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

大學講師誤食砒霜急性中毒 送醫後不治

大學講師誤食砒霜急性中毒 送醫後不治#出血

明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講師丁金超,上(12)月30日被發現倒在實驗室外走廊上嘔吐,緊急送林口長庚醫院急救後,在31日的時候呼吸衰竭宣告不治。根據該系陳姓助理教授表示,30日下午撞見他在實驗室外走廊,面色慘白、嘔吐不止。丁自稱服用砒霜,但因太過虛弱,陳姓教師聽不清楚他到底服用「三、四克」或「三十克」。經過急救之後,情況漸趨穩定,沒想到30日深夜,生命跡象突然不穩,直到31日凌晨一點多宣告不治。(圖片為砒霜粉末,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為Walkerma。)砒霜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無臭無味,外觀為白色霜狀粉末,故稱砒霜。分子式As2O3,是最具商業價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學開始物料。砒霜非常容易被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皮膚吸收。不管是吸入它的粉末或氣體,還是皮膚接觸到它,都會吸收它的毒性。如果不小心吃了過量的砒霜,會發生急性砷中毒,第一症狀便是出現消化系統問題,像是嘔吐、腹部疼痛及腹瀉常帶血。如果進入人體後,會破壞某些細胞呼吸酶,組織細胞不能獲得氧氣而死亡;亦可破壞血管導致出血、破壞肝臟,嚴重的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但是砒霜也不是一無是處,從以前到現在,砒霜也被應用在中醫和現代醫學中,微量時可治療皮膚症或改進血液,但0.06克是危險劑量,0.125到0.25克的三氧化二砷已足以致人於死地。在2010年香港大學醫學院發現,若劑量適當,砒霜的潛在毒性會被代謝,大大減低對心臟的副作用,並成功把砒霜研發成為處方的口服藥物,目前已治癒超過一百名血癌病人。台灣癌症防治網也指出,由於砒霜治療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的方式簡單,初期沒有明顯的副作用,還可以維持病人的生活品質,是一種病人及醫師都樂於選擇的治療藥物。

妙齡女生活習慣差 竟胃潰瘍休克致死

妙齡女生活習慣差 竟胃潰瘍休克致死#出血

很多人以為胃潰瘍再目前的醫療技術來說,應該是小毛病,但是沒想到竟然奪去一個妙齡女子的生命。根據雅虎中國報導指出,北京有一名23歲的女孩方言,在12月16日因急性胃潰瘍導致失血性休克去世。湖北省中醫院消化內科李天望教授表示,因為胃潰瘍而導致失血性休克,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圖為方言的照片,翻攝自雅虎中國。)該報導指出,很多時下的年輕人因為飲食習慣不佳,導致「玻璃胃」的情況十分普遍,「玻璃胃」是指因為錯誤的生活習慣,造成胃部嚴重受損,導致功能逐漸下降,最後變成不堪一擊的器官。報導中表示,在方言的微博當中,常常提到了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像是長期加班、熬夜、每天晚上9時後才吃晚餐等。湖北省中醫院消化內科李天望教授表示,胃潰瘍導致失血性休克,是有可能發生的事。如果潰瘍只是在普通血管上,又能及時就醫,仍有生還希望;但如果在小動脈上,短時間內會導致大量出血,就有可能危及生命。李教授強調,人體有自身的節律,長期不按時吃飯或經常暴飲暴食,可能會導致胃部受損,最後形成潰瘍。李教授特別提醒民眾,胃潰瘍除了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外,還可能導致穿孔甚至癌變。因此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腸胃,記得飲食規律,冬季注意保暖,多吃清淡食物,一旦出現胃痛等症狀,應該及時就醫,千萬不要拖延,以免造成遺憾發生。

登革熱疫情仍發燒 高屏澎病例不斷攀升

登革熱疫情仍發燒 高屏澎病例不斷攀升#出血

近來登革熱疫情持續上升,在高雄市、台北市、屏東縣、澎湖縣均有通報案例。高雄市本土登革熱案例仍未秋冬時節而趨緩,甚至是有擴張的跡象。本月在高市出現一名因登革出血熱的死亡病例。衛生局表示,截至16日的統計,今年的全國本土病例將突破900例。高雄市病例數計有611例,病毒型別為第二、三;南市本土登革熱則有44例,病毒都為第一型。(圖片翻攝自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衛生署近日統計數據顯示。高市今年本土病例,通報案例已達611例,疫情持續發燒;南市病例達44例,分別在中西區文賢里、光賢里及協和里傳出疫情;澎湖今年病例數也突破往年,達73例,馬公市內近日又傳出10例疫情,包括中興里、啟明里、重慶里及光復里等地,若有前往這些縣市,返家後出現登革熱症狀,如發燒、嘔吐腹瀉、肌肉痠痛、後眼窩痛、出疹等症狀,就醫時需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利於作最準確的判斷。疾管局表示,台灣與澎湖地區目前第一型至第三型登革熱病毒同時存在,登革熱患者若以往有受到不同類型的登革熱感染,很可能會引發登革出血熱,引發致命危險。另外,有慢性病史的民眾更要當心!11月一起登革出血熱死亡病例為鳳山區一名69歲男性,曾罹患登革熱,有高血壓、糖尿病及肝硬化之病史。疾管局更提醒民眾,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應積極配合並檢視居家及周遭環境、前往疫情區做好防蚊措施、清除家中內外積水容器,若出現全身倦怠、發燒、肌肉及關節痠痛並有旅遊史應就醫診斷並通知,才可避免登革熱造成擴大的流行。新北市稽查豬肉攤 籲民眾購買防檢局認證肉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39感冒出現扁桃腺發炎 嚴重時會呼吸困難、窒息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30&HN_Yr=0&HN_Mon=0肺炎鏈球菌19A難纏 男童肺部壞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48

不影響性功能 攝護腺雷射手術優點多

不影響性功能 攝護腺雷射手術優點多#出血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泌尿科李勝惠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是成年男性無法避免的長壽病,服用藥物雖然可以減輕攝護腺肥大的部分症狀,但對於嚴重排尿困難、反覆感染、尿滯留、血尿、腎功能受損等症狀嚴重者,則需要手術才能徹底解決排尿問題。一位65歲先生,因嚴重排尿困難而至泌尿科門診求助,利用該院新引進之銩雷射手術後,目前排尿較為順暢,並持續於門診追蹤。除了傳統手術,李勝惠醫師指出,近年來發展出許多新穎的前列腺雷射汽化手術,像是銩雷射、綠極光雷射、綠光雷射等等。這些雷射手術,都是利用雷射光束在攝護腺內部挖掘出一個寬廣的隧道,類似「刮除手術TURP」的效果,幾乎都有出血少、疼痛少、不影響性功能的優點,另外,雷射手術於術中使用生理食鹽水,較無水中毒的風險,若遇到身體虛弱、心肺功能較差、有凝血功能障礙者就可以考慮雷射手術。李勝惠醫師表示,綜觀所有的雷射手術,其止血效果都超越TURP,可在手術隔天就拔除尿管,大幅減少術後病患不適症狀和住院天數。此外,雷射手術後的傷口結疤情況也比TURP的電燒灼輕微。因此,罹患心臟病、氣喘、中風、糖尿病患、身體較虛弱、心肺功能較差、有凝血功能障礙者,就可以考慮自費採用雷射手術治療攝護腺肥大,可以有效降低手術的風險。

登革熱疫情近乎失守 澎湖衛生局籲清潔周邊環境

登革熱疫情近乎失守 澎湖衛生局籲清潔周邊環境#出血

澎湖縣登革熱疫情,目前已擴及馬公市16個里及白沙鄉2個村,累計確定病例73例,造成澎湖縣人心惶惶,衛生局昨天緊急滅火,強調縣內病例清一色是第二型病毒,除非有新的病毒株入侵造成交叉感染,才可能引發登革出血熱,目前進入登革熱快速傳播期,天天都有新病例,衛生局每天做疫情調整,加強投入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管局文章表示,登革熱又叫典型登革熱(classic dengue),或原發性登革熱(primary dengue),係由蚊子(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或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傳播的急性病毒性熱疾,以高熱、頭部、肌肉、骨頭、關節的奇痛,後眼窩痛以及發疹為主要症狀,另有一種自1953年開始,發生在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越南等各地的奇異登革熱,主要侵襲3~10歲的兒童,嚴重會出現致命的出血徵候乃至休克。台灣重要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病媒蚊經叮咬病毒血症期的病患8~12天後,則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一般認為人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為唯一的傳染途徑,但在馬來西亞西部與西非,另有猴子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報告,亦即是森林傳播循環(forest transmission cycle)。衛生局呼籲民眾應積極配合自行檢視住家內外及周圍的環境,主動清除積水容器等病媒蚊孳生源,並加強個人保護措施以避免蚊蟲叮咬,才能有效控制疫情。腸病毒、登革熱病例不降反增 疾管局憂心疫情升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82高雄市登革熱第二死 慢性病患、高年齡層要小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15天氣冷還有登革熱?! 慢性病患死亡風險高應注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98

台灣第一起啦啦隊拋接死亡 教育部強調須有防護措施

台灣第一起啦啦隊拋接死亡 教育部強調須有防護措施#出血

台灣新竹中國科技大學傳出一名馮姓女大生在練習啦啦隊拋接動作時,不慎摔落,成為台灣史上第一起高空拋接摔死意外!疑似因為負責拋動作的同學用力過猛,馮同學未依照原設定「直起直落」動作下降,飛出約一公尺外,一旁負責接馮同學的四位同學飛奔接人,但僅接住馮腰部,後腦重摔在水泥地上,送醫急救後,因顱內出血嚴重不治。激昂喊出口號,啦啦隊員全神貫注,一個高空拋接動作,觀眾驚呼連連,莫不拍手叫好,有時甚至還要側身翻轉、後空翻轉等高難度動作,底層的人員更必須要全神貫注,以免意外發生,根據中華民國台灣競技啦啦隊協會網站指出,啦啦隊活動發展於美國,啦啦隊的原文為Cheerleading,其中「cheer」的部分,是有振奮精神、提昇士氣的意思。在早期的部落社會裡,為激勵部落中外出打仗或打獵的戰士,通常會舉行儀式,儀式中有族人歡呼、手舞足蹈的表演來鼓勵戰士希望能凱旋而歸,這就是啦啦隊的起源,早在十九世紀,美國便用啦啦隊的表演來結合美式足球等體育運動競賽,在比賽場邊為選手加油打氣,與觀眾一起帶動氣氛,後來啦啦隊表演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從歡呼、口號、大腿舞、爵士勁舞到表演競技(stunts),直到現在啦啦隊演變成一項在美國各級學校最風靡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目前啦啦隊比賽在台灣各級高中、大學廣受觀迎,通常學校會在校慶時舉辦啦啦隊比賽,場上穿著短裙跳著勁舞洋溢著笑容,為校園帶來青春與活力,這就是啦啦隊的魅力所在,只是在練習方面,台灣需要更嚴格更完善的保護措施,以防悲劇再度發生,教育部在今天(8日)表示不會因此禁止啦啦隊比賽,但為了啦啦隊員的安全,必須要有保護員、軟墊等防護措施。均衡飲食、每天運動 長壽不二法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16《運動篇》翹臀瘦腿的運動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3&id=78改善失眠 睡眠規律、運動很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42

抗凝血藥「眉角」多 亂吃當心大出血

抗凝血藥「眉角」多 亂吃當心大出血#出血

做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的病患者,需要吃抗凝血藥物防止血栓,避免發生腦中風的情況,但口服抗凝血藥必須注意的細節不少,尤其在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日前有名男子自行服用消炎藥,導致抗凝血藥效增強引發大出血,萬一延誤送醫可能全身性出血。日前有名服用抗凝血藥劑的男子,由於背部不適自行吃了消炎藥,刮鬍子受傷後發現血流不止,且背部還出現片片瘀青,送醫檢查才曉得凝血指數超過正常值。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內科陳朝欽醫師表示,國際訂出的正常指數約在2~3,但由於凝血指數較不穩定,患者必須隨時監測凝血功能,一旦不小心多過正常值3就會有出血的現象。陳朝欽醫師強調,只要服用抗凝血藥物(華法林Warfarin)就得盡量避免吃過多富含維他命K的食物,如青花椰菜、菠菜、甘藍菜、生洋蔥、生蘆筍、動物肝臟類(豬肝)與酒精,至於藥物方面以消炎藥要特別注意。陳朝欽醫師表示,上述的藥與食物只要一碰就會增加藥效濃度,導致引發出血,如腸胃道出血,甚至是腦出血。在馬偕醫院的衛教文章中,提醒服用華法林抗凝血藥劑的患者千萬不能自行停藥,或是增減吃的藥量,且只要忘記吃藥超過12小時就勿再補吃,但切記復診時必須告知醫師,以免藥效受到影響。光田醫院的藥品說明中也提醒,若患者本身是孕婦也禁服用此藥,以免發生胎兒出血等的問題。菸害遺千年 戒了還是會得COPD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00&HN_Yr=0&HN_Mon=0胸腹主動脈瘤死亡率高 吸菸、高血壓的老人應注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99&HN_Yr=0&HN_Mon=0自殺最難過的… 是留下來的親人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01&HN_Yr=0&HN_Mon=0

視力模糊是老花眼? 可能是黃斑部病變致失明

視力模糊是老花眼? 可能是黃斑部病變致失明#出血

年紀大了看東西看模糊不見得是老花眼,可能是加速視力損害的黃斑部病變所引起,若不接受治療,會嚴重影響視力品質。一名原本視力良好的70歲老伯伯誤以為視力下降,是因為吃感冒藥引起的副作用,但是感冒好了視力卻沒有恢復,於是認為是老花眼作祟,沒想到去醫院檢查時,才發現一對眼睛都出現了視網膜黃斑部病變,而且都已嚴重出血。台南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柳景豑表示,像這位老伯伯一樣將黃斑部病變誤以為老花眼的患者非常多,目前主要的治療是在眼內注射血管新生抑制劑,不過一旦有延誤就醫的情況,就必須接受更多治療,甚至需加上光動力療法的治療等。所以柳景豑醫師提醒,如果懷疑自己可能不是單純老花問題,或是配鏡片後卻沒有改善的情況,就要盡快就醫治療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期。眼科醫師吳文權主任在《高醫醫訊》的文章中提到,在眼睛的構造中,視網膜就像是照相機的底片,可以將影像轉換成神經傳導,傳遞到我們的腦部,讓我們可以看到眼前的事物,其中黃斑部就是網膜當中視功能最敏感的地區,如果黃斑部產生病變,看東西會有變形、顏色變淡或暗影的情況。台安醫院視網膜科主任劉寬鎔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老年性黃斑變性是造成中老年人視力障礙的最大殺手。據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顯示,只要適量補充類胡蘿蔔素中的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維生素C、E、胡蘿蔔素及礦物質鋅,經長期食用後可進入視網膜黃斑部,保護內部的神經細胞免於受到病變傷害及退化。眼睛會過勞死?黃斑部病變小心會失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722看東西有黑影別輕忽! 當心眼睛黃斑部病變致失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69預防眼睛黃斑部病變 小心「藍光」危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662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