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癌症頭號殺手「沒抽菸也罹肺癌」 醫師點名3類人籲定期篩檢防治

台灣癌症頭號殺手「沒抽菸也罹肺癌」 醫師點名3類人籲定期篩檢防治

2025/10/23
近來不少名人因肺腺癌驟逝,引發社會對「最沉默癌王」關注。根據衛福部資料,2024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癌症)連續43年居首,其中肺癌、肝癌及結腸直腸癌是主要癌症死因前3名。而肺腺癌又是肺癌中最常見類型,患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出現頭暈、咳嗽或神經異常時,往往已屬晚期。

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醫師林聖皓表示,肺腺癌在臨床上是具挑戰性的癌症類型之一,尤其是非吸菸者也可能罹患。早期幾乎無症狀,唯有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才能及早發現。林聖皓指出,只要有吸菸史、家族病史或長期暴露油煙的民眾,都應定期篩檢,別等身體出現警訊才就醫。

延伸閱讀:
咳嗽不停、呼吸急促⋯當心是肺癌警訊!醫揭常見「6大危險因子」

精準醫療對抗沉默癌王

林聖皓指出,肺腺癌在臨床上是很具挑戰性的癌症類型之一,尤其是非吸菸者也可能罹患,「癌細胞常潛藏於肺部周邊組織,初期沒有咳嗽或胸悶等典型症狀,等到腫瘤被發現時常已侵犯或轉移。但藉由基因分型,找出關鍵突變並使用對應的標靶藥物,這是近年肺癌治療最大的突破之一。

41歲的許先生在2022年某日清晨,突然出現右側肢體無力與抽搐,隨即倒地不起,緊急送至彰基急診,經檢查發現腦部有約3.1公分腫瘤,進一步追蹤又在右下肺發現4公分腫塊,確診為肺腺癌合併腦轉移。在團隊持續評估治療方向,參與臨床基因試驗,依數據申請標靶藥物,後續經影像追蹤,顯示肺部腫瘤從原本的4公分縮小為2.8公分,控制成效顯著。

延伸閱讀:
胸悶、呼吸喘不只是心肺問題!醫揭「3大常見原因」:恐是腫瘤壓迫

定期篩檢揪異狀護健康

林聖皓進一步說明個案,儘管標靶藥物初期控制良好,許先生仍出現神經症狀。醫院啟動跨科整合照護,進行腦部腫瘤手術,術後神經功能逐漸恢復。考量長期治療效果,林聖皓與胸腔外科召開跨科討論,由彰基胸腔外科醫師洪維亨進行肺葉切除手術。個案整體術後恢復良好,已重返職場工作。

根據彰基統計,2024年完成825人次篩檢,發現21例個案;2025年1至9月篩檢1185人,發現10例個案。林聖皓指出,越來越多民眾在無症狀階段就主動篩檢,「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這才是肺癌防治真正的進步。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