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許多人在感情中,可能會忽略一些重要的警訊,建議交往初期就觀察對方的特質。台灣首席國際熱情測試、人生自信力雙認證協導師胡咪於《分手的99個理由》一書中,分享心理洞察與真實故事,帶領讀者從親密關係的迷霧中走出,透過一次次的自我對話,看見情感中的執著、依戀、害怕與渴望,最終回到自己的內在,學會如何完整地愛與被愛。以下為原書摘文:
每天都是高溫炎熱的天氣,冷氣變成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使用方式錯誤,不僅達不到降溫效果,還可能導致電費暴增。《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日本居家生活顧問妹尾愛(せのお愛)羅列5項常見的NG習慣,不但讓冷氣效能打折,還可能增加家庭負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個人從6歲到成年階段,平均一天當中有1/3的時間都在學校裡度過,根據近10年的健檢成果統計,學童健康問題的前3名就是牙科異常、體態不良(過胖或過瘦)及視力不良。有心雜音問題 卻沒有落實回診花蓮慈濟醫院兒童社區醫療科主任朱家祥表示,透過到校健檢,曾篩檢出患有風濕性心臟病的7年級學童,及患有心房中膈缺損的的1年級學童,今年健檢時也發現,有位4年級學童有心雜音狀況,仔細...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年約20歲的吳姓男大生,利用放假期間找到刷油漆的打工機會,但因吳男無法忍受濃烈的油漆味,因此刷油漆時大部分都用力憋氣,夜晚在家休息時突然感到胸部劇烈疼痛,隔天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空氣從肺部跑出,累積在吳男的縱膈腔,診斷為罕見的自發性縱膈腔氣腫,在門診追蹤下現已改善。空氣自肺泡間質漏出 從縱膈腔跑到頸部縱膈腔在胸腔內兩側肺臟的中間,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會有空氣的存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49歲女性至醫院求診,主訴右側乳房腫大,近2個月快速成長,檢查後發現右乳有巨大腫瘤,直徑超過25公分,如同足球的大小,巨大的乳房腫瘤已造成脊椎負擔讓她腰痛不已,只好尋求診治,醫師開刀順利切除後,檢體病理報告為30公分,3000多公克的「邊緣性葉狀腫瘤」,術後追蹤1年多,病況穩定無復發跡象。葉狀腫瘤成長快速 大部分屬於良性近年來乳癌在國人癌症發生率排行中逐年上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全球聯合訂定每年11月份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為提醒大家重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嚴重性和疾病所帶來的影響,醫師提醒民眾,抽菸與空氣汙染不僅危害身體健康,也會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與抽菸時間長短有極大相關性依據WHO公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COPD),預估COPD至2020年將成為導致人類死亡的第3大疾病,預防COPD首先需要對致病危險因子有所了解,COPD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9歲男性因排尿問題就醫,檢查發現左側高位輸尿管有一顆2公分的結石合併腎水腫,腎臟也有多顆大小約0.5公分的結石,另名52歲男性血尿已2年,診斷後發現左側腎臟有2顆結石合併腎水腫,其中一顆2.7公分,2名患者皆選擇軟式輸尿管鏡雷射碎石手術,術後隔天即出院。體外震波碎石 通常用來處理較小顆結石斗六成大醫院泌尿科醫師林宗彥指出,在沒有軟式輸尿管鏡的時候,醫院在腎臟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5歲的張女士,某次跌倒後造成右手肱骨骨折而開刀,術後約2個月至醫院就醫,檢查發現張女士的右肩膀無法上舉,甚至穿衣服及吃飯都明顯受到影響,經過進一步的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車禍受傷的不僅僅是骨頭,肩膀的旋轉肌肌腱也有斷裂的現象,因此又接受了第2次的手術治療。約1成肱骨頭骨折合併旋轉肌肌腱受傷斗六成大醫院復健科醫師張竣凱指出,病患因為外傷而造成肩膀疼痛的時候,往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考試壓力、青春痘和氣喘,是青春期的孩子最重視的事,考試壓力伴隨痘痘冒不停,身體毛病也接連而來,若此階段的孩子有異常的行為,別以為只是青春期的叛逆,他們正面臨情緒的震盪期,根據一篇刊載於2016年5月《衛報》(The Guardian)中的英國研究指出,考試壓力、青春痘和氣喘是影響兒童和青少年自殺的主要焦慮因素。超過一半孩子曾有自傷行為該研究以英國介於10~19歲的1...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從2001年至今,台灣癌症死亡榜首就是肺癌,以致很多人會擔心自己是否罹患肺癌,至於要揪出肺癌的武器很多,一般都是建議先以X光檢查,之後則是會根據X光報告,再做進一步的檢驗,目前檢查項目包括低劑量電腦斷層、一般電腦斷層、切片檢查。 胸悶、咳嗽與咳血多已是末期國人罹患肺癌的情況一直在增加,死亡人口也不斷攀升,使得很多人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57歲的陳先生平時工作忙碌,曾有過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史,自前年8月開始出現腹部悶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狀,歷經腸鏡、胃鏡等一連串檢查後卻找不出病因,半年後轉往大醫院接受檢查,才發現已罹患胰臟癌,歷經70幾次放射治療,台灣開發的胰臟癌二線藥物通過審查,可提高存活期,讓陳先生找到「胰腺」曙光。胰臟癌發生率間接等於死亡率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中表示,胰臟癌可說是治療效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習慣外食,卻總是忽略大魚大肉添加的調味料、油脂,不只造成膽固醇過高的問題,讓因為飲食生病的慢性病患越來越多。針對各個飲食等問題給予建議,由心臟科醫師李適宜分享,將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舉辦衛教講座主題「高血脂」,期望民眾在飲食上有更正確的觀念。名稱:高血脂時間:105年11月16日 星期(三) 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