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夏季高溫容易導致皮膚出油與流汗,皮脂分泌旺盛進而堵塞毛囊,造成痘痘生成,若清潔與保養方式不當,恐使痘痘惡化,甚至留下難以消除的痘疤。根據最新調查結果,台灣12~35歲的年輕族群中,超過8成曾因青春痘感到焦慮,且有痘痘與痘疤者,對外貌的不滿意程度更是無痘者的2倍以上。
隨著平均年齡的增加,運動對於維持健康和延緩老化至關重要。不僅能增強體能、改善心肺功能,還能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有助於維持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所撰此文,分享「最後的10項全能」,現代人如果想要「減少不健康餘命」,運動正是最好的選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台南嬰兒之家成立之初,醫療與人力資源相當匱乏,嬰兒間經常發生輪狀病毒群聚感染,最糟的情況曾有一個月裡院內一半的嬰兒都因感染住院,各個吊著點滴,看在護理督導項蘋的眼裡,內心十分不捨,同時還要面臨龐大的醫療照顧費用,對基金會來說是很重的負擔。所幸葛蘭素史克藥廠(GSK)及時伸出援手,捐贈輪狀病毒疫苗至今7年,嬰幼兒住院率明顯下降,顯示出疫苗的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天」將至,但透過三九天穴位敷貼將能有效紓解氣喘、過敏性咳嗽、過敏性鼻炎所帶來的困擾,中醫科表示,今年「三九天」三次穴位敷貼的時間為「一九」12月23日(一)、「二九」12月31日(二)、「三九」103年1月10日(五)。中醫科廖敏宏醫師表示,三九天穴位敷貼是在冬季「三九天」時,選用具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效果的中藥製成外敷膏藥,貼敷於穴位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胃腸道基質瘤是少見的消化系統癌症,以往被認為是由黏膜下的平滑肌生長而來,因此常被診斷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惡性腫瘤,近年來研究證實此類腫瘤並非源自黏膜下平滑肌,而是來自腸道的卡式細胞(Cajal)才更名之。目前此疾病的相關危險因子,臨床上還未釐清,但是已知大部分的胃腸道基質瘤會有特定細胞表面分子的基因突變,不過棘手的是,胃腸道基質瘤早期症狀並不明顯。病徵不明顯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如何在第一時間保護傷口免受外界環境刺激,促進癒合時間及降低感染機率,傷口敷料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了解傷口護理四步驟,並建立正確選購傷口敷料的觀念,是現代人照顧身體必須學習的重要知識。傷口敷料具有直接敷蓋於傷口上以吸收傷口分泌物、控制出血或體液流失、避免擦傷、摩擦、乾燥等功能,專家建議傷口照護可依照「沖、擦、敷、看」四步驟進行,沖:用清水沖洗,擦:仔細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腦中風為國人常見疾病之一,排名十大死因第二名,僅次於癌症。近年來死亡率逐漸下降,但病患長期的復健與照顧卻是漫長之路,成為家庭的辛苦承擔。因此,腦中風是台灣中老年人保健工作的重要課題之一。為增進腦中風病友的疾病適應、經驗分享及情感交流,並吸收最新醫學常識及解決日常生活中因疾病產生之疑難雜症,林口長庚腦中風中心特舉辦「腦中風病友座談會~緊要關頭,你不可不知的頸動脈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預防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鬆等問題成了全民運動!但你知道嗎?隨年紀增長,我們的皮膚也會面臨「肌質疏鬆」的問題,相較30歲後骨質才漸漸開始流失,人體「肌本」膠原蛋白流失的卻更早,從25歲起皮膚的支撐性開始每況愈下,不知不覺中細紋與鬆垮偷偷上身。皮膚專科醫師鄭國良解釋,一般而言,皮膚組織的成長期結束於25歲左右,一旦過了25歲的生理巔峰期後,皮膚雖然...
早餐是開啟活力一天的「金鑰」,所以非吃不可。有很多人總是推託自己很忙、沒有胃口而不吃早餐,事實上早餐幾乎是支撐我們人體運作一整天的能量來源,所以最好別忽略它。養成每天固定吃早餐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一輩子的健康就靠早餐來維持。許多醫師、營養學家齊口強調,早餐是開啟一天活力的「金鑰」,不同於晚餐,攝取過多的熱量很容易會使人發胖,而早餐卻是支撐我們一天活動的精力來源,忽略掉早餐,那麼我們人體的大腦、...
人體原本應該是左右對稱的,但大多數人的臉、四肢長短粗細以及肩寬,多多少少都會不一樣。也許大家早已發現這樣的現象,但因每個人總慣用於身體某一側,如右手、右腳,所以肌肉與骨骼就會比另一邊較為發達,而無法達到左右均衡。我們的身體很聰明,一旦失衡,就會懂得透過重心轉移,讓失衡的狀態,能夠透過身體用力與施力,而找到短暫的平衡。但長時間左右失衡下,會讓部分肌肉群產生僵硬與萎縮狀態,而使得我們的骨骼與關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糖尿病併發症多,因併發症死亡的機率也不低!調查就顯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為心肌缺氧(佔40%),其次為心臟相關疾病(15%)。為此,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要小「心」,糖尿病併發心臟相關疾病致死的機率高達5成以上。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張芳元醫師表示,全球每10秒就有2人被診斷出糖尿病、1人死於糖尿病相關疾病,其中主要死亡原因,第一名為心肌缺氧、接下來依序為其他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台南一名55歲男性,患有唐氏症及慢性病史,日前因流感併發肺炎鏈球菌,竟在短短8天內死亡,醫師表示流感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死亡率高達5成,建議50歲以上高危險群應接種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提升保護力。左流右肺 保護更全面台大醫院胸腔內科古世基醫師表示,現在正值流感高峰期,感冒後免疫力下降,容易續發肺炎鏈球菌感染,而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如肺炎、敗血症、腦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