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45歲後女性可能出現熱潮紅、盜汗、情緒波動、記憶力變差等更年期症狀,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減少所致。《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馬光中醫中醫師劉宗昇提醒,更年期是自然歷程,卻常被忙碌生活忽略,導致壓力累積、症狀加劇。透過日常飲食調養與穴位按摩,有助緩解不適、穩定身心。
我們常將重要的事記在行事曆,但你真的有記對嗎?臨床心理師、應用行為分析學專家竹內康二於《用科學告別拖延腦,不靠意志力!》一書中,運用行為分析學的研究成果,將其充分落實在「行動力」,只要了解、接受並善加利用行為原理原則,就能改善生活上的拖延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獨居老人是否會因為住家附近彼此認得臉且知道名字的人愈多而影響幸福程度嗎?從資料看來的確如此,無論男女,相識人數與「幸福」者人數幾乎成正比增加。不過,男女的差距非常大。相識人數越多 幸福程度越高以男性來說,相識人數若為0,幸福者的占比為32%,相識人數為11到20人,則幸福者的占比升高到50%。相對地,女性的相識人數若為0,幸福者占42%,而11到20人的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顯示,乳癌位居國人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也是十大癌症死亡率中的第四名,每年有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乳癌悄悄成為女性的隱形致命殺手,因此定期篩檢與預防,關注自身的健康也顯得格外重要。更年期女性服用荷爾蒙也要特別注意北區醫學中心一般外科蔡欣恬醫師指出,癌症可怕之處在於它沒有徵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年紀變大後容易出現慢性咳嗽、走路易喘情形,其實這2樣看似普通的症狀,可當作判別慢性肺阻塞的篩檢原則!一名菸齡長達35年的何先生因為在7年前就開始喘咳不止,但由於患者不規則就醫,誤將長期喘咳認為慢性咳嗽,拖到講話、呼吸都覺得累才就醫,沒想到肺阻塞程度已達中重度!多發生於40歲後 台盛行率6%~8%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委員暨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邱國欽表示,肺阻塞多發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為呼籲社會大眾關注早產兒這群小小生命鬥士,台東馬偕醫院獲贈50箱早產兒尿布,也邀請已健康出院及住院中早產兒的家屬一起來慶生,希望各界為他們集氣。早產兒常見心肺問題、1/3恐發展遲緩 台東馬偕醫院院長王功亮表示,該院每年照護很多早產兒,在品質上值得大家肯定。小兒科醫師陳佳慧表示,早產兒常見肺部、心臟及神經問題,甚至面臨死亡,更有1/3機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為推展口腔預防保健的重要性,並宣導口腔健康重要政策,衛生福利部委託臺北醫學大學團隊拍攝宣導影片,以故事方式呈現「食鹽加氟,牙齒有福」,更能貼近民眾日常生活。料理採加氟食鹽 牙齒防護更長效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科長王鵬豪表示,為使牙齒能受到氟的長效保護,增進牙齒健康,衛生福利部積極推廣料理使用加氟食鹽,讓氟不只在刷牙及使用漱口水時作用,平時也能發揮保護牙齒功效。讓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胃脹求醫,竟在一個器官發現兩處惡性腫瘤!53歲的葉先生商場打滾10餘年,應酬機會多,練就不錯酒量、會抽菸、偶爾吃檳榔,胃部偶有不適靠吃藥緩解,從沒想過會罹患食道癌,還是上、下段都有惡性腫瘤。葉先生去年3月胃脹痛到診所就醫,醫師透過胃鏡發現食道下段異常,高度懷疑是癌病變。食道就有兩處腫瘤 有幸及早發現治療臺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松茂表示,某些病人因為照胃鏡不舒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現代上班族不僅工作時數長,每日在電腦前爆炸式接收資訊,更讓許多上班族備感壓力。根據國內人力銀行「上班族暴走指數」調查,高達9成1的上班族處於高壓狀態,除了精神壓力外,眼睛過勞引發的乾眼症還會降低工作效能!乾眼症年輕化 甚至惡化精神疾病亞東醫院副院長張淑雯表示,據統計台灣地區65歲以上人口有1/3的人患有乾眼症,加上3C產品使用量增加,使得乾眼症有年輕化趨勢,容易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楊雅雯女士患有巧克力囊腫多年,2年前囊腫突破裂造成急性下腹痛及腹膜炎,緊急執行手術,手術順利。原先楊女士夫婦考慮身體狀況,有無法生育孩子的心理準備,術後復原良好,爾後還傳來懷孕喜訊,夫妻倆喜不自勝。易沾黏、下腹痛 經血堆積成巧克力囊腫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龐渂醛表示,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成因為原本應在子宮內的子宮內膜腺體和經血跑到卵巢裡...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明明沒吃什麼卻一直胖,明明努力控制食量、努力運動了卻不會瘦,這麼辛苦卻沒有回報,這是不是你哀怨的心聲呢?難道天生胖的人這輩子就該死了變瘦這條心嗎?林家榛營養師表示,天生胖的人不是認了只能胖到底的命,而是要認清自己需要做更多改變才能成為瘦子的命,還不想認命?那真的只能繼續不吃也肥了。雖然天生的基因讓人有了天生的不平等,但慶幸的是基因的影響並不是無法改變的,多的是從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聽視力、生活功能下降、失禁、認知功能不良,以上腫腫症狀都顯示老年症候群對老人是不容忽略的議題。研究顯示,相較於健康的老年族群,經校正其他影響因子後,具有老年症候群的社區老年人,若符合一種症狀其5年的死亡風險相較沒有者增加1.5倍,2種為1.69倍,3種以上則為2.43倍。具3種以上老年症候群 死亡風險高成大醫院老年科醫師黃基彰表示,根據成大醫院老年醫學團隊的研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