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老二哲學」不是低調就好!日社長揭成功法則:學會怎麼捧老大
老二哲學不是低調就好
談到職場成功之道,許多人會提到所謂的「老二哲學」,鼓勵大家不要只想著當老大,不妨學著當老二。尤其在職場中,心機隨處可見,比起宮廷劇,勾心鬥角的程度不遑多讓,因此那些退而求其次,不強出頭、只當老二的人,反而最懂得生存之道,通常存活得更久、更安全。
但我覺得一般人談的「老二哲學」流於膚淺及表面,它的精髓絕不僅止於「保持低調」,更在於要學會「捧出老大」。在我的職涯中,便曾經出現過極佳的範例。
延伸閱讀:
該不該跟同事當朋友?過來人揭職場人際原則:保持一片海的社交距離
我曾進入一家日商擔任業務主任,曾經成功將最新奈米銀材料導入台灣上市公司大廠,開發出世界第一片「曲面觸控面板」。我在這家公司前後待了5年,直到被挖角才離開。你可以想像一下,當外商公司進駐一個國家,一定會面臨文化適應的衝擊。
簡言之,每個地區有它獨特的文化背景及社經環境,身為駐外的總經理,如果只是一味將總公司的政策原封不動地套用於分公司,可能處處窒礙難行。因此,如何妥善地解決日本總公司與台灣分公司的「文化衝突」,同時「安撫」好日本總公司的「大老闆」(即社長),絕對是各國分公司總經理們的首要任務。
記得那時,這家日商在中國、泰國、印尼、越南等國都設有分公司,但是只有台灣分公司的總經理最能獲得總公司社長的賞識;也就是說,這位總經理的「向上管理」做得最好,最能夠掌握他應該留意的「眉角」,跟大老闆相處如魚得水。
延伸閱讀:
上班只想幹大事?經理人吳家德揭「職場飛機理論」:先從小事做起
請永遠記得誰是Boss
這位總經理是怎麼做到的?以我的側面觀察,一方面這位總經理曾經在日本留學,日後才回來台灣工作,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總經理,只是在自己國家學習日語,因此他對於日本職場文化的了解,可能比較深刻;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點,我發現他非常清楚誰才是真正的「老大」,而且永遠記得把一切功勞及面子歸於「老大」,難怪他特別得人疼愛了⋯⋯。
這時我不得不特別叨念一下台灣的上班族,很多上班族在有老闆的飯局或會議中,聽老闆一句:「大家不必客氣,不必當我是老闆⋯⋯。」竟然就當真了,然後開始沒大沒小地開起主管的玩笑,或是評論起來,真是令人看了忍不住替他捏把冷汗⋯⋯。
在職場,請永遠要記得誰是「老大」,老大可以沒有架子,跟你稱兄道弟,但是你絕對不可以沒有為人部屬的樣子。就像那位日本的社長,可能為人和氣、沒有什麼架子,但如果他來到台灣,台灣這位總經理一定會透過各種儀式,積極營造對方的權威感及地位。老大自己是不方便自稱「老大」的,聰明的老二要學會幫忙塑造老大的「親民形象」,同時不能搶過對方的光芒,這樣才能算得上是稱職的「老二」。
當然,這一招我也學到了。以往在公司,同仁大部分都稱我們總經理一聲:「X桑」,但是我進入公司之初,就喚他一聲「老闆」;聽我左一聲老闆、右一聲老闆叫久了,大家也就開始跟著我叫老闆了。
直到我離職前夕,總經理才跟我提到此事,大意是說,他很稱許我當初這麼做,改變了同仁們工作的氛圍。因為當部屬嘴上叫你一聲「老闆」時,其實不自覺的內心就會比較尊重對方,不至於踰越分際;他們不但會避免過度輕浮隨便的動作,應對說話或承接工作時也會比較認真嚴謹以待,不敢混水摸魚。
員工這樣的態度轉變,我猜想,對於個性溫文和善的他來說,在人員管理上感覺輕鬆不少。其實,這原則不僅適用於比較重視職場倫理的日商公司,我覺得喜歡被叫「老闆」是人性,尤其是在人前。
以我自己為例,我們是新創公司,有的夥伴是昔日的同學及玩伴,所以員工不太習慣叫「老闆」,好像也是很自然的;然而即便如此,譬如當我的辦公室有外來訪客時,如果員工不敲門就直接闖進來,然後劈頭就開始報告事情,坦白說,外人看來也會覺得有點奇怪,而且我心裡也會稍有不舒服,感覺沒有被尊重。
即使是不講求階級尊卑的美商公司好了,如果一位業務人員在外面跑業務時,動不動就說:「我們家David(總經理)如何如何⋯⋯。」雖然這樣聽起來他跟總經理「特別麻吉」,但不知道若總經理輾轉聽到了,是何感受?
把一切功勞及光榮歸於老大
這樣的習慣一直維持著,即使我離開前東家,進入新公司,發現同事們還是沒有人叫董事長一聲「老闆」,但我仍然秉持自己的原則,叫「老闆」就對了。
不僅要謹記誰是真正的「Boss」,剛才我說過,聰明的部屬,一定要記得把一切功勞及光榮歸於老大,或你的主管。懂得謙虛不居功,有時反而升遷得更快速。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進入新公司後,在日本榮獲僑委會頒發的「海外台商精品獎」,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它成功地攻進日本市場。但是,到了頒獎典禮上,我一定記得請主管或老闆上台去領獎。不必糾結,這就是「必須」,因為沒有主管或高層的支持、指導或授權,你就沒有機會得到這樣的成績。
請記得,有媒體來邀訪時,一定要先推薦你的老闆接受採訪;有特殊重要的露臉場合,記得務必推舉你的老闆上台。如果你的老闆說:「我個人喜歡低調。」千萬不要相信,因為他背後的「潛台詞」可能是:「我不好意思自己上台,但是如果你拱我上去,那就OK⋯⋯。」
因為,真正想低調的人,就連「我喜歡低調」這種話都不會說出口。任何事,如果你回歸人性,並且從老闆的角度換位思考,你就能理解老闆真正的心意,而不至於再解讀錯誤了。
也不要想著:「凸顯我自己的成績有什麼不對?追求好的表現,不就是為了升遷?」在老闆眼皮底下凸顯自己是對的,但是在人前、尤其是榮耀時刻,你最該扮演的角色,就是烘托你的老闆,用自己的高度「墊出」老闆的高度。如此,有一天當你的老闆繼續往上晉升,你或許也就隨之向上升遷,甚至扶搖直上了。
(本文摘自/決勝細節力:多做1%,為企業增加30%效益/商周出版)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