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醫學

子宮內膜太薄能懷孕嗎?如何讓子宮內膜增厚?中醫「3招」順利懷孕

子宮內膜太薄能懷孕嗎?如何讓子宮內膜增厚?中醫「3招」順利懷孕#生殖醫學

子宮內膜薄影響受孕?一名39歲女性嘗試過3次人工授精,但在5週時流產,試管植入10週時卻發生胎停,她在試管療程中,雖服用西藥但子宮內膜仍僅有0.46公分;後續,經過3週的中藥、針灸療法並一併調理平時容易頭暈疲勞的狀況後,內膜厚度翻倍達0.82公分,試管植入後一次成功並順利產下一女。

懷孕初期陰道出血⋯當心流產!中醫揭密「安胎訣竅」人工受孕也適用

懷孕初期陰道出血⋯當心流產!中醫揭密「安胎訣竅」人工受孕也適用#生殖醫學

34歲的劉小姐,婚後便期待可以成為一位母親,3年來積極備孕,去年初自然受孕成功,但胚胎還沒滿4週時就流產,至生殖醫學門診接受人工生殖評估,進行人工受孕植入。這次胚胎約3週大時,因如廁過度用力導致大出血,雖接受黃體素及止血劑治療後已改善,但有復發風險,因此接受中醫保胎照護,積極調理身體狀況,並已於今年順利產子。

同性配偶、單身女性可生寶寶?「人工生殖法修法」拚2個月送行政院

同性配偶、單身女性可生寶寶?「人工生殖法修法」拚2個月送行政院#生殖醫學

衛生福利部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開放同性伴侶、單身女性及代理孕母適用,國健署長吳昭軍說,現階段籌備專家會議,將預告期收集正反意見凝聚共識,力拚2個月送進行政院;至於針對外界關注的「代理孕母」議題,婦團多次呼籲衛福部脫鉤處理,衛福部稱會與專家及各界設定相關配套措施,同時也取得社會共識。

人工生殖法》捐卵要注意什麼?營養費有上限?必知「4件事」別觸法

人工生殖法》捐卵要注意什麼?營養費有上限?必知「4件事」別觸法#生殖醫學

依據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定,男性20歲以上,未滿50歲;女性20歲以上,未滿40歲,經人工生殖機構檢查及評估適合捐贈、且未曾捐贈或曾捐贈而無活產且未儲存者,方可捐贈精子或卵子,並且要以無償方式捐贈;而女性在捐贈卵子的過程中,會有排卵藥物副作用及取卵手術之麻醉等身心健康之風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捐卵應注意的事項。

如何提高受孕成功率?最佳受孕時機怎麼看?「8絕招」讓你順利懷孕

如何提高受孕成功率?最佳受孕時機怎麼看?「8絕招」讓你順利懷孕#生殖醫學

現代人不孕的比例也逐漸升高,但其實並非不孕,而只是需要增加一些受孕機率的技巧。跟著醫師的建議來執行,相信很快就能傳出好消息!《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婦產科醫師提供8大受孕技巧,包括營養補充、掌握受孕時機,更解答相關QA,希望讓夫妻在求子路上少走冤枉路。

代理孕母有望合法化?國健署收400封正反意見:將盡速修《人工生殖法》

代理孕母有望合法化?國健署收400封正反意見:將盡速修《人工生殖法》#生殖醫學

為平等保障人民生育子女的權利,《人工生殖法》修法已經討論許久,包含代孕議題也成熱議。衛生福利部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13日是預告期最後一天。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14日說,過去60天收集到逾400件正反意見主張,待整理內容及舉行專家會議,拚儘速送入行政院。

凍卵好貴?政府擬推「醫療性凍卵補助」力拼年底上路:「這類人」受惠

凍卵好貴?政府擬推「醫療性凍卵補助」力拼年底上路:「這類人」受惠#生殖醫學

早年罹患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可能會因疾病或是治療用藥影響到生育功能,因此許多患者會希望透過凍卵保留生育機會。隨著乳癌年輕患者生育保存意識抬頭,國健署研擬推出醫療性凍卵補助,力拚2024年底上路,醫師樂見其成,強調現行凍卵技術不影響癌症療程,不願再見高額凍卵費成保留「一線生機」門檻。

想生卻生不出來!不孕原因有哪些?婦產醫1表解析:這情況快凍卵

想生卻生不出來!不孕原因有哪些?婦產醫1表解析:這情況快凍卵#生殖醫學

隨著社會變遷及台灣民眾觀念改變,晚婚晚生已成為現代趨勢,年齡是影響懷孕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卵子數量與品質下降,受孕率降低、流產率上升,導致不孕的機率也隨之增加。不過除了年齡背景因素外,還有哪些不孕原因?又該如何選擇受孕方式?以下婦產科專家來解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