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不直且腿麻腿痛,當心脊椎狹窄!「脊椎狹窄」是椎管或椎間孔不正常狹窄而壓迫到脊髓或神經根的一種狀態,常見症狀包括站不直、腿麻、跛行等,除了最常見的退化老化之外,脊椎的腫瘤和外傷也可能會導致脊椎狹窄。《優活健康網》特摘醫師白映俞所撰寫此文,分享脊椎狹窄的原因、症狀、診斷與治療。
希臘「長壽島」伊卡利亞島(Ikaria)的居民幾乎沒人失智,有研究認為,原因可能與他們日常愛喝國寶茶(博士茶)、各式草本茶以及咖啡有關。這些飲品富含抗氧化及抗發炎成分,有助減少腦部老化。此外,他們悠閒樂觀的生活態度與社交互動,也被視為維持腦部健康的重要因素。
全國失智患者超過30萬人,如何降低失智風險,已成全民切身議題,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具有雙語能力者雖無法完全預防失智症,但能有效延緩失智症的進展、惡化。《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失智症的相關研究,除了學習語言,多多閱讀、學習新技能、參與社交互動等,都能讓大腦保持活躍,降低認知衰退的風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最新公布疑似社區感染的案例,引發大眾恐慌。面對肺炎疫情升溫,除了做好自我防疫措施外,我們也應該要隨時關注疾管署公布的最新資訊。今天就來先和大家分享永蘊聯合診所魏士傑醫師在診間最常被問到的兩大問題。家醫科醫師最常被問兩大問題問題一:親人一月份從上海回來過年,這兩天自己出現咳嗽、喉嚨痛的症狀,這會不會是武漢肺炎,需要通報嗎?根據目前病例定義,目前通報定義包含以下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公布2例COVID-19(武漢肺炎)個案,2例都無旅遊史,台灣算出現社區傳播嗎?衛福部長陳時中強調,社區傳播定義是「在社區走動就有感染的風險」,且須滿足4徵兆中的3項都不符合,只有感染源還在調查中,社區傳播風險仍然很低,呼籲民眾維持目前口罩配戴建議、勤洗手,不須恐慌。第19、20例無旅遊史個案 發生什麼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表示,第1例個案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氣象局持續發布低溫特報,今天(17日)為乾冷天氣型態,低溫下探7度,預估乾冷天氣會延續到19日清晨。面對寒流發威,三高患者容易引發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除了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同時也得防止鞋襪潮濕,避免足部凍傷。另外應避免長時間泡在溫泉池,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溫度勿超過40℃ 泡湯找親友陪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感染及致死的病例尚未緩和,要抵抗肺炎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以外,我們也不能忽視照顧好自身的免疫力,扶原中醫診所院長郭大維醫師和大家分享能夠幫助活血、提升免疫力的穴位,讓大家也能提升自我防護力,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幫助活血、提升免疫力的四大穴位一、腎俞穴:位在下背部兩側,屬膀胱經。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因此按摩此穴具有補腎益氣 的功效。二、關元穴:位在肚臍往下四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就血液循環來說,大動脈是負責大量血液引流,中小型動脈為阻力血管(控制血壓),小動脈、微血管單位與小靜脈則共同組成微循環,通常一個小動脈可供應大約15個微血管單位,它們透過精細的調節機制(神經系統、體液變化),讓血液以最經濟有效率的方式供應局部新陳代謝。因此,身體循環的好壞取決於微循環,而它們也真正代表人體血管最重要部份,並決定細胞壽命。肥胖與微循環的關聯與影響雅德麗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勤洗手是防疫的不二法門,但有些人頻繁洗手卻容易有皮膚不適的問題,該怎麼辦?世界衛生組織指引指出,這在醫護人員很常見,洗手引發的皮膚問題,最常見是「刺激性接觸皮膚炎」和「過敏性接觸皮膚炎」,避免法則有三:選擇刺激性較小的清潔產品;避免增加皮膚刺激性的行為;在洗手後使用保濕護膚品。多洗手皮膚不適 情況有這兩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刺激性接觸皮膚炎」會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有買到口罩嗎?」、「買不到口罩怎麼辦?」、「哪裡買的到酒精?」最近這些問句可能已經取代了我們平常習慣的問候。隨著全球各地確診、通報人數的增加,反觀手邊口罩或酒精卻愈剩愈少,不免令人感到焦慮不安。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朱怡苹臨床心理師表示,其實,面對攸關生命與健康的議題,會感到緊張、焦慮是很正常的。畢竟,為了保持健康,誰不想要擁有更多抵抗病菌的資源呢?但是,若焦慮程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快速蔓延,全中國幾乎淪陷。病毒也傳播至全球,包括台灣、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美國、法國、義大利、澳洲等。至目前為止確診者高達六萬人以上,死亡病例達1,360例。而台灣確診人數已累計至18例,更有多人因有旅遊史或接觸史,需居家自主隔離。幸好台灣政府由2003年SARS爆發所學到之經驗,至目前為止,疫情控制得當,尚未出現社區感染。回顧2...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別以為跌一跤沒什麼大不了,一名愛好跨欄運動的24歲女學生,因跨欄摔跤膝蓋受傷而結束選手生涯,一直感覺膝蓋不舒服,10年來靠著貼布、止痛藥緩解,竟惡化成前十字韌帶完全不見、內外側的半月板破裂,膝關節嚴重受損,靠手術修補後,復健3個月才得以正常走路。內外側半月板也磨損破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王稚暉指出,患者因膝蓋長年不舒服、水腫求醫,檢查發現膝關節異常鬆動,進一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民健康署建議小孩和我們每天「早晚都要喝一杯奶」,但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小學學童平均每天只喝0.5杯,這讓小孩子攝取的鈣質遠遠不及建議量!調查同時也指出小學學童的鈣質僅攝取建議量的50%,而這在生長快速的小孩時期可不是什麼好事!因此,營養師要呼籲爸媽們別忘記要讓孩子喝足第2杯,也才能有攝取足夠鮮乳的健康好處。傍晚至睡前 是飲用第二杯鮮乳的好時機在親子天下的調查中發現,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