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空姐猝逝》為什麼過勞在美國幾乎不會發生?華裔CEO揭5大關鍵

長榮空姐猝逝》為什麼過勞在美國幾乎不會發生?華裔CEO揭5大關鍵

2025/10/27(2025/10/27 15:2更新)
日前,台灣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抱病值勤,返台就醫住院後病情快速惡化,短短16天不幸病逝,此事件也引發公眾對長榮排班、出缺勤制度問題的質疑。《優活健康網》特摘以熙國際共同創辦人鄭宇庭(Madeleine Cheng)分享美國與亞洲職場制度的差別,健康與安全應是每個職場最基本的保障。

在美國,「過勞」的情況非常罕見,並不是因為工作輕鬆,而是整個社會制度與文化價值觀都不允許「拚命工作到出事」。

1. 美國勞動制度「人先於工作」

美國的勞基法相當嚴格,企業若強迫員工超時工作或忽視健康安全,可能面臨高額罰款或被告上法院。所以,美國公司寧可讓航班延誤、班次取消,也不會讓員工硬撐上工。

在美國,請假是一種被尊重的權利。身體不適就請假,沒有人會質疑你是不是不夠敬業。同事會說的是:Take care of yourself first.(先照顧好你自己。)

我有一個朋友在舊金山的航空公司工作,有一次感冒發燒,主管第一句話不是問:「你能不能撐一下?」而是直接說:「回家休息,我會幫你調班。」沒有人責怪她,反而同事還送了雞湯到家。在美國職場,人永遠比班表重要。

延伸閱讀:
上班只想幹大事?經理人吳家德揭「職場飛機理論」:先從小事做起

2. 亞洲責任文化VS美國界線文化

亞洲職場強調「前輩制度」、強調「忍耐」、「撐過去就好」。年輕人即使身體不適,也會擔心被貼上「不夠努力」的標籤。許多人被迫把病假當成「罪惡感假」。

而在美國,從學生時期就被教育:「你的健康比任何工作都重要。」「不舒服就該休息,因為沒有人能替你撐過身體的代價。」這是根深蒂固的個人主體文化。在這樣的文化裡,「過勞」不是榮耀,而是一個警訊。

他們會說:If you die for your job, your job will be posted online before your funeral.(如果你為工作拼命到死,公司會在你葬禮前就發出徵才公告。)

延伸閱讀:
富養不是穿名牌!她揭「富養孩子」6大定義:讓孩子擁有選擇的自由

3. 會被誤會的「放鬆文化」

我剛到美國時,有一次開會同事說他要「mental health day」,意思是請假休息一天。我心想:「這麼小的事也要請假?」結果主管的反應是:「Good for you!」還祝他玩得開心。那時我才真正理解,美國人認為情緒健康是工作能力的一部分,還有一位在紐約設計公司的朋友,因為加班太晚被主管提醒:「你這樣不健康,下週我幫你減少工作量。」

在亞洲,主管可能會說「辛苦了,繼續加油」;但在美國,主管會說「你應該回家」。這就是文化的落差——在亞洲,努力是忠誠的象徵;在美國,懂得休息才是成熟的表現。

4. 美國沒有「學姊學長」或老鳥制度

另一個文化差異是:沒有強制性的前輩制度。在亞洲職場,年輕人常常要對學長學姊言聽計從,甚至做一些不合理的任務以示尊重和服從。新人得忍耐、不敢說真話,怕得罪老鳥,這也加劇了過勞與心理壓力。

美國職場則完全不同:

  • 你想說什麼就說,意見平等被尊重。
  • 資深員工會分享經驗,但不會要求你犧牲健康或時間去「討好他們」。
  • 年資不是權威的象徵,能力、效率與溝通才是評價的標準。

換句話說,在美國,你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需求、拒絕不合理的要求,這本身就大大減少了過勞風險。

5. 當亞洲還在「撐」,美國早已「停」

長榮空服員的事件讓許多人心痛,因為那是一種「被制度吞沒的悲劇」。沒有人該因為工作而失去生命。而另一個差異是:在美國,努力的文化並沒有被一直強調,你做得好會被看到,但沒有人要求你把身體和健康當作努力的代價。

「加班熬夜才算敬業」的觀念並不存在。真正的重點是有效率、有責任心,但懂得自我界線要避免這樣的悲劇,不只靠個人懂得休息,而是整個社會要重新定義什麼叫敬業,不是撐到倒下,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停下。

我自己也曾因為工作身體出了狀況,那段時間很痛苦。明明自己狀態不好,還要假裝努力,逞強的努力根本沒有效果。

真正的專業,不是永遠撐著不倒,而是知道自己的極限,敢於說「我需要休息」。

在美國,躺平不叫軟弱,這叫負責任。而在亞洲,這正是我們需要學會的勇氣,因為沒有人值得為了工作,耗盡生命。

(本文獲Madeleine Cheng授權轉載,原文為:長榮空服員過勞猝逝,為什麼過勞在美國幾乎不會發生?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