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脊椎健康

雙腳麻木又無力,小心脊椎狹窄!醫:長輩走路「呈1姿勢」快就醫

雙腳麻木又無力,小心脊椎狹窄!醫:長輩走路「呈1姿勢」快就醫

站不直且腿麻腿痛,當心脊椎狹窄!「脊椎狹窄」是椎管或椎間孔不正常狹窄而壓迫到脊髓或神經根的一種狀態,常見症狀包括站不直、腿麻、跛行等,除了最常見的退化老化之外,脊椎的腫瘤和外傷也可能會導致脊椎狹窄。《優活健康網》特摘醫師白映俞所撰寫此文,分享脊椎狹窄的原因、症狀、診斷與治療。

特別企劃:補鐵迷思

喝紅豆湯補鐵,才會有好氣色?營養師揭「補鐵迷思」不如吃豬血

喝紅豆湯補鐵,才會有好氣色?營養師揭「補鐵迷思」不如吃豬血

育齡婦女普遍缺鐵性貧血,補鐵成為了大多數女性的議題,許多人會喝紅豆湯補鐵與補血,但對於身體補充及吸收鐵質真的有用嗎?針對此問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好食課邀請營養師楊斯涵,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以及分享補鐵迷思,到底缺鐵、貧血吃什麼能補鐵?如何正確靠飲食補鐵一次看。

希臘「長壽島」幾乎沒人失智!專家曝愛喝「1飲品」抗氧化、降血糖

希臘「長壽島」幾乎沒人失智!專家曝愛喝「1飲品」抗氧化、降血糖

希臘「長壽島」伊卡利亞島(Ikaria)的居民幾乎沒人失智,有研究認為,原因可能與他們日常愛喝國寶茶(博士茶)、各式草本茶以及咖啡有關。這些飲品富含抗氧化及抗發炎成分,有助減少腦部老化。此外,他們悠閒樂觀的生活態度與社交互動,也被視為維持腦部健康的重要因素。

學習「第2外語」可預防失智症?研究揭「3大關鍵」大腦越用越靈光

學習「第2外語」可預防失智症?研究揭「3大關鍵」大腦越用越靈光

全國失智患者超過30萬人,如何降低失智風險,已成全民切身議題,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具有雙語能力者雖無法完全預防失智症,但能有效延緩失智症的進展、惡化。《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失智症的相關研究,除了學習語言,多多閱讀、學習新技能、參與社交互動等,都能讓大腦保持活躍,降低認知衰退的風險。

嚴重頭痛、耳鳴、眩暈 小心腦中風

嚴重頭痛、耳鳴、眩暈 小心腦中風

腦中風長期以來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平均每天都有30人因腦中風而死亡。大林慈濟醫院急診科醫師莊欽翔指出,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機,尤其是中風的機率從三十歲後便會大幅提升,如果又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病史,就要特別注意。當腦部血管阻塞,會導致腦組織功能障礙及壞死,一但延誤就醫,就可能導致動作、聽力、言語的神經受損造成癱瘓,甚至死亡。因此當收到腦中風病人,急診室會立刻啟...

過重、肥胖者 較容易骨質疏鬆

過重、肥胖者 較容易骨質疏鬆

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進行的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15歲以上民眾有7.6%經醫師確診為骨質疏鬆症,男、女比率分別為4.6%、10.5%,女性明顯高於男性,並隨著年齡而增加。前述調查結果亦發現,在骨質高峰期(30歲以前)的骨質疏鬆情形,男、女均低於1%;但30歲以後骨質逐漸減少,到了50歲以後骨質流失更形嚴重,7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女性在停經後骨質疏鬆比率亦高...

低血糖性昏迷 嚴重恐致死

低血糖性昏迷 嚴重恐致死

一般人只知糖尿病患在低血糖時會造成昏迷,其實在高血糖時也會昏迷,但不論是低血糖或高血糖造成的昏迷,衛生署花蓮醫院豐濱原住民分院林玉祥醫師提醒,如果未能及時施救,就有可能造成神經學上的損傷後遺症,嚴重的甚至會死亡,因此控制血糖很重要。林玉祥醫師表示,這發生低血糖性昏迷而無法立即補充糖份,隨時間長短可能進一步造成腦部的損傷、甚至死亡;而在發生低血糖昏迷前,有一些情形病患及家屬可以即早處置或預防。...

健保藥價合理調整 同時保障民眾用藥權益

健保藥價合理調整 同時保障民眾用藥權益

健保局依「全民健康保險藥價基準」進行兩年一次的例行性健保藥價調整,這次是第7次的藥價調整,新藥價將於11月1日起生效。本次調整策略在使健保醫療支出維持穩定,同時考量藥品供應的合理成本,並將調整後的藥費節流用於引進新藥及高品質的藥品,以保障民眾用藥權益,達到健保財務、醫療提供者及民眾三贏的結果。本次調整重點如下:1.對於屬臨床治療不可或缺的必要藥品及罕見疾病用藥,不列入調整,以確保病患使用該類...

愛滋器捐轟動社會 病患安全必須重視

愛滋器捐轟動社會 病患安全必須重視

病人安全是世界衛生組織及歐美國家近年來最重視的議題,我國也在政府、醫療界、民眾以及媒體的努力下,受到全面性的重視,行政院衛生署更於93年起積極推動病人安全工作。近期因愛滋患者器官捐贈的事件,轟動醫界,引起各界對於手術安全的關切,更顯出「病人安全」重要性。衛生署台南醫院透過病人安全週活動的宣導,加強病人本身、家屬、民眾與醫療人員對於病人安全的瞭解及重視,藉以提昇醫療品質及醫病關係。日前舉辦10...

為何老人家易流淚? 應是眼皮鬆弛、肌肉退化所致

為何老人家易流淚? 應是眼皮鬆弛、肌肉退化所致

眼睛若是受到外在刺激、或是因眼部疾病(如結膜炎等),會造成流眼淚的情況,不過大陸有報導指出,老年人在完全沒有任何疾病的情況下,竟然會不自覺的淚流不止?文章認為,老年人因眼皮鬆弛,肌肉發生退化,造成眼淚不能正常分布和流動,因而直接排到眼外,導致老人流淚不停。慈濟醫院新店分院眼科醫師彭義傑表示,淚流不止和眼皮鬆弛的確有直接相關。彭義傑醫師解釋,人的眼睛表面有鼻淚管,當眼睛產生淚水,眼淚會沿著鼻淚...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恐致死 疾管局進行防疫演練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恐致死 疾管局進行防疫演練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1日在感染症防治中心,舉行代號「彌猴一號」實兵防疫演練,藉由模擬國內發生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測試疫情控制、病患收治、媒體危機處理等能力,以加強防治中心的整備工作並提升應變量能。繼今年4月疾管局舉行「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病患收治」桌上演練,此次進入實兵演練階段,疾管局表示,演練腳本想定國際爆發伊波拉病毒,台灣因境外移入遭到疫情滲透,疾管局進入最高防疫警戒,成立中央...

膽結石作祟婦人腹痛 檢查還意外發現肝硬化

膽結石作祟婦人腹痛 檢查還意外發現肝硬化

五十五歲的魏女士,已經因胃酸過高、腹部悶痛困擾數十年,持續一個月針刺般的陣痛反覆發作,讓他冷汗直冒,吃胃藥、求醫都無法改善,直到痛昏被送到臺中慈濟醫院急診,終於查出疼痛是膽囊多顆結石引起,另一個意外發現則是魏女士的B型肝炎已演變成肝硬化! 肝膽腸胃科林忠義醫師指出,膽結石病患急性疼痛發作會發燒、起寒顫,上腹部反覆疼痛,應該儘快找醫師診治,林忠義推測魏女士是膽汁鬱積導致腸內細菌逆流增生,長期累...

胸腔手術後 生活、飲食注意事項給你知

胸腔手術後 生活、飲食注意事項給你知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醫療部胸腔外科陳克誠醫師指出,近年來,由於醫學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病友曾接受胸腔手術。然而,一般的普羅大眾仍對胸腔外科執行的胸腔手術仍一知半解。尤其是關於手術後的飲食以及生活上的注意事項。有鑑於此,特別針對胸腔手術後須注意的事項與大家分享。 生活上的注意事項:肋間疼痛會持續3~6個月,可以局部熱敷與口服止痛藥來改善。手術後可以散步、爬樓梯、早操等輕鬆運動,代替會引發過度疲累的運...

阿伯天天吃香蕉 下腰、仰臥起坐輕鬆做

阿伯天天吃香蕉 下腰、仰臥起坐輕鬆做

香蕉對「筋骨」不好的患者,完全沒有任何負面影響,與香蕉營養成分相輔相成的奇異果,兩者同屬軟質水果,亦均為高鉀低鈉食物,最適合年長的高血壓患者食用!因此,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雷孟桓副院長及營養科吳得束營養師都建議有高血壓的人可以多多選用,且安心食用。一位高齡75歲的彭姓阿伯,不畏流言,天天吃香蕉,而且練就身段柔軟,下腰、仰臥起坐等動作,輕而易舉就做到,他也跟大家分享他食用香蕉的心得。好吃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