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過得不開心,心情低落怎麼辦?心理師教「3步驟」等情緒慢慢變好

今天過得不開心,心情低落怎麼辦?心理師教「3步驟」等情緒慢慢變好

2025/7/29
當你在平凡的一天感到心情悶悶的,甚至懷疑「我的心是不是生病了?」其實這樣的感受值得被好好關注,情緒如同身體健康一樣,需要我們適時留意與照顧。《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諮商心理師陳志恆從自身經驗出發,並提供給一般人也可以嘗試看看的自我連結3步驟,從描述情緒到意識到需要陪伴自己、放過自己,就可以慢慢好起來。

某天晚上,我悶悶不樂。沒有什麼特別糟糕的事,也說不上來哪裡不對勁,就是心裡有一股說不出的悶。

我試著找原因,腦中來回搜尋:
「今天有人惹我生氣嗎?」
「是不是對自己又不滿意?」
「社群裡有什麼訊息讓我不舒服?」

延伸閱讀:
看電影總是哭到不能自己?心理師揭真相:你所掉的眼淚是為自己哭

脆弱是為了被看見、被理解

像在深夜裡翻箱倒櫃,卻始終找不到那把開鎖的鑰匙。直到隔天早上,心中才浮出一句話:「我不需要馬上找出原因,我只需要,回到自己的內在,去感受、去連結。」這一瞬間,卡住的地方鬆動了。

我們常以為,與自己連結,是要快點找出情緒的「源頭」。但事實上,當情緒升起,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陪伴。然而,這一點都不容易。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堅強、理性、積極,卻很少被允許脆弱、混亂、無解。

我們習慣在心情不好時,問自己:「怎麼又這麼煩?」「到底哪裡出問題?」甚至責怪:「我明明什麼事都沒發生,為什麼還是覺得難受?」情緒不是數學題,它不會在你「算對了」就自動消失。它是一種內在訊號,等著被看見、被理解、被陪伴。

當你急著找出原因,其實是大腦的理性模式正在拼命運作;而真正靠近自己的那一刻,往往是當你放下分析,靜靜地坐在情緒旁邊,陪它一會兒。

如果你也常常「晚了一步」才覺察自己正在難過、正在生氣,請不要責怪自己。你不是沒有覺察,有可能是,那時候的你,還沒準備好。有時候,情緒就是會晚一點才開門,你需要的是等待。

延伸閱讀:
如何停止不開心?人生教練教你「3招」自我對話:試寫一封信給自己

3步驟建立自我連結

想要連結自我,你也可以試著這麼做:

1. 暫時放棄追問「為什麼?」
不是說,找到情緒的原因不重要,而是辨識當下自己的需要更重要。你可以改問:「此刻的我,需要什麼?」有時候,你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一口深呼吸,或者一段安靜的獨處時間。

2. 把情緒當成孩子
情緒就像孩子一樣,需求沒被滿足,就會大聲哭鬧。當你沒聽見或聽不懂,他會哭鬧得更大聲。當情緒升起時,你可以問問自己:「這個孩子,想對我說些什麼?」
情緒不是敵人,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內在訊息。

3. 用身體感受代替理性分析
當你過度「上腦」時,反而該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體感覺上。問問自己:「我的身體現在有什麼感覺?頭頂、喉嚨、胸口、胃部⋯⋯等,有沒有緊緊、悶悶、漲漲、卡卡、堵堵的地方?」感受身體的感覺,就是重新打開與自我連結的通道。

你不是不會自我連結,只是還在學著用更溫柔的方式靠近自己。有時候,覺察自己的不覺察、連結自己的未連結,也已經很棒了;你只是晚了一點,但你也已經開始了。

(本文獲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授權轉載,原文為:為什麼與自己的內在連結,如此困難?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