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

台中急診室暴力演練 逼真到嚇壞就診民眾!

台中急診室暴力演練 逼真到嚇壞就診民眾!#急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急診室暴力層出不窮,使得急診室的醫師,除了必須每天超時工作之外,更要害怕病患家屬突然的情緒失控而遭到毆打。為了防止急診室暴力,台中市童綜合醫院進行一場逼真的急診室反暴力演練,現場請來多位員警,與演練人員激情上演,讓一旁觀看的民眾,都差點誤認為這是真的。演練太逼真警方荷槍實彈鎮壓 嚇壞民眾救護車鳴笛進入,需急救的病患被迅速推進急診室當中,而病患家屬就在旁邊著急且情緒失控的痛罵醫護人員手腳快一點,但急診室有一定的流程規範,讓家屬誤認為是醫師動作太慢而延遲急救,遂發生激烈衝突,家屬還叫朋友到場叫囂助陣,也驚動警方派了十名員警荷槍實彈逮捕這群鬧事民眾。為了保護急診室醫師安全,童綜合醫院大動作請警方與十多名臨演,到場演練急診室反暴力,記者在場都感受到演練幾乎是玩真的,逼真的樣子讓一旁到醫院就診的民眾,都駐足觀看,面露擔心的模樣,讓人以為這是一場真實衝突!對此,童綜合醫院副董事長童瑞龍也指出,希望透過這次的演練,保護醫師的安全,而醫院也有完整的機制及逃生路線,讓醫師遠離急診室暴力。

親人生命將走至盡頭 你是要救還是不救?

親人生命將走至盡頭 你是要救還是不救?#急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親人,如遇到不幸事件,或是因為長久的疾病以及身體的衰老,有天被送進加護病房時,作為家人的你,你是要救還是不救?是要讓這些即將離開人世的親人,在臨走之前,能夠有尊嚴的,不在身上留下任何急救的痕跡,好好的踏上登仙列車,還是要在他臨走前,於身上插滿許多管子,施以電擊、胸壓,使肉身灼傷、肋骨斷裂,把他勉強的拉回人世,帶著重病的身體,繼續痛苦度日呢?救與不救 人生重大課題其實,在台灣,許多民眾,為了親情為了孝道,在親人生命恐怕已走到盡頭時,要求醫生一定要救到底,但是,這救到底的要求,反而會對生命即將逝去的他們,造成二度的傷害。救與不救,則成了生命的重大考驗與課題。奇美醫院加護病房副護理長莊騎徽就指出,加護單位雖然肩負著救治使命,但醫療科技再發達,醫療仍有其極限之處,在用盡各種治療方式後,病人似乎仍回天乏術,此時醫師向家屬解釋,家屬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救到底』,若呼吸衰竭則放置氣管內管,若心跳、血壓不穩定就使用升壓劑、強心劑,甚至在生命已接近終點時,動用到電擊、壓胸等措施。急救劇本 身體變形插滿管子然而,急救後對病人常造成傷害,例如,電擊後的灼傷、壓胸造成的肋骨斷裂,身上插著密密麻麻的管路,全身水腫、手腳發黑,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與家屬心目中原本的那位親人,外觀有很明顯的差異。而這些急救所產生的傷害,親人因急救後的肉身變形,且插滿各種粗細不同長長的管子,是我們這些作為最親的親人,所樂見的嗎?莊騎徽也表示,重症與安寧間的衝突在國內引發「重症安寧」的省思,當醫師告知重症病人生命已達末期,無法挽回時,家屬可依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選擇『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奇美醫院也正在積極推展重症安寧概念,以跨團隊合作方式提供有關病人的身體舒適、心靈安祥等支持,目前推展臨終病人的身體清潔及四道人生(道謝、道愛、道歉、道別)。而你,在親人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你要讓你最愛的親人,帶著安詳的面容離開人世,還是要進行一連串的急救方式呢?

急診室是救命場所 衛署籲別亂施暴力

急診室是救命場所 衛署籲別亂施暴力#急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針對日前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室醫護人員遭受暴力之事件,被毆打的醫師後腦勺2公分見方的血腫,導致無法繼續提供醫療服務,現場其它醫護人員也感受到莫大的心理壓力與恐慌,認為急診室不安全且不被尊重,衛生署對此表示深感遺憾,並嚴厲譴責滋事份子。衛生署呼籲,醫院急診室是大家共同使用的重要救命場所,不容許任何原因及理由在急診室滋事甚至對醫護人員暴力相向,各醫療院所應該正視此問題,確實配合衛生署的反暴力措施。衛生署也提醒,滋事份子勿施行暴力擾亂醫療作業環境,醫院及衛生單位定基於保護醫護人員之立場,可以予以提告或開罰。衛生署為解決醫院急診室暴力問題,推行五項急診室安全防暴措施近兩年,於醫院評鑑規定、緊急醫療分級評定作業規範、以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中,予明確規範全國醫院之急診室皆建置急診室門禁管制、裝設警民連線、配置24小時保全人員、配合張貼反暴力海報以及將診療區與候診區作業空間明顯區隔,並會商警政單位於急診室定時巡邏簽到,以遏止暴力事件發生,還給民眾與醫護人員良好之就醫及工作環境。

奧地利的樂章 歐亞音樂會在馬偕

奧地利的樂章 歐亞音樂會在馬偕#急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為支持台東馬偕急重症醫療大樓籌募,奧地利格拉茲音樂院與蘆葦花開音樂工作室,於4月1日(週一)在醫院舉行「歐亞音樂會」公益演出。音樂會將由來自音樂之都奧地利的演奏家分享美妙的樂章,國際級的表演,馬偕醫院表示機會難得,歡迎愛樂者前往欣賞。奧地利格拉茲音樂院,是由旅奧數十年的音樂人陳哲久先生所創辦,除獲得台灣教育部的文憑,更受到歐盟的肯定,至今已有四十位學生,其中一半是台灣人,是所正港台灣人開的奧地利音樂院。馬偕醫院表示,這次音樂會除了有歐洲表演曲風的國際演出,還有19歲盧葦捐贈「卡片教堂的鐘聲」道地台東的音樂專輯義賣,期盼透過音樂,為故鄉急重症醫療大樓籌募盡一份心力,馬偕醫院也希望民眾都能踴躍前往共襄盛舉。

缺乏急重症醫院 宜蘭縣:積極建構

缺乏急重症醫院 宜蘭縣:積極建構#急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針對日前報導台灣重度醫院資源分配不均,宜蘭縣缺乏急重症醫院,宜蘭縣政府衛生局表示,雖然目前沒有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但羅東博愛醫院、羅東聖母醫院及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等3家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及4家一般級急救責任醫院,已可處理之急診個案,包括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僅有極少數無法處理之特定緊急傷病患,需經初步醫療處置後,轉診至台北市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繼續治療。宜蘭縣衛生局表示,為照顧緊急傷病患醫療品質,已積極向行政院衛生署爭取於設置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之人力及經費挹注。在之前,宜蘭縣政府已協同台北市衛生局,請台北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萬芳醫院等3家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作為指定後送醫院;透過現有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之量能及轉診合作機制,建構急性冠心病、腦中風、重大外傷、周產期照護、兒童照護之照護網。宜蘭縣衛生局劉建廷局長表示,輔導建立急救責任醫院成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是目前積極努力的目標,現階段已落實整合現有緊急醫療能量,期能讓緊急傷病患均能於時效內獲得即時醫療處置,建構宜蘭縣完善之緊急傷病患救護轉診網絡。

臨別秋波? 流感將入淡季疫情反更旺

臨別秋波? 流感將入淡季疫情反更旺#急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進入三月下旬了,流感疫情根據往年紀錄,理應在退燒當中,但由於今年二、三月以來氣溫冷熱交錯,加上日夜溫差大,導致流感求診的患者不降反升,疾管局公佈的人數甚至暴增3到4成,總計已有超過8萬人染上流感,還有3名病患不幸死亡。疾管局疫情中心莊人祥主任指出,根據統計,急診的流感比率由上上周的10.62%,升至上周11.24%,一周內就有一萬兩千多人前去掛急診。而門診的流感病例比率也從上上周的1.24%,升至上周1.31%。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提醒,流感季雖然是在三月底結束,但民眾不能掉以輕心,若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還是應盡速就醫。

確保春節就醫需求 嘉五醫院加派人力

確保春節就醫需求 嘉五醫院加派人力#急診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農曆春節長達9天,嘉義市衛生局為確保市民眾的就醫需求,結合轄區5家責任醫院,犧牲人員假期,加派醫護人力因應急診、門診的需求。5家急救責任醫院均提供24小時急診醫療服務,包括:嘉義基督教醫院、聖馬爾定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行政院衛生署嘉義醫院及陽明醫院。各醫院均調整春節門診時間,門診時段與科別與平常不相同,臨時需看診民眾,可先行查詢醫院服務電話,再前往看診,以免白跑一趟。因年節習俗緣故,長輩們忌諱春節期間吃藥、打針、開刀或看病,以祈求新的一年身體健康。但衛生局提醒大家要自我健康管理,家中如有慢性病患,用藥不可中斷,其中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氣喘及中風等五種慢性病患,最好檢視藥袋,若藥量不足,請於春節假期前,至醫療院所看診拿藥,及早備好足夠的藥品,以應付春節假期之需。衛生局也提醒,如有感冒、發燒等情形,應請戴上口罩,不要趴趴走,可至有開診之醫療院所就診,並注意飲食,切勿暴飲暴食。時值冬日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並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尤其使用熱水器時,應避免造成一氧化碳(CO)中毒事件發生。

確保春節就醫需求 嘉五醫院加派人力

確保春節就醫需求 嘉五醫院加派人力#急診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農曆春節長達9天,嘉義市衛生局為確保市民眾的就醫需求,結合轄區5家責任醫院,犧牲人員假期,加派醫護人力因應急診、門診的需求。5家急救責任醫院均提供24小時急診醫療服務,包括:嘉義基督教醫院、聖馬爾定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行政院衛生署嘉義醫院及陽明醫院。各醫院均調整春節門診時間,門診時段與科別與平常不相同,臨時需看診民眾,可先行查詢醫院服務電話,再前往看診,以免白跑一趟。因年節習俗緣故,長輩們忌諱春節期間吃藥、打針、開刀或看病,以祈求新的一年身體健康。但衛生局提醒大家要自我健康管理,家中如有慢性病患,用藥不可中斷,其中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氣喘及中風等五種慢性病患,最好檢視藥袋,若藥量不足,請於春節假期前,至醫療院所看診拿藥,及早備好足夠的藥品,以應付春節假期之需。衛生局也提醒,如有感冒、發燒等情形,應請戴上口罩,不要趴趴走,可至有開診之醫療院所就診,並注意飲食,切勿暴飲暴食。時值冬日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並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尤其使用熱水器時,應避免造成一氧化碳(CO)中毒事件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