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

熬夜會爆肝?高油高脂食物才會真傷「小心肝」

熬夜會爆肝?高油高脂食物才會真傷「小心肝」#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熬夜爆肝?漢堡、薯條、鍋貼、啤酒、炸雞,這些高脂高熱量食物,除了會造成肥胖與心血管疾病之外,更有機會讓罹患脂肪肝的風險暴增,根據統計,我國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罹患脂肪肝,無論男女,幾乎半數全都中標,其中,脂肪肝易造成肝炎之外,更會提高罹患肝癌的風險,其中外食族,恐怕都淪陷於脂肪肝所帶來的威脅之中!根據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上班族的外食比例日漸攀高,幾乎超過八成比例天天外食,其中,更有六成七以上的上班族,更是天天三餐全都外食,也讓上班族們的「小心肝」大受影響!只要是外食 罹脂肪肝風險就爆增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建議指出,以一位男性舉例,每日平均建議攝取的油脂量,大約落在六十公克左右,而近期就有一份「十大恐怖外食組合排行榜」公布,其中第一名就是速食店最常見的漢堡配薯條在喝一杯可樂,油脂含量高達四十三克,幾乎一餐就能超過一整天的建議攝取油脂量。此外,一般上班族最常接觸的排骨便當,若搭配珍珠奶茶一起下肚,油脂含量也達四十六公克。而鍋貼配上含糖豆漿,油脂含量也逼近四十公克,都是榜上有名。另滷肉飯、魚丸湯、拉麵、近期最夯的霜淇淋、紅燒牛肉麵等等,都是所謂的高油脂食物,換句話說,民眾若天天外食,吃到的食物幾乎都含高油高脂,難怪脂肪肝的比例總是居高不下。半數民眾不知脂肪肝成因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院長祝年豐醫師表示,外食最令人擔憂的就是高油、高鹽、高糖以及各種食品添加物,因此過去國人大多都認知到外食會對身體造成代謝負擔,然而調查最令人憂心的是,7成民眾已認知到外食對於心血管或腎臟可能造成負擔,卻僅有不到一半的民眾警覺到外食傷肝風險。祝年豐醫師提醒,上班族一餐最普遍的選擇就是公司附近的便當店或麵攤,外加一杯手搖杯飲料,下班好不容易鬆一口氣,晚餐更愛找朋友到館子大吃大喝、以慰辛勞。其中高油、高鹽、高糖,對於肝臟恐造成極大的風險。事實上,肝臟也是身體代謝的重要器官之一,如果肝臟代謝功能無法順利運作,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脂肪肝等問題。台灣目前約每2~3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之前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曾針對 3,851名上班族做的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有高達 41.9%的上班族有輕重程度不一的脂肪肝,男性罹患比例竟高達 49.1%,因此現代職人千萬別忽略外食導致肝臟代謝負擔的嚴重性!

愛吃雞排配珍奶 孩童容易長不高

愛吃雞排配珍奶 孩童容易長不高#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外食高鹽高熱量,小孩容易長不高!兒童放學後,由於家長忙碌,許多小朋友經常買垃圾食物充飢,但亂吃的結果,將嚴重影響發育。醫師指出,孩童愛吃雞排配珍珠奶茶,相當於兒童一餐的卡路里量,一天吃2份晚餐很容易過度肥胖,間接導致長不高等發育遲緩問題產生。根據雙和醫院調查顯示,大台北地區國小及國中學童,有5成2會在放學後購買外食,其中超過6成的小朋友熱衷雞排、薯條等油炸食物,另外,也有5成以上喜愛珍珠奶茶等飲料,比例相當高。醫師表示,國中生、小學生喜愛的油炸類和含糖飲料,不僅熱量高,也可能因為回鍋油酸價過高而產生致癌物;食入過多的油脂,恐引起血脂肪、血壓的變化,長久下來也會抑制鈣質吸收,不但影響孩童發育,也因營養不均衡,容易產生腸胃不適、嗜睡等情形。想高人一等 飲食、運動、睡眠缺一不可聶美華中醫師也表示,小朋友想長高,最重要的條件不外乎均衡充足的飲食、睡眠及運動,但現代家庭外食多,容易多油炸、少青菜,建議每天至少讓孩子在家吃一餐,且一定要準備青菜水果,同時要鼓勵他們多喝水、戒飲料,因含糖飲料中有太多香料、色素,且糖分過高會讓生長激素分泌變少又增加體重。聶美華中醫師提醒,生活習慣是發育的關鍵,外食高熱量容易肥胖,而肥胖者對生長激素的反應不佳,如此一來就不容易長高。醫師強調,均衡飲食並非吃得多,而是要吃得健康,必要時可以依照醫師指示選擇漢方滋補,如龜板、鹿角和人參可調整體質,晚睡的青年可用穀芽、黃耆幫助入睡。

上班族外食別亂吃 當心腸胃老化30歲

上班族外食別亂吃 當心腸胃老化30歲#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上班族外食多,小心腸胃老化!101年癌症十大死因中與腸胃道相關的癌症就佔了17.3%,其中外食餐點多為高熱量、高脂肪食物且缺乏鈣、纖維等營養素,長此以往將導致營養失衡,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涂蒂雅指出,近年來患有消化性潰瘍、胃酸逆流性食道炎以及便秘等患者越來越多,其中多與飲食習慣有關。  便當店成了上班族主餐來源,涂蒂雅說明,現代人無法避免外食,因此烹調方式選擇盡量以蒸、煮、烤、滷取代炸、煎,如烤雞腿優於炸雞腿,主食建議選擇全穀飯,避免高油烹調的炒飯、炒麵,飯後以湯品取代飲料。多攝取高纖維食物  避免腸胃道疾病夏季是腸胃病的高發期,若有腸胃道疾病時,在飲食上就要選擇無刺激性、低纖維並且以軟嫩食物為主、避開高油烹調食物,以免刺激胃液分泌及破壞黏膜,而高纖維不易消化,患腸胃道疾病時盡量避免,但平時要多攝取高纖維食物。 涂蒂雅建議,若無法避免聚餐、宴會,可多選擇高纖維蔬菜;勾芡食物用筷子夾,不要用湯匙撈;糖醋、茄汁、蜜汁、醋溜等加糖烹調食物少吃;碎肉丸、獅子頭、蝦丸、火腿等動物性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盡量少挾;油炸食品、油酥類點心如蘿蔔絲餅、棗泥酥等最好少吃;飲料盡量選擇未加糖的茶或白開水,不喝果汁、汽水、酒。

醫訊/外食方法

醫訊/外食方法#外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控制體重常遇到瓶頸?面對坊間琳瑯滿目之美食,到底該如何選擇兼顧自己的減重計劃又能享受美食?有鑑於此,遠東科大、奇美醫院永康總院特舉辦「外食~減肥成功關鍵」講座,講師:該單位營養科賀智瑢營養師。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外食~減肥成功關鍵時間:102年6月5日(三)下午 16:10 ~17:10地點:遠東科大(台南新市區中華路49號)洽詢:06-281 2811 轉 52987 社區醫療部洪小姐 或轉5292李專員

外食選優良餐飲 飲食更安心

外食選優良餐飲 飲食更安心#外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生署指出,根據外食情況調查,將近6成國人早餐外食。而為全面提升民眾的飲食衛生安全,食品藥物管理局針對早餐業者已輔導,製作「早餐從業人員衛生操作指引手冊」供業者參考使用,並在102年擴大推動早餐店衛生分級評核工作。食藥局為鼓勵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之優良餐飲業,持續依GHP規範,做好自我衛生管理,自99年起推動餐飲衛生分級評核制度,由衛生局人員、專家學者組成評核小組,對業者的四項環節「人員、食材、環境及器具」實地查核評比,經現場評核,將符合GHP之餐飲業者分為「優」及「良」兩級。各衛生局除了公布通過餐飲衛生分級評核之商家名稱,並授予「餐飲衛生分級評核標章(優)」或「餐飲衛生分級評核標章(良)」標章(如下圖所示),業者可將標章張貼於店面明顯處,提供消費者用餐時參考。食藥局鼓勵民眾多挑選經評核為「優」或「良」的餐飲業,共同打造更健康、更安心的飲食環境。

醫訊/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

醫訊/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外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或遇到難以抗拒的婚喪喜慶,外食已是無法避免的場合,然而面對種種的外食型態,對糖尿病患而言心中的擔憂及挑戰更是困擾,在這些場合中該如何選擇才能享受美味又不增加負擔呢? 緣此,亞東醫院特舉辦衛教講座,這場次講題為「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將邀請蔡淑敏營養師主講,此次的講座營養師將為你分析常見的外食型態的優缺點並帶您聰明選擇  穩住血糖。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及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時間:102年1月16 日(三)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捷運藍線亞東醫院站)1樓思源廳洽詢:02-7728 1001

三餐在外隨便吃 兒童健康亮紅燈!

三餐在外隨便吃 兒童健康亮紅燈!#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上班族經常外食,就連家中的孩子也因配合大人的作息,成了小外食族。根據兒福聯盟調查發現,61.4%孩子的早餐經常外食,較六年前增加一成左右;另外有31%孩子的晚餐經常外食,進而出現「把零食當正餐」、「怕胖而少吃」、「省錢而不吃」、「偏食而亂吃」及「吃下不該吃」五項危機,調查也發現,有六成三孩子已出現外食問題行為,其中近一成更已達高度危險級。根據兒盟調查發現,當孩子沒有大人陪伴購買餐點時,有三成六的孩子曾經選擇他們喜歡吃、卻不一定營養的零食,四成二的孩子曾經把爸媽給的餐費拿去買零食、飲料吃,甚至有一成孩子經常如此,長期下來令人擔心。此外,五成二的孩子曾把錢省下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一成三經常如此,對還不懂得金錢的規劃與使用的孩子來說,實在令人擔心孩子真能如大人期待將錢用在「吃」的項目上。由於媒體、偶像所傳達「紙片人」風潮下,孩子也逐漸出現「瘦才會漂亮」、「少吃才會瘦」的迷思。調查發現有七成的孩子曾經買低熱量的東西吃,二成四總是或經常如此;除此之外更有四成四的孩子曾經為了怕胖而少吃一點或沒吃,實在令人擔心是否會對成長發育階段的孩子造成健康威脅。有七成的孩子曾經在買東西時,只選自己愛吃,不管有沒有營養,二成三經常如此;若以孩子於早餐店購買的飲料為例,六成八的孩子會選擇較無營養成分的紅茶、奶茶,而不是營養的豆漿、米漿或牛奶。 在食品安全部分,調查發現近兩成孩子不會注意乾淨衛生,近三成很少注意食物的保存期限,也難怪潛在衛生問題較高的小吃店,會是兒童最常外食的地點。對於孩子長期下來令人擔憂的外食問題,兒福聯盟提出三大營養危機,值得家長注意。依照衛生署所給予的飲食建議,每天應該吃五份的蔬菜水果。但檢視孩子晚餐的攝取情形時,會發現有高達七成五孩子晚餐沒有天天吃新鮮水果,四成三晚餐沒有天天吃新鮮蔬菜。一般外食吃到蔬菜水果原本就較為困難,超商賣的價格又相對較高,難怪孩子在衡量其金額後,會放棄攝取維生素和纖維質了。進一步比較外食兒童與其他兒童喝含糖飲料、吃油炸食物的狀況,會發現外食兒童吃垃圾食物的比例,明顯較其他兒童高。三成的外食兒童每天喝一瓶以上的含糖飲料,較非外食兒童高出許多;三成的外食兒童每周吃一次以上的油炸食物,也較非外食兒童高。此外,隨機調查孩子當天早餐與前一天晚餐吃了什麼,發現近一成的孩子沒吃早餐、4.8%孩子沒吃晚餐。無論是為了怕胖不吃、省錢想買其他東西或是來不及吃等原因,都令人擔心,外食兒童長期不正常的三餐飲食習慣會導致營養缺乏,影響孩子成長發育。因此,兒福聯盟建議,透過陪伴孩子購買外食,可以協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一起用餐更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家長可以利用較為空閒的週末煮2餐,平日煮1天早餐,透過這些「餐桌時間」,為孩子補足平時缺乏的營養,並累積親子間的更多互動瞭解。也建議家長常購買新鮮蔬菜、水果放置於家中,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更容易地攝取纖維質,達到「一日五蔬果」的需求,並教導兒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自己購買外食時,才會更容易選擇健康、營養的食物。圖:兒盟調查發現,有六成三孩子已出現外食問題行為,其中近一成更已達高度危險級。(照片/兒福聯盟提供)

陳德烈秀私房菜!健康環保上班族首選

陳德烈秀私房菜!健康環保上班族首選#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上班族為求方便,中午休息時間隨便吃個便利商店或小攤販果腹就好,成了不折不扣的外食族。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調查發現,高達七成八的上班族是外食族,其中有九成四的外食族使用一次性的容器,相當不環保。藝人陳德烈也說,因為拍戲的關係,有時會吃便當,但便當裡的青菜份量少,加上太油、太鹹,吃久了覺得對身體很不好。因此,愛煮菜的陳德烈,在北醫附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的指導下,現場展示自製的健康餐盒,所有食材從採買到烹調都不假他人之手,而且使用保鮮盒盛裝,不但健康衛生又環保!陳德烈對於煮菜烹調相當有心得,由營養師提供菜單,準備了一份「五色元氣餐」,並教大家烹調的小秘訣。這份餐點選用五穀飯,富含營養素及纖維,並保留了較多的維他命B1和B6,與一般白米飯相比,更容易獲得飽足感。主餐是香煎雞腿,陳德烈特地說明,烹調的時候可以先煎有雞皮的那一面,高溫之下,雞皮會分泌出最天然的雞油,再反面煎肉,調味料也不要加太多,就是一道清爽不油膩的肉類主食。在配菜部分,陳德烈選用大量的青菜,如玉米筍、綠花椰菜、蘆筍和紅椒、黃椒等食材,在汆燙的時候可以加入一點鹽巴定色,並迅速起鍋冰鎮,如此一來讓青菜保留完美的色澤,在加熱時也不會變黑、變老,影響賣相和胃口。此外,青菜用汆燙的方式也可以減少油類的攝取,在炎炎夏日是個不錯的選擇。最後,陳德烈也提醒,好吃的食物在製作的過程就要下功夫,而且要養成常常買菜的習慣,不但食材可保新鮮,也可以和攤販「搏感情」。陳德烈建議,食材可以選擇有吉園圃、CAS等標章認證的產品;在挑選青菜時,可以選購被蟲蛀的青菜,這代表沒有添加過多的農藥,對健康更有保障。上班族外食雖然方便,但如果每天花一點時間準備上班時的午餐,不但衛生、健康、環保,省下來的費用也相當可觀!圖:陳德烈(左)和營養師蘇秀悅(右)展示方便上班族攜帶的營養餐盒,拒當外食族,不但健康、環保又省錢。(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