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增強肌力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發現肌力的成長速度日趨緩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訓練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將訓練加諸於身體時,對身體而言它就是一種「刺激」,因此,我們的身體為了求生存就會對這項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但當這項刺激一直不斷的重複進行,則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適應」的狀況。
大家都知道全穀類、高纖蔬菜、堅果很健康,但如果你的胃正在發炎,吃錯了可能會加重不適,影響修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林舜穀指出,雖然未精製穀物、高纖維蔬菜、堅果等食物通常被認為對身體有益,但對於慢性胃炎患者,這些食物可能會增加胃部負擔,甚至加重症狀。
在生活習慣用語中,起司、乳酪、乾酪、芝士,指的都是「Cheese」,是以牛乳、羊乳為原料,將其中的酪蛋白凝集,與乳清液體分離後加工製成的半固態狀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脂肪,有令人無法抗拒的濃厚美味。《優活建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起司種類以及料理應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傳統月餅糖、油用量多,以一顆廣式月餅為例,含糖量高達95.5克、脂肪39.8克,若每日飯後吃一個當點心,就已經超過每日飲食指標糖建議攝取量的上限的2.1倍、每餐建議脂肪量的2倍。國健署建議民眾掌握月餅選購、食用3大原則:「選低熱量」、「選低脂肪」、「同樂分享」,才能在中秋節放心吃!中秋一日飲食菜單 吃的健康無負擔如何在中秋節吃的開心又吃的健康,國民健康署建議「中秋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不少準媽咪擔心傳統剖腹產引發沾黏,使得近幾年來標榜「痛痛走開」當天能下床、可避免後術沾黏問題的腹膜外生產,又大為風行,以致不少準媽媽們趨之若鶩;不過,國內資深婦產科醫師提醒,腹膜外生產技術特別考驗醫師經驗和純熟度,若下刀些微偏差,仍有產婦腹膜破裂、大出血以及膀胱損傷等三大潛在風險,不得不慎。為降低傳統剖腹產感染問題而出現腹膜外生產是三、四十年前的技術,已漸漸少運用於...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孕媽對寶寶健康好焦慮!根據國內外研究發現,DHA對於人類大腦、視覺神經可產生提升作用,所以近二十年來,國內外吃魚油的比例逐年上升。特別近年醫學發現,許多產後憂鬱症病人,若能在懷孕期適當補充DHA魚油,不僅可以緩衝孕婦情緒問題,更有助於寶寶大腦及思考更健全發展,以致許多孕媽咪會吃魚油保健食品。然而,雖然DHA所帶來的諸多效用顯著,但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陳小姐10年前接受3支人工植牙,但假牙完成後一直有牙齦流血及發炎狀況。這幾年牙齦甚至漸漸萎縮,而造成人工牙根裸露,一開口就露出金屬感的人工牙根,陳小姐也因此變得不愛笑。牙周殘渣不易清潔導致「人工植牙的牙周病」奇美醫學中心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官語晨表示,陳小姐的植牙區域缺乏角化牙齦,造成周圍細菌及殘渣堆積不易清潔,罹患植體周圍炎,相當於人工植牙的牙周病。由於發炎破壞齒槽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女性若常在非月經期出血、腹部感到疼痛或飽漲、頻尿,有可能藏這一健康警訊──子宮肉瘤。子宮惡性肉瘤是少見的只佔婦科惡性腫瘤的1%以下,國外統計年好發率約每十萬女性1.23-1.7例,為全部子宮惡性腫瘤2%〜5%。利用超音波檢查無法分辨子宮肌瘤與子宮肉癌郭綜合醫院婦產科林大欽部長表示,子宮肉瘤不是肌瘤,而是惡性腫瘤。子宮惡性肉瘤是一種從子宮肌肉或其他支撐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24歲的吳姓女大生,從小膝蓋及腳踝處會長出一顆顆黃色脂肪瘤,求學期間更因為病灶外顯常被同學嘲笑得怪病,直到父母都因膽固醇過高就醫,才知道原來女大生遺傳到家族異常基因。直到接受針劑藥物治療後才終於告別黃色脂肪瘤。一等親中有早發性心臟病者應提高警覺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醫師表示,這名女大生屬於嚴重的「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心血管風險幾乎高出常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隨著價值觀越來越開放,許多年輕族群早已提前體驗「性」的滋味,甚至提前升格的小爸爸、小媽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2.08億懷孕人次中,有41%是屬於非預期懷孕,其中約1成發生在青少女階段。年輕女性避孕迷思多 見紅才做意外懷孕不知所措根據內政部統計處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05年15-19歲青少女生育率為4‰,淡水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8歲的小真一開始發現右邊乳房較硬且有一處明顯破皮,雖然傷口一直沒有癒合,但因工作忙碌,一直忽視身體異狀。直到8個月後,傷口潰爛範圍大到13x13公分,經切片及影像判定後,確認為乳癌第四期。45歲以下女性確認乳癌多數已錯失黃金治療時機據文獻資料統計,罹患乳癌的患者中,年齡每下降1歲,增加死亡率達4至5%恩主公醫院外科部副主任劉曉東表示:「乳癌是很多女性不敢面對的真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惡性腫瘤(癌症)連續35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罹癌人數年年增加,其中乳癌更在今年躍升第三名,每44.6分鐘就有一位女性罹患乳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恩主公醫院響應每年10月的國際乳癌防治月,將於9月27日起舉辦一系列的衛教講座,教導女性朋友認識自己的身體與檢測乳癌的方式,並針對特定女性族群,提供30名免費乳房超音波篩檢,全面守護女性的乳房健康。如符合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放學就離不開手機、平板,你的孩子有多久沒運動了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約2/3兒童活動量明顯不足!另外根據2017最新調查指出,青少年族群是「不運動」的最高風險群,19歲過後的青少年族群運動量甚至與60歲老人一樣少!每年約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平均每年約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為了鼓勵學生多運動,教育部體育署與董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