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青少年容易受到同儕影響,進而嘗試吸菸或使用電子煙。研究指出,雖然超過8成的青少年表示有拒菸的意願,但仍有近2成在面對誘惑時無法堅定拒絕。事實上,高達9成的吸菸者在18歲以前就已接觸菸品。對此,國健署分享「4招拒菸方法」,成功拒絕菸品的第1步在於堅定個人的信念。
暑假期間,青少年容易受到同儕影響,進而嘗試吸菸或使用電子煙。研究指出,雖然超過8成的青少年表示有拒菸的意願,但仍有近2成在面對誘惑時無法堅定拒絕。事實上,高達9成的吸菸者在18歲以前就已接觸菸品。對此,國健署分享「4招拒菸方法」,成功拒絕菸品的第1步在於堅定個人的信念。
隨著暑假來臨,青少年擁有更多自由時間,也面臨更多來自人際、環境與內在壓力的挑戰。草屯療養院提醒,暑假是青少年行為偏差與接觸成癮藥物風險提高的關鍵時期,透過家庭、學校與社會多方合作,提供青少年安全且充滿理解的支持系統,才能真正協助他們遠離偏差,走在成長與自我實現的道路上。
大學個人申請放榜啦!隨著近幾週大學申請入學分發結果公布,國中會考的分發結果也即將於7月初揭曉,許多學生正處於人生中重要轉折點之一。根據研究指出,等待成績公布的期間,學生的焦慮指數明顯高於成績公布後。對此,董氏基金會呼籲家長可以多留意孩子狀況,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與自由。
青少年接觸毒品的新現象日益漸增,青春期也是嘗試及開始使用非法藥物的高峰階段,對於生理、心理、社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指出,曾使用非法藥物的國中生,家庭經濟弱勢、家人用毒比例都較一般國中生高,但若有接受高風險家庭服務,可減少43%再用毒風險。
近年來,「電子煙」在年輕族群間流竄,以各式各樣的口味吸引年輕人嚐鮮。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4日預告修正《菸害防制法》部分條文草案,增訂電子煙等違法菸品沒入規定與強化網路違法廣告行銷管制,要求業者經通知應於24小時內移除違法資訊,違者最高罰200萬元。
你平常喜歡聽音樂嗎?聽音樂可幫助調節情緒,並使身心放鬆、減輕壓力。根據2018年的研究指出,親子共同聽音樂可以增進感情,各年齡階段的「共同音樂經驗」,都與年輕成年時期對更好的親子關係品質看法有關,因此「共享音樂」是促進親子關係的簡單活動,下次孩子戴著耳機時,試著站在孩子前方,好奇的看著對方並詢問在聽什麼音樂吧!
隨著暑假到來,不少青少年開始猛打電動、猛吃零食,又或是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根據國健署調查,暑假期間學生的生活型態會改變,不僅久坐、螢幕使用時間增加,飲食上也有所不同,且身體質量指數(BMI)也呈上升趨勢。然而,美國最新研究顯示「BMI與心理健康有關」,青少年必須注意自己的身心狀況,家長也須從中協助。
青少年總會在社群媒體上放自拍照、發文記錄生活,為了能獲取更多認可,大部分的人都會將自拍照過度修飾、美化。根據研究指出,自拍照可能影響青少年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並引起對「讚」的過度關注。建議父母需留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安全使用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