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嗜睡、癱軟只是太累?小心大腦生病了!醫揭4大「猝睡症警訊」
2025/5/16
「白天嗜睡、癱軟、夢境混淆別以為只是累,恐是猝睡症警訊!」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台北神經醫學中心退化性神經疾病科主任官怡君表示,猝睡症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疾病,主因為大腦中樞內控制清醒的「食慾素」分泌不足所致,患者常出現在封閉時間內循環性的、不可抵擋的短暫睡眠發作情形。
延伸閱讀:
開心卻哭泣、嚴肅場合笑出來⋯中風後「情緒障礙」專家教3招緩解
突然入睡、出現幻覺當心猝睡症
官怡君說明,猝睡症主要分為兩種型態,研究資料顯示:
- 第1型:發病高峰多在青春期與20歲出頭,盛行率估計為每10萬人中有25~50人罹患,男女罹患比例相當。
- 第2型:盛行率約為每10萬人20~34例。
官怡君進一步解釋,猝睡症的典型症狀包括:
- 白天不由自主入睡
- 因情緒波動大,肌肉突然無力而導致猝倒症的發生(以第1型為主)
- 入睡或醒來時出現幻覺
- 常發生俗稱「鬼壓床」的睡眠癱瘓
另外,患者也因睡眠時間破碎、品質不佳,難獲得深層休息導致精神不濟,常被誤解為懶惰、倦怠、情緒障礙或心理問題等情況。
官怡君指出,李小姐看診時曾分享,先前懷孕時曾在路上突然昏沉入睡,差點造成意外危及生命,或因情緒波動導致四肢無力、癱軟的情形,也常發生夢境與現實混淆,或是出現睡眠癱瘓以為被鬼壓床等症狀,種種症狀讓她以為自己精神出問題,不僅尋求醫療協助,也前往宮廟求神問卜,長久下來身心俱疲。
延伸閱讀:
睡覺驚遇「鬼壓床」別嚇自己!醫療解釋揭「真相」5招可改善
藥物控制搭配作息調整促進清醒
官怡君強調,猝睡症目前雖無法根治,但已有多項藥物能有效控制症狀。以上述案例來看,初期以短效型的中樞神經活化劑幫助提神,後續待健保申請通過後,改用副作用較低、療效較佳的覺醒促進劑及組織胺H3受體拮抗劑,可幫助促進患者清醒,並搭配規律作息與短暫日間小睡,使清醒時間大幅拉長,生活品質也隨之提升。
官怡君提醒,如長期出現無法抗拒的白天嗜睡、情緒激動時四肢癱軟,或常有入睡幻覺與睡眠癱瘓等徵狀,應提高警覺,及早至神經內科或睡眠醫學門診就診。透過正確診斷與治療,除能確認是否為猝睡症,也有助排除其他如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相關疾病。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