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

高齡友善社區 鄰里長是關鍵

高齡友善社區 鄰里長是關鍵#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老番顛,我不跟你說了啦!」,面對心理狀態不佳、脾氣像小孩的年長者,家人有時也許會被他們的行為觸怒,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未來高齡化影響下,社區中的失智長者將愈來愈多,社區的鄰里長、居民都需要學習與失智者和平共處,營造失智友善社區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失智者因腦病變出現失序行為根據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全世界每3秒新增一名失智者,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105年底台灣失智症患者超過26萬人,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台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逾九成的失智者都住在家裡由家人照顧,其中逾10萬失智者在社區,因此居民都有機會遇見失智者。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失智症患者因腦部病變導致患者判斷力變差、個性行為改變而出現失序行為,想矯正失智者的行為可以安排長者玩遊戲、或安排失智者參加日間照護中心,與其他社區老人互動,活化腦袋之餘也能多交朋友,使心情開闊。營造友善社區 鄰里長是關鍵未來高齡化將成為一種「流行」,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民眾應學習與失智者和平共處,若遇到熟識的失智者能夠主動寒暄、關心,碰到不熟識的失智者面臨危險情境時,在安全前提下保護至安全地方或撥打110求助。鄰里長可主動邀請失智者參與各項活動,以友善的方式與其互動,共同營造失智友善社會。 

雙重老化3大難題 全人關懷怎麼走?

雙重老化3大難題 全人關懷怎麼走?#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老無可依」是許多家庭都有可能會遭遇的狀況,失能者與照護者「雙重老化」的現象與日俱增,照護模式的轉換也是極需要正視的問題,針對這類的社會變遷問題,伊甸基金會專業督導團團長吳淑芬表示,伊甸基金會希望能藉由「全人關懷」這隻手牽起政府及社會,一同補足「雙重老化」的漏洞。雙重老化家庭約占74萬 面臨3大問題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截至今年11月底,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300萬,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若有兒女,年齡約在55~60歲上下,所以可推估雙重老化家庭約占74萬左右,伊甸基金會專業督導團團長吳淑芬表示,雙重老化現象,可能會逐漸浮現下列3大問題: 1) 經濟/由於台灣的退休制度尚不完備,雙重老化的家庭因勞動力缺乏,經濟能力也順帶成為最先衍生的需求。2) 健康/老化不可避免的就是身心靈狀況都開始退化,老人可能會因為自己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感到憂鬱、足不出戶,進而影響生理、心理健康。3) 居住/‧ 自有住宅老了以後會需要大量的無障礙環境,但以台北市來說,老舊公寓佔7成以上,沒有辦法快速或簡便的建造無障礙環境。‧ 租屋老年人口要租屋非常不容易,一般房東會因為經濟能力、身體狀況等議題不願意租屋給老人。預防老化 實務給付更重要「老化不可逆,但希望能做些事情延緩老化。」吳淑芬團長表示,眼看老年人口即將超過兒童及青少年人口,社會福利預算也該轉向,過去的社會福利主要在現金支付,但在老年人口或雙老家庭多了以後,輔具發放、居住安排、志工訓練等實務給付絕對會比金錢給付更有幫助。白天進修交朋友 減緩老化好有效吳淑芬團長表示,針對雙重老化,社區的日間老人照顧中心就像「托老所」一樣,讓子女可以安心去上班,老人大學及長青學苑,能讓身體比較健康的老人白天進修,交交朋友、分享彼此的生活經驗,另外,長青食堂也可以聚集社區老人一起用餐,藉此鼓勵走出家門,有了社會參與,對於減緩老化也會有一定功效。

健忘有幻覺 注意恐為失智症

健忘有幻覺 注意恐為失智症#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我吃過藥了嗎?」、「有沒有關瓦斯?」廣告中的爺爺奶奶因為健忘,許多事情到底有沒有完成都「霧煞煞」。一位中年女性就診,因為別人說過的話馬上就忘記、又老是找不到機車停在哪裡,醫師表示,年紀大容易忘東忘西,許多老年人擔心自己是否患有失智症,但健忘與老年失智是2種症狀,不能一概而論。時間或空間感變差、語言能力減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廖岐禮表示,失智症除了記憶力減退之外,還包含可能的專注力下降、對時間或空間感變差、語言能力減退、原本該會做的事情變得不太會做甚至忘了怎麼做、做出不洽當的判斷或行為,甚至是情緒或個性的改變、出現妄想或視聽幻覺,都會影響病患社交生活、與家人的互動,甚則影響全家人的生活。別當正常老化 應盡快求助神經科醫師面對高齡化的社會,失智人口也隨著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目前台灣約每100人即有1位失智症患者、65歲以上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症患者,而且隨著年紀愈大,發生機率愈高,預計在2025年,每5人就會有一人是老年人口,得病機率提高,相對也在提醒社會作好準備。廖岐禮醫師指出,一般的健忘,可能是遺忘部分的短期記憶,失智症患者往往是忘記所有的過程,感覺不曾經歷過,失智病患本身可能沒有病識感,家屬在早期一般若沒有仔細觀察,很容易忽略或當成是正常的老化,建議如果家中的長輩早期出現健忘,同時有個性或生活習慣改變、幻覺、被害妄想的情形,應求助於神經科內科醫師。

高齡化族群易骨鬆 選對營養品身體好吸收

高齡化族群易骨鬆 選對營養品身體好吸收#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人外食比例越來越高,對於身體所需的營養往往攝取不均衡,台灣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老年人也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身體對鈣質的吸收也不如年輕族群來的完全,如何完整吸收鈣是老年人需要注意的問題。高齡者補鈣需吸收 液態營養品較方便由於高齡化族群的咀嚼與吞嚥功能已慢慢退化,若透過固態的營養補充品(如鈣片),恐有吞嚥困難等問題,因此已有不少液態營養品,來補充身體鈣質,目前市面上推出一種以植物性葡萄糖胺為配方的奶粉,含有胺基酸、維他命、礦物質、植物性粟米油、高鈣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提供給人體補充營養的另一項選擇。牛奶營養完整 鈣+D3提高身體吸收率營養學博士謝明哲提到,「牛奶是最佳完整營養的來源,利用葡萄糖胺為配方的奶粉,含有5種營養配方,適合身體調養、產後補充,以及忙碌的上班族、運動量大的健身族、注重保養的長青族飲用。」營養師沈舉茀也表示:「目前市面上推出以葡萄糖胺為配方的奶粉,含有高鈣、活性維他命D3來幫助身體對鈣的吸收率,所使用的植物性粟米油,其熱量較低,飲用時不易攝取過多熱量。」由於成分降低了乳糖比例,對於乳糖不適者來說,也減輕了飲用後的不適感,而其中的植物性葡萄糖胺,也是長青族,及運動量大的族群適合的營養補充品,就連奶蛋素者也可安心飲用。

因應高齡化 北市長者照護導入雲端科技

因應高齡化 北市長者照護導入雲端科技#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隨著高齡社會的急速到來,「臺北市照護管理中心」於9月1日入駐台北悠活村,結合合宜輔具中心、悠活資源館、悠活體驗館。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劉越萍處長說,「臺北市照護管理中心」的入駐,除提供原有的長照服務外,更開全國風氣之先,建構一個運用資訊科技、雲端科技導入高齡化社會的全人照護環境。且為達到急性醫療與長期照護,照護管理中心更積極推展急性後期照顧計畫。繼102年推動「髖關節骨折、脊椎骨折急性後期復健照護試辦計畫」成效良好後,於今年起更配合健保署推動「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計畫」,藉由跨專業團隊個別性之照護,提供急性後期照護復健服務,並於病患返家後銜接長期照護服務,依個別需求轉介物理治療師繼續接受居家復健治療,以達更高之治療效益。因應需求更首創「膝關節急性後期照顧計畫」,期待能夠藉由術後之積極復健,延緩失能,促進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也呼籲,家中有65歲以上或50歲以上之身心障礙者且日常生活需人協助的民眾,可利用長照諮詢服務專線諮詢。

因應高齡化 產學6企業共組聯盟

因應高齡化 產學6企業共組聯盟#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再過5年,台灣就要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銀髮照顧的需求也同時需要社會正視,但目前針對銀髮族的安養照顧與生活所需似乎仍不夠全面。為此,台灣銀髮產業聯盟(TECIA)李宗勇主席表示,一個人、一個單位的力量是不夠的,唯有各方群策群力,藉由結合產、學的專業知識,加上整合平台、提供服務創新的能量,才能全方位、彈性地滿足他們的需求。面對台灣高齡社會的老人照顧議題,政府雖自97年起,就以稅收預算開辦十年長照計畫,但成效卻始終有限。如長照十年計劃推動迄今,照顧人口僅占老人總人口數的8.5%,明顯無法滿足民眾所需。因看見多年來台灣高齡需求發展和政府政策間的落差,為改善此情形與回應高齡社會的多元需求,特別集結六家標竿企業和學術界,組成台灣銀髮產業聯盟,希望透過不同領域的力量結盟,能因應未來高齡化的社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銀髮的需求需被看見必翔實業蔣清明表示,高齡社會是未來最重要的環節,但以目前的情況根本無法滿足銀髮族群,因此成立聯盟是希望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重視這個議題。中化生醫科技李宗勇也表示,公司長期銷售藥品,來往醫院常看見老人受到病痛的折磨,因此銀髮族若能在身體退化前,及早獲得良好的照顧,可以降低醫療負擔和不必要的病痛,因此聯盟的成立是希望讓老年人獲得更全面的照顧。紫金堂吳金德最後補充表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銀髮社會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希望能發揮本身企業的力量,並透過聯盟集結各領域的專業,共同關懷銀髮族群。

老有所終!台中市補助老年健保自付額

老有所終!台中市補助老年健保自付額#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高齡化的時代來臨,為了落實照顧長輩、善待老人、使老有所終,並打造友善高齡城市,台中市政府社會局102年7月起實施「臺中市老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補助」計畫,該項補助金額最高可補749元,而金額未滿749元則全額補助。設籍台中一年老者符合資格 補助金額上限749元因此只要設籍於台中市年滿一年以上的65歲老人及55歲以上的原住民,年綜合所得累進稅率5%以下的長輩,不論是公保、勞保或農保等身分,每人每月最高可補助749元,維護並照顧老年人的就醫權益;補助額度設有749元為最高上限,繳費未達749元者則全額補助,不再寄送繳費單。為了民眾便利,符合此項計畫的長輩不用自行提出申請,社會局會主動向民政局、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以及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進行資料比對與交換,將符合資格的台中市民名單,每個月由台中市政府提供給健保署,健保署會直接把民眾應繳的健保費直接扣除補助金額後,再寄出繳費單。五都補助老人健保措施 台中市利民 補助名單無須自行申請健保署呼籲,因為符合補助資格的對象名單是由台中市政府所提供的,因此如果台中市民對於補助資格有疑問,應洽詢台中市政府社會局處理;目前五都(台北、新北、高雄、台中、台南)都設有老人健保補助措施,只是資格有所不同。

提升長者生活品質 花蓮大規模推高齡友善城市

提升長者生活品質 花蓮大規模推高齡友善城市#高齡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因應花蓮縣高齡化時代來臨,花蓮縣衛生局主動邀集產官學界及縣府各局處,共同成立花蓮縣歷來規模最大的「花蓮縣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委員會」,透過跨單位整合,加速提升花蓮高齡長者更友善的生活支持環境。花蓮縣衛生局徐祥明局長表示,花蓮縣65歲以上長者人口比率占12.9%,已是高齡化縣市。其中鳳林鎮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率更高達21.5%,是全花蓮長者人口比率最高的地區,也是全國六大長壽村之一。為了協助花蓮長者們活得更健康、更活躍、更有尊嚴,徐祥明強調花蓮縣必須有組織及有系統地規畫建構長者友善環境,所以特別在花蓮縣長傅崐萁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具有跨界整合功能的「花蓮縣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委員會」,並立即召開推動委員會議。徐祥明指出,花蓮縣在縣長及議員們共同支持下,推出了長者旗艦版免費健康檢查,受惠人數超過兩萬五千人,對維護及增進花蓮長者健康發揮極大的效益。徐祥明也於期許各單位在規畫長者的相關政策,一定要「用心」與「創新」。來自花蓮縣議會擔任縣議員的推動委員們,則建議推動各鄉鎮市各具特色的在地文創產業,善用原住民、客家等極具花蓮在地特色的文化軟實力發展深度旅遊,結合觀光帶動花蓮的經濟發展,一方面有助於在地長者傳承珍貴文化,同時也可以振興在地經濟,吸引年輕人返鄉,改善獨居老人問題。衛生局將收集會中許多寶貴的意見,提供縣府做為政策制定方向,透過產、官、學界及社區部落共同啟動合作模式,引進更多資源,有願有力,一起營造花蓮高齡友善城市的願景。(圖片來源/花蓮衛生局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