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是蔬菜嗎?吃豌豆可助減肥?吃豌豆會不會脹氣?營養功效一次看
豌豆的種類
天是豌豆的盛產季節,台灣常俗稱其為「荷蘭豆」,主要是荷蘭人佔據台灣時,由歐洲引進栽種因而得名,又因其幼苗柔弱婉約狀,故名為豌豆。豌豆可食用部份包括豌豆莢、豌豆仁、豌豆苗、豌豆芽⋯⋯等,根據食用部位也分成不同種類。
- 嫩莢用(荷蘭豆):嫩莢及豆仁皆可食用。早期由荷蘭引進栽種,故稱為荷蘭豆,多用於熱炒
- 嫩豆用(豌豆仁):主要食用豆仁,豆莢粗硬不能食用。早期由美國引進栽種,又稱作美國豆,可製罐或冷凍加工,最討厭的便當菜三色豆即為此種類
- 甜豆用(甜豌豆):嫩莢及豆仁皆可食用,是從豌豆改良而來的品種,纖維較少,常用於熱炒料理
- 葉用(豌豆苗):常吃的豆苗就是豌豆嫩梢,適合搭配蒜頭、蝦仁等食材清炒
- 豆芽用(豌豆芽):為豌豆的嫩芽,適合清炒、煮湯或搭配沙拉
延伸閱讀:
蜜棗維生素C是蘋果20倍!棗子功效、飲食禁忌:「1吃法」營養吃到最多
豌豆的功效
冬春蔬菜「豌豆」抗老防癌!豌豆是充滿營養價值的食材,其富含許多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C、膳食纖維與β胡蘿蔔素,尤其蛋白質含量高,每四分之一杯的豌豆,蘊含多達11克的蛋白質,這使它成為素食者的理想食物選擇。
以下為豌豆功效:
- 生長發育:豌豆富含植物性蛋白質,促進新陳代謝及生長發育
- 調降血壓:豌豆富含鉀、鐵、鈣、鎂等礦物質,其中高鉀具有降血壓效用
- 美肌護膚:豌豆維生素C很多,也有抗氧化作用,具有護膚效果
- 預防便祕:豌豆含膳食纖維,具有預防便秘、清腸作用
- 預防癌症:豌豆的β胡蘿蔔素含量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防癌。
豌豆是蔬菜嗎?
豌豆莢算是蔬菜類,豌豆仁則是全榖雜糧類。未成熟的豌豆稱為「豌豆莢」,因為裡面的豆仁還沒有長大,澱粉含量不高,有更多的膳食纖維,所以被歸類為「蔬菜類」。直到成熟後變成「豌豆仁」,才變成了澱粉,和玉米筍長大變成玉米有異曲同工之妙。
延伸閱讀:
高麗菜「剝掉外面葉子」營養全流光!煮菜時「添1物」保留維生素C
吃豌豆能減肥嗎?
營養師李婉萍於臉書粉絲頁分享,豌豆莢屬於蔬菜類,低熱量而且飽足感高,同時含有膳食纖維,能幫助腸道蠕動。此外,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促進肌肉生長,有助於提高基礎代謝率,進而促進脂肪燃燒。因此,吃豌豆不僅不會胖,反而還有助於減肥。
吃豌豆會不會脹氣?
豌豆作為餐桌上常見的蔬菜,清甜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獲得人們的喜愛。不過,豌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吃過量會影響腸道蠕動,增加腸腔壓力,而纖維質在腸道中經腸內細菌發酵也會產生大量氣體,產生腹脹情形。因此,豌豆吃多了容易腹脹,腸胃不好的人建議不要吃太多。
豌豆挑選與保存
豌豆口感爽脆,不論作為主菜或配菜都適合,該如何挑選美味的豌豆?《優活健康網》整理豌豆「4大挑選關鍵」,選擇新鮮、飽滿、顏色深綠的豌豆,可以確保你購買的品質良好、營養豐富。
- 外觀:豌豆應該飽滿、柔軟,外表不應該有明顯的皺紋或損傷。
- 顏色:豌豆應該是深綠色的,暗沉代表不新鮮。
- 聲音:輕輕搖動豌豆莢,如果聽到里面的豌豆在晃動,代表過熟。
- 氣味:新鮮豌豆應該沒有異味或發霉。
很多人保存豌豆,都是直接放進冰箱冷凍起來,其實那樣是不對的,直接冷凍會導致豌豆變硬,吃起來口感就會變得不好。建議用微水洗後瀝乾,放入密封袋後置於冰箱保存,其鮮度非常重要,請於購買後2~3天吃完。若想要延長保存期限,建議取出豆莢內的豆仁後,快速以熱水川燙,放涼再冷凍即可。
豌豆料理推薦
豌豆可以做很多種料理,不論加蒜頭清炒,或是跟蝦仁、海鮮一塊炒都很美味。《優活健康網》整理「豌豆玉米筍」的食譜,只要簡單幾步驟就可以開吃。這道吃起來零負擔,享受美味的同時又可以兼顧熱量,很適合減肥的朋友吃。
【豌豆玉米筍】
食材
玉米筍200克
甜豆150克
雪白菇100克
蒜末20克
鹽巴1小匙
胡椒粉1小匙
米酒2大匙
作法
- 玉米筍斜切段,甜豆撕除粗絲纖維
- 將玉米筍、甜豆、雪白菇先川燙1分鐘瀝乾
- 炒鍋熱油炒香蒜末,再放入燙煮好的食材,大火翻炒均勻
- 簡單用鹽巴、胡椒粉、米酒調味後,翻炒均勻即可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