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

春節假期 花蓮慈院小兒科、內科、外科門診不休息

春節假期 花蓮慈院小兒科、內科、外科門診不休息#急診

春節連續假期將到,花蓮慈濟醫院除急診部全年不打烊外,門診部也將自一月二十五日除夕起到二十八日(年初三)提供兒科、內科及外科門診服務。各科並將在二十九日(年初四)恢復正常服務。 每年春節連續假期,總會有來自各地的遊客擁進花蓮度假,花蓮慈濟醫院不僅是守護東部地區民眾健康的好厝邊,今年在春節假期,更有兒科、內科、外科醫師提供門診服務,其中內科與小兒科自除夕起一連四天的上午、下午都有專科醫師看診,外科的門診服務則在上午時段。 花蓮慈院除祝福民眾在春節假期平安如意,並有醫師輪值門診關心民眾的健康。各科門診將在年二十九日年初四恢復正常服務。

突發性下肢癱瘓 可能是主動脈剝離的急性表現

突發性下肢癱瘓 可能是主動脈剝離的急性表現#急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急診室最近連續遇到兩名病患,都是突發性下肢癱瘓或痠痛,詳細檢查卻發現,都是急性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其中一名54歲男性,無高血壓或糖尿病病史,就在吃完晚飯後,突發感覺腹脹,合併背痛與雙側下肢痠麻,在家中一量收縮血壓高達200毫米汞柱,馬上前往該院就診,詳細檢查後亦懷疑主動脈剝離,馬上安排電腦斷層,並積極控制血壓,目前手術後已痊癒出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急診醫學科主任趙君傑指出,主動脈剝離是一種會造成高死亡率疾病,大約七成左右病患合併有高血壓病史,經常與高血壓控制不好有非常密切關係,長期高血壓會造成血管硬化,因而使得主動脈管壁彈性變差、動脈管腔會變狹窄。趙君傑說,如果血管壁內膜以及中層有退化情形時,當發生突發狀況使得內膜破裂,血流透過內膜破裂孔洞進入血管管壁之後,撕裂內膜與中層管壁就會形成一個假的管腔。當假管腔不斷擴大壓迫而到真管腔,使得管徑變窄,引起供血區域器官血液供應不足,便很容易造成該器官壞死。最嚴重情形是,主動脈瘤突然破裂馬上會造成大出血、心包填塞、休克且合併非常高死亡率,因此快速診斷、積極血壓控制,配合後續手術治療是拯救此類病患唯一途徑。趙君傑提醒民眾,若出現下背痛合併下肢癱瘓,尤其是痛的情形像肌肉被撕裂般疼痛,也可能延伸到頸、胸部等等。如果疼痛僅在前胸,有可能為升主動脈剝離。如果疼痛延伸至頸部以及下巴,則有可能為主動脈弓的剝離。如果疼痛延伸至下背部,最有可能是降主動脈剝離。此類疾病死亡率隨著時間延遲而上升,每1小時即增加1%,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

新增社區關懷服務車 東基行動更有力

新增社區關懷服務車 東基行動更有力#急診

長期關心東基及台東的台北市東億獅子會(國際獅子會中華民國總會台北市第125(東億)分會),繼十年前捐款幫助台東基督教醫院興建醫療大樓後,十日再度捐贈一輛「社區關懷服務車」給東基。捐車儀式上,東基院牧室主任李明福牧師、東基副院長馬堅毅醫師、東億獅子會會長陳尚耀、台東縣長鄺麗貞、東億獅子會前任會長陳良通、台東縣議會議長李錦慧等六人共同為新車剪綵。 東基副院長馬堅毅醫師表示,感謝東億獅子會對東基的支持,以及對台東的關心,這輛車將投入社區關懷服務之用,例如:獨居老人送餐服務、獨居老人繄急救援連線、居家護理、居家照顧員到宅協助、社區型老人日托關懷服務站、社區型兒童課後輔導、青少年得勝者課程、大武線假日及夜間急診醫療等服務。 東億獅子會一行廿七人從台北專程前來台東參加捐車儀式,隨後參觀東基日前啟用的「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

臺北市立醫院98年度元旦連續假期開診情形

臺北市立醫院98年度元旦連續假期開診情形#急診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98年1月1日(星期四)至1月4日(星期日)之元旦連續假期(含1月10日補行上班日),臺北市立醫院急診及住院服務照常,連假期間原已排訂之各項手術、特殊檢查照常進行,並將加強急診作業。門診部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暨臺北市立關渡醫院為顧及已掛號民眾之權益,除1月1日(星期四)原為國定假日全日停診外,1月2日(星期五)「彈性放假日」及1月10日(星期六)「補行上班日」,均依各院原訂門診時間表提供服務。民眾若有就醫相關問題,可電洽各院話務中心或上網查詢,相關資訊如下: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電話:1999*888(外縣市請撥02-25553000)網站:http://www.tpech.gov.tw2.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電話:02-29307930分機2468網站:www.wanfang.gov.tw3.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電話:02-28587000網站:http://www.gandau.gov.tw

什麼情況需要掛急診?

什麼情況需要掛急診?#急診

〈問題1〉什麼情況需要掛急診?就法理層面而言,只要你想要掛急診,是不會有醫院拒絕你的。就社會責任而言,還是不要濫用急診為好。因為急診的收費較高,還不一定會很快接受醫師的診治。因為急診有檢傷分類,如果病情不嚴重,會被分到第四級,就會等得比較久。然而一般民眾並無分辨疾病嚴重度的能力,故我還是奉勸,只要是突發的症候就要去掛急診。〈問題2〉掛急診的程序為何? 到達急診室的大門,接近門口處看到檢傷分類的牌子,到檢傷分類站報到即可。之後的步驟就是掛號、等看診、醫師問診、做檢查、等檢查報告回來、醫師做處置(回家、住院、觀察)。〈問題3〉什麼情況要叫救護車?怎樣呼叫救護車?該準備什麼?只要是突發的不舒服或創傷,都可以叫救護車。打電話119接通之後,除了報告你的地址外,要講重要的路標,讓救護車比較容易找到你。最好要講解是什麼原因叫救護車、有什麼重要的症狀,要聽派遣員的詢問,誠實的回答,他說可以掛電話了,才掛電話。千萬不要慌張的拿起話筒只會叫車子快點來,什麼原因也不說,甚至連地址都忘記講。對了,記得帶健保卡!〈問題4〉如何判斷該送哪家醫院?誰來判斷?來到急診,該掛哪科? 基本上,不必煩惱這一類的問題,救護車上的急救技術員會幫你決定該送哪一家醫院。救護車送醫院的原則是:小病送到最近的急救責任醫院,大病則送到最近的區域醫院或醫學中心。但是如果你要指名送到哪一家醫院,他們也會尊重病家的意願,可是不能指定送到外縣市。〈迷思1〉急診病患都是危急的?急診室的病患中只有小於5%是危險的,這是根據各醫院檢傷分類而來的數據。第一類的病患是有生命危險的,故須馬上處理,它只占大約5%左右。根據醫院的等級,此數字會有變動,有的醫學中心會高於5%,但大多不會超過10%。大多數的區域醫院此數字會低於5%。〈迷思2〉急診室的醫師據說都是實習醫師? 現在的急診室看病的主力都是主治醫師,大多數醫學中心還會有住院醫師及實習醫師看診,但是經由住院醫師包括診斷、處置和治療的病患,一定要給主治醫師再看過,才能讓病患回家,品質上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至於實習醫師在急診室的工作,大部分是放胃管、放導尿管、做心電圖等雜項工作。〈迷思3〉急診醫師什麼都不會,只會檢傷分類?急診醫師的專長是高級心臟救命術、猝死病患的急救、各式急症的急救、緊急醫療救護、災難應變,這些都不是其他學科的醫師所專長的。急診醫師最重要的工作是把急救工作做好,其次是有正確的診斷,但是有時在很短暫的時間內要做繁複的診斷工作,必須讓病患待在急診室一段時間,已然擁擠的急診室會變得更擁擠,反而容易發生醫療糾紛,故有時候急診醫師會選擇先收病患住院,讓其他專科醫師再做詳細的診斷,實乃不得已的做法,還請諸位醫師前輩見諒。〈迷思4〉在急診室配置次專科醫師,品質比急診醫師好?常聽很多老一輩的醫師說,急診醫師看急診的品質不好,這種似是而非的觀念,尤以心臟科醫師為最。。針對這種觀念,我們想要說的是:當病患出現危急狀況的時候,能立即出現在病患面前、解決他們痛苦的,是急診醫師。另外,舉例來說,當急診病患的主訴不是胸痛時,急診醫師解決病患的問題之能力絕對優於心臟科醫師。(本文作者為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急診部胡勝川主任與醫護團隊)(本文章擷取自「關鍵時刻:急診醫病的溫馨故事」一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