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關係

樂閱讀/失戀要趁早

樂閱讀/失戀要趁早#兩性關係

有個二十歲的女孩,戀情總是不順遂,常常失戀。她痛苦絕望:為什麼倒楣的總是我?「失戀」是女人最不喜歡的字眼之一。不論人家讓她失戀,還是她讓人家失戀,不論之前愛得多辛苦多無助,一段戀愛關係的斷絕,在女人的心裡,總有它說不出來的痛。於是,就有清醒女子,固守著愛情關口,看破紅塵,看破愛,靜靜過她的柴米生活。很多女人,安安靜靜地結婚,安安靜靜地做主婦,生活在她眼裡,就是安然靜謐的。但是,忽然有一天,愛情從天而降,正好砸中她的腦袋,瘋狂了,離軌了,狂風暴雨了……三十歲的女人,對愛情往往是沒有免疫力的。那些自詡情場老手的男人總是說:不要去招惹良家主婦,開得了場,善不了後!三十歲之後的良家主婦,不易動真情,但若動了真情,就如滔滔江水,一發不可收拾!很多乖乖牌的小主婦,有了婚外情,會抹著眼淚鼻涕說:怎麼辦,我也不想搞到身敗名裂!但是,若這一生沒有真正愛過一次,我不甘心!女人一生總要結結實實談一次戀愛的,早不來,晚也要來。早來總比晚來好。愛情來得早,是享受;愛情來得晚,是麻煩。年輕女孩不要被「失戀」嚇住了追愛的腳步,要知道:二十歲時,失戀不可怕,可怕的是三十歲之後才開始失戀。嘍!(本文作者/蘇芩)(摘自/女人心計2/哈林文化出版)

樂閱讀/曖昧很美 大部分時候很愚蠢

樂閱讀/曖昧很美 大部分時候很愚蠢#兩性關係

基本上,這世界有幾樣事是任何人都會做的,吃喝拉撒睡;而有幾件事是只有少數人才會去做,其中一件叫革命。原來那是一種本能,後來她才知道那叫對事物的渴求──有人半夜在新宿看工人挖馬路,有人在曼哈頓瞪著可能是約翰藍儂留下的痕跡;還有一群人,在松山的小斜坡上,對著過往飛機呼叫,以為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她終於擺脫了一段曖昧戀情,卻義正嚴辭的公告週知,「我沒有跟他談戀愛歐。」戛然而止的原因,是他們倆跑到冷水坑純聊天,卻被對方尾隨而上的太太逮個正著。其實,沒有人相信他們會做出什麼越軌的行為,只能說是一段要很小心拿捏的曖昧情愫,只是他們比較大膽,不顧身分,或者他們想放手一博,不顧一切跑到最危險的地方去試煉自己的心性。應該說,她擺脫了一個喜歡搞曖昧的男人的箝制。女人都知道男人很不喜歡被人說有控制慾、掌控權之類的形容詞,尤其是用在對待女人時。可是男女關係一旦陷入了某種情境,就會陷入一發不可收拾的權力關係裡,這真的很難讓人接受,不過;這是千真萬確、不容否認的事實。甚至,在戀情尚未明朗化的曖昧情愫裡,更容易宰制對方,得到想要的。雖說男人可以辯駁女生也可以成為主體,成為宰制的一方,是的,端看誰比較能控制情慾、誰比較快陷落,甚至是誰主動挑起曖昧關係。主動的那一個人,往往是比較居心不良的,意思並不指向惡意,而是他想玩遊戲,卻沒把握可以負責,甚至是想玩一場不必負責的遊戲,因為沒有明說,就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就算說了,也可以裝傻,耍白痴略過。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就是一種傷害;對人類情感最深的傷害,因為它會讓人對自我質疑,一輩子都在問,這是不是真的?什麼是發生過的,什麼沒有發生過?在情感的流動裡,只有自己最清楚,可是跟你互動的那個人,如果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你該如何自處?不要隨便試煉一時失去理智的女人,有些傷一輩子都不會好,因為傷口在心的最深處,很難治癒。(本文作者/蕭秀琴)(摘自/輕芳療,愛情的靈藥/自由之丘出版)

樂閱讀/不要把愛自己的事寄託給別人

樂閱讀/不要把愛自己的事寄託給別人#兩性關係

長期以來,女孩們總是被告誡不要輕易失身,隨著時代發展,人們追求男女平等,這個觀點似乎有些過時,但細細想來,這個告誡真的沒有錯。社會學家瓦西列夫在《愛情論》指出,一切愛情都是以性為基礎。男女對性愛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女人的性愛感受更多表現在對男人的情愛上;而男人在性愛過程中,則比較偏重肉體的享受。上床,可能是男人對女人興趣的終結,也可能是女人對男人興趣的開始。隨著情愛發展,必然導致雙方不同程度的性接觸,由情愛轉向性愛的發展,是十分自然的規律;而性愛反過來又能增進情愛的深度,使情愛不斷發展和昇華。性愛使兩個人的距離拉近,情愛到性愛的發展,將帶給人們無限的樂趣和活力,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但如果處理不好,對女人身體和精神上的創傷,是永遠無法修復的。有不少年輕女孩不再把戀愛期間發生性關係看作是什麼越軌的行為,往往也不想控制自己的熱情和性衝動。有的第一次見面就上床,有的很輕易就獻出第一次,以證明自己的愛,結果導致有的女孩一年內就流產幾次,有的染上各種疾病,有的遭拋棄後痛不欲生。如果有男人對妳說:「妳必須以實際行動來證實妳對我的愛。」妳應該馬上表明自己的態度:「你若真的愛我,就應該尊重我的意願。」真正愛妳的男人,不會強迫妳,他會尊重妳;而玩弄女人成性或道德敗壞的男人,則往往會死纏不放。對於妳真正喜歡的男人來說,更不要輕易滿足他的性要求。這不是道德問題,而是維繫感情的技巧問題,越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對方越珍惜。雖然妳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要任何人對我負責,我願意。」但是妳終需對妳自己負責。有的女孩迷戀對方的英俊相貌、風度、地位、權力或金錢,往往不能把持自己,等被對方拋棄後,才回過神來。男方的理由很簡單:「既然妳這麼痛快就答應我,妳當然也會同樣痛快地答應別人。」原來,一切苦果都是自找的。經常聽到一些女孩失戀後,為自己感到不值得。我對她們說的話是:「值得妳愛的人,妳就好好去愛;不值得妳愛的人,趁早別愛!」男人就像商品一樣,也分品質好壞、功能的不同。有些女人的惡夢,就是從挑到一個壞男人開始。為什麼我們經常會談論,某女孩長相不錯,家世豐厚,溫順善良,卻婚姻不幸;有的女孩相貌平平,脾氣很大,卻找了個對她百般寵愛又很顧家的男人?女人婚姻是否幸福,自身的原因佔三分之一,對方的人品佔三分之一,相處方式三分之一。不值得妳愛的人,是那些對妳的付出視而不見的人;對妳的要求無禮,且得寸進尺的人;對妳忽冷忽熱的人;經常打擊妳、抱怨妳的人……而那些值得女人託付終生的男人,通常都有共同點:他對妳的愛比要求多;尊重妳的感受,不會無緣無故抱怨妳;有責任心,凡事為妳承擔;他愛妳,但不溺愛妳。與他相處,妳不僅能體會到幸福,而且還能提升自我價值。(本文作者/水淼)(摘自/溫柔的堅定:讓妳的內心閃閃發亮,再也不受傷/哈林文化出版)

樂閱讀/夏娃愛上夏娃 亞當尋找亞當

樂閱讀/夏娃愛上夏娃 亞當尋找亞當#兩性關係

男女相互愛戀,一般人總視為天經地義。至於男生愛男生或女生愛女生的愛情,到底又礙著了誰?為什麼同性相愛戀,就往往擔心被人發現、害怕曝光?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在人類成長過程中,不論男女,的確是會經過一段或長或短的「性別混淆時期」。而12到18歲的青少年,是身心最不安定的階段,在心理輔導上稱之「狂飆」期。那是情緒、心志最容易起伏波動,對自己、對他人最容易產生喜惡、憂愁的生命風暴期。盲目追隨流行的腳步,狂熱的投入各種偶像崇拜,常常也是青春個體無法擺脫的「罩門」,有人甚至會誤將「同性戀」當作某種「流行」,而懵懵懂懂跟人掉入另類的迷思。少年男女最在乎同儕友誼的認同感,由同性友情延伸到比較親暱的肢體語言,正是人格發展形成的摸索期:學妹因崇拜學姐的多才多藝,自以為「愛」上學姐;男同學因佩服某位男同學投籃命中率高,著迷地緊盯對方每個投籃的動作,甚至他跳動的肌肉、流汗的臂膀。這不過是情感嚮往的另一種投射作用,在友情與愛情的擺盪間,也就出現了如夢似幻的「假性」同性戀,跟真正的「同性戀」仍有段大差距呢!對青春紅顏的心靈來說,情感的深淺常因時空的轉換而改變,今日的戀情也許是他日的幻象,昨日的新歡快速成為明日的舊愛。我以為,青少年還是別把自己太早定位「同性戀」與否,如果身心深感困擾,務必求助信任的師長輔導,或找醫院「青少年兒童身心科」醫生諮商。親愛的爸媽:如果真的發現孩子有明顯的同性戀傾向,甚至察覺孩子除了排斥異性,還有具體的同性親密行為。身為父母的要不動怒、不懊惱哭泣為首要。跟孩子平心靜氣、好好地談心,才能開啟親子協商的第一扇窗。至於,是不是真為同性戀,還是要找公正、客觀、專業的精神科心理醫師會談,才較實際。(本文作者/陳美儒)(摘自/接住孩子的青春變化球/時報出版)

樂閱讀/高明的控男術不是違反人性 而是以柔克剛

樂閱讀/高明的控男術不是違反人性 而是以柔克剛#兩性關係

每個女人其實都有本領,高低之分而已。本領要使得好,得不著痕跡、潛移默化,這才叫高明;不高明的女人才要張牙舞爪地讓別人看自己的狼狽模樣。妳可以每日按表操課地鍛鍊自己的身材,卻不用告訴別人減肥有多辛苦;妳可以花時間心力跟男人磨合溝通,但犯不著老是跟姊妹淘抱怨這過程有多累人。記住,妳得默默努力,做得好也不必張揚。雕塑體態是妳自己的功課,變漂亮也是妳自己的事;與男人磨合是你倆之間的課題,幸福終究只屬於你們兩個。近日電視節目總愛邀約一些人妻分享馭夫術,老實說我看得頭皮發麻。緊迫盯人、奪命連環叩紛紛出籠,好像誰的伴侶愈乖,誰就能得到更多的尊敬。她們講得得意,我聽了嗤之以鼻。女人不只得美麗,還得優雅。優雅是一種態度,那些人妻做的事情叫牛不喝水強壓頭,妳以為她們高明到哪裡去?要這樣才綁得住另一半,那叫失格。做人可以失戀、失婚,但千萬不能失格。去網路搜尋「控男術」、「馭夫術」,可以跑出兩百八十萬條資訊,似乎每個女人都在尋找駕馭另一半的方法,不過也有太多人誤會了「控男術」的意思。男人當然得教育,但這不是叫妳像老師教學生那樣地教,不是凡事聽命於妳就是好男人,也不是處處比男人強就是有本領。我不支持沙文主義,也不認為女人一定是弱者,但是妳別以為壓過男人就等於成功地掌控男人。男人可以自覺比妳強,卻還是忍不住對妳死心塌地。女人不一定要處處贏男人,更不一定要騎在男人頭上才叫成功,畢竟受得了這種女人的男人實在稀有,而絕大比例都是吃軟飯的小白臉。這不是叫妳只能當男人的附屬品,因為附屬品可以輕易割捨且替代性高,妳犯不著這樣委屈自己討好男人,他不開心就把妳一腳踢開。真正的控男術不是逆天而行、違反人性,高明的女人會懂得順勢而為、以柔克剛。如果男人喜歡看妳一點都不感興趣的棒球賽,妳該做的不是命令他轉台,而是去廚房煮一道小點心,讓他在看完球賽時有食物墊胃,妳再趁隙告訴他其實妳想要他陪;如果男人太過老實,總是在公司受了一肚子氣,妳該做的不是心疼地罵他太笨,而是適時提醒他做人做事的眉角,讓他盡可能地避免麻煩。男人從此更顧慮到妳的感受,誰的功勞?妳的;男人在待人處世上更得心應手,誰的功勞?也是妳的。但妳不必搶功,因為他變得更好,受惠的也是妳。想要把一件衣服穿得好看,修改它是下策,真正的解決辦法是讓自己的體態更健美;想要讓男人對妳死心塌地,從外在施壓控制是下下策,妳得是他心中的支柱,他沒有妳萬萬不行。如果妳很漂亮,會成為男人的面子,但是要當面子容易,也未必長久;有本事的女人不但要成為男人的面子,更要成為男人的裡子,妳不只得聰明,還得將身上的鋒芒收放自如。(本文作者/Sphinx)(摘自/男人如衣服/松果体出版)

樂閱讀/舊愛比較美?回憶在作祟啦!

樂閱讀/舊愛比較美?回憶在作祟啦!#兩性關係

大部分的男人最不喜歡女人的一點就是,常常會拿別人跟自己比較,尤其是拿前男友跟他比較。前男友是這世界上最莫名其妙的生物,他們就像是一座貞節牌坊一樣,常常三不五時被拿出來「表揚」一下,因為這輩子妳都得不到他,他在妳的心中反而變成某種特殊而美好的存在。我有一個認識多年的朋友,她和第一任男友分手之後,又交了好幾個男朋友,卻始終過得不快樂。這並不是因為她後來交往的對象都是爛咖,而是她總是不斷地拿後來這些男友的缺點,和初戀男友的優點相比,怎樣都接受不了交往中的男人,覺得他們不是她想要的。前一陣子她告訴我,她最近交往的男友,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不過就是相貌沒有前男友好看;有些時候她覺得還可以接受,其他時候看著男友的臉又會覺得很痛苦,還是忍不住把這個人和前幾個相比,感覺自己找的對象怎麼條件愈來愈差,時不時地就會朝男友發脾氣。最後男友受不了她太愛比較的個性,主動提出分手。因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沒有人會希望對方心中住著一個永遠沒有機會超越的對象。如果好男人像是一件保暖的羽絨外套,那妳的過往回憶就是一台正在強力清洗的洗衣機。把羽絨外套直接丟進洗衣機,洗衣機的旋轉力會讓外套裡的羽絨被攪碎,甚至糾結成一團,洗完之後整件衣服也全毀。質料愈好的衣服,就愈禁不起洗衣機清洗流程的折騰;條件再怎麼好的男人,也不該丟入妳對舊愛的回憶當中跟著一起翻攪。真正的好男人,就如同一件手工訂作的高檔衣服,他們的質料就是不適合丟進洗衣機裡和其他衣服一起清洗,妳硬要給他們加入各種考驗來證明對妳的愛,只不過是在強人所難。妳要怎麼樣計算和比較,談戀愛才不會虧本,才會比較划算呢?在對方身上一一貼滿標籤,每天拿來和別人相比,這樣就能夠量化這份愛情到底會不會讓妳幸福嗎?假如某天妳不小心洗壞一件質料超好的高檔衣服,妳大概會心疼很久;同樣地,當妳成天把身邊的男人拿來無謂地比較,期待他們總是給妳意外和驚喜,最後反而錯過了一個真正的好男人,曾經滄海難為水,洗壞的高級訂製服怎樣挽救也回不去它原本的樣子,任憑妳再怎麼捶心肝也是枉然。(本文作者/Sphinx)(摘自/男人如衣服/松果体出版)

樂閱讀/擁有伴侶才能保持年輕美麗?

樂閱讀/擁有伴侶才能保持年輕美麗?#兩性關係

粗壯耐用的身體,實用強健的骨骼,這些都反映出生物如何「力圖生存」。不過,若加上「物種保存」這個偉大目標,就會多出另一個價值觀,那就是「美麗」。年輕和美麗都是生物在意識到「伴侶」時的表現。擁有吸引異性的外觀,才能交配留下子孫,因此先不考慮實用性,講究的是華麗、光澤、纖細、柔軟等。公孔雀尾部羽毛大大開屏時,就是吸引異性的表現,彷彿正在告訴異性「我的羽毛裡沒有寄生蟲,所以很健康喔!」或是「我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等等。看起來是否年輕美麗與有「伴侶」的存在密不可分。充滿年輕魅力的人如果不是隨時有戀愛對象,就是總是對異性充滿興趣。美國匹茲堡大學柯恩(Bernard Cohen)教授於1979年提出以「生活習慣與壽命短縮日數」為題的論文。論文中闡明吸菸或肥胖將縮短六年,癌症將縮短三年壽命等,各種生活要素與壽命短縮之間的關聯性。其中有一個有趣的主題:「鰥夫會縮短八年的壽命」。細胞時鐘的設定是隨著生殖年齡的結束而停止。和會停經的女性不同,一生都擁有生殖能力的男性本來應該是長壽的。然而,若沒有伴侶,細胞就會因此判定「生殖年齡已結束」。換句話說,如果一直保持「男性雄風」,壽命就能延續。就算不性交,只要有戀愛對象就能長命。女性也一樣,有戀愛對象的人看起來總是比較年輕。不過,女性和男性不同的是,失去伴侶對壽命的影響不大。因為女性在生殖年齡結束後仍有育兒使命,基因會為女性延長端粒的壽命。只要還有身為母親的使命,女性就不會失去活力。即使孩子獨立了也不用擔心,因為還有孫子可以照顧。只要有疼愛的對象,不只心靈會受到滋潤,也能延年益壽。(本文作者/南雲吉則)(摘自/南雲醫生的「不生鏽」生活術/商周出版) 

樂閱讀/男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

樂閱讀/男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兩性關係

某媒體刊登一篇周平教授所寫的文章,開頭即寫到「信不信由你,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科學相關研究也指出,不管單身與否,男性對異性的友誼是建立在「性吸引力」之上的。精神性的柏拉圖之愛相較之下,女性大多認為異性之間可以有純友誼,或建立在柏拉圖式的關係上;男性認同純友誼的比例則比較低。從美國某大學所做的問卷調查,以及網路流傳的研究論文,大部分的論點也都是如此。我研究醫學和生理學,近年也深入到腦部的研究,所以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我認為異性之間的友誼交往,有的確實是建立在性吸引上,或者更直接的說,這種所謂「交朋友」,其主要目的是選擇結婚對象,先交「朋友」,看看雙方相處上是否合得來,然後逐步發展,論及婚嫁或當固定伴侶。曖昧與否,問內分泌就知道我覺得異性朋友中,一定有一些是絕對不可能發展為愛情或結婚的,如年齡,身高、家庭教育背景、個性、愛好、婚姻交友狀況、特長等。如果只是互相合作共事、互相幫助,這也算是不錯的人際拓展;如果硬要打迷糊仗、玩曖昧遊戲,或只是想證明自己吸引異性的能力,那就真是「居心叵測」了。從腦神經生理、心理學來看,如果是純友誼,那完全是大腦前額葉的事,和性慾有關的神經根本無關;但如果心有慾念,則內分泌及有關神經核都會有所活動。所以,要科學證明兩人之間的友誼到底「純不純」並不難,交給專門的儀器測定就會露餡了。而且調查這種問題,基本上不能太相信問卷,因為人是會說謊騙人的,甚至還會自己欺騙自己呢!(本文作者/徐剛)(摘自/大腦,你在忙什麼?/方舟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