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吃喝拉撒在床上,依賴安眠藥度日⋯暖心藥師「1舉動」鼓勵家屬

婦吃喝拉撒在床上,依賴安眠藥度日⋯暖心藥師「1舉動」鼓勵家屬

2025/7/20
安眠藥可以幫助睡眠,但長期服用可能會出現焦慮、情緒波動等現象。在醫院擔任藥師20年、藥師陳佳玲於《我不是那個「包藥的」》一書中,分享藥師工作的經驗,並解答常見的藥物迷思,包括為什麼領藥都要等這麼久?台灣藥廠出品的藥真的比較差嗎?幫助讀者學會正確用藥並持續維持健康。以下為原書摘文:

母親活動的地方就是雙人床

這次訪視的地方較為偏遠,下車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農田,要訪視的居民就住在農田中央的平房。護理師事先告訴我,案主是一位媽媽,主要照顧者是她的兒子。因為要照顧母親,兒子工作限制比較多,目前都靠打零工維生;沒有工作時就待在家裡照顧媽媽。

幾年前,因為丈夫突然去世,母親悲痛不已無法接受事實,就此倒下,從此每天躺在床上不願走動也不下床。兒子擔心媽媽無法一個人自理,打算不婚,和媽媽一起生活一輩子。

延伸閱讀:
人老後,為什麼變得難相處?醫揭「5大關鍵變化」老人孤獨感超乎想像

進入屋內先看到客廳,客廳感覺陰暗,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霉味,客廳的椅子上有個枕頭,枕頭有明顯的黃漬和黑色的黴點,客廳並不通風,霉味濃郁。進入案主生活的房間,房內陰暗,平時應該沒有開窗的習慣。

母親活動的地方就是一張雙人床,吃飯在床上,看電視也在床上,床的旁邊放著一個電鍋和一罐紅糖。兒子如果去上班時,媽媽肚子餓就打開電鍋吃飯,沒有菜就配紅糖吃。兒子和媽媽一起睡在雙人床上,萬一母親半夜精神狀況不好、噪動時可以立即處理。

案主目前使用導尿管,因為受到打擊後就長期臥床,因此上廁所也變得困難,更多依賴尿管了。一整天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解決,也不願出門活動,整日待在床上。

居家護理師的服務為更換導尿管,我則關心案主的用藥狀況。案主的藥都是身心科藥品,主要是讓其情緒放鬆及輔助睡眠。兒子說媽媽吃藥也沒什麼用,就是不想動,整日無精打采,感覺媽媽一輩子就這樣了。兒子表示媽媽不能再接受打擊,很擔心如果沒有了他的陪伴,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延伸閱讀:
「台廠藥」藥效真的比較差?藥師揭「1關鍵」亂吃藥反而容易傷身

母親沉浸在傷痛中

加上媽媽長期依賴安眠藥物,而且服用不正確,因此兒子很擔心媽媽會形成藥品依賴,希望我可以跟媽媽衛教,告訴媽媽正確的用藥方式。藥品依賴是指長期或反覆用藥造成的精神和軀體改變,對藥物產生依賴性,症狀為持續性或周期性強烈要求用藥,長期會造成身體負擔,影響生活。

成癮性藥物可依成分大致分為「鴉片類藥物」和「非鴉片類藥物」:

鴉片類藥物: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具有鎮靜、安眠和止痛的效果,此類藥物成癮性較高,需在醫囑下使用較為安全。
非鴉片類藥物:涵蓋範圍較廣,包含中樞神經興奮劑、中樞神經鎮靜劑和致幻覺劑。此類若是不正常使用也有依賴的風險,建議依醫師指示服用。

我跟媽媽聊了一下,發現她一直在沉浸在傷痛中,怕自己醒著的時候會胡思亂想,才會想要不斷透過吃藥讓自己睡著。我跟媽媽解釋藥品亂用可能造成的後果,也轉達兒子很擔心她,希望她可以調整一下生活方式,不要依賴藥物。

我鼓勵兒子帶媽媽去外面晒晒太陽,農田的景色很美,吹吹風讓陽光照拂,都可使心情愉快。如果媽媽不願外出,也可以常開窗讓新鮮空氣流通,當然,如果願意起床動一動會更好。不只是母親,我們也鼓勵兒子能保持開朗的心情,不僅可幫助自己比較放鬆,也可以進一步感染媽媽,慢慢地就能越來越好。

離開後,我又回頭看了看這間屋子,微風吹拂過來,農田綠意盎然,這裡景觀很美,只要這對母子願意打開心扉,相信陽光會透進心裡溫暖他們的。

(本文摘自/我不是那個「包藥的」:有時傻眼、有時溫馨,還偶爾噴淚的藥師奇葩人生/創意市集出版)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