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

麻辣鍋2400大卡 含鈉量更是驚人

麻辣鍋2400大卡 含鈉量更是驚人#鈉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寒冷的冬季,暖暖的火鍋好誘人!許多民眾選擇吃到飽的火鍋店大飽口福,常為了能「吃夠本」食入過量的食物,除了攝取過多的熱量之外,也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增加身體的負擔。因此,國民健康局建議民眾選擇以蔬菜熬製湯底的火鍋、少沾醬、少喝烹煮過久的湯底、少加工食品,避免暖了冬卻壞了健康。許多民眾吃火鍋時偏愛重口味,如麻辣鍋、酸菜白肉鍋等,但重口味的湯頭與醬料也是熱量及含鈉量高的關鍵。麻辣鍋常加入許多辣油、牛油、辣椒醬,吃一次麻辣鍋,所攝取熱量達2400大卡,已超過一個成人1天的熱量建議量1800大卡,含鈉量更高達6,400毫克,為國人每日鈉攝取量應小於2,400毫克門檻的2.5倍以上。其他如酸菜白肉鍋熱量約1,500大卡,超過成人兩餐的攝取熱量,且酸菜的製備過程加入大量的鹽,若一人份酸菜白肉鍋加上一碟豆腐乳沾醬含鈉量也高達5100毫克。攝取過多的熱量易造成體重過重或肥胖,並造成許多慢性病發生的風險增加。而長期攝入太多的鈉及油脂,則會增加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的罹患率。國民健康局就建議民眾多選擇以番茄、玉米、大白菜、白蘿蔔、洋蔥等新鮮食材為湯底的火鍋,口感鮮甜不油膩,不但可將熱量大幅降低至約700大卡,更可將含鈉量降低至約1,100毫克,讓火鍋吃得健康沒負擔。提醒民眾吃火鍋的小秘訣,可先喝湯,避免火鍋煮過久後,肉湯加上肉類食材不斷烹煮,湯底會有高普林,攝取過多恐引發痛風疾病,且少喝湯可減少熱量及鈉的攝取。吃火鍋時應以蔬菜取代過多的肉類及加工火鍋料的攝取,川燙後即食用,避免過多水溶性維生素流失。還有加工餃類大部分是用五花絞肉做餡,脂肪含量高,且火鍋餃類加工的過程中會添加鹽或其他含鈉調味品,應適量食用。沾醬多蔥、蒜;少沙茶醬、芝麻醬,避免使用沙茶醬、芝麻醬及蛋黃等高熱量製品,而醬油含鈉量高亦應減少攝取,民眾可利用蔥、薑、蒜、檸檬汁、蘿蔔泥或自製蕃茄泥做健康又具獨特風味的火鍋沾醬。以茶水取代含糖飲料、酸梅汁,含糖飲料熱量高,以無糖茶飲或白開水取代,解膩又無負擔。另外,慢性病友更應謹慎吃火鍋,痛風病友應避免使用肉類熬製的湯為湯底,尤其是含有酒精的湯底,如燒酒雞、麻油雞等更要注意。因為肉湯含有高普林,會使血中尿酸升高,且酒精會阻礙尿酸排出,引發急性症狀,因此建議使用蔬果熬製湯底,同時應多喝水以增加尿酸排出。高血壓病友須特別注意含鈉量高的沾醬如醬油、沙茶醬、豆瓣醬,改用天然辛香料如蔥、蒜、薑、香菜等,並以少許醬油或薄鹽醬油代替。食材部分也要多選擇新鮮的原態食物,避免選用加工食品。糖尿病友要注意常用的火鍋料如芋頭、南瓜、玉米、冬粉、豬血糕等皆屬主食類,應適量食用。另外,建議多選用蔬菜、蒟蒻等低熱量的食材,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你的心肝小寶貝 飲食「鹽」重嗎?

你的心肝小寶貝 飲食「鹽」重嗎?#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常常讓孩子自由穿梭超商之間購買漢堡、洋芋片等食物嗎?小心你的小寶貝一天之內攝取過高的鹽份。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6200名8~18歲的美國兒童中,每天平均的鈉含量攝取已超過正常標準的1000mg,也就是3300mg;且有15%的兒童患有「高血壓」或是「高血壓前期」的症狀。 研究指出,美國兒童所攝取的鈉,跟一般成人一樣多,且儘管是兒童,如果攝取過高的鈉,同樣也會導致高血壓;而過胖的兒童,可能是影響最劇的一群,但目前還無法解釋,過胖與鈉含量攝取之間有什麼相關性。接受調查的兒童中,攝取最多鹽分的人,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已是一般兒童的2倍,可見鹽分攝取對於健康著實有不小的影響。而英國在今年6月的調查同樣也發現,兒童有鹽分攝取過多的問題,煙燻火腿、乳酪、雞塊等等其中的鹽份含量都十分可觀,不能小看。研究顯示,兒童時期高血壓,即使僅為高血壓前期,都可能導致成人時期高血壓以及早發性心臟病。建議兒童飲食,盡量找低鹽食品,以保護孩童健康! 

世界高血壓日 二減二多遠離高血壓

世界高血壓日 二減二多遠離高血壓#鈉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國民健康局指出,高血壓是國人普遍但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依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國內20歲以上民眾,平均約每4個人就有一個人患有高血壓,以此估計目前全國約有430萬位高血壓患者,而今年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宣導主題為「Healthy Lifestyle Healthy Blood Pressure」。國民健康局也同步呼籲國人一起以「二減二多」,減重、減鹽、多運動、多量血壓之4項健康生活守則來遠離高血壓。另外世界高血壓聯盟也呼籲民眾以執行3個簡單的生活方式(維持健康體重、選擇健康的食物-閱讀標籤及選擇低鹽飲食、動態的生活),以及做到1件事(知道自己的血壓值並定期測量血壓),就可以有效控制您的血壓值。另外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ㄧ,而減少鹽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均能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每日鹽分攝取若能降低至6公克以內,則血壓平均可下降2~8 mmHg,相當於每日服用1顆長效型抗高血壓藥物之成效。近年來國民健康局推動減鹽宣導,提醒民眾購買包裝食品時檢視營養標示鈉鹽含量,以及注意用餐時鈉鹽之攝取。分析民國98、99及100年國民健康局進行的「健康行為危險因子調查」結果顯示,已經患有高血壓的民眾而言,購買包裝食品時「從不」檢視營養標示鈉鹽含量的比率約有52.7%,仍有一半患有高血壓的民眾在購買包裝食品時,從來不會注意其鈉鹽含量。另外根據調查也顯示出,不到4成的民眾在外用餐時,會要求店家少放鹽、醬油或味精,顯示減鹽宣導仍需持續進行。檢視調查結果發現,目前仍有約一半的高血壓患者平時並未落實健康生活型態且未定期量血壓,這對高血壓的控制是相當不利的。衛生署邱文達署長呼籲「減重、減鹽、多運動、多量血壓」,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防止血壓升高的好方法;尤其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適當的調整生活型態,更是達成血壓控制的重要關鍵。

過年飲食減少鹽攝取 水果入菜增風味

過年飲食減少鹽攝取 水果入菜增風味#鈉

連續九天的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忙著除舊佈新歡喜慶團圓的同時,國民健康局特別提醒罹患心血管疾病民眾,在享受年節歡樂氣氛的同時,也不要忽視對自己健康的照護。農曆年前,婆婆媽媽開始準備大掃除以及忙碌於過年準備事務,提醒尤其已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婦女,忙碌中要讓自己有適度的休息,不要太勞累,以及打掃時避免突然用力提起重物等。而連續九天的春節假期,親朋好友聚集打麻將或是上網打電動,記得要定時起來動一動,注意不要熬夜或過度玩樂,以免增加心臟血管的負荷。另也要避免讓自己情緒起伏太大,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發生。提醒民眾一旦於春節期間出現如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發作症狀,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再送醫接受治療。另呼籲民眾牢記FAST辨別中風四步驟:一、「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二、「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三、「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四、「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依據研究顯示,飲食中的鹽(鈉)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減少鹽(鈉)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均能降低血壓。春節期間、家族團圓、親友互訪時,國民健康局提醒在烹調一桌桌豐富料理款待親友時,別忘了「少鹽、低鈉」的料理主軸!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即食鹽6克),民眾在過年期間可經由醋或檸檬、蘋果、鳳梨、蕃茄等水果的特殊酸味,可增加菜色的味道,減少調味料的使用以及烹調方法的改變,來減少飲食中鹽鈉的攝取,讓您輕鬆煮出美味的減鹽健康佳餚。此外,大家準備年菜購買市售食品前,應先檢視包裝上營養標示的鈉含量,避免攝取過多鈉含量的食品。春節期間,若遇寒流來襲,提醒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以及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以及有家族遺傳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天氣變冷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要特別注意保暖,除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不可少,也要注意鞋襪防濕,以避免足部受潮,而引起凍傷,尤其需特別注意,長輩最易受天寒而影響身體的狀態,家人要特別關照長輩的起居與活動,讓長輩更感受到有天倫之樂的年節氣氛。年假期間,鼓勵民眾仍保持規律運動的好習慣,建議家中有早晨出門運動習慣的長輩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清晨起床及外出時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最好能結伴運動,並記得運動前要進行暖身運動,慢慢開始,逐漸增加強度;運動後也要有數分鐘的緩和運動,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必要時須儘速就醫。掌握上述春節保健小秘訣,讓您健康快樂過好年。

影音/禮盒藏陷阱 高油高鈉恐傷身

影音/禮盒藏陷阱 高油高鈉恐傷身#鈉

農曆過年送禮要注意,有雜誌調查常見的春節扮手禮盒,卻發現春節禮盒常出現的料理用干貝醬,100公克就含了2.6湯匙油和3公克鹽,過年常吃的臘肉也是高油高鹽的產品,點心蛋捲熱量也很驚人,吃5支就相當於一碗飯和2.5湯匙的油! 營養學者說,這些年節常見的伴手禮,高油高鈉不只不健康,還會讓慢性病患者病況不穩定。有雜誌調查市面上的春節禮盒,選出十大「容易發胖的伴手禮」。除了干貝醬,臘肉,蛋捲,榛果巧克力,泡芙,方塊酥也是高油產品,每百公克熱量都超過五百大卡,過年常吃的香腸也是高油高鈉,另外奶油酥餅吃一個熱量就超過一天所需熱量的3分之1,肉鬆、牛軋糖,也都被選入發胖伴手禮的前十名。營養師建議,吃年節禮品應景難免,但除了少吃多動,也可以改變料理方式。營養師表示,國人習慣以煎或炸的方式烹調香腸等肉品,如果用蒸或烤甚至水煮取代,就可以降低肉品的鹹味以及油脂,另外也要搭配青菜攝取,就能吃得應景又兼顧健康。

狗飼料不但添加防腐劑 牛肉罐頭中竟沒有牛肉

狗飼料不但添加防腐劑 牛肉罐頭中竟沒有牛肉#鈉

隨著時代的進步,養寵物的熱潮持續發燒,其中更以養狗的人最多,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狗飼料與狗罐頭多到讓飼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因此消基會針對市面上所販售的10件狗飼料與10件狗罐頭進行重金屬、三聚氰胺、鈉含量以及防腐劑的檢測。結果發現到狗飼料的防腐劑超過標準,還有廠商打著牛肉口味的名義,但是裡面卻只有牛肉香料卻沒有牛肉,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消基會採集100年9月間,大臺北地區的量販店與寵物用品店等販售通路,購得10件狗飼料與10件狗罐頭,共計20件樣品。其中檢測重金屬含量、三聚氰胺、鈉含量與防腐劑,等幾項檢測,結果發現到飼料中的重金屬鉛與鎘的檢測結果,皆符合歐盟的規定,而且沒有檢測出三聚氰胺,因為三聚氰胺是一種工業原料,而非食品添加物,工業上常用於製造美耐皿器具、白板、塗料、黏著劑、防火劑及脫漆劑等。美國在2007年曾發生寵物食品遭三聚氰胺汙染而導致貓、狗生病或死亡的事件,當時引起許多飼主的恐慌。 至於鈉含量檢測值,也都符合美國飼料品管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Feed Control Officials,簡稱AAFCO)所建議的營養標準,但是卻在8件樣品當中檢出防腐劑(己二烯酸)含量頗高,但是因為目前台灣並沒有寵物食品的防腐劑限量標準,所以也只能針對檢測結果提醒消費者,作為消費者選購時的參考。 而其中一個品牌的狗罐頭(牛肉風味)雖標示為「牛肉風味」,但成分標示卻是雞肉與鮪魚紅肉而沒有牛肉,只有牛肉香料,消費者在選購此類商品時,務必要睜大眼睛,看清楚商品的成分,以免買到商品名稱與成分有落差的商品。 消基會表示,目前臺灣對於寵物食品並沒有任何法規可管,現行的「飼料管理法」只適用於家畜、家禽或是水產等經濟動物,並不包含寵物食品。但是狗飼料與狗罐頭對於寵物狗來說,就是牠們的主食,消費者所關心的不只是營養是否均衡,其中的添加物也是消費者想知道的,因此消基會認為應該對寵物食品訂定一個健全的法規及相關標準,讓消費者在購買時能更安心。 消基會最後提醒民眾,購買寵物食品時,應挑選標示較清楚且包裝完整之商品,飼料拆封後應置於密閉的容器中,放置於乾燥陰涼的地方保存,並盡快食用完畢,以避免變質。 優活推薦:想讓寵物更健康 獸醫師:別餵食巧克力、海鮮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38 多一隻小貓爭寵 老貓罹患憂鬱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05 遛狗不浪費時間 反而讓主人更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66

休「鹹」食品 遠離中風危機

休「鹹」食品 遠離中風危機#鈉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是無聲的殺手。今年的世界高血壓日,大會更以「鹽和高血壓:兩個無聲的殺手」,來強調「高鹽」和高血壓一樣都有害健康,治療高血壓除了要規律服藥,飲食上限制鹽分的攝取也是必要的。根據心臟病高血壓治療指引,正常的血壓是130/80mmHg,血壓每增加20/10mmHg,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就加倍,而每降低2mmHg就可降低7~10%的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風險。 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張靜芬指出,台灣四十歲以上的民眾,每三至四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這其中將近三分之一患者的病情是與飲食中過量鈉鹽很有關聯的。鈉鹽除了會升高血壓而間接的加速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外,在沒有高血壓的民眾身上也發現,鈉鹽的攝取量直接就會影響血管的功能。張靜芬解釋,這個研究是以沒有高血壓的肥胖民眾為對象,分別測試限鹽飲食(約三.五公克/天)與不限鹽的正常飲食(約七公克/天)他們的血管擴張與血流情形。因為排列在血管內側的內皮細胞有助於調節血流,結果顯示,限鹽飲食之後,他們血管內皮組織的功能比以前獲得改善;而不限鹽的正常飲食組的人則不見改善。也就是說,要預防血管病變,不只高血壓的人要限制鈉鹽,一般沒有高血壓的民眾也不宜攝取太高鹽分。■ 口味淡不見得是低鹽營養師張靜芬表示,限鹽是健康,但並非不吃鹽就更健康。因為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鈉可以維持身體的滲透壓與酸鹼平衡,氯離子則還參與生產胃酸,幫助消化,都是極為重要的礦物質。只是身體所需要量並不多,每天若有攝取15OO~2OOO毫克的鈉(即四~六公克食鹽,大約一平茶匙)就不致於有缺乏的現象。然而,知道容易能做到卻很難,因為習慣吃鹹以後,口味變重,就無法接受不鹹的東西。根據調查,國人鈉的攝取量幾乎到達建議量(2400毫克)的二~三倍。以口味的鹹淡這種主觀的感覺來判斷高鹽或低鹽是不可靠的,何況食物經過多元的調味,縱使高鹽也不見得會太鹹。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年輕人最愛吃的休閒食品「洋芋片」,一片接一片,讓人不知不覺中就吃完了一大包(150公克),鈉量就可能高達一千毫克,就算整天的飲食都不再加鹽也已經足夠量了。■ 留意隱藏的鹽分因此,要計劃一個休「鹹」飲食,須要先「理智」的認知鈉鹽的食物來源和含鈉量的食品標示,並採取限量或避免高鹽食品的食用,才能維護身體的健康。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一千大卡食物,鈉的攝取量應該為一千毫克(二.五公克鹽),一個成人一天以不超過三三OO毫克(八.二五公克鹽)為每日的極限,兒童則應更低。國民健康局則建議國人每日鈉總攝取量為二四OO毫克(即食鹽六公克)。營養師張靜芬說,以此準則扣除食物天然的鈉,我們每天只須一平茶匙的鹽就足夠了,一平茶匙鹽若代換成其他調味料也務必要限量。「高鹽」、「低鹽」在英國食品標準局的定義為:每一百公克食品中如果鈉含量超過五百毫克,就屬於高鹽食品;鈉含量低於一百毫克,屬於低鹽食品。所以,我們在選用時應注意食品的標示,張靜芬提醒,大多數休閒食品含鈉量都是很高的,應該少吃。

心臟無力 大腦功能也會受影響

心臟無力 大腦功能也會受影響#鈉

時至今日,「心臟衰竭」是醫學文明進步國家,面對的一大難題。心臟衰竭是指心臟功能發生問題,最常見的是心臟無法輸出足夠的血量,以滿足身體的需要。也就是俗稱的「心臟無力」。心臟衰竭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及夜間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咳嗽、水腫,及由於心輸出量減少,引起腦部血流不足,導致大腦功能受抑制:如焦慮、不安、記憶力受損、作惡夢和失眠、頭暈等症狀。澄清醫院平等院區二樓病房 - 柯素綾護理長表示,心臟衰竭的治療,有藥物治療、氧氣治療外,必要時可採外科治療。患者要多休息,減輕生理和情緒上的壓力,以減輕心臟的負荷。食物中的鹽分不可過多,一天勿超過3-5公克(約一小湯匙),水份不可超過1000-1500ml/天,以免加重心臟負荷。對心臟衰竭患者的居家照護,日常活動避免粗重工作,並縮短工作時間。柯素綾護理長指出,應依其病況的程度,安排活動。若發生水腫、呼吸困難、心跳過快,應減少活動量,避免用力解便,以減少心臟負擔。發生呼吸困難時,可採半坐臥姿勢休息或使用氧氣。同時,應觀察患者有無復發症狀:如有呼吸急促、咳嗽、下肢水腫、無法採半坐臥休息時,應迅速就醫。最重要的是,要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並定期回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