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

《呷健康》各式火鍋營養分析

《呷健康》各式火鍋營養分析#鈉

在冷風颼颼的日子裡,最適合三五好友歡聚享受熱騰騰的火鍋了!傳統火鍋可以方便品嘗新鮮食材甘甜的美妙原味,而現代人發揮創意的"無國籍料理"則巧妙結合了異國風味與圍爐團聚的快意,例如風味獨特的巧克力鍋、牛奶鍋、起司鍋、大腸臭臭鍋、咖哩鍋、養生鍋等等琳瑯滿目讓饕客們恨不得有好幾個胃,各種美食都不放過。但享受美味之餘,您是否常因為吃火鍋吃得太飽,而擔心影響健康,不知如何取捨?以下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官小燕營養師,以專業的營養觀點分析一下不同的火鍋,了解湯底火鍋料及各種沾醬的熱量高低、成分、含量,您就可挑選適合自己的火鍋,盡情享受一番囉!營養師官小燕表示,一般涮涮鍋的湯底熱量最少,如果是用蔬菜熬製而成的,如部份養生鍋則熱量、油脂、普林含量都少;許多用肉類大骨熬製的高湯,則油脂、普林會溶在湯裡,痛風或尿酸高的人就不適合食用。而巧克力鍋、牛奶鍋、起司鍋、大腸臭臭鍋、麻辣鍋等的湯底,熱量就比涮涮鍋的熱量多了10~20倍不等;尤其麻辣鍋的湯底熱量及油脂都偏高。但是牛奶鍋及起司鍋因含有較高的鈣質,對需要增加鈣質攝取量的人較有幫助。火鍋料的內容不外乎肉類、蔬菜與主食類。新鮮的豬、牛、羊肉及海鮮等肉類之中,以海鮮的含油量最少,熱量也較少,而肉片如果含的白色油花越多(如五花肉)則熱量越高,最好盡量選瘦肉;而雞蛋、豬肝、內臟類則含膽固醇多,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談完肉類再談蔬菜,營養師官小燕指出,涮涮鍋及牛奶鍋的菜盤約有2~3份的蔬菜量,熱量低且有飽足感,怕胖的人可放心食用;有些巧克力鍋、起司鍋則蔬菜份量較少。剩下就是主食了,包括玉米、芋頭、冬粉、豬血糕、麵包、甜點等,甚至於甜不辣也含有不少醣類,吃這些主食類就和吃飯是一樣的。糖尿病患需控制糖分者,就要注意主食份量的選擇,勿過量而造成血糖過高。需要提醒您大部分的加工餃類(如魚餃、蝦餃等)、丸子油脂及熱量都較高,許多用五花肉、絞肉做內饀油脂含量更高,要注意應少攝取。沾醬包括醬油、豆腐乳、醋、香油、辣椒醬、沙茶醬等,其中沙茶醬的熱量最高,含油較多,而醬油、豆腐乳、辣椒醬含鈉量高,官小燕提醒,高血壓的人要注意,最好適用蔥、薑、蒜、辣椒加醬油、醋,滴幾滴香油做為沾醬,鹽分及熱量較少。綜合以上各項分析比較,您是否有了概念原則上食物應均衡攝取,盡量選擇新鮮、天然、高纖維食物,注意熱量、油脂、鹽分攝取勿過量,任何美食適量而不放縱,就能確保健康。

增歲不增肥 健康八招吃年菜

增歲不增肥 健康八招吃年菜#鈉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復健科暨減重門診主治醫師賴彥廷表示,春節假期在準備大啖各式各樣年菜佳餚的同時,站在關心民眾的立場,也提醒民眾別忘了注意控制熱量的攝取,以免過了一個年,「增歲」又「增肥」!「如何健康吃年菜呢?」,賴彥廷醫師表示,要避免過年「增歲、增肥」,享受「健康吃年菜」的原則,還是注重「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食材,及「低熱量、低調味」的烹調方式為主。在此,賴彥廷醫師提供了民眾8個「健康吃年菜的建議」供參考。1.「健康食材」:年菜避免以肉類為主軸,宜份量適中,多選擇健康的食材,並強化蔬菜水果的角色。2.「吃五穀米」:以五穀米取代純白米,或者兩種混搭以增加纖維量的攝取,提升飽足感。3.「降低油脂」:忌吃肥肉、雞皮或以較低脂的後腿肉取代五花肉,避免使用整顆蛋黃等。4.「烹調方法」:避免油炸、油滷、油湯、熱油爆香、奶油焗烤、勾芡,而改用涼拌、清蒸、水煮、烘烤等方式,自然有效減少年菜的熱量。5.「創意調味」:各種人工調味料能少用還是少用,避免重口味的醬料,運用一些創意,自然調味最好,例如蕃茄、梅子、檸檬、肉桂、茴香、八角、薑、蒜、紅麴、枸杞、紅棗等。6.「進食順序」:整桌年菜宜從「熱量低」的開始吃起,拒絕含糖飲料,多吃蔬果拼盤,再吃大魚大肉。7.「細嚼慢嚥」:現代人講求健康飲食的潮流,再好吃的東西也不可吃過頭,細嚼慢嚥、飲食八分飽,避免腸胃消化不良及營養過量。8.「運動均衡」:吃了美食,別忘了運動均衡一下。賴彥廷醫師叮嚀民眾,春節期間宜安排戶外出遊、休閒活動,才不易囤積熱量,導致肥胖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