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你,才會表達真實的自己?心理師:真正的愛是學會「立界線」

我就是愛你,才會表達真實的自己?心理師:真正的愛是學會「立界線」

2025/11/14
你是好好先生/小姐嗎?小心情緒界線不清楚可能會影響他人。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於《關係黑洞》一書中,以精準的剖析與動人的案例,書寫生命所遭遇的困頓,例如不安全感如何影響我們的愛情?又如何影響我們的家庭?如何避免你追我逃,互相怨懟?帶領讀者進行一場自我理解與療癒。以下為原書摘文:

好人難以立下情緒界限

很多時候,當我們「情緒界限」不清楚時,我們會因為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與評價,使得我們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感受:擔心讓對方覺得不舒服、擔心自己做了什麼,造成別人的困擾⋯⋯我們對自己要求極高,不敢麻煩別人一絲一毫。

問題是,有的時候,有些人並不會以同等的態度對待我們,使得我們可能必須忍耐著界限被侵犯的不舒服,甚至忍耐著憤怒等情緒,以避免衝突場面,以免「讓別人不舒服」。於是,我們帶著這種不舒服、憤怒、被侵犯的感覺回家,與親密他人相處。這個人可能是我們的伴侶,甚至可能是我們的家人。

延伸閱讀:
如何用訊息聊天加溫感情?心理學博士列「10大關鍵」讓關係更緊密

然後,他們可能對我們做了一些事情,那件事情讓我感覺我的界限被侵犯;於是,白天的那些「新仇舊恨」全部被召喚回來,就在這件與親密他人的小事中爆發。然後,我們表達生氣;或許對方試著理解我們,於是我們突然覺得好過了一些。

也有可能對方覺得受傷,覺得「為什麼一點小事,你都要對我發脾氣」,兩個人因此吵了起來,一方覺得「對方不在乎我」,另一方覺得「就是對方的錯,是他這麼做,才害我發脾氣」。

實際上,在外是好好先生/小姐的另一半,回家後,卻變成另外一個人。有些時候,的確不是因為不在乎另一半或家人,而是因為覺得這個關係是安全的,覺得這個人是在乎自己的;所以,即使我對他表現出我最任性的一面,他都會包容我,就算生氣,也不會跟我生氣太久。

他們心裡明白:「我的家人/伴侶,他/她不會因為我生氣、我任性,就拋棄我。」因為這種對這段關係與這個人的信任感,使得他們會更容易對這些人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感受。

但這的確是有一個陷阱存在:這也使得這些好好先生/小姐,容易把沒有對別人發作的脾氣,帶回家借題發揮,趁機發作。這並不代表他們是故意做這件事,而是因為,原本好好先生/小姐的困難,就是「建立界限、表達被侵犯界限的不舒服感受」。

延伸閱讀:
談戀愛總是缺乏安全感?心理諮商師教「自問2問題」化解焦慮不安

試著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

而對外,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沒有處理;帶回家之後,因為與親密他人很容易會出現界限不清,或踩線的行為,這也使得這些「好人」,容易感受到白天那些不舒服的情緒「重現」;也就是說,類似的行為,使得白天或過去那些未處理表達的情緒被召喚出來,使得現在發生的這件事變得難以忍受⋯⋯於是,他們爆發!

如果自己沒分清楚這一點,總是「以愛為名」,覺得我就是愛你,才會「表達真實的自己」,那其實是個連自己都誤會的「陷阱」:你表達的不只是真實的自己,而有部分,是把自己不敢對別人表達的感受,發作在你以為可以發作的人身上。這麼做,不但無助於改善對外的人際關係,還可能傷害對內的親密關係。

如果你是個好好先生/小姐,或你的伴侶/家人是這樣的人,試著鼓勵自己或他,試著學會在別人侵犯自我界限時,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此,不但可以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互動、感受,讓自己不用這麼辛苦,也不會讓家人或伴侶總是「掃到颱風尾」。

另外,如果你的親密他人會如此對你「任性」,除了理解對方外,適當表達你的界限與不舒服的感受,讓對方瞭解你,讓對方有機會學著調整,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本文摘自/關係黑洞:「不安全感」如何宰制我們的人生,如何突圍?/寶瓶文化)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