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

桃縣因應高齡化 「喘息服務」分擔家屬辛勞

桃縣因應高齡化 「喘息服務」分擔家屬辛勞#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台北報導)高齡化時代來臨,台灣每年約有30萬人需要長期照顧,為配合政府長期照顧整合計畫,落實照顧在地老化的目標,凡是設籍在桃園縣年滿65歲以上老人、55歲以上山地原住民、50歲以上身心障礙者或生活無法自理的獨居老人,可至衛生局長期照護科申請,經評估後依照家中長輩失能程度,核定不同的長期照護內容及時數,更提供「喘息服務」,提供失能長者短期入住,為家屬分憂解勞。目前提供項目計有居家護理、居家復健及居家服務、交通接送、老人送餐、輔具購買及住宅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日間照顧、長期照護機構服務等十項服務。服務項目中「喘息服務」是提供給家庭主要照顧者,讓家中失能長輩短期入住機構,使家庭照顧者獲得支持及休息,使家庭功能及運作更佳順利。 100年度桃園縣衛生局衛政三項服務共計7353人,其中居家護理計4104人、居家復健計2756人及喘息服務3526人,均比99年度成長1到2倍以上,今年度更推估有長期照顧需求人口數約1萬4752人,衛生局劉宜廉局長呼籲有需求家庭多加利用政府資源,可撥打縣民服務諮詢熱線1999或撥長期照護科專線03-332-1328洽詢,另可上於桃園縣長期照護全球資訊網查閱相關資訊。

在地老化落實社區 創造高齡友善城市

在地老化落實社區 創造高齡友善城市#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101年台中市推動「高齡友善.幸福臺中」計畫,辦理「聽在地長輩講」座談會,台中市各區透過「敬老、親老、無礙、暢行、安居、參與、康健、樂齡」等八大高齡友善理念,並聆聽在地長者的需求,辦理相關活動,提高長者的社區參與,讓高齡者可以「在地老化」、「健康老化」、「活躍老化」及「成功老化」,並能傳承社區優良文化、延續社區文化生命。台中市清水區衛生所由光復初期控制傳染病、降低死亡率與發生率開始;接著60年代,推行臺灣地區家庭計畫及改善婦幼衛生計畫,對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之降低有其貢獻。70年代,為偏遠村里提供更貼近的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增設群體醫療執業中心。80年代,實施綜合保健業務、菸害及檳榔危害防治計畫、中老年病及意外災害防治、癌症防治、兒童視力、口腔保健及哺餵母乳計畫等,均有顯著績效。近年來,高齡潮衝擊臺灣各地域,依101年9月戶政資料統計,清水區總人口數8萬5626人,60歲以上1萬3908人(占總人口比例16%),由此數據顯示清水地區高齡化社會來臨,需提早做好準備。站在公共衛生的前線,我們除了現有已在執行的傳統高齡族群保健與照護政策、社區關懷據點的設立外,更必須利用社區長者的人生經驗與文化資產、建立前瞻性的公共衛生策略。

促進長者健康 是子女的福氣

促進長者健康 是子女的福氣#高齡化

長者的健康是子女的福氣,花蓮縣衛生局率全國之先,推出一系列長者健康促進計畫,16日辦理成果發表會暨銀髮同樂會,參與的長者們各個活力全開,藉由舞蹈及經驗分享,充分展現健康、自信、活力的一面。成果發表會由衛生局林運金副局長親自主持,並對參與花蓮縣長者健康而努力的承作單位、社區夥伴、長者們,表達最高的感謝與敬意。花蓮縣衛生局林運金副局長表示,高齡化社會除了經濟因素外,還包括健康在內,以目前的醫療條件來看,仍無法做好萬全的準備,政府當前可以做到的就是促進長者的健康,只要長者的身心靈健康,對於醫療的需求就會降低,本縣在傅崐萁縣長及33位議員大力支持下,才能率全國之先,推出各項長者健康促進計畫。活動在豐里日托站最具元氣的鈴鼓聲中揭開序幕,其中年齡最長的長者高達94歲,憑藉著開始運動永遠不嫌晚的決心,持續運動及學習不中斷,各個展現了青春與自信。另外,玉里慈濟醫院參與運動的寶玉阿嬤,分享自己沒參加運動前,總是守在家裡不愛出門,精神氣力都不好,自從參加運動後,多了好多同學,笑容也越來越多,到市場碰到熟識的人,每個都說自己變年輕變漂亮了,聽了好高興,在此我要鼓勵大家一定要出來運動,明年我還要找更多同學一同運動。而聲遠之家的長者,也分享了自己還沒參加運動班以前,情緒很不穩,常跟照顧自己的女兒吵架,但在參與運動後,家人發現到阿嬤改變了,變得很開心,身體的不舒服也改善很多。可見運動是最值得的健康投資。林副局長表示,為守護長者的健康,透過產、官、學共同合作,開創全方位適合花蓮縣長者的健康促進白皮書,短程目標規劃著重於慢性病防治及事故傷害防治,100年進行高血壓控制模式研發、規律運動促進模式研發、及事故傷害教材研發計畫,將複製更多社區使用。林副局長指出101年長者健康促進計畫將持續擴大辦理,新增獎補助示範計畫,讓更多社區投入健康促進。

台灣人口出生少高齡化 離婚未婚人口比例爆增

台灣人口出生少高齡化 離婚未婚人口比例爆增#高齡化

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進行人口及住宅普查,昨天公布99年度普查統計結果,台灣10年間人口比例,首度女生比男生多,另外人口成長趨緩,幼年人口大幅減少,老年人口卻增加,少子化及高齡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比較特殊的社會問題是這10年間夫妻離婚或是分居的比例增加一倍,而未婚比例在各年齡層都增加了兩成左右,所以人口成長恐怕還會繼續趨緩。不過台灣教育程度明顯升高,大學及研究所程度者共占所有人口比例的25%,大學程度增加了10個百分點。雖然教育程度升高,但是民眾生育率仍然持續低迷,不僅如此,夫妻離婚率也增加,單親家庭在10年來增加幅度高達五成,明顯顯示教育程度提升並無法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另外台灣的住屋率在這次普查中也顯示,住宅擁有率增加幅度極緩,未婚單身比例增大,所以購入住宅自住的人減少了,也可猜測教育程度升高也未因此提升購買能力。無人經常居住且未供其他用途之住宅,包括待租、待售、已售或已租,尚無人經常居住住宅、有第2棟以上未經常居住住宅、因工作等原因居住他處而無人經常居住住宅等,這些空閒住宅佔所有住宅比例19.3%,10年間也增加1.7個百分點,顯示台灣社會經濟處境並未提升,空屋率仍然偏高。全球人口破70億大關 地球稱得住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20地球越來越擁擠! 全球第70億人口誕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46台灣老年人口大爆炸 長期照顧服務該怎麼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40

台灣老年人口大爆炸 長期照顧服務該怎麼做?

台灣老年人口大爆炸 長期照顧服務該怎麼做?#高齡化

我國65歲以上老人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於1993年達7.10%,跨越人口高齡化國家的門檻,由2008年以提高至10.4%,至2018年增為14.7%,之後快速上升,至2056達37.5%。其中,75歲以上屬老老人口將由2008年的103萬人,升至2056年的455萬人,其占65歲以上人口比率,由2008年的43.1%增至2056年的59.7%,而2010年臺灣總生育率0.90人,已成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推計2119年後,約每3.2個15~64歲工作年齡者,負擔1個65歲以上高齡者。隨著老人人口快速成長,慢性病與功能障礙的盛行率將急遽上升,這些功能障礙者或缺乏自我照顧能力者,除健康與醫療服務外,也需要廣泛的長期照顧服務。而長期照護應包含居家照護、社區照護與機構照護等三大類服務。為此,自97年各縣市積極推動長期照顧十年,服務對象為50歲以上身障者或65歲老人,以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者為主,服務項目含照顧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輔具購買、租借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喘息服務、交通接送、機構式照顧、營養餐飲等服務。本計畫乃採用普及式(全民式)的稅收制長期照顧制度,只要國民有長期照顧需求,符合接受服務資格即可申請,其財務來源主要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稅收及使用者所支付的部分負擔。而透過照顧管理制度,以民眾多元需求為導向,連結其所需的服務體系與資源,並強化個案的自主與選擇權,以及與照顧者及服務提供者間伙伴關係,進而促進服務的品質、效率與責信。有鑑於此,彰化縣政府長照中心特別邀請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黃松林副教授,於11月4日上午9時在彰化縣彰化縣衛生局第一會議室,為本縣護理人員演講「台灣家庭老人長期照顧供給能力的變遷趨勢與預測」,課程內容詳述探討目前老化人口趨勢及全省所執行的服務種類、範圍及服務概況,藉以提昇專業人員的照護新知與服務品質。※新聞內容由彰化縣衛生局提供眼袋整形手術 讓你不再看起來「睡眼惺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78&HN_Yr=0&HN_Mon=0舌懸吊術幫大忙 退休女老師終於可好好睡覺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96&HN_Yr=0&HN_Mon=0手及腕部重複動作多 當心「腕隧道症候群」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95&HN_Yr=0&HN_Mon=0

影音/醫病比落差大 250萬長者僅有757位專科醫師服務

影音/醫病比落差大 250萬長者僅有757位專科醫師服務#高齡化

年邁的老人虛弱的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療,神父也在一旁細心的陪伴,傾聽老人的心裡話,為了回饋當年醫院對家中長輩的照顧,導演吳念真用最擅長的影像敘事,來呼籲大家關注老人的醫療問題。人口老化速度會這麼快,最主要是因為現在台灣的生育率太低。根據經建會公布的最新調查報告,22年後台灣將成全世界最老化的國家,而且老化速度將領先全球,但現在台灣老人醫療資源卻沒有跟上人口老化的腳步。從台灣老年醫學會的報告也可以看到,目前台灣老年專科醫師只有757人,但他們卻要照顧250萬名老人,等於一個人要照顧3302位老人,照顧量是兒科專科醫師三倍以上,充分顯現老年醫療資源的不足。醫師表示,過去在5、60年代,台灣大量人口出生,所以當時相當重視兒童醫療,不過隨著現在社會型態改變,政府應該反向思考,除了積極培育老人專科醫師外,現在大部分的老人都分佈在中南部、東部,及離島地區,該如何改善這些地方的醫療資源,必須儘速面對。(本新聞由 公視晚間新聞 提供)影音/台灣老化嚴重 老人就醫更是辛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88影音/公費流感疫苗開打 老小冒雨接種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48阿里山缺醫療資源 醫療站成立維護鄉民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06

影音/台灣老化嚴重 老人就醫更是辛苦

影音/台灣老化嚴重 老人就醫更是辛苦#高齡化

高齡化社會,已經是各國政府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不過,我們台灣在老年照護醫療上,究竟準備好了沒?根據民間團體的調查發現,老人醫療品質有些地方並不理想,有七成以上的長輩因為不會上網掛號,為了看病,從現場掛號、等看門診到進行檢查,平均都要花上三個半小時,有些甚至將近十個小時,等於是一整天,家人都以為他們出外走失了。今年75歲的龔老太太,本身就有胃潰瘍、骨質疏鬆及視力模糊不清等疾病,因為不會電腦上網掛號,為了檢查眼疾,她只好起個大早7點就搭車到醫院現場掛號,排隊等待看診、加上排隊進行檢查,到了下午五點才搭車回家,在醫院耗費將近10個小時。到底老人家的就醫有多不方便呢?根據社福團體的調查發現,有七成以上的老人認為掛號、看診等候時間過長、多重慢性病卻分多科掛號且流程複雜,還有5成3的老人覺得,前往醫院的交通相當不便,平均就醫時間都長達3.5小時,最高甚至達到10小時。社福團體認為,老人花費在醫病時數長的原因、除了資源不足外,醫療資源缺乏整合也是一大問題。事實上目前,已經有部分醫院推出整合性門診,讓民眾不用再跑來跑去重複掛號與等候,不過醫院所提供的醫療群未必符合老人家的需求,因此社福團體建議政府,應該提供誘因讓全台灣的醫院能夠全面推動配合。(本新聞由 公視晚間新聞 提供)救護人員養成不易 新北市女警消重傷是社會的損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69&HN_Yr=0&HN_Mon=0「彩虹大使」人選出爐 歌手、作家、媒體人為同志發聲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70&HN_Yr=0&HN_Mon=0吃藥治療白頭髮?免!奇異果、何首烏就可讓髮烏黑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81&HN_Yr=0&HN_Mon=0

擔心健康問題、沒人陪 憂鬱老人多多

擔心健康問題、沒人陪 憂鬱老人多多#高齡化

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可說是全球最快,在未來14年內估計老年人族群多達20%,而根據《Yahoo!奇摩》日前的調查顯示,面臨迅速高齡化的社會,有達近35%的民眾最擔心年老後的健康問題,害怕未來年紀愈大病痛愈多。國民健康局先前公布全台老化狀況,國內今年65歲以上人口佔10.8%,顯示出台灣的老年人口迅速暴增,且國健局估計未來14年內將有20%的老年人,全台將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Yahoo!奇摩》日前針對老化社會的調查指出,有34.8%的民眾最擔心年老後的病痛;國健局先前也調查,發現近9成老年人至少有1個慢性病纏身,如心血管疾病。此外,亦有33.2%民眾擔心老後的經濟問題,以及25.8%的人害怕老了沒人照顧與陪伴;國內日前調查在心理方面,有30.2%的老年人因為擔心子女不孝順,出現憂鬱傾向。國健局提醒民眾,人口老化與生育力息息相關,台灣的老化現象超乎想像。倘若現代年輕人婚後仍把持「不生主義」、「一個就夠」的觀念,未來恐怕台灣將面臨更加嚴重的生產力與競爭力,甚至可能得拉長工作年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