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責怪自己?《鬼滅之刃》善逸教我們的事:情緒過載並不是懦弱

老是責怪自己?《鬼滅之刃》善逸教我們的事:情緒過載並不是懦弱

2025/8/18(2025/8/18 15:50更新)
《鬼滅之刃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已在全台各大戲院熱映,不少粉絲都搶在首週衝戲院觀影,其中「我妻善逸」以其獨特的戰鬥風格和鮮明的個性,成為了最受歡迎的角色之一,雖然一開始看似膽怯,但隨著戰局急轉直下,他展現出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成熟與堅定。《優活健康網》特摘情緒教育老師任萬寧(萬叔)分享善逸教我們的事,高敏感者情緒過載不是懦弱,而是神經系統的自我防衛。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時候:原本只是要開個會,結果同事突然在會議上問你一個尖銳的問題;心跳開始加快,腦中一片空白,你明明知道答案,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會後你責怪自己⋯⋯「怎麼又怯場了?」「我是不是太沒用?」也許,你不是沒用。你只是像我妻善逸一樣,神經系統太快響起了警報。

延伸閱讀:
孩子情緒一來,怎麼說都聽不進去?爸媽必學「DiSC親子教養溝通」

高敏感者情緒過載不是懦弱

在《鬼滅之刃》裡,善逸總是害怕、逃避,甚至在平時看起來有點「廢」。但每當危機逼近、理智幾乎斷線時,他的身體會自動切換成「雷之呼吸」模式——動作比任何時候都精準有力。

這正是高敏感者在情緒過載時的真實寫照:表面崩潰、內心混亂,但在特定條件下,也可能釋放出巨大的潛能,化險為夷。雖然我們表面上看起來平靜,處理地很好,但是頻繁的過載並不是高敏族所喜歡的狀態。

高敏感者的大腦,就像一台永遠開著的雷達,面對大量聲音、表情、語氣、情境訊息,我們的感官容易「滿水位」,旦超過負荷,大腦會優先啟動防衛。有的人選擇逃避,有的人選擇麻木,而少數人,像善逸一樣,在極端壓力下反而進入「本能模式」。這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延伸閱讀:
「高敏感」等於內向害羞嗎?專家解析「內向者VS高敏人」兩者差別

高敏感者的「情緒調節練習」

我們的神經系統有一條非常重要的高速公路,叫做「迷走神經」,它從腦幹一路連到心臟、肺、腸胃,決定我們是進入「安全放鬆」,還是被困在「高度警戒」模式。重啟生理層面的秘訣:用深而慢的呼吸刺激迷走神經,它會向大腦發送訊號:「現在安全,可以放鬆了」。

  • 感官減壓法:當感覺快要爆掉時,先離開吵雜的環境,找一個安靜的角落,關掉聲音與光源。
  • 4-4-6呼吸法:吸氣4 秒 → 屏息4秒 → 吐氣6秒。吐氣時間比吸氣長,能有效刺激迷走神經,讓心跳和情緒慢慢降下來。
  • 安全詞暗號:和信任的人約定一句「安全詞」,當你說出口時,代表需要馬上退出或暫停眼前的情境。

學會為自己築起安全緩衝帶

高敏感不是缺陷,而是天賦,但這份天賦,若沒有「防護牆」就容易被耗盡。像我自己在大場合上台前,常會感覺腦袋一片空白、手心冒汗,後來我學會提前10分鐘到場。

給自己足夠的空間,你並不需要跟隨外界的狀態起舞,先觀察環境、吸收聲音與氣味,讓感官有時間適應,情緒過載的機率就大幅下降。

給高敏感者的自我練習提醒:

  • 不要在過載狀態下逼自己做重大決定。
  • 允許自己離開現場,不等於失敗。
  • 練習提早察覺「快滿水位」的徵兆。

如果你也是一個容易在壓力下僵住、失語、或突然爆發的大人,別再對自己說「我太膽小」。你只是,一直都在用全部的神經系統保護自己。從今天開始,跟著善逸一起練習吧!不是要消滅敏感,而是學會為自己築起安全的緩衝帶。

(本文獲幼兒情緒教育學院-萬叔的心café授權轉載,原文為:【善逸教我們的事】高敏感者的情緒過載,不是懦弱,而是神經系統的自我防衛)(首圖來源:木棉花臉書粉絲頁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