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暑假期間,青少年容易受到同儕影響,進而嘗試吸菸或使用電子煙。研究指出,雖然超過8成的青少年表示有拒菸的意願,但仍有近2成在面對誘惑時無法堅定拒絕。事實上,高達9成的吸菸者在18歲以前就已接觸菸品。對此,國健署分享「4招拒菸方法」,成功拒絕菸品的第1步在於堅定個人的信念。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鏡子裡的自己了?想送給你一個小小提醒:在人生的繁忙與轉換中,別忘了停下來,看看那個一直努力適應、慢慢長大的自己。走入30歲後,我們比想像中更容易懷疑自己:身邊有人成家、有人升遷、有人活得很有方向,而你可能還在尋找步伐、適應生活,還在練習相信「慢熟」並不代表落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老人家真是不能跌倒!90歲的郭奶奶,日前在家裡滑倒撞到頭,意識昏迷,緊急送醫救治經程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老奶奶跌倒時傷到頭部,急性硬腦膜下出血,血塊壓迫腦部,生命垂危。緊急安排開顱清除血塊手術,術後2個禮拜加護病房治療,郭奶奶總算順利清醒並轉至普通病房繼續復健治療。經強力撞擊硬腦膜下出血 損傷太嚴重可能昏迷、死亡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程正鑫醫師表示,硬腦膜是包覆在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期國際往來交流頻繁,不少民眾更是熱衷出國度假,東北亞、東南亞及香港等一向為國人熱愛的旅遊景點。今年起,隨著日本、韓國、香港、澳門、菲律賓、越南等鄰近國家麻疹病例增加,台灣的麻疹疫情也逐漸升溫。3大類對象染麻疹風險高 建議優先接種疫苗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蔡宜璇說明,麻疹為傳染力很強的病毒性疾病,屬於法定傳染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雖然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普遍,2歲以下的嬰幼兒幾乎都曾遭感染,然而RSV對於早產兒、合併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嬰幼兒而言,都可能在短時間內病情突然加速惡化!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分別舉辦2場小兒科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分別於4/22(一)主講「呼吸道融合病毒」以及4/26(五)主講「腸病毒及重症」。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有寶貝的民眾前來聆聽。(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歲的王小姐因罹患乳癌進行化療,但伴隨許多副作用讓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陳柏全表示,乳癌化療後可透過中醫體質調理,加入疏肝健脾理氣中藥及營養師飲食衛教,改善腸胃不適、焦慮不安及睡眠不佳問題。乳癌年輕化趨勢 可能與不當飲食、肥胖、菸酒等相關陳柏全主任表示,近十多年來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上升幅度,為各類癌症之首,儼然成為臺灣婦女發生率最高的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9歲的曾先生近日3位親人相繼過世,悲傷又工作壓力加劇,家中還有新生女兒須照料,蠟燭兩頭燒,突然腰間出現紅疹及抽痛感。診所以皮膚病治療,1週不見好轉,轉往大醫院確診為帶狀皰疹。衛福部彰化醫院感染科主任莊佳慧強調,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青壯年人也常因壓力大造成免疫力降低而罹患,最好能在72小時黃金時間內治療。壓力、老化等都是帶狀皰疹發作危險因子莊佳慧主...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血液循環不佳造成的血栓,若是處理不善,血塊流至肺部造成肺栓塞恐有致命風險。62歲的沈姓男子去年起便開始右大腿脹痛,起初不以為意,直到3月初患部開始腫脹,走幾步路就須停頓休息,影響日常生活。就醫照射超音波後,發現是右足大腿至膝蓋間大範圍深部靜脈血栓。服藥3週都未見改善 積極治療取血栓化解血栓傳統且保守的方式為服藥物溶血和施打溶血針,但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蕭如...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許雅茹/整理報導)空氣品質不佳、細懸浮微粒髒空氣籠罩台灣,當空氣的汙染加劇時,將提升誘發過敏及氣喘的機率。台灣氣候潮濕多變,空氣汙染問題日益嚴重,細懸浮粒PM2.5造成空氣品質「紫爆」,除了易誘發氣喘發作,長期暴露下還會提高肺癌、心臟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下呼吸道感染與哮喘等疾病。氣喘嚴重程度越高 肺炎感染程度增10倍氣喘病情會造成呼吸道長久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呼吸道容易產生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年來台灣地區的肥胖盛行率,無論男女都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肥胖病人如果可以減重,則可改善其存活率及降低許多肥胖相關疾病的發生率,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嚴重肥胖的病人 健保給付胃隔間手術陳弘聖醫師說明,減重的方式很多,許多人靠自己飲食控制或是運動獲得改善,也有人尋求藥物輔助減重,而嚴重肥胖的病人,可能需要手術的介入。目前常見的減重手術,有胃束帶手術(adj...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 小酌恐無法預防中風,反而增加風險!中國和英國團隊針對50萬中國人的研究顯示,每天喝1-2杯酒,會增加中風風險10-15%,牴觸過去「每天少量飲酒可預防中風」的觀念。劍橋大學博士Stephen Burgess指出,中風風險與飲酒量呈正相關,民眾應適量飲酒。 少量飲酒有保護功效? 遺傳分析找答案 根據《MedicalxPre...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早上睡醒腰痠下背痛,許多人都被僵直性脊椎炎所苦,這是因為患者體內產生抗體侵犯組織器官,引起長期慢性發炎,男性發生率是女性的3倍。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指出,僵直性脊椎炎最主要症狀就是下背痛,通常早上起來時會覺得腰痛超過30分鐘以上,有些人甚至整天都在痛。而慢性發炎因為會造成腰背脊椎骨質會流失,所以會造成骨質疏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