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

泡麵鈉含量超高 吃一碗就占全天攝取量一半

泡麵鈉含量超高 吃一碗就占全天攝取量一半#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暑假到了,使得許多學生要尋找事情消磨時間,往往會讓洋芋片或泡麵等食物一口一口毫無節制的下肚,但根據國民健康數的統計,光是一碗泡麵的鈉含量高得嚇人,已超過每日所需的二分之一,提醒民眾與學生,平日飲食務必注意鈉含量的攝取,以免罹患高血壓,得不償失!愈年輕 鈉含量攝取就愈不知節制一天建議攝取的鈉含量落在2400毫克(即6公克鹽),但但這些民眾愛吃的食物,各個幾乎鈉含量都破表,像是一碗泡麵的鈉含量,已超過每日所需的二分之一;吃下一包洋芋片、玉米片,所攝入的鈉就佔每日所需的六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而一包鱈魚絲的鈉含量,也超過每日所需鈉建議量的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健署的統計,越年輕的族群每天鈉攝取量越高,以國中、高中男生為例,每天的鈉攝取量分別為4,899毫克及4,962毫克,高達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的2倍以上,青壯年(19~30歲)男性族群每天的鈉攝取量為4,494毫克,也是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的1.9倍。高血壓為全球第一名死亡危險因子10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報告顯示,高血壓是造成全球死亡第一名的危險因子,造成全球約13%的死亡。國民健康署指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造成高血壓的主因之一。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務必學著看營養標示了解鈉含量,建議一包零食可分兩三天吃完。若是要吃泡麵,則應減少食用的頻率,此外吃泡麵為了降低鈉攝取量,建議佐料包使用1/3包就好。

速食、超商解決三餐 外食族謹記減鹽7招

速食、超商解決三餐 外食族謹記減鹽7招#鈉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多鹽、多鈉、多問題,是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因為長期攝取過多的鹽份,導致鈉含量偏高,造成身體開始出現高血壓、中風等許多問題。減鹽技巧 避免攝取過多鈉含量據衛生署的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但現在多數人習慣於速食店、便利超商解決三餐,而這些地方餐點的鈉含量都高得驚人,對此基隆市衛生署在此告訴各位民眾減鹽小技巧,希望民眾能減少鹽份攝取,保有健康的身體:● 外食族群減鹽絕招1)建議減少到速食店用餐的頻率,選擇鈉含量較低的餐點。2)要求店家烹調食物減少鹽及醬料使用。3)減少醬汁食用。4)儘量不要點醃、燻、醬、滷、漬等方式烹調的菜餚。5)不要添加過量的鹽、醬油或調味佐料。6)火鍋湯底少喝。7)儘量少吃含鹽量高的小吃。● 外購物注意原則1)多選購新鮮食物。2)吃泡麵時,減少佐料包的使用。3)記得先看營養標示了解食品的含鈉量。

小孩吃重鹹 恐長不高、影響智力

小孩吃重鹹 恐長不高、影響智力#鈉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飲食習慣,可從小開始培養!董氏基金會表示,青少年和學童愈吃愈鹹,鈉攝取量甚至比成人還高,建議家長應避免讓孩童太早接觸高鹽食品,以免養成嗜鹹習慣。此外,美國研究亦發現,嬰兒時期就吃加鹽食品,日後會更愛吃鹹食,且會愈吃愈鹹。董氏基金會呂蕙如營養師表示,飲食經驗影響孩童的口味養成,孩子愈早接觸到鹹甜味,成年後愈容易偏好重口味;《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研究指出,61名2~6個月大的嬰兒,分別試喝白開水和兩種不同鹹度的鹽水,結果2個月大的嬰兒多不感興趣或拒喝鹽水,但在6個月大之前就吃過成人澱粉類食品的嬰兒明顯偏好喝鹽水;三年後再追蹤26名3~4歲孩童,6個月大前吃過成人澱粉類食品的孩童,日後也比較喜歡吃重鹹食物。鈉含量攝取過多 恐影響成長發育董氏基金會2012年調查發現,學童比成人更喜歡、也更常吃高鹽食物,最常攝取的依序分別為鍋貼、炸雞塊、鹹酥雞、炸排骨、即食湯品、洋芋片、泡麵等。2010至201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也顯示,學童每日鈉攝取量比成人高,超出建議量2400毫克的1.5~2倍。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提醒,常吃高鹽食物會降低孩童分辨鹹味的敏感度,養成吃重口味的不良飲食習慣;且孩童鈉攝取過量,會妨礙鋅的吸收,進而影響智力發展,更會增加日後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胃癌、腎結石等慢性病的風險;此外,身體要排出過量的鈉時,還會帶走鈣質,因而容易導致骨鈣流失、骨密度降低,影響成長發育,造成孩子長不高、成人骨鬆等現象。選擇天然食物 擁有鮮味又降血壓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表示,許多天然食物本身就含鈉,或可選擇富含鉀的食物,天然的鹹味和鮮味、美味又降血壓,如馬鈴薯、芋頭、莧菜、芹菜、菠菜、空心菜、金珍菇、竹筍、海帶等。烹調時多善用食材鮮味,再搭配洋蔥、九層塔等辛香料,不需多加鹽就很美味;也能讓孩童享受新鮮、原態食物的原味,從小培養清淡、良好的飲食口味及習慣。許惠玉主任再次呼籲,嗜鹹習慣從小養成,且會延續至成人;建議家中不存放零食等高鹽食品,餐點也別再灑鹽淋醬,自然減少孩童食用的機會。

即食湯品「鈉」麼多 喝多恐傷身

即食湯品「鈉」麼多 喝多恐傷身#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市售即食湯品大調查,普遍發現鈉含量過多,即食湯品沖泡後即可食用,也能免去熬煮湯頭、省下不少時間,因其便利性而大受消費者歡迎,但鈉含量過多恐造成人體危害,可能造成水腫、高血壓、腎臟病、心血管疾病、中風或鈣質流失的風險,因此建議消費者在食用時,可遵從2原則,而業者也應調整作為。鈉含量過多 易有傷腎、心血管疾病、骨質流失的風險董氏基金會今年7-8月調查各通路(含網路)販售的即時湯品,共計147支,結果發現有將近四分之一的產品(31支),每人份(約200CC)鈉含量超過720毫克,(根據芬蘭政府規定,若湯品一人份超過720毫克的鈉需標示警語);單人份食用的沖泡湯包有93項,其中鈉含量最高的是某義大利蔬菜湯,小小一杯200CC左右,鈉含量1266毫克,(每日建議所需鈉含量為2400毫克),超過一半,再者觀察家庭用的即食調理包品項有54支,發現大部分的鈉含量也過多,如果再添加入其他食材或半成品一起烹煮,鈉含量可能高於標示的。消費者選購2原則 業者也可調整配方減鈉食入過多的鈉,恐照成身體龐大的負擔,而有口渴、水腫、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臟衰竭或導致體內鈣質大量流失、增加結石、骨質疏鬆的風險;因此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提醒民眾,為了健康著想,選購即食湯品時可注意2個原則,首先一定要查看營養標示中的鈉含量,選擇同口味中鈉含量較低的產品;第二,烹煮調理包時,可多加水稀釋鹽度,如此一來,同樣份量的湯包能更多人分享。研究顯示,減少食品中的鈉含量並不會明顯改變風味,因此建議業者可以調整產品的配方,讓民眾吃得健康;這147支湯品當中,鈉含量的範圍很廣(140-1266毫克),而根據芬蘭政府的規定,通常含鈉量超過360毫克/100公克,就需標示警語,坊間有31支產品超過此標準。

日鹽量不宜超過6公克 當心罹高血壓不自知

日鹽量不宜超過6公克 當心罹高血壓不自知#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指出,年輕人鈉攝取量超標的情形,已經比想像的嚴重許多,目前20-39歲的年輕人,每12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而其中有高達四分之三對自己罹患高血壓渾然不覺。 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減少鹽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均能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每日鹽分攝取若能降低至6公克以內,則血壓平均可下降2至8 mmHg,相當於每日服用1顆長效型抗高血壓藥物之成效。而隨著國人飲食西化,近年來速食店與便利商店是許多年輕外食族群解決三餐之便利地點,而年輕族群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從加工或調理食品所攝取的鈉都較年長族群來的高,針對經常外食的朋友,國民健康局分享以下「減鹽小撇步」,建議減少到速食店用餐的頻率,若需要至速食店用餐,目前各大速食店所販售之各項餐點已標示有營養成分,請先瞭解其熱量與鈉含量等營養成分後,選擇鈉含量較低的餐點。要求店家烹調食物減少鹽及醬料使用,如燙青菜少放肉燥、醬油膏,不要連醬汁一併食入;先撥去多餘的醬汁;儘量不要點醃、燻、醬、滷、漬等方式烹調的菜餚;不要添加過量的鹽、醬油或調味佐料,如吃牛排時減少黑胡椒醬之添加;口味過鹹或是過於鮮甜的湯不要喝完,或火鍋以白開水取代湯底;儘量少吃含鹽量高的小吃,如鹽酥雞、重複塗刷醬料的碳烤食物等。另外,在外購物注意原則,可盡量多選購新鮮食物,減少購買含鈉量高之加工或調理食品;吃泡麵時,佐料包僅使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選擇市售包裝食品時,記得先看營養標示了解食品的含鈉量。

超商便當鹹到「鈉」喊!吃多恐危害健康

超商便當鹹到「鈉」喊!吃多恐危害健康#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叮咚!歡迎光臨。你常常因為求快求方便,餐餐吃便利超商販賣的便當嗎?小心鈉攝取量光一個超商便當就可能爆表!根據消基會日前對國內知名超商業者進行餐盒抽查,發現有六成的便當鈉含量竟超標,甚至有超商的肉醬義大利麵,鈉含量就高達一千九百多毫克,根據衛生署公布的每人每天建議鈉攝取量二千四百毫克,光是一個就快超越每日建議攝取量。有沒有那麼鹹?!消基會與師大師生抽樣調查7-11、全家、萊爾富、OK等4家便利商店的29件餐盒,有17件(59%)鈉含量超過衛生署一日2,400毫克建議攝取量的一半,相當每個便當就吃進3公克以上的食鹽。其中,以OK義大利肉醬麵、全家日式咖哩烏龍麵、OK炭燒雞腿排便當等3件鈉含量最高,而7-11抽樣8件就有7件鈉含量超過1,200毫克。對此,消基會指出,固然重鹹比較下飯好吃,但若民眾攝取過多的鈉,除了會造成血壓上升、影響血管運送功能外,如果血管彈性不足,更可能會導致血管破裂的危險,而過量的鈉也會加速人體鈣質的流失,造成骨質疏鬆的提早發生。而被點名的超商,則表示未來會與製造廠商溝通協調,希望能夠把鈉含量降低,讓民眾能吃得健康。 

你好「鹹」慧!國人鈉攝取量超標兩倍!

你好「鹹」慧!國人鈉攝取量超標兩倍!#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吃火鍋愛喝湯,或是愛吃重鹹的年輕朋友要注意了!根據國健局的調查指出,現在平均每十二個e世代的年輕人(20-39),就有一位患有高血壓,其中半數以上的高血壓青年,對於自己罹患高血壓渾然不知,對此,國健局則呼籲,現代人飲食習慣偏好重鹹,所以應該注意納含量的攝取,並且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才能夠遠離高血壓。台灣人好愛吃重鹹,每日平均鈉攝取量,早已超過建議標準!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表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2005到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國內19到30歲的男、女性民眾每日鈉總攝取量分別為4599毫克及4096毫克,若依據WHO建議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000毫克之標準,19到30歲的男、女性鈉攝取量已達建議值的2.3倍及2倍。為什麼國人鈉攝取量會那麼高?邱淑媞說,時下年輕人聚會、聚餐常喜歡選擇吃火鍋,且偏愛重口味的湯頭,如麻辣鍋及酸菜白肉鍋等,再加上搭配醬油、沙茶醬、豆腐乳沾醬等含鈉量高的醬料,一餐火鍋吃下來,鈉攝入量高得驚人!對此,邱淑媞也提醒,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分別是一般人的2.84倍、1.93倍及1.66倍,呼籲年輕人注意自己的飲食,少鹽、多運動,並定期量血壓,做好高血壓預防,遠離高血壓威脅。

湯不鹹就可多喝?清湯、紅湯的「鈉」一樣多

湯不鹹就可多喝?清湯、紅湯的「鈉」一樣多#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冷喝熱湯真是一大享受!但小心不管是哪種顏色的湯頭,喝下肚子的鈉含量都一樣多!董氏基金會近日檢測自助餐、便當店、小吃店、滷味、便利商店、火鍋店等處所供應95支湯的含鈉量。結果發現,以知名連鎖小火鍋基本湯頭而言,喝起來雖然清淡,但一鍋湯的含鈉量就高達約2600毫克,已超過國人每日建議攝取量2400毫克!而根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成年女性每日平均攝取鈉3567毫克、男性4579毫克,遠高過行政院衛生署建議的2400毫克,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表示,據調查,八成以上的民眾知道鹽、沾醬、加工食品是鈉的來源,但不認為湯品是食品中鈉的主要來源之一。而若是喝自助餐、便當店、小吃店供應的湯品,一般而言,每餐從湯品中所攝取到的鈉也可能高達約1700毫克!便利商店的關東煮湯頭,平均一碗含有約1000毫克鈉!無關顏色,清湯、白湯、紅湯「鈉」一樣多!董氏基金會呂蕙如營養師也表示,市面上的湯,鈉含量普遍偏高,且無法由湯的顏色、濃稠度判斷,很多民眾以為吃起來不鹹,含鈉量就一定低,其實是錯誤的觀念!鈉攝取過多會造成水腫、高血壓、腎臟病、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甚至胃癌與骨質疏鬆症。另外,有民眾認為湯不鹹就可以多喝?一般而言,民眾普遍覺得喝起來鹹的湯,鈉含量一定較高,因此會少喝,但其實喝起來不鹹、甚至清淡的湯,雖然鈉含量較低,卻也不能多喝,因為一餐只要喝個2-3碗的湯,就會超過一餐800毫克的建議量。許惠玉提醒,外食時,記得幾個小原則如,少喝湯或不喝湯;選購餐點時若有營養標示,請查看鈉的標示含量,計算一餐不要超過800毫克;另外,勇敢要求業者改善!研究調查顯示,七成民眾認為外食口味偏鹹,但僅有25%會要求餐廳減鹽,許惠玉呼籲,為了自己身體的健康,請勇敢提出自己的需求。(圖/董氏基金會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