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

陳德烈秀私房菜!健康環保上班族首選

陳德烈秀私房菜!健康環保上班族首選#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上班族為求方便,中午休息時間隨便吃個便利商店或小攤販果腹就好,成了不折不扣的外食族。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調查發現,高達七成八的上班族是外食族,其中有九成四的外食族使用一次性的容器,相當不環保。藝人陳德烈也說,因為拍戲的關係,有時會吃便當,但便當裡的青菜份量少,加上太油、太鹹,吃久了覺得對身體很不好。因此,愛煮菜的陳德烈,在北醫附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的指導下,現場展示自製的健康餐盒,所有食材從採買到烹調都不假他人之手,而且使用保鮮盒盛裝,不但健康衛生又環保!陳德烈對於煮菜烹調相當有心得,由營養師提供菜單,準備了一份「五色元氣餐」,並教大家烹調的小秘訣。這份餐點選用五穀飯,富含營養素及纖維,並保留了較多的維他命B1和B6,與一般白米飯相比,更容易獲得飽足感。主餐是香煎雞腿,陳德烈特地說明,烹調的時候可以先煎有雞皮的那一面,高溫之下,雞皮會分泌出最天然的雞油,再反面煎肉,調味料也不要加太多,就是一道清爽不油膩的肉類主食。在配菜部分,陳德烈選用大量的青菜,如玉米筍、綠花椰菜、蘆筍和紅椒、黃椒等食材,在汆燙的時候可以加入一點鹽巴定色,並迅速起鍋冰鎮,如此一來讓青菜保留完美的色澤,在加熱時也不會變黑、變老,影響賣相和胃口。此外,青菜用汆燙的方式也可以減少油類的攝取,在炎炎夏日是個不錯的選擇。最後,陳德烈也提醒,好吃的食物在製作的過程就要下功夫,而且要養成常常買菜的習慣,不但食材可保新鮮,也可以和攤販「搏感情」。陳德烈建議,食材可以選擇有吉園圃、CAS等標章認證的產品;在挑選青菜時,可以選購被蟲蛀的青菜,這代表沒有添加過多的農藥,對健康更有保障。上班族外食雖然方便,但如果每天花一點時間準備上班時的午餐,不但衛生、健康、環保,省下來的費用也相當可觀!圖:陳德烈(左)和營養師蘇秀悅(右)展示方便上班族攜帶的營養餐盒,拒當外食族,不但健康、環保又省錢。(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外食族增 當心膽固醇過高

外食族增 當心膽固醇過高#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人受到西方飲食文化的影響,加上忙碌的現代人經常以速食或便當草草果腹,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人口暴增,導致罹患高血脂方面疾病者越來越多。從民眾的健康檢查報告中更發現,高血脂症有普遍化和年輕化的趨勢。尤其高血脂症剛開始沒有明顯症狀,往往等到突然爆發心肌梗塞才讓人警覺事態嚴重。阮綜合醫院內分泌科簡誌銘醫師解釋,高血脂症即是由於血中脂肪過高所產生的疾病,也是造成動脈硬化症和心臟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嚴重的話將造成血管阻塞、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和心臟病。引發高血脂症的禍首血脂肪,就是在血管內隨血液流動脂肪,包括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兩種。其中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兩種。低密度膽固醇含有大量小體積膽固醇,很容易滲入血管內壁造成動脈硬化,被稱為「壞的膽固醇」。反過來,高密度膽固醇含有大量磷脂類,可帶走血管內的膽固醇,更發揮清潔血管的作用,防止進一步的動脈硬化,又稱為「好的膽固醇」。此外,三酸甘油脂過高,也是造成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只是影響程度略低於膽固醇。雖高血脂症多是遺傳或疾病因素如糖尿病、肥胖所引起,但因現代人多數以外食為主,常常吃得太過油膩,長久累積下來造就了不少人,從年輕就已經有血脂肪偏高的情形。飲食如每日脂肪攝取超過總熱量的40%、飽和脂肪酸超過總熱量的10%、膽固醇每日攝取超過 3 0 0亳克等,都會讓自己承受高風險。簡誌銘醫師提醒,高膽固醇的食物大多存在動物的內臟和蛋黃內,動物性的油脂更是高膽固醇的來源,這些食物應盡量少吃;但魚和植物油屬於不飽和脂肪酸,即可以多吃,蔬菜含有豐富纖維質又熱量低,多吃也有助降低血脂肪。此外,攝取過多熱量會在體內轉換成三酸甘油脂,醣類和澱粉不宜多吃。經過三個月生活和飲食的調整後,若沒有明顯改善,則應該接受藥物治療,特別是有家族遺傳體質者及更年期後婦女,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高血脂症,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超級愛健康/外食隱藏的高納、高膽固醇

超級愛健康/外食隱藏的高納、高膽固醇#外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報導)現代人生活真的越來越便利,舉凡吃的、喝的、用的等,幾乎都要感謝便利商店對我們的貢獻。現在幾乎每三步、五步都可以看到便利商店,便利商店為我們生活帶來諸多便利性,有時候連一天三餐都可以在便利商店解決。便利商店雖然真的很方便,但是要怎麼挑,才能吃出健康,這就是一門學問了,許多人早餐常會選的搭配組合,如:燕麥奶加麵包,看似營養健康,但營養師李婉萍說,麵包有隱藏式膽固醇問題。而市售燕麥奶飲品也屬澱粉類製品,若再搭配麵包吃,長期下來,會導致膽固醇過高。且很多人以為吃燕麥可以減肥?但燕麥熱量是米飯的1.6倍,當心瘦身不成反增肥。想健康吃可搭配,地瓜、豆漿、生菜沙拉,這樣植物性、高膳食纖維、植醇的組合不但低膽固醇,還可以降膽固醇。而飯糰加蔬果汁,這樣看起來很均衡,有飯有肉,蔬果汁又是高纖,早餐或中餐這樣吃應該很健康!但李婉萍說,長期吃下來恐會有高鈉低纖的問題,因飯團配料可能為加工製品,而加工製品在製作過程中就已加很多鹽分來延長保存期限與調整口味,即便飯團吃來不鹹,但仍含有高量鈉離子。三角飯團的份量較少,所以整體鈉離子含量較低,但是要小心某些三角飯團外包的海苔還有另外灑鹽,更是要看清楚食品標示。另外蔬果汁都是糖分,毫無纖維質可言,平均每100cc約40卡到50卡,每天喝下500cc的蔬果汁,就攝取了將近一碗飯的熱量!也等同於三分之二杯珍珠奶茶。化學博士吳家誠也說,現代年輕人嗜吃重鹹,間接導致高血壓、中風年輕化。調查分析十九到三十歲年輕人,鈉攝取來源九成分別來自加工或調理食品,以及烹調或飲食時的調味料添加,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兩千四百毫克,相當於一天不宜吃超過六公克鹽(約一茶匙),或七又五分之一茶匙的醬油,長期吃鹽過量,將不利健康。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47

外食隱藏的問題 高納、高膽固醇!

外食隱藏的問題 高納、高膽固醇!#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真的越來越便利,舉凡吃的、喝的、用的等,幾乎都要感謝便利商店對我們的貢獻。現在幾乎每三步、五步都可以看到便利商店,便利商店為我們生活帶來諸多便利性,有時候連一天三餐都可以在便利商店解決。便利商店雖然真的很方便,但是要怎麼挑,才能吃出健康,這就是一門學問了,許多人早餐常會選的搭配組合,如:燕麥奶加麵包,看似營養健康,但營養師李婉萍說,麵包,有隱藏式膽固醇問題。而市售燕麥奶飲品也屬澱粉類製品,若再搭配麵包吃,長期下來,會導致膽固醇過高。且很多人以為吃燕麥可以減肥?但燕麥熱量是米飯的1.6倍,當心瘦身不成反增肥。想健康吃可搭配,地瓜、豆漿、生菜沙拉,這樣植物性、高膳食纖維、植醇的組合不但低膽固醇,還可以降膽固醇。而飯糰加蔬果汁,這樣看起來很均衡,有飯有肉,蔬果汁又是高纖,早餐或中餐這樣吃應該很健康!但李婉萍說,長期吃下來恐會有高鈉低纖的問題,因飯團配料可能為加工製品,而加工製品在製作過程中就已加很多鹽分來延長保存期限與調整口味,即便飯團吃來不鹹,但仍含有高量鈉離子。三角飯團的份量較少,所以整體鈉離子含量較低,但是要小心某些三角飯團外包的海苔還有另外灑鹽,更是要看清楚食品標示。另外蔬果汁都是糖分,毫無纖維質可言,平均每100cc約40卡到50卡,每天喝下500cc的蔬果汁,就攝取了將近一碗飯的熱量!也等同於三分之二杯珍珠奶茶。化學博士吳家誠也說,現代年輕人嗜吃重鹹,間接導致高血壓、中風年輕化。調查分析十九到三十歲年輕人,鈉攝取來源九成分別來自加工或調理食品,以及烹調或飲食時的調味料添加,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兩千四百毫克,相當於一天不宜吃超過六公克鹽(約一茶匙),或七又五分之一茶匙的醬油,長期吃鹽過量,將不利健康。

醫訊/健康減重 外食族該如何吃?

醫訊/健康減重 外食族該如何吃?#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肥胖,在醫學界是歸屬新陳代謝症候群之一,過度肥胖容易引起血壓過高、血糖過高、心血管等慢性疾病,要避免或改善這些代謝症候群,減重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在飲食上應如何攝取才能兼顧健康又能控制體重是一大學問,外食族在外又該如何選擇食料?因此天主教若瑟醫院開辦免費的減重班,除了說明6大食物的營養外,更教大家健康減重的均衡飲食原則與技巧等。活動地點:雲林縣若瑟醫院十一樓第二會議室活動時間:101年6月26至101年8月7日為期六週活動洽詢:(05)633-7333轉8269。

超級愛健康/三餐老是在外 小心你的血太油了!

超級愛健康/三餐老是在外 小心你的血太油了!#外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大多選擇外食,但高熱量的飲食、及生活型態不正常,以致於許多人已有高血脂而不知或不以為意。根據調查,台灣人高血脂率是百分之二十,等於平均每五個成人,就有一個人血太油,高血脂經常沒有任何症狀,卻是造成動脈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高血脂是怎麼形成的,該怎麼預防血太油呢? 潘懷宗博士解釋,所謂的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當血液中流通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濃度高於正常值時,稱為高血脂症。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值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過低時,又稱為血脂異常。因此高血脂症除會導致心臟疾病之外,也與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而大家常說的三高指的是,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而三酸甘油脂跟膽固醇的差別在於,這兩者都屬於血脂,即血液裡的脂肪,通常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升高。三酸甘油脂,是體內能量及體脂肪的來源。血脂肪不正常,指的是壞的膽固醇過多、好的膽固醇太少、三酸甘油脂過多。常聽說高血脂患者需要一輩子吃藥控制血脂,對此,潘懷宗博士也說到,答案是肯定的,有家族病史、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多重危險因素的病人,更須按時服藥控制血中膽固醇。長期服用降膽固醇藥物的病人,不要隨意貿然停藥。有研究顯示,隨意停藥會影響血中發炎指數上升,增加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而許多人想說只要多吃水果,就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脂,其實是不一定的,因為吃錯時間不但無法降低膽固醇,吃太多反而可能讓血中的三酸甘油酯增加!飲食來源的膽固醇僅佔每日膽固醇總量的1/3,無法抑制體內合成的膽固醇!水果吃太多,一樣會轉為脂肪堆積在體內,要多加注意。其實高血脂最主要就是不健康的生活形態造成,包括總熱量攝取過多、缺乏運動兩大主因,外食族老是三餐在外,除了注意飲食,更要搭配正確運動,才能有效預防高血脂。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03

外食人口增 三多三少健康吃

外食人口增 三多三少健康吃#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上班族工作繁忙及雙薪家庭普及,造成外食人口增加,大家都成了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如何選擇好吃健康的餐點是重要生活議題。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100年全國職場健康促進暨菸害防制調查調查顯示8成以上職場員工每日攝取未達3蔬2果的建議量。基隆市衛生局提供三多、三少外食健康方法:1.少油:儘量不買油炸的食物,選擇以蒸、煮、烤的方式烹調食物,吃燙煮的蔬菜或生菜時不要淋上肉汁,減少油脂攝取。2.少鹽:儘量少購買醃漬類食物以及減少額外沾醬,不要選擇醃、燻、滷調味的料理,外帶食物時請商家少加鹽、醬油等調味料。3.少加工:減少精緻食品、加工食品的攝取例如罐頭、速食、甜點等,多選擇天然食物如蔬果、五穀類。4.多水:多喝白開水,以無糖茶飲取代含糖飲料。5.多穀:選擇全穀類主食,用五穀米、糙米飯取代白米飯。6.多蔬果:每餐少點一份葷食,自行攜帶水果或購買新鮮水果、用水果或蔬菜棒來替代點心零食,每日建議3蔬2果,增加纖維的攝取及飽足感。

外食族營養不均 可適當補充維生素

外食族營養不均 可適當補充維生素#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維生素又叫維他命,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元素,主要可從飲食中攝取,維生素分為脂溶性維他命(A、D、E、K)及水溶性維他命(B群及維他命 C)。脂溶性維他命貯存在體內的時間較長,容易有堆積及劑量過高的問題,而水溶性維他命貯存在體內各不同的組織,貯存時間較短,最多為數星期而已,使用多量的水溶性維他命,在體內會隨尿液而排出,所以只要日常飲食均衡且生活作息正常,並不需要額外補充,但是對於三餐老是在外又時常熬夜的年輕族群而言,有時候需要適當的補充維他命。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補充維生素要注意,選擇信譽良好製造商的產品、注意產品的有效期限,食管局強調,價格不是唯一標準,只要價錢合理,選擇信譽良好製造商的產品較有保障,另外要注意產品的有效期限,一次不要購買太多的量,先以小瓶包裝試試,若覺得適合再繼續購買,至於來路不明的產品,最好還是不要貿然購買服用。 此外衛生局也提醒民眾勿把維生素當作治病強身、延年益壽的營養補充品,因為長年累月過量服用的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其實不同食物中都有各種維生素,均衡飲食就是最好的選擇,只要每天攝取適量、多種類的食物,即能均衡供應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不需要過度仰賴營養補充品來維持身體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