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旅遊旺季出遊 小心恙蟲爬上身

旅遊旺季出遊 小心恙蟲爬上身#旅遊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名10歲女童和家人到花東遊玩,回來兩週後,卻突然出現高燒症狀,連燒5天都降不下來,爸媽只得趕緊帶她就醫,醫師發現病童臀部有個疑似遭蟲叮咬後的焦痂、腹部及手部有些微紅疹,抽血報告也顯示病童白血球、血小板數目及肝功能指數異常,加上病童近期曾去花東旅遊,即高度懷疑有恙蟲病的可能。恐致肺炎、腦炎 死亡率高達60%恙蟲病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之一,經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而感染,潛伏期約兩週,發病後病患會出現持續性高燒,伴隨劇烈頭痛,軀幹四肢冒出紅色斑狀丘疹,叮咬處則會出現無痛性焦痂,除了外顯症狀外,抽血檢查也會呈現白血球降低、血小板減少及肝功能指數上升的情況,如果沒有進一步治療,可能併發多重器官衰竭,如肝功能異常、肺炎、腦炎等,死亡率高達60%。治療方面,在給予口服四環黴素類抗生素,病患通常在48小時內就會明顯好轉,恙蟲病的危險常來自病患容易因症狀與其他常見疾病(如感冒)搞混,而延誤就醫時機,其次,臨床上也需要有經驗的醫師提高警覺。5~10月恙蟲病高峰期 出遊應提高警覺根據患者臨床表現、赴恙蟲密集地區的旅遊史、實驗數據等綜合判斷後盡快確診,通常經適當用藥後死亡率可低於5%,每年的5~10月是恙蟲病高峰期,暑假也正是許多親子出遊、野外露營的時機,家長們該提高警覺注意孩子有無異狀。

春節旅遊防茲卡 馬爾地夫等6國家要注意

春節旅遊防茲卡 馬爾地夫等6國家要注意#旅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道導)近期國際間討論最多的傳染病「茲卡病毒」,在中南美洲及東南亞等國家爆發,因為國際交流頻繁,臺灣於1月10日也出現首例自泰北境外移入確診個案,為進一步監控防治該病毒感染之發生,以維護國人健康安全,茲卡病毒感染已列入我國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醫師如發現疑似個案,應於24小時內通報。感染者僅1/4會出現症狀新北市衛生局提醒,春節連假有出國旅遊規劃的民眾,應事先掌握各國目前流行疾病狀況,因應茲卡病毒流行,我國已提升中南美與加勒比海地區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馬爾地夫六國為第一級注意(Watch),前往上述流行國家時,一定要做好適當防護措施避免染病。衛生局指出,茲卡病毒的症狀與傳染途徑與登革熱類似,傳播的病媒蚊也相同(白線斑蚊及埃及斑蚊),但症狀較輕微,資料顯示感染茲卡病毒者約僅有1/4比例的人會出現症狀,若出國旅遊感染但無症狀回台灣,住家附近又孳生病媒蚊,很有機會造成本土疫情的發生,故除了出國做好適當防護避免被蚊蟲叮咬外,平時落實孳生源清除工作,避免孳生病媒蚊更顯重要。輕微發燒合併斑丘疹 應立即就醫衛生局強調,茲卡病毒尚無疫苗或特效藥物治療,前往流行地區旅遊的民眾應避免被蚊蟲叮咬,返國後執行自主健康監視,如出現發燒(通常是微燒)合併斑丘疹、關節痛、結膜炎、頭痛、後眼窩痛及噁心等症狀時,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利及早診斷與處置;而在台灣的民眾,透過定期清除住家周遭孳生源是降低感染茲卡病毒的重要工作。

今年首例!女赴香港旅遊染德國麻疹

今年首例!女赴香港旅遊染德國麻疹#旅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今(2016)年首例德國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39歲女性,1月18日因皮膚多處出疹就醫,由於症狀未改善,且出現發燒、咳嗽、頸部淋巴腺腫大等情形,於20日再度就醫,經檢驗確認感染德國麻疹,目前個案健康情形良好並已解除隔離;由於其在暴露期間均於香港自助旅遊,研判為境外移入病例。孕婦感染恐造成死產、胎兒缺陷疾管署表示,個案於可傳染期間(1月11日至1月25日),除搭乘飛機返國及就醫外,其餘時間均於住家中,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疫調查工作,目前已掌握80名接觸者,包括親友、機上鄰近座位乘客、就醫時曾接觸之相關醫護人員及病患,目前尚未發現有懷孕中之接觸者,也沒有其他人出現疑似症狀,接觸者將追蹤觀察至2月15日。此外,因接觸者中包括已離境之外籍人士,疾管署將透過國際衛生條例國家對口單位(IHR National Focal Point)通知相關國家。去(2015)年共7例德國麻疹確定病例,其中包括4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中國大陸2例、越南1例,另1例感染國家不明。國內民眾9成5以上曾經感染或已接種疫苗,一般人感染後大多症狀輕微;但孕婦於懷孕前期感染可能造成死產、自然流產,胎兒可能發生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心臟病等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國內育齡婦女如經檢驗不具德國麻疹抗體,可檢具德國麻疹抗體陰性報告,至各縣市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免費接種1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欲前往疫區 先諮詢旅遊醫學門診疾管署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前,可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評估MMR疫苗接種需求;於流行地區應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觸摸口鼻,出入人潮密集地區可戴口罩加強自我防護。如有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及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應儘速戴上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暴露史。

出國注意!江蘇確診H7N9病例 旅遊疫情變警示

出國注意!江蘇確診H7N9病例 旅遊疫情變警示#旅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江蘇省公布新增2例H7N9流感確定病例,為該省去(2015)年入秋後首度出現H7N9流感病例,疾管署宣布自即日起提升江蘇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警示(Alert)。農曆年節將至,兩岸往來將更為頻繁,提醒當地台商及計劃前往該地區的民眾,務必注意個人衛生及飲食,避免接觸禽鳥與出入活禽市場,以降低感染風險。中國入秋來確診13例中國大陸自去年入秋以來累計13例H7N9流感病例,為中國大陸浙江省6例、廣東省3例、江蘇省2例、上海市1例、江西省1例,多為50歲以上且具禽類暴露史之農民、禽類從業人員。全球自2013年迄今累計690例,包含中國大陸670例、香港13例、台灣4例、加拿大2例、馬來西亞1例,WHO於2015年12月14日更新275例死亡。廣東亦新增H5N6病例 旅遊疫情同為警示另中國大陸廣東省新增1例H5N6流感確定病例,為深圳市25歲男性,活禽暴露史或接觸史不詳。自2014年起中國大陸共累計7例H5N6流感病例,為廣東省4例、雲南省2例、四川省1例,多具活禽市場或禽類暴露史。目前針對人類禽流感旅遊疫情建議,中國大陸浙江省、廣東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蘇省及上海市旅遊疫情建議列為警示(Alert),其他省市(不含港澳)列為注意(Watch)。食用禽類應煮熟 注意個人衛生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應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避免接觸禽鳥類與出入活禽市場;食用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返國時如出現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返國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及旅遊史。

浙江再增H7N9案例 旅遊疫情列警示

浙江再增H7N9案例 旅遊疫情列警示#旅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H7N9再現!中國大陸11月11日公布浙江省新增1例H7N9流感確定病例,為一名杭州市51歲女性農民,家中飼養禽鳥,10月3日發病住院,病情嚴重。近期浙江省陸續傳出確診病例,均為50歲以上且具禽類暴露史之農民、禽類從業人員。進入第4波疫情流行期 遠離禽類動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表示,依據H7N9流感歷年流行趨勢推測,現已進入第四波疫情流行期,預估近期人類感染病例將增加,由於現有證據顯示病毒不易造成人傳人,自疫情流行地區輸出病例造成當地社區傳播可能性仍低。目前WHO針對H7N9流感之入境港埠篩檢或經貿旅遊活動無特殊建議及限制,並呼籲民眾赴疫情流行地區旅遊時,應避免至活禽市場或接觸禽類等動物。全球自2013年迄今累計681例H7N9流感病例,包含中國大陸661例、香港13例、台灣4例、加拿大2例、馬來西亞1例,WHO於10月15日更新275例死亡。目前針對人類禽流感旅遊疫情建議,中國大陸浙江省旅遊疫情建議列為警示(Alert),其他省市(不含港澳)列為注意(Watch)。落實個人衛生 雞、鴨、鵝應熟食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應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並避免接觸禽鳥類與出入活禽市場;食用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以避免感染。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返國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及旅遊史。

4大不健康睡姿 腰酸背痛全都來

4大不健康睡姿 腰酸背痛全都來#旅遊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編譯)你都怎麼睡?根據統計,人一生平均有3分之1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事實上,睡覺不只能養精蓄銳,達到休息效果,也是「調整身體」的大好時機;但若「睡得不好」,恐怕造成健康及骨骼傷害,對此美國專家整理出4大睡姿,解釋其對身體的不同影響。大字形、側躺、背部朝上,你平常都怎麼睡?這些看似極小的生活習慣,對人體健康可是有很大影響,一旦姿勢不良,恐怕不只睡不好、精神不濟,連骨頭、神經都受到傷害;因此美國專家特地分析4大睡姿,供民眾參考:1)「海星姿勢」高舉上臂,易導致肩膀痠痛正躺且雙手自然垂放的睡姿對脊椎最為健康、呼吸系統也相對順暢;但如果雙手上舉呈現「海星」模樣,可要小心雙臂將重量壓制肩膀,導致肩膀痠痛。2)「趴睡」將臉偏向單側,當心「落枕」習慣趴睡的人,為了呼吸通常會將臉部朝右或左,但其實這也是引起背部疼痛一大主因,常見的「落枕」多半為此造成,應盡量避免。3)「胎兒睡姿」無支撐點,恐使脊椎受傷所謂胎兒睡姿,是指雙腳與手肘彎曲、縮成一團,呈現胎兒模樣;美國專家表示,雖然此姿勢相對舒服,但卻是最危險的睡姿。因為此時脊椎與脖子沒有任何支撐,很容易造成脊椎受傷,還會使呼吸不順,導致氧氣量不足,影響睡眠品質。4)「側躺」壓迫手臂,阻礙血液循環側躺時若將手向前伸直,壓在身體之下,會阻礙血液循環、造成神經負擔並出現手臂與肩膀痠痛的問題,同時因為背部沒有支撐力,易腰酸背痛,對胃及肺部等內臟都有不好影響。最後專家建議,若感覺肌肉痠痛、不舒服時可利用枕頭改善;如下背部痠痛,應採取正躺的大字形睡姿,並將枕頭置於膝蓋下以防止身體亂動;而慣於側睡者可將枕頭夾於兩腿之間,有利減緩背部疼痛。

23天無新增MERS病例 南韓旅遊解禁

23天無新增MERS病例 南韓旅遊解禁#旅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南韓MERS解除警報!經過23天無新增MERS病例,南韓總理今日宣布疫情將結束,籲民眾回歸正常生活,疾管署考量南韓疫情已獲得控制,今日解除南韓MERS旅遊疫情建議。23日無新增病例 南韓解除警報南韓自今年5月20日公布首例自中東地區移入之MERS病例後,已累積186例病例,其中36例死亡;該國自7月5日公布最後一例確診病例後,已連續23天沒有新增病例,相關接觸者全數解除隔離,疫情復發風險低,另南韓政府宣布MERS疫情實質上已結束,疾管署解除南韓MERS疫情之旅遊疫情建議。暑假旅遊要小心 中東仍為警示區另南韓首例病例曾造訪巴林,該地迄今均無病例通報,故亦解除其旅遊疫情建議。疾管署表示,目前感染MERS風險仍以中東地區最高,提醒國人赴中東旅遊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於人潮密集或空氣不流通處可配戴口罩,並避免接觸駱駝及生飲駱駝奶,以避免遭受感染。目前針對旅遊疫情建議,沙烏地阿拉伯旅遊疫情建議為警示(Alert),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卡達、伊朗、阿曼等國列為注意(Watch)。疾管署呼籲,計畫出國旅遊的民眾,出發前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若前往MERS流行地區,則應避免接觸駱駝,或生飲駱駝等動物奶,若非必要也避免前往醫療院所;回國後2週內出現發燒症狀者,請主動撥打1922免付費防疫專線,遵循防疫人員指示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

MERS漸退燒!南韓旅遊建議等級調降

MERS漸退燒!南韓旅遊建議等級調降#旅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南韓MERS燒漸退,疫情趨緩,隔離觀察人數大幅降低,疾管署表示,近期發生零星病例之三星首爾醫院,目前已經關閉,未對外開放,迄今無發生社區感染,因此將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由警示(Alert)調降為注意(Watch)。MERS疫情緩 民眾出遊前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南韓上週新增的4個MERS案例,均與三星醫院有關;該國自5月20日至今,共累計186例病例,其中33例死亡,目前三星醫院已關閉不對外開放,其他所有風險醫院均已過觀察期且未再有病例發生,顯示疫情已受到控制。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資料顯示,自2012年9月至今年7月5日,全球累計1367個確診病例,其中487例死亡,病例數以沙烏地阿拉伯最多,其次為南韓。目前除沙烏地阿拉伯旅遊疫情建議為警示(Alert)外,南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卡達、伊朗、阿曼、巴林等國列為注意(Watch)。疾管署呼籲,暑假期間計畫出國旅遊的民眾,出發前可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尋求專業旅遊醫療諮詢,返國後如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旅遊及接觸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