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聲音沙啞、一直清喉嚨?醫揭「聲帶受傷」原因:肩頸僵硬也是元兇
茹茹是補習班名師,一天講課8小時以上是常態,而唱歌是茹茹最喜歡的舒壓方式,假日一定要跟朋友歡唱幾個小時,直到最近發現她聲音變沙啞,說話到一半會突然沒聲音,或是需要全身很用力才能發出聲音。她到耳鼻喉科檢查發現聲帶受傷,除了使用藥物及局部治療,也建議茹茹到復健科檢查。
茹茹疑惑為什麼聲帶受傷,要到復健科門診,復健科醫師詳細檢查後指出,她因肩頸筋膜緊繃而且有高低肩,對喉部發聲也會有影響,因此除了語言治療師會針對發聲做相關訓練,也會請物理治療師協助處理肩頸問題,茹茹才想到自己這半年間確實常常落枕,床具枕頭都換好幾輪了還是肩頸痠痛⋯⋯
延伸閱讀:
說話越來越無力?聲音恐出賣你的年齡!醫揭「聲帶老化」4大現象
什麼是「嗓音異常」?
根據美國聽語學會(The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ASHA)的定義,嗓音異常(Voice Disorders)包括2種狀況:
- 患者的嗓音音質(Quality)、音調(Pitch)、響度(Loudness),與其年齡、性別、文化背景或地理位置存在差異或不相符時,即為嗓音障礙。
- 即使外人不認為患者的嗓音異常,但患者認為自己的嗓音無法勝任日常任務,也是嗓音障礙。
人類的發聲大致由幾個要素構成:
- 呼吸:提供動力來源。若肺活量不足可能導致嗓音過小或斷句異常
- 發聲:由聲帶振動形成原始聲源,若聲帶振動品質不佳,可能導致嗓音沙啞或氣息不穩定
- 共鳴:讓聲源塑造成各種不同風格的聲音,若共鳴不足可能導致聲音傳不遠或音色單薄
- 構音:構音是將聲音最後微調成我們能夠理解的言語,若構音器官異常,可能影響說話清晰度
延伸閱讀:
喉嚨卡卡有異物感,就是胃食道逆流?醫曝「聲帶水腫」有3大原因
嗓音異常有分哪些類型?
一般來說,常見的嗓音異常類型可區分為4種:
- 結構性:呼吸、發聲或共鳴系統出現結構性或生理性障礙。原因包括聲帶結節、水腫、聲帶老化。
- 神經性:中樞或周邊神經系統失能導致的嗓音異常,例如聲帶麻痺。
- 功能性:因為不當的發生機轉使用導致之,例如肌肉緊張性嗓音障礙、複聲(發聲同時有2種不同音調)。
- 心因性:心理因素,例如焦慮。
上述類型可能單獨或同時存在。嗓音異常的患者通常同時有1或2種以上因素。例如看完演唱會引起急性聲帶水腫,但未及時處置,加上合併日常聲音過度使用形成結節(結構性嗓音異常),之後因聲帶結構改變更用力的發聲,讓嗓音問題更加嚴重(功能性嗓音異常)。
因此若出現嗓音異常,應該先由耳鼻喉科醫師進行結構檢查,再由語言治療師評估及後續治療,剖析嗓音異常形成的根本原因。
嗓音異常可能有哪些症狀?
嗓音異常的常見症狀包括:
- 聲音品質粗糙 、刺耳沙啞
- 氣息聲
- 音調異常:太高、太低、忽高忽低、音高範圍減少
- 音量異常:太大聲、太小聲、音量忽大忽小、音量不穩定
- 共鳴異常:鼻音過重、低音域變成胸腔共鳴、音色單薄或單調
- 發不出聲音
- 突然沒聲音
- 音色改變
- 說話時全身用力
- 長時間使用聲音,使聲音品質每況愈下
- 一天中或說話時聲音品質會發生變化
- 說話沒多久就喘不過氣
- 經常咳嗽或清喉嚨,而且隨著說話時間或音量的增加可能會惡化
- 肩頸肌肉緊繃,可能合併疼痛或有壓痛點
嗓音異常只跟喉部問題有關嗎?
發聲的原始音源來自聲帶震動,然而良好的嗓音跟共鳴及周邊筋膜都有密切關係,以下都是可能造成嗓音異常的原因:
- 肩頸部僵硬:影響喉部筋膜、軟骨動作
- 胃食道逆流:胃液逆流到咽喉刺激聲帶
- 氣喘病史:支氣管緊縮影響氣流供應
- 呼吸道問題/過敏:影響發聲機轉
嗓音異常怎麼治療?
初步由醫師病史訪談開始,了解嗓音異常的狀況、疾病史、過去治療狀況及音聲使用狀況等,視情況加入內視鏡聲帶檢查、喉部頻閃檢查、肌電圖等檢查。專業語言治療師會視嗓音異常狀況執行嗓音暨發聲機轉評估,內容包括口腔機能檢查、呼吸評估、聽知覺評估、氣動學評估、聲學評估等。
語言治療臨床上常使用嗓音衛教,修正患者不當的日常生活習慣,減少引起嗓音異常的因素,必要時會搭配訓練,包括腹式呼吸訓練調整呼吸品質、前置共鳴修正共鳴腔促進嗓音品質、半阻塞發聲運動、聲帶功能性運動等,促進嗓音品質提升。
嗓音異常需要多專業的介入,耳鼻喉科醫師進行喉部理學相關評估及處置,必要時偕同復健科醫師排除肩頸部障礙引起的喉部問題,並且轉介語言治療師提供嗓音專業的評估與治療,讓嗓音品質能夠盡速回歸生活所需。
校稿:仁生復健科診所語言治療師郭庭瑜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