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夏季高溫容易導致皮膚出油與流汗,皮脂分泌旺盛進而堵塞毛囊,造成痘痘生成,若清潔與保養方式不當,恐使痘痘惡化,甚至留下難以消除的痘疤。根據最新調查結果,台灣12~35歲的年輕族群中,超過8成曾因青春痘感到焦慮,且有痘痘與痘疤者,對外貌的不滿意程度更是無痘者的2倍以上。
隨著平均年齡的增加,運動對於維持健康和延緩老化至關重要。不僅能增強體能、改善心肺功能,還能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有助於維持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所撰此文,分享「最後的10項全能」,現代人如果想要「減少不健康餘命」,運動正是最好的選擇。
夏季電費調漲吃不消?2023年台電「節電獎勵」活動即日起開跑,想在夏季用電高峰省荷包,用戶只要符合節電規定,並在指定日期前完成登錄,每期電費就可減免至少84元!究竟節電獎勵該如何申請?節電獎勵金又該如何計算?快看《優活健康網》幫您整理「節電獎勵懶人包」登錄教學一次看懂!
隨著夏天來臨,我們常會把吃不完的食物放冰箱,來防止食物腐壞。事實上,冰箱可以保存食物,但只能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並不能完全防止食物的腐敗。若隨便亂放、把冰箱塞滿⋯等,冰箱就容易滋生病菌,讓你的冰箱比馬桶還髒!《優活健康網》特選摘此文,一次看懂各種類食物冰箱保存期限,現在就動手整理冰箱吧!
10歲的小珍,因為嘴唇周圍疼痛和流膿前來就診,理學檢查發現嘴唇腫脹,在鼻子和嘴巴周圍有金黃色的結痂和組織液滲出,診斷為「膿痂疹」,開立口服及外用抗生素治療,3天後回診時症狀已有所改善。醫師提醒,此病好發於兒童,會經由接觸傳染擴及到周圍生活圈,應做好4件事可預防。
你吃藥會喝多少水?「食道潰瘍」是一種嚴重的食道疾病,成因包括吞藥習慣不佳(水喝太少)、胃食道逆流、病原體感染或是吸菸、酗酒等。對此,醫師建議,民眾吃藥要小心,藥物要按時服用,也要正確服用,以免原本是治病的藥物,反而造成更大的傷害。
尿布一定要很濕才換?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有些家長會斤斤計較尿布更換,但長時間接觸尿布中的尿液或糞便,會導致寶寶皮膚受到刺激,產生接觸性皮膚炎。而一天中的最佳換尿布時間點為:餵奶前、睡覺前、外出前。
有一位門診失智奶奶和家屬的互動:「不要再問了,我已經累了」,在醫師長期和奶奶互動的理解,前半段話所指「我不會回答、我不知道」,後半段話是奶奶維護尊嚴的方式。大多數人若沒有專業知識的基礎下,容易解讀成家人總是很累、不願意溝通,不知道該如何互動是好?
28歲蔡小姐從小就是過敏體質,有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病史,經常感到鼻子癢、眼睛癢、皮膚癢。先前因皮膚泛紅、搔癢、脫屑,就診皮膚科,確診為「乾癬」,外擦類固醇治療,起初雖感覺有效,漸漸地狀況時好時壞。某次休假喝魚湯後,皮膚嚴重過敏,短期內皮疹大面積出現,經中醫師診治3個月,皮膚的狀況得以改善。
50歲是人生的分界點,我們都知道身體上的養生非常重要,其實,心靈上的養生才是掌握美好生活的關鍵,想要避免老年憂鬱的最好方式,就是培養快樂的心境。「關懷生命協會」共同創立人、台北和信醫院宗教師盧俊義於《預約50+好日子》一書中,分享激勵人心的真實範例,帶領讀者及早思索50後的生活方式。以下為原書摘文:
提到「早洩」男性無不聞之色變,男性都希望自己在性愛上能夠持久;但是怎樣才算是早洩?又有什麼治療方法呢?泌尿科醫師高銘鴻於《男人大丈夫》一書中,分享男性學知識,包括陰莖長短、勃起功能障礙、早洩的定義,並用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幫助讀者釐清許多關於「小弟弟」的正確觀念。 以下為原書摘文:
24歲的青年阿成,患有先天性心臟疾病,某天早晨被室友發現不醒人事,緊急送醫院急診,經腦部核磁共振造影,診斷為「腦膿瘍併發阻塞性水腦」,醫師指出,水腦會造成對側運動功能受損,由於左腦主管語言,口說理解能力亦會受影響。若出現「3大徵兆」就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