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寶貝」生病不愛吃藥?照護者必知:用「1物」陪他按時吃藥
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55歲的小美雖然未婚,但是她和爸爸、媽媽一起同住,讓她總是逢人就炫耀她有兩個老寶貝。孝順的小美,一向事必躬親地陪伴著父母。
近來,同事看到小美總是愁眉不展,關心問道是否小美的爸媽出了什麼狀況,小美無奈地說,爸爸深受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困擾多年,近來不知為何卻總是鬧脾氣不肯吃藥,讓她好生困擾。
延伸閱讀:
失智長輩亂尿尿,門口寫「這句話」竟馬上改!教你「居家改善」4重點
慢性病長輩不愛吃藥2大主因
隨著醫療的進步,現代人的平均壽命普遍延長,但伴隨而來的就是老年人口的激增,臺灣已正式準備成為一個高齡化社會,幾乎人人家中都至少有一位65歲以上的銀髮族人口,相信許多人也有跟小美一樣的困擾,面對長輩的不配合,不只是自己力不從心,更擔憂長輩不按時服藥,會導致健康出狀況!
藥師提醒,有慢性病問題的銀髮族,一定要遵照醫囑按時吃藥,才不會讓病情加重,診間常見許多老人家定期回診時,仍剩下了許多藥物未吃完,主要的原因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因為記性變差,一種是對服藥這件事產生厭煩而不願吃藥。
延伸閱讀:
長照2.0是什麼?誰能使用長照服務?「申請3步驟」老後住得更安心
陪伴、定時提醒,建立吃藥習慣
記憶力變差,使長輩常常忘記自己是否已吃過藥,有時候一天吃好多次,有時候整天都沒吃,如果是這種狀況,建議家人或是照護者,可依照藥袋上的服用說明與指示,幫長輩用藥盒來分裝藥物,並儘量養成定時吃藥的習慣,例如吃完飯後就需要喝開水與吃藥,長久下來,將吃藥的習慣融入於生活之中。
慢性病的病程往往會長達10幾年或是數10年,確實也時常聽到慢性病患者因長年服藥,會心生厭倦而不願吃藥。此時,家人的陪伴非常重要,多花一點時間了解長輩的生活作息,且盡可能陪伴長輩,讓他願意服藥。
即便不能夠隨時陪伴在側,也可以記錄用藥時間,主動提醒長輩該吃藥了,不讓長輩感覺到孤單,就有助於持續配合服藥;又或者,嘗試讓長輩多多接觸其他和自己有相同疾病的病友,透過同儕的互動與鼓勵,也都有助於改善不肯服藥的情況。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原文為:爸媽有慢性病,卻不愛吃藥怎麼辦?)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