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

宣稱卡痛可助性止痛?實為列管毒品!

宣稱卡痛可助性止痛?實為列管毒品!#毒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保健食品有助於戒鴉片、助性?近來網拍平台出現一種看起來像抹茶粉,以裝進膠囊,或配合飲料沖泡服用的「卡痛(Kratom)」產品,誇大地宣稱具有止痛、提振精神、抵抗抑鬱、助眠、提高性慾,甚至幫助鴉片戒斷等功能,這看似保健食品的包裝,在許多國家卻被列為違禁品喔!卡痛是一種原生在東南亞的熱帶植物,學名為Mitragyna speciosa,它的葉子中含有帽柱木鹼(Mitragynine)與7-羥基帽柱木鹼(7-Hydroxymitragynine),這兩種成分可以跟腦內的μ鴉片類受體結合,具有影響精神的活性,服用後對人體有類似嗎啡的作用,初期帶給人欣快、鎮靜的感受,但很容易成癮,產生心理和生理依賴性,長期使用可能造成精神失常及癲癇發作,戒斷時出現肌肉痙攣和疼痛、睡眠困難、流眼淚和鼻水、潮熱、發燒、厭食和腹瀉等症狀;心理上的戒斷症狀有焦躁不安、緊張、憤怒、悲傷等感受。更誇張的是,有些網路打著「卡痛可幫助鴉片戒斷」的廣告,但目前尚無可靠證據顯示,卡痛作為醫療用途的有效及安全性,卡痛也不是處方鴉片類藥物的替代品,戒斷鴉片應從正規醫療管道尋求協助。法務部已於民國108年將卡痛成分列為第三級毒品,食藥署也將其列為第三級管制藥品。若您遇到有人推銷可紓緩疼痛、提神醒腦的保健食品時,請先細讀成分標示,如果標示有「kratom」 、「mitragyna speciosa」 或「 mitragynine」等字樣 ,則應拒絕使用。對於來路不明的飲料、茶包或膠囊,更要提高警覺,勿因一時好奇或受同儕影響而輕易試毒。

NPS吸後致幻 反毒防身五術應警覺

NPS吸後致幻 反毒防身五術應警覺#毒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食藥署每四年針對全國調查非法藥物使用狀況,以往最常見的使用藥物依序是安非他命、K他命、大麻、搖頭丸、海洛因等,不過在最新的調查顯示,包括毒咖啡包等「改裝型混合式毒品」的使用已經超過海洛因。食藥署指出,如果只算「可辨識的毒品種類」的使用,2018年調查的終身盛行率約1.15%,但若加讓混合型毒品使用率,吸食之終身盛行率就提高到1.46%,換算成人數大約是25萬8千人。毒品內容變化萬千,許多化合物經由化學式改變後,就可成為另一新興影響精神物質(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NPS),藉以逃避法規刑責,成為現今非法藥物濫用的主流,成為全球關注焦點。NPS是指沒有在聯合國1961年麻醉藥品單一公約,或1971年影響精神物質公約附表中所列管,但卻會對公眾產生精神性危害的物質。到107年底,各國向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公室通報品項已達888種,這些新的NPS,有些作為被管制物質的替代品,有些則與被管制物質相混合,在藥物濫用市場上販售。依毒品外形可分為三種煙:指鴉片、罌粟種子及麻煙或抵癮物品。毒:指嗎啡、高根、海洛因或其合成製品。其他毒品:包括安非他命、紅中、白板、速賜康、強力膠及迷幻藥等。常見的毒品分為四級第一級:海洛因、嗎啡、鴉片、古柯鹼及其相類製品。第二級:罌粟、古柯、大麻、安非他命、搖頭丸、搖腳丸、一粒沙。第三級:FM2、小白板、丁基原啡因、K他命。第四級:蝴蝶片、安定、煩寧、一粒眠、紅豆。吸食毒品易產生的行為現象1.睡眠少或睡眠習慣改變2.食慾不振3.多話、情緒不安4.反應過度激烈5.精神常處於緊張、亢奮6.妄想及行為暴躁、血壓上升7.意識模糊不集中或精神恍惚8.嚴重者會精神分裂並致死反毒防身五術新興毒品經常以偽裝、變裝方式,混合多種濫用物質製成各類型式,如毒咖啡包、毒奶茶包及毒果凍等,藉此降低民眾的防備心。食藥署提醒民眾,在陌生場所時,千萬不要隨意接受陌生人送的飲料或食物,以免遭受毒害。若遇到有心人士引誘吸毒,可使用「反毒防身五術」加以拒絕,防止毒害上身。第一招「直接拒絕」立刻堅定的向對方拒絕,表明不吸毒的決心。第二招「遠離現場」立即找藉口離開現場。第三招「轉移話題」邀請一同做別的事,並順勢轉移話題。第四招「自我解嘲」拿自己開玩笑,以幽默語氣緩和氣氛並婉拒。第五招「友誼勸服」以誠懇的態度表達關愛,建議朋友別碰毒品。毒品會對腦中樞神經造成影響「吸毒者為達到預期的效果,往往需要反覆增加使用量,常常會在不知不決覺的情況下過量使用,造成中毒現象,依賴毒品。一旦終止或減少使用毒品,身體即會產生流淚、打哈欠、嘔吐、腹痛、痙攣、焦躁不安及強烈渴求藥 物等戒斷症狀。吸毒成癮者在持續使用毒品的情況下極難戒絕。可撥打24小時免付費的戒毒諮詢專線0800-770-885(0800-請請您-幫幫我)求助。

毒品包糖衣誘染毒 5徵兆助父母把關

毒品包糖衣誘染毒 5徵兆助父母把關#毒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資料顯示目前首次沾染毒品的平均年齡已降低到12.5歲,2013年青少年涉毒人口從7,491人,2017年已增加到9,779人,短短四年增加30%,顯見毒品對青少年的危害。而使用毒品的原因有82%出於好奇、無聊與對未來人生沒有期待,18%因環境壓力影響。此外,目前新興毒品常製作成糖果、飲料等包裝,讓青少年甚至大人都分辨不出來,在誤觸、誤食下恐染上毒癮。大千醫療社團法人南勢醫院提醒家長及學生小心毒害上身。偽裝後的毒品 無形中毒害青少年現有的毒品中以海洛英、安非他命、K他命是目前三大氾濫毒品。南勢醫院精神科主任何仁琦表示,目前防制毒品最大的挑戰,在於毒品外觀已有別於傳統的結晶、粉末、膠囊或錠劑形式,而是參入零食或飲料(斷片酒、失憶水、毒奶茶),鬆懈青少年的警覺性,並逃避警方查緝。衛生局提醒父母,孩子隨者成長環境的不同,必須從小教育,灌輸對於安全使用藥品的觀念,提醒子女進入高危險場所,如網咖、酒吧、夜店等地方,必須多加留神,應注意新型毒品可能會偽裝成為香菸、咖啡、茶包、飲料等,讓青少年誤食。環境誘惑 父母應灌輸孩子正確觀念孩子吸毒的成因多受家庭關係影響,與家庭越疏離的青少年越渴望同儕肯定及追求刺激,因此用心關懷孩子是最有效的禁毒之道。何仁琦主任建議,父母及師長可特別留意孩子是否有出現「2不3沒有」的情況,從這些徵兆觀察孩子是否有染毒的情形,並給予適當的協助 :1)情緒「不穩定」2)與家人「不互動」3)常打哈欠「沒精神」4)體重下降「沒胃口」5)不明花費變多「沒節制」毒品如成癮 治療需全面施用毒品(成癮性非法藥物)成癮,已被證實為是一種腦部功能失調的疾病,會影響個人認知功能與行為表現,且伴隨慢性及復發性病程。藥物治療是藥癮治療的方式之一,目前僅鴉片類(如海洛因)藥癮,有有效的替代治療藥物(如美沙冬或丁基原啡因),協助成癮者控制對毒品的渴求。毒品成癮如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除了藥物治療的協助,也需搭配其他心理治療,乃至生活型態的改變與其他層面的復健。為協助毒品成癮者戒治,現已指定藥癮戒治機構158家,替代治療執行機構168家,以符合醫學實證之治療方式,提供藥癮者門診、急診、住院及出院後之追蹤與資源轉介等服務,此外,也有提供藥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

安非他命別濫用!極易成癮、傷腦部

安非他命別濫用!極易成癮、傷腦部#毒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06年查獲毒品案件計5萬8515件,查獲的毒品大多集中在第1、2級毒品(約占9成3以上)。如按毒品品名觀察,則以安非他命為大宗,為目前常見被非法使用的藥物。據查獲的安非他命多為本土製造,價格較第1級毒品低,犯案件數及重量相對較多。使用安非他命容易發生被害妄想 出現暴力行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藥師許馨丰表示,使用安非他命的人,剛開始可能產生舒服、心情愉悅的感覺,會有增進注意力及部分技能表現,同時也可能減少疲勞、減低食慾。但一旦停用後,尤其大量使用後,可能會發生崩潰期的戒斷症狀,初期產生包括憂鬱、焦慮、渴癮等症狀;戒斷中期會經歷疲倦感、對週遭事物失去興趣等現象;最後戒斷末期則是會經歷偶發、短暫的渴癮。部分個案會發生精神病狀態,重要特徵是正在使用時或使用後很快產生顯著問題行為或心理轉變,如聽幻覺、多疑的想法。嚴重中毒可能導致痙攣、心律不整、體溫過高及死亡。安非他命容易誘發精神病症狀,症狀類似思覺失調症,使用安非他命類藥物後,被害妄想可能會迅速發生,受被害妄想影響,出現暴力行為,甚至犯下重大犯罪事件。濫用導致大腦產生耐受性 服用更大量造成藥物成癮許馨丰藥師說明,安非他命類藥物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在醫療用的劑量範圍內,能帶來情緒及生理功能變化。過去在醫療用途上,做為如鼻塞、鼻充血的吸入治療、氣管擴張劑、氣喘、過動兒、憂鬱症的治療。可減少反應時間、降低疲勞、及肌耐力增強。但若使用劑量遠超過醫療用的劑量範圍,將會導致大腦執行功能受損及橫紋肌溶解症。常見因享樂而攝入過量安非他命,伴隨嚴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濫用會導致大腦對於該劑量產生藥物耐受性;漸漸變得服用更大量的安非他命以換取同樣的效果,而引發嚴重的藥物成癮。安非他命極易成癮 潛在傷害可能無法康復安非他命的戒癮治療,可透過病人自主就醫或是法務機關轉介。安非他命戒癮以症狀治療為主,病人出現心情煩躁不安、失眠、情緒激動、精神病症狀等情形,先鑑別診斷可能的其他合併疾病問題,然後再給對應藥物。一篇研究中發現,因攝取嚴重過量的「安非他命、右旋安非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而導致精神異常的患者中,5至15%即便經過治療仍無法完全康復。許馨丰藥師提醒,安非他命常被誤認能消除疲勞,可是一旦使用極易成癮、產生心理渴求,導致惡性循環再度使用,無法幫助消除疲勞。一再使用產生不可逆的精神傷害,潛在的傷害持久且可能無法康復。一旦成癮未戒治,會發生復發現象,需遠離用藥環境,避免再度使用。

春吶來了!「三不一要」防毒品染身

春吶來了!「三不一要」防毒品染身#毒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青春氣息的春天音樂季將於4月5日至7日再度降臨墾丁,每年一度的音樂佳節總會吸引許多民眾共襄盛舉。然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近年來毒品時常偽裝成毒咖啡包、毒奶茶包、毒郵票、毒梅餅等,或是不肖人士趁機將毒品摻入飲品中給未察覺的民眾使用。「三不一要」防止毒品上門為了遠離毒品危害,享受音樂與擁抱自然風光時,保持警覺心是不二法門;此外,食藥署強調「三不一要」技巧,民眾在享受音樂魅力的同時,亦可保護自身健康,盡情揮灑青春的時光:1)不隨意接受已開封或他人送的飲料2)不吃來路不明或標榜「神奇效果」的產品、藥品或飲料3)不接受陌生人免費試用或兜售香菸、即溶包及飲料等4)提高警覺,自己的飲料保持在視線範圍內焦慮、頭暈、幻覺、影像扭曲 速離現場並報警為了避免玩樂時毒品趁虛而入,新穎、流行的包裝,要先檢視是否標示不明,或是包裝是否有拆封痕跡。如果玩樂中身體不適,例如莫名焦慮、感到頭暈、噁心或嘔吐、有幻覺、妄想、視力模糊或影像扭曲、全身癱瘓或無力等,趕緊離開現場,並向可靠的人尋求協助及報警。食藥署提醒,若遭受毒品危害或有藥物濫用問題,可撥打毒品危害防制中心24小時免費諮詢專線0800-770-885(請請您,幫幫我)尋求專人協助。唯有提高自身的警覺性,方能喊得盡情,嗨得健康。

「卡痛」濫用數十死 網購要當心

「卡痛」濫用數十死 網購要當心#毒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日媒體報導卡痛葉(Kratom)在美國涉及數十起死亡案例,美國緝毒局因而計劃將卡痛列為與海洛因同級的「一級管制藥物」。鑑於網路資訊無國界,民眾恐透過網路自行購買使用,為避免民眾濫用造成健康危害,食品藥物管理署已請法務部評估將卡痛列為毒品。卡痛濫用有成癮危險 過量恐死亡卡痛乾燥葉主要含有影響精神物質帽柱木鹼及7-hydroxymitragynine等,為鴉片類受體的促進劑,濫用亦有成癮危險。卡痛葉使用後可能發生心跳過快、意識混亂、嘔吐、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過量也會導致死亡。我國對於毒品管制係以「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規範,若有醫藥及科學上需用,則以「管制藥品管理條例」管理,避免醫藥及科學使用者流為非法。卡痛目前尚無核准的醫療用途,如列管為毒品,需由法務部毒品審議委員會審議評估;列為毒品後,如有科學使用需要,再由衛福部管制藥品審議委員會審議列管為管制藥品。未證實卡痛具醫療用途 勿網購使用食藥署「管制藥品濫用通報系統」及「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資料顯示,自100年迄今未有通報案件。食藥署將持續監控濫用資料,並蒐集國際間列管最新資訊,適時提供予法務部,供其毒品列管審議用途。食藥署呼籲,目前世界各國未證實卡痛具醫療用途,含有其成分的產品安全性未經確認,如有疾病應儘速就醫,切勿自行網購使用,以免危害自身健康,花錢又傷身。

冰毒濫用增1.8倍 慎防不法減肥藥

冰毒濫用增1.8倍 慎防不法減肥藥#毒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俗稱「冰毒」的甲基安非他命遭濫用情況倍增!根據食藥署管制藥品濫用通報系統資料統計結果顯示,醫療院所通報的(甲基)安非他命濫用就診個案中,從2013年4704人至2017年8432人,就診人數增加1.8倍,顯示甲基安非他命濫用的現況日益嚴重。冰毒易生身心依賴 可能出現幻覺、睡眠障礙冰毒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人體使用後,會產生生理及心理依賴,也會出現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症狀包括猜忌、多疑、妄想、情緒不穩、易怒、視幻覺、聽幻覺、觸幻覺、強迫或重覆性的行為及睡眠障礙等,也常伴有自殘、暴力攻擊行為。甲基安非他命外觀看起來很像冰糖,又稱為「冰毒」,是醫療上禁止使用的藥物,被列為第二級毒品。須特別注意,甲基安非他命具抑制食慾作用,常被不法人士摻入減肥藥中非法販賣,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吸食,不但觸法,更會成癮、傷害身體。濫用藥物易發生於青少年時期 家長應多關心聯合國國際麻醉藥品管理委員會2016年報告指出,初次濫用藥物經常發生於青少年和年輕時期。食藥署提醒,家長應多關心孩子的交友情形、學校課業壓力或適應,多花時間與孩子聊聊生活起居、傾聽心聲,適時給予正確的藥物濫用危害知識,才能拒絕同儕誘惑。食藥署建議,年輕朋友們應多學習肯定自我、培養健康休閒活動、認識毒品對身體健康的傷害,遠離是非場所。若想知道更多關於毒品濫用、危害、成癮戒治相關資訊,可至食藥署「反毒資源館」網站http://consumer.fda.gov.tw/,或撥打免付費專線0800-770-885諮詢。(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44期資料)

新毒品「恰特草」似茶葉 恐致憂鬱

新毒品「恰特草」似茶葉 恐致憂鬱#毒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毒品一碰恐怕難以抽身,身陷毒品不僅造成健康危害,恐怕還會使人際相處惡化、與社會脫節。因此盡量防堵接觸毒品的管道,是大多數人抱持的原則。然而,各種不同樣貌的新興毒品紛紛湧現,現在竟有狀似茶葉樣貌的毒品!恰特草曬乾似茶葉 長期食用易成癮國內查獲從非洲寄往臺灣的毒品「恰特草」,經不肖人士偽裝成茶葉罐包裝再銷往美國。「恰特草」有「東非罌粟」之稱,又名「巧茶」、「阿拉伯茶」,是一種產於非洲與阿拉伯半島地區的植物,剛採下時外形類似莧菜,曬乾後形似茶葉,一般人很難清楚分辨。食品藥物管制署說明,食用「恰特草」後會產生欣快感與興奮感,變得多話及躁動行為,長期食用成癮性大。主要因為「恰特草」內含興奮性化學物質卡西酮,對人體中樞神經具刺激作用,長期使用易成癮,卡西酮對身體危害大,如情緒低落、邏輯混亂、妄想、失眠、厭食,營養不良、憂鬱等。遭勸喝「茶葉」 當心染毒上身食藥署呼籲,新興毒品不斷推陳出新,年輕族群或經常出入娛樂場所者更要提高警覺,若有人勸說「喝一點茶葉沒關係」,還是要當心,勿因一時好奇或受同儕影響而嘗試毒品,更不要飲用來路不明的藥物、咖啡包、茶包或試喝包,以免染毒上身。想了解更多毒品濫用及危害的相關資訊,可上食藥署首頁>主題專區>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反毒資源館http://consumer.fda.gov.tw/People.aspx,或撥打各縣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免付費專線0800-770-885諮詢。(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40期資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