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力吃緊問題引起全台關注,除了急診之外,又有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在醫院間工作用LINE群組貼出訊息,直言無神經科人力,無法收治腦中風的醫院,請轉至其他醫院。對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表示,為支付神經內科醫師評估勞務,已增給付取栓評估費每次新台幣3000元,且2025年7月起明定此費用8成要分配給醫療人員。
醫護人力吃緊問題引起全台關注,除了急診之外,又有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在醫院間工作用LINE群組貼出訊息,直言無神經科人力,無法收治腦中風的醫院,請轉至其他醫院。對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表示,為支付神經內科醫師評估勞務,已增給付取栓評估費每次新台幣3000元,且2025年7月起明定此費用8成要分配給醫療人員。
2025年農曆過年後出現急診壅塞,如今端午連假群聚後,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加上天氣熱聚餐腸胃道急症增加,醫師工會憂心急診塞車重演。面對COVID-19疫情升溫,醫師工會提醒,出現症狀可先以快篩初步評估,再依分級醫療原則尋求適當治療,將急診資源保留給重症患者。
急診塞爆了!近日,台灣各大醫院急診部門近期出現嚴重壅塞,護理人員短缺問題日益加劇,導致醫療品質下降,衛生福利部針對醫院壅塞提出3大短期策略、2改革方向。對此,醫師工會回應,調床需要財務誘因、跨院協調名存實亡,急重症給付調整更需時間表,批評衛福部對護理人力荒反應慢一拍。
農曆新年9天年假將至,但麻疹、流感疫情屢創新高,讓民眾擔心是否會造成群聚感染,引發疫情大流行,導致過年期間急診癱瘓情況。台灣流感疫情約在2024年12月中旬進入流行期,並預計在1月下旬、農曆春節達到高峰;傳染力極強的麻疹本土疫情,也隨著確診者足跡遍布北中南公共運輸而擴散。《優活健康網》整理疫情現況,及醫師預測過年急診就診趨勢一文看懂。
一提到過敏大家都會想到全身癢、起紅疹及眼睛腫,容易忽略非常致命的過敏性休克,因為發病速度極快,一瞬間就發生一連串危險的生理反應,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起疹、嘔吐、頭暈、舌頭或咽喉發生腫脹、呼吸困難及血壓急速下降等。急診科醫師提醒,有症狀應立即送醫,症狀解除後,還是必須謹慎觀察,短時間內有可能二度發作。
愛生氣的病人不是難搞,只要了解病人情緒背後的需求,相信醫病關係可以有所改善。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於《ICU重症醫療現場3》一書中,分享在加護病房所遇到的真實故事,帶領讀者深刻體會醫療不只是冷冰冰的議題,而是有愛、有關懷、有溫度的救治。以下為原書摘文:
彈跳床到底有多危險?大人、小孩都能玩嗎?可能會發生哪些傷害,哪些孩子特別容易受傷?一般商業場所的彈跳設備也不該使用嗎?是否有某些預防措施可以讓彈跳床運動更安全?《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急診科醫師告訴你,使用彈跳床該注意的事項,連凱特王妃都曾經因此而受傷。
日前,山陀兒颱風過境帶來強風豪雨,為台東南迴地區帶來超大雨勢,導致多處房屋毀損及交通道路中斷,南迴公路甚至部分路段封閉,使醫護人力本就短缺的偏鄉醫療再度陷入困境,而這也是當地居民的日常。「超人醫生」徐超斌有感當地醫療匱乏,決心為當地居民打造醫療照護網絡,積極推動「南迴診所」落實偏鄉居家醫療服務,希望實現「在地老化,在地終老」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