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規律睡眠有助於孩子情緒控制、社交表現與行為穩定,特別在壓力情境下更為明顯。此外,睡眠不足則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成長遲緩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供固定就寢時間6大好處,家長可透過睡前儀式建立孩子良好睡眠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節奏。
市售食鹽種類繁多,從精鹽、岩鹽到低鈉鹽、碘鹽、氟鹽等機能性鹽。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因為使用「低鈉鹽」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讓「低鈉鹽」、「減鈉鹽」成為消費者購買的熱門鹽品。但是,坊間仍有不少低鈉鹽的迷思與誤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一次破解8大常見低鈉鹽迷思,帶你正確吃鹽、聰明減鈉。
許多人會對外商工作抱有憧憬,認為外商企業擁有較佳彈性自主與開放文化,但其實從本土到外商公司工作會有許多問題要解決。東南亞Grab公司首席設計師曾韻如於《我28歲,領世界級薪水》一書中,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包括求學階段的掙扎、跨領域學習的挑戰、在台灣與新加坡職場的經驗,希望藉由這本書鼓勵青年學子勇敢去追求夢想,只要找到方法,夢想就可以成真。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眾多家長都會拿家中的小寶貝與鄰居親友做比較,如果哥哥2歲就很會講話,弟弟3歲卻還無法說成句,認為小孩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台東馬偕復健科張舜雯主任表示:家長若擔心小孩有遲緩狀況,可以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發展診察,若小孩未達手冊中的階段表現,應儘早到醫院找醫師協助。什麼是遲緩兒?依據IOWA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的定義:指於學齡前的幼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男大生因頻繁腹瀉,體重從98公斤爆瘦至50公斤,且發生肛裂和肛門廔管,多次進出醫院仍查不到病因,直到23歲膀胱也長出廔管,小便尿出菜渣,才確診為「克隆氏症」!這是一種連肝膽腸胃專科醫師都感到棘手的疾病,幸好男大生在切除30公分小腸、裝設肛門造口和生物製劑的長期使用下,不僅完成大學課業,目前更在保險業中闖出一片天。「發炎性腸道疾病」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當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的同時,人口老化的未來,將面對與日本一樣轉為「多死社會」的新挑戰,如何在熟悉的地方「善終」將更為重要。「善終」是人生道路最真切的期待,更是人本社會的基本權利。為此市長侯友宜宣布「新北安寧共照2.0」正式啟動,秉持「人在哪家就在哪」之核心理念,從最前端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到最末端的在宅安寧完整串接並整合。「新北安寧共照2.0」包括2大計畫:本計畫特色...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全球生活型態的改變,糖尿病成為越來越嚴重的文明病。糖尿病的形成大多來自於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等長期不健康的生活型態,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在台灣,平均每10個成年人就有一人有糖尿病,嚴重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輪椅生活15年體重暴增,代謝手術重拾健康今年55歲翁先生在2歲時因為一場高燒,從此成為小兒麻痺身障者,因長期走路姿勢不良,導致脊椎及膝蓋承受力過大,醫師建...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當家中有人罹患憂鬱症,親友需更加費心思照顧。和罹患憂鬱症的家人相處時,情緒與氣氛容易隨著罹病者的病情一起起伏,因此常見家中有一人陷入憂鬱,周邊親友的生活也一起陷入混亂。家人必須擁有正確正面的應對方式,才能阻止全家陷入憂鬱的風暴,真正幫助到罹病親人。一人陷憂鬱,全家捲風暴!38歲已婚女性,育有一子,由先生陪同就醫,在診間明顯憂鬱、歇斯底里情緒失控、抱怨先生的種種不...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20幾年前,一名父親帶著1歲多的小朋友來找台灣兒童心臟學會理事長吳俊明看診,劈頭就說「小孩的症狀和媽媽很像」。經醫師詢問後發現,媽媽竟是全台因肺高壓接受肺臟移植的首例,他才驚覺原發性肺高壓會遺傳。憶及這個深刻回憶,吳俊明提醒,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也容易併發續發性的肺動脈高壓,即使開刀治療後,仍然要定期追蹤,否則可能惡化為不可逆的肺動脈高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又名「肺阻塞」,是一種反覆與持續慢性呼吸道發炎,進而造成呼吸道阻塞的疾病。肺阻塞有「咳、痰、喘」這3個最明顯的特徵,有些病友還會出現咻咻聲,但老菸槍會覺得這是長期抽菸造成的,因此選擇無視,直到喘不過氣,甚至急性惡化才會就醫,常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今年61歲,菸齡高達37年的鄭先生,在1年前發現自己罹患「肺阻塞」,久咳不癒、稍微走一下...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研究,人從50歲開始,肌肉量會大幅下降,跌倒的發生機率也跟著變高,運動可減緩50%老化的速度,還可降低失智的風險,美國就有位每天都需要柺杖走路的90歲超級阿嬤,經過8個月重訓後,身體狀況大幅改善,平衡感變好,可自行走路不再依靠枴杖!銀髮族重訓的6大好處 長壽又抗癡呆1.活得更久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長期久坐不動,是導致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沒事就要多起...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香港腳即為「足癬」,是表層皮膚、指甲或頭髮受到黴菌感染所造成,其症狀包括腳趾縫隙的皮膚出現鱗屑、脫皮,腳底或兩旁有水泡、紅斑、脫屑,患者往往感到瘙癢難耐,嚴重時可能出現傷口或潰瘍。由於臺灣氣候長時間高溫濕熱,雙腳經常處於悶濕環境下,容易引發香港腳。塗抹優碘 恐過度刺激患部優碘是一種廣效型的殺菌劑,可作為局部消毒使用。但優碘具傷口刺激性,若未經醫師指示自行使用優碘...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許多老人家在年紀漸長之後,行動變得緩慢,手腳酸痛,總認為是正常的老化過程,往往延誤了診斷及最佳治療時機。日前一位72歲女性病患因左下肢疼痛,走路出現「間歇性跛行」,至市場買菜短短的路程中需要多次休息,經由週邊血管超音波及動脈攝影檢查後發現,罹患了「週邊動脈阻塞」,接受經皮血管內血管成形術(PTA)及血栓溶解藥物治療,獲得改善。週邊血管阻塞性疾病 易導致急性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