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血糖低於70毫克/公合時,就是低血糖,需要立即補充糖份來處理。最常見的作法是補充糖份來恢復血糖值,但可不是任何甜食都能幫忙低血糖,避免吃蛋糕、巧克力、冰淇淋等高脂食物,以免糖份吸收太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低血糖」的症狀與處理方法。
我們都知道,蔬菜水果在料理及吃之前,一定要充分的洗乾淨,以免農藥殘留。但網路上經常有人問,「菇類」到底需不需要洗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專家指出,菇類如果是採真空包裝的種植過程,其實可以不用清洗,或是用水簡單沖一沖就好,不用再費工地一根一根剝開清洗,費水又容易流失營養。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運動早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環,而最近歐美掀起了一股「Silent Walk」熱潮,中文翻譯為「無聲散步」,這項簡單卻極具療癒效果的運動方式,不僅能讓身心疲憊的感覺歸零,更被許多人認為能帶來「睡飽般」的恢復力。究竟「Silent Walk」有什麼獨特魅力?《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從以下4個重點帶你解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糖尿病史的75歲陳女士,患有「滿溢型尿失禁」,治療漏尿一陣子效果不錯,最近回診卻抱怨漏尿吃藥沒有效,醫師詢問後才發現,原來陳女士把藥物分給同樣有漏尿問題的妹妹跟小姑,因為3個人的漏尿病因各自不同,才會在吃了藥後還難以揮別尿失禁。尿失禁症狀表現不只一種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劉昕和指出,陳女士因神經病變影響膀胱收縮力,尿總是解不乾淨,陳女士的妹妹則是尿急憋不住,同時合...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東北季增強挾帶受汙染的空氣,導致雲嘉南地區有揚塵發生,被環保署監測到空氣品質為紅色警戒,顯示對所有敏感族群不健康。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出現眼痛、咳嗽、喉嚨痛等症狀應進樣避免在戶外活動,老人、小孩、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人更該多留意。儘可能與臉部密合 正確配戴4步驟國民健康署建議國人選用有通過國家標準有品質的口罩,同時配戴防塵口罩時必須時時注意是否密合,不正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據統計,台灣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曾經泌尿道結石,患者約半數會在10年內復發,不但讓病人深受其擾,甚至結石卡在泌尿道時,甚至會疼痛萬分。以前在治療腎結石往往要開刀取石,目前則是有體外震波碎石術之外,更可以採用微創方式治療,讓泌尿道結石病人多一項新的選擇。 腎結石主流治療 體外震波碎石術及經皮腎臟碎石術 隨著科技進步,目前針對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32歲的貨車司機,開貨車回公司時撞到圍牆,人昏倒在駕駛座,經公司人員救出立即施做CPR,一路施做到送進醫院急診,儘管送進醫院時已離病發20分鐘,經緊急心導管手術發現患者的心臟左前降枝冠狀動脈已百分之百阻塞,打通阻塞裝置血管支架後清醒,身體完全恢復正常。血液停4分即傷腦 CPR成救命關鍵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士鏗表示,天氣轉寒,心肌梗塞的病患增多,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成人也有感染流感、併發重症案例,根據衛生福利疾病管制署統計,上個流感季(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累計923名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139名患者死亡,高達83%重症患者皆未接種流感疫苗,顯見大眾於流感防疫仍不夠警覺。企業補助打疫苗 提升全體防疫率過去1年來成人流感疫苗的接種率僅49%,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75%接種率有相當大的落差,呼籲民眾勿因年齡輕忽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癌症病人常因為化、放療副作用而食慾不振,或擔心吃太多會加速癌細胞增長擴散,因而導致體重下降、體力不足。癌友在治療期間需要維持營養,不僅預防體重減輕、減少因治療產生的損傷、促進建造新組織、增加抵抗力、促進復原,並保持消化機能、減少副作用及預防因營養不良引起的併發症。治療反需吃更多 增進身體續航力大千綜合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黃明立表示,許多癌症病患常有錯誤觀念,擔心如果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即使認真控制血糖,許多糖尿病患者仍會伴隨肥胖問題,糖友的「糖胖症」不但讓血糖飆升,死亡率也隨之提高。最新研究顯示,比起內科治療,糖友接受外科治療後不但苦降低死亡率,術後1年的糖尿病緩解率可達80%。歷時3年、逾1000人研究 外科控制病情優台灣減重及代謝外科醫學會舉辦第八屆亞洲糖尿病外科治療高峰會,共有亞洲8國代表與會,會中公布台灣肥胖型糖尿病研究成果。本研究中,...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3歲的黃小姐是位老師,因為經常用眼加上用眼不當,時常感覺眼睛緊繃。經檢查後發現滲血,不料術後視力沒有改善,反而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出血,在二度出血後,透過眼球內抗新生血管因子減輕黃斑部水腫,視力獲得改善,生活也回歸正常,目前僅須定期回診追蹤。早期難發現 暗影、視力模糊速就醫黃小姐笑稱自己曾是大胃王,愛好麵食、飯食類,每餐要吃到12分飽,糖化血色素高達9.9%,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年全球發生多起因食物造成的大規模疫情,經由吃下受汙染的食物,人體可能感染李斯特菌。若是已受感染的孕婦,也可能傳染給新生兒。年長者、免疫力低的人或是新生兒受到感染,恐怕引發敗血症或腦膜炎。年長者、孕婦危險 胎兒患病恐死亡李斯特菌主要透過吃下受污染的食物,例如蔬果、生乳、乳酪、肉品、熱狗、魚蝦、冰淇淋等,大部分的流行與食物污染有關,然而受感染的孕婦也可能經由胎盤或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