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

苗栗首創長照中心結合衛政 元旦啟用

苗栗首創長照中心結合衛政 元旦啟用#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苗栗縣已躋進高齡化社會之列,優先照顧老人成為當務之急,苗栗縣政府展現照顧長者及身障者的決心,「苗栗縣政府長期照護管理中心」將於102年1月1日於成立啟用,為全台北部與中部地區第一個設於衛政體系下獨立的長期照護正式編制單位,也是全國唯一整合長期照顧10年計畫所有衛政及社政服務方案的單位。苗栗縣老年人口數約為76,075人,佔人口比率13.5%,居全國第五位,縣政府為打造更健全的長期照護機制,推動照顧的長程計畫,提昇作業效能,同時擴增照護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將原設於衛生局及勞社處的業務整合,成立縣民專屬的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提供更便捷、更多元化的個別化服務,展現政府為民服務的行動力與魄力,讓本縣長者在熟悉的社區獲得在地的生活照顧,享有尊嚴、活力與獨立自主的老年生活。同時讓家庭照顧者能獲得喘息的空間,使更多的子女願意重返本縣就業,重享天倫之樂。長期照顧服務將邁入新的里程碑,「打造高齡友善城市,成功在地老化、健康樂居山城」是政府努力的方向,民眾家中若有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者、50歲以上身障者或55歲以上山地原住民,只要一通電話撥打專線電話,長照就能幫助您!

北市老化全國第九 推動高齡友善城市

北市老化全國第九 推動高齡友善城市#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灣人口老化呈現加速趨勢,至2012年8月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11.02%,台北市更排名全國老化第9位,是五個直轄市中唯一進入前10名之縣市,也是五個直轄市中老化速度最快且扶養比率最高的縣市。因此,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辦理「台北市101年度高齡友善健康城市博覽會」,由市府相關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的局處與長者們共同展示高齡友善臺北推動之亮點,展現市府對照護長者的用心。為營造銀髮最舒適、貼心與友善環境,台北市於100年以萬華區為示範點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方案,101年則全市推動與擴展,以無礙、暢行、安居、親老、敬老、不老、連通、康健等八大面向,透過各局處與民間團體合作,積極塑造支持長者健康老化、活躍老化的友善環境,營造對長者友善的生活環境,將幫助長者享有健康、參與及安全,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高齡友善城市方案具體的服務內容包括,設立長青健康活力站、遠距照護服務、老人健康檢查、推動「年長者安全通行示範區」、補助低收與中低收入老人裝置固定假牙、開辦老人住宅等等,期望藉由這些服務讓生活在本市的長者備感幸福及友善。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林莉茹表示,這次的活動中,攤位區亦有展示遠距健康照護、居家安全、中醫諮詢、就醫服務及健康篩檢等項目,更提供健康飲食、養生茶品嚐,帶動民眾與長者走出家門走入社區,共同參與社區活動共創幸福高齡友善台北城,讓長者健康活、安心居、學習樂、安全行、幸福到!

免費裝假牙 讓銀髮族「健康呷百年」

免費裝假牙 讓銀髮族「健康呷百年」#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高齡化社會的台灣,老人保健日益重要。高雄市政府為了讓更多高齡人口,能維持良好的健康生活水準,將「老人免費裝假牙」計畫擴大,所有大高雄地區年滿65歲以上符合條件的長輩們皆可提出申請補助。本計畫累積補助突破48,000位長輩免費裝假牙,讓高雄地區的長輩們說起話來不再漏風,能大方自信地嶄露可愛的笑容,咀嚼食物時不管吃軟、吃硬,再也不煩惱。趕搭聖誕節的熱潮,高雄市長陳菊也特別帶許多可口的麵包,送給高齡的爺爺奶奶們。高雄市65歲以上人口高達30萬人,約全高雄市一成的人口。高齡化社會也凸顯出了,老人福利政策日趨重要,如何在這生活步調快速、高科技發展的社會,讓長者們有更健全的生活品質,也成為了現今社會關心的議題。

桃園推「高齡友善城市」 生活好幸福

桃園推「高齡友善城市」 生活好幸福#高齡化

(健康優活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桃園103年將正式升格為直轄市!桃園縣各項建設蓬勃發展中,因此,桃園縣辦理「高齡友善城市 全面啟動在桃園」活動,宣告102年元月起,「臺灣即將成為高齡友善城市涵蓋率百分百的國家」,透過高齡友善城市全面啟動在桃園,共同見證桃園縣健康樂活成就。 在衛生署署長邱文達及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見證下,由桃園縣長吳志揚邀集各縣市將近400位健康促進工作產官學學者齊聚,除了由各縣市代表點亮環台愛心網,象徵全台推動高齡友善城市。並邀請國際老化聯盟,亞太區副主席博士穗積恒,分享國家人口老化進程約早臺灣20年的日本經驗,以秋田市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的成果,與國內各縣市交流。會中安排銀髮產業與高齡友善交通系統建構等專題,介紹高齡化社會來臨需求,同時分享本縣如何營造「祥和有愛 高齡無礙」的城市新特色。 為給桃園縣民更好的生活環境,桃園縣政府致力於推動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均依世界衛生組織高齡友善城市8大面向,訂定推動策略。行政院衛生署長邱文達表示,長者是社會寶貴的資產,大家要一起努力營造讓長者保有健康的環境,創造個人、家庭與社會三贏的機會。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指出,推動活躍及健康老化的社會改造工程不能等,衛生署將持續透過醫療衛生體系與醫療衛生體系外的合作,提供長輩保有健康、參與及安全的環境與服務。

不僅醫老更懂老 37家醫院獲高齡友善認證

不僅醫老更懂老 37家醫院獲高齡友善認證#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臺灣步入老年化社會,當前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總人口的11.2%,在未來短短13年內,將以「三級跳」的方式快速老化,預計至2025年將躍升為「超高齡社會」。然而,醫療院所有許多因素可能加速長輩功能的惡化,例如藥物交互作用、院內感染、住院過久缺乏活動等,但也可以妥善利用與長輩接觸頻繁的機會,成為增進長輩健康與尊嚴的重要守護者。為協助國內健康照護機構及早準備、因應高齡海嘯來臨,國民健康局於99年彙整世界衛生組織(WHO)出版的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原則及健康促進醫院標準,開發國際第一個由政府帶頭推動的「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從100年至今已有37家醫院獲得認證。依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人自述曾經由醫師診斷至少有一項慢性病的比率約有九成,患有至少三項慢性病者近五成。因此,若要提供友善高齡醫療服務,首先就得徹底了解長者的需求。不過,高齡病患常有多重不明確或不典型的症狀,第一線的健康照護人員常未能熟悉長者常見問題的診斷和處理,例如跌倒往往是讓長者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的關鍵因素;而不友善的環境與不愉快的經驗,可能導致回診意願低落。因此醫療院所不僅要「醫老」,更要「懂老」,妥善利用與長輩頻繁接觸的機會,給予失能風險管控的專業與關愛,成為增進健康與尊嚴的重要守護者。國民健康局表示,高齡友善醫院不只是對長輩「態度」友善,而是提供一套方法,讓「醫療」對長者的「健康」和「安全」友善,幫他們更健康,也降低遭受醫療傷害的風險。為持續改善獲認證機構的軟硬體服務,國健局於100年開始辦理「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的典範選拔,希望每個醫療或照護機構透過認證,成為能提昇長者健康、尊嚴與參與的推動者。在重視健康、人文與人權的價值下,創造一符合長者特殊需要的友善、支持、尊重與可近的療癒環境;且有計畫的提供一套安全、增進健康、有效、全人、以病人為中心且具協調性的照護;同時促進長者與其家庭對自身健康與照護的掌控能力。國健局於昨(20)日舉行「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推動成果發表會」,衛生署長邱文達頒發高齡友善認證證書給今年度獲認證的28家醫院,並由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頒發典範獎、優良獎、友善服務獎、組織再造獎、友善環境獎及創意提案與徵文競賽之得獎者。發表會也安排醫院員工與病友代表分別以推動者及獲益者陳述親身體驗,並請得獎醫院分享由下到上全面參與的熱情,透過模擬體驗長者的不便,以激發員工展現貼心創意,來改善不足的環境或服務。國健局表示,越來越多的健康照護機構能支持、重視高齡議題並帶領同仁採取行動,透過願景領導、組織文化改變、資訊科技的結合,營造讓長者受尊重、榮寵,且安全、專業的就醫場所。面對未來高齡人口增加對健保造成沉重的財務負擔,及早導入高齡友善醫療概念,延長健康人年,縮短長者失能期間,讓晚輩無後顧之憂,將是全民福祉,也是健康照護機構永續經營的最佳契機。

醫訊/2012公衛聯合年會開跑

醫訊/2012公衛聯合年會開跑#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公共衛生學會、台灣流行病學學會暨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聯合年會,將於10月6日至7日於中山醫學大學正心樓舉行,今年主題為「高齡化社會—公共衛生所面臨之挑戰」。除了大會主題演講外,共有11場專題論壇、一場教育訓練以及11個場次的學術論文發表,包括以實證為基礎的健康促進政策、高齡友善城市、社區之防災與應變、健康建築與氣候變遷、氣喘與過敏流行病學、嬰幼兒流行病學、老年失智症之研究與挑戰、長期照護政策推動、健康及醫療利用、禽/豬流感H5N2、以及公共衛生系所實習經驗論壇。此外,因為公共衛生人力與其專業能力是民眾健康的保障,「公共衛生師法」有其立法之急迫性與必要性。因此,本次大會也將於10月6日中午邀集全國各公共衛生學系師生代表於會場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公共衛生師立法的必要,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共襄盛舉。名稱:2012公衛聯合年會時間:101年 10月6日(六)~7日(日)地點:中山醫大正心樓(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1段110號)洽詢:02-2391 9529 林素玲

用音樂搖擺身體 長青族也樂活

用音樂搖擺身體 長青族也樂活#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高齡化社會已是全球化的趨勢,各國對銀髮族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提升日益重視,台灣對高齡長者的服務也不再只是關注生理及疾病的治療,更是發展為支持長者獨立樂活的環境,鼓勵社會參與,豐富長者老化生活。署立基隆醫院表示,音樂對身心障礙、年長者甚至一般人都具有壓力緩解、情緒改善或治療作用,包括協助集中注意力並訓練身體協調能力、具有撫慰穩定情緒作用、促進互動表達感情並達到休閒及娛樂等效果。因此每年署立基隆醫院均會舉辦復健病友歌唱比賽,以改善並有的生活環境,達到樂活效果。 而今年署立基隆醫院,第一次打破僅醫院復健病患能參與歌唱比賽的慣例,特別擴大舉辦,使得基隆市內的長青族群以及上班族,均可參加今年的歌唱比賽,希望透過活動參與的過程,增進市民的心理及生理的健康。署立基隆醫院指出,除了疾病預防、治療、積極走入社區之外,本次與基隆市衛生局共同合辦高齡友善歌唱大賽開始,未來署立基隆醫院也以成為高齡友善環境認證醫院邁進,以營造適合各個不同年齡層的友善醫院。

邁向高齡社會 醫師呼籲老人照護重要!

邁向高齡社會 醫師呼籲老人照護重要!#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日漸邁向高齡化社會,因此老年人的周全性照料也越顯重要。而郭綜合醫院家醫科吳俊鋒主任表示,老人全面性照料,為一個多專業性領域的工作,是整合多專業診療的方式,生理心理從外而內的一套診療觀念。 隨著台灣的醫療日漸進步,人口平均壽命明顯延長,老年人口佔台灣人口比例,趨勢直線往上。據資料顯示,82年老年人口占比開始超過7% ,達149萬人。至97年,老年人口已達239萬人,人口占比超過10%,預估117年老年人口所占比率將達22.5%,如果加上未來少子化的趨勢,會使得每位青年人口扶養老人的負擔大大增加。 吳俊鋒解釋,為什麼關於老人全面性照護會如此重要?是因為老人身上的問題,常常隱藏生理、心理,甚至是社會問題,如靠單一專業診療,可能無法全面了解。而老人的疾病也常有重大慢性疾病,容易引起其他的併發症,又時有藥物副作用的情況產生,因此單一領域的專業,恐無法對症下藥。 吳俊鋒進一步說明,落實全面性老人照護,應是一個多專業領域的團隊,進行共同診治;因此除了醫師,尚包括,護理師、社會工作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臨床藥師、臨床心理師、志工及宗教人員等,目的是幫助老年人維持生活功能與品質。 而老人的全面性照顧,可以替未來高齡化的社會帶來許多好處,例如,降低死亡率、減少住院天數、降低醫療成本等,可給予老人更高品質的照料。吳俊鋒強調,雖然老年醫學評估是耗時且費力的工作,但所有照顧到老年病患的醫護人員均應熟悉此基本的老年醫學評估,以因應未來的高齡社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