和少數大人身上。

比快走更有效燃脂!瘦身必知「666步行法」:簡單3階段提升新陳代謝

比快走更有效燃脂!瘦身必知「666步行法」:簡單3階段提升新陳代謝

如果你正想找一種不花錢、不費力又隨時能做的懶人減重方式,除了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的十字跳,「666步行法」絕對也是今年值得一試的運動新習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所謂的666其實是一套將運動融入生活、節奏明確的健走法,分別代表6分鐘暖身、60分鐘步行、6分鐘放鬆拉筋所組成,有效燃脂提升新陳代謝。

手腕鼓起「1粒腫塊」壓迫疼痛?骨科醫揭「腱鞘囊腫」復發風險高

手腕鼓起「1粒腫塊」壓迫疼痛?骨科醫揭「腱鞘囊腫」復發風險高

手腕突然鼓起一顆小腫塊,是腫瘤還是關節發炎?30歲的陳小姐是一名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近日發現右手腕出現一顆小山丘般的突起,不僅數日未消,觸感緊實,還隱隱作痛。至骨科門診檢查,確診為「腱鞘囊腫」。醫師提醒,上班族、設計師或家庭主婦等經常運用手腕工作者,都是高風險群。

小便「姿勢錯誤」可能會尿失禁?醫揪6種「NG習慣」上廁所要注意

小便「姿勢錯誤」可能會尿失禁?醫揪6種「NG習慣」上廁所要注意

根據統計,全台有近200萬婦女飽受「尿失禁」之苦,只要輕輕咳嗽、打噴嚏、大笑或提重物時就會發生漏尿情形,但你知道尿失禁可能是因為小便時「姿勢不良」導致嗎?泌尿科醫師表示,錯誤的姿勢累積下來,骨盆底肌可能從緊張變得鬆弛,因此增加尿失禁的機率。建議民眾,平常要保持良好的解尿習慣,才能避免尿失禁的發生。

牙膏一次該擠多少?大部分的人都擠錯了!醫揭「這種大小」最剛好

牙膏一次該擠多少?大部分的人都擠錯了!醫揭「這種大小」最剛好

市面上牙膏的種類很多,但要怎麼挑選才能找到適合的牙膏呢?《全齡顧齒攻略》由記者林惠君、陳培思、黃筱珮採訪撰寫,並由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療照護體系+13位專業牙醫聯合解答,於書中分享牙齒保健、疾病治療、齒顎矯正、植牙與美白等,提供讀者最新的牙齒保健觀念。以下為原書摘文:

丈夫過世,她仍堅持煮2人份晚餐!心理諮商師揭「真實原因」竟是⋯

丈夫過世,她仍堅持煮2人份晚餐!心理諮商師揭「真實原因」竟是⋯

「失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也是許多人生轉捩點的開始。當我們身邊重要的人永遠地離開我們,那種撕心裂肺之痛,彷彿把一部分的自我也帶走了。心理學博士瑪麗-法蘭西絲.歐康納(Mary-Frances O’Connor)於《悲傷的大腦》一書中,透過神經科學的角度來了解悲傷,陪伴大腦走過這必經的哀悼之路,最重要的是重拾生活的主導權。以下為原書摘文:

他43歲退休,10年後發現2400萬不夠用⋯計程車司機到老才懂得的醒悟

他43歲退休,10年後發現2400萬不夠用⋯計程車司機到老才懂得的醒悟

現代人都想提早退休,樂享晚年人生,若你擁有2400萬,你會選擇退休還是繼續工作?金融交易經驗18年,交易總筆數130萬筆、專職交易者畢德歐夫(Bidoffer)於《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一書中,分享計程車運將的人生故事,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並避開失足墜落的風險。以下為原書摘文:

老闆也是人,而且很寂寞!「雅虎經理」鄒開蓮工作20年才懂的職場法則

老闆也是人,而且很寂寞!「雅虎經理」鄒開蓮工作20年才懂的職場法則

人家說,職場上與同事主管保持「社交距離」關係才會走得遠,但真的是這樣嗎?擁有20多年領導經驗,成功領導雅虎(Yahoo)併購整合奇摩、無名小站與興奇科技,雅虎台灣總經理鄒開蓮於《親愛的別怕,勇敢說YES》一書中,分享自身不同階段的管理心得,幫助讀者在工作上有所突破。以下為原書摘文:

猴痘也有「無症狀感染」噴酒精可預防嗎?猴痘「5大關鍵QA」一次看

猴痘也有「無症狀感染」噴酒精可預防嗎?猴痘「5大關鍵QA」一次看

台灣猴痘案例攀高峰!單週本土案例激增13例!疾管署推測恐是清明連假後效應,由於猴痘潛伏期最高達21天,使社區感染風險持續提高,預計5月就是猴痘疫情發展的關鍵期。《優活健康網》特別整理出關於猴痘的「5大重點」,讓你對於猴痘症狀、猴痘傳染途徑、如何預防⋯等有所瞭解,提前做好迎戰準備。

確診猴痘該怎麼辦?「猴痘居家照護指引」教你照顧傷口+7招防留疤

確診猴痘該怎麼辦?「猴痘居家照護指引」教你照顧傷口+7招防留疤

猴痘本土疫情爆發!感染猴痘病毒後不僅會產生肌肉疼痛、發燒等症狀,令民眾最擔心的便是猴痘皮疹、膿疱等病灶,擾人且不美觀。目前猴痘確診者免隔離僅須居家自主健康管理,民眾若感染猴痘該如何自我照護?《優活健康網》幫您整理猴痘確診者的「日常生活清潔指南」6大重點一篇看懂!

吃素外食族易缺乏「5大營養素」營養師教你點餐「配菜這樣選」才對

吃素外食族易缺乏「5大營養素」營養師教你點餐「配菜這樣選」才對

你吃素了嗎?近年來餐廳、餐飲業者紛紛推出素食選項,台灣外食素食族群比例也逐漸增加,根據經濟部統計指出,台灣人口有13%為素食者,且有年輕化趨勢!但營養師提醒,素食者常常缺乏特定營養,再加上外食常常重口味、混入加工製品,該如何吃得健康?最好補足5大營養素!

眼睛霧霧看不清?白內障手術5種「人工水晶體」怎選?醫揭治療關鍵

眼睛霧霧看不清?白內障手術5種「人工水晶體」怎選?醫揭治療關鍵

水晶體是位在眼球裡瞳孔後方的一個結構,作用為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有如照相機的鏡頭能集中光線在底片上一樣。水晶體在剛出生時是清澈透明的,當隨著退化開始變得混濁時,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這種情形即稱為白內障。關於白內障小知識,以及人工水晶體該如何選擇?眼科醫師親解以下4大重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