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泡咖啡苦又澀?專家揪「4NG行為」影響風味:建議沖泡●●分鐘
2025/9/15
熱水溫度太高:咖啡變澀又苦
水溫過高會導致咖啡成分「過度萃取」,使苦味和澀味加重,甚至出現焦味。一般來說,超過攝氏95度容易釋放出過多焦苦成分。建議燒開水後先倒入手沖壺降溫,再開始注水。
相反,溫度太低也不行,會出現「未萃取」的情況,讓咖啡味道淡而無味。理想水溫約攝氏85~92度。
萃取時間太長:雜味上身、口感變差
手沖、法壓壺、愛樂壓等手法,如果沖泡時間過長,不只讓咖啡變濃,還會釋放出澀味、苦味與雜味,導致口中殘留不快的「收斂感」。建議控制在3分鐘以內完成萃取,並依個人口味微調時間。
咖啡豆放太久:酸化變質影響風味
再好的濾杯、咖啡器具,也救不了一包已氧化的舊豆。咖啡豆從磨成粉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氧化,放太久會讓香氣與風味大打折扣。一個簡單判斷法:沖熱水時咖啡粉有沒有膨脹成小圓頂?如果沒有,代表豆子已經不新鮮,甚至有可能直接坍塌。
咖啡粉研磨太細:過度萃取致苦澀
研磨太細,等於增加粉末與熱水接觸面積,會釋出過多成分,讓咖啡苦、澀、甚至帶有「澀腸味」。為避免過萃,可將研磨度稍微調粗。以手沖為例,「中細研磨」(類似砂糖顆粒)是常見建議。
延伸閱讀:
早餐「先喝咖啡or先吃保健品」?專家解答 這1類營養素至少間隔1小時
你可能正在做!專家曝「夏天喝咖啡」4個錯誤行為 裝保溫杯恐讓風味全毀
(本文獲常春月刊授權轉載,原文為:自己泡的咖啡苦又澀?專家揪「影響味道4大錯誤」 很多人都做錯了)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