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慣

醫訊/懂吃也懂排,自己的身體自己救

醫訊/懂吃也懂排,自己的身體自己救#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蟬聯34年國人十大死因,一直是隱形殺手,許多人因飲食不均衡、身材沒有控制好、壓力大,自己不認真照顧身體、沒有發現病徵,死亡一步步逼近,對家人來說都非常措手不及。關於飲食、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智慧農場負責人蔡文清健康分享講座「懂吃也懂排,自己的身體自己救」並給予建議,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懂吃也懂排,自己的身體自己救時間:106年02月20日 星期(一) 下午13:00開始地點:台北世貿一館健康養生展攤位D417(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洽詢:蔡小姐0921-021985

年紀大 血壓高一點沒關係?

年紀大 血壓高一點沒關係?#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紀大,血壓本來就會高一些嗎?許多65歲以上的老人家,因為高血壓問題被告知要服藥時,總是以為年紀大之後血壓本來就會高一些,加上周遭也有不少親朋好友血壓高而忽略用藥的重要性。因此,當血壓過高時,有的老人家擔心一旦吃了藥就要終生服藥而不積極治療,也有的老人家認為沒有病痛就不需要服藥,使的血壓監控難上加難。高血壓盛行率男性為25%、女性為18%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醫師蔡瑞元指出,根據2015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台灣高血壓盛行率(>140/90mmHg)男性為25%、女性為18%,年紀超過60歲則上升至47%。年紀大會影響血壓是不爭的事實。蔡瑞元醫師提醒,與高血壓相關的死亡原因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在民國104年台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分別排名第2、3、8名。因此若是罹患高血壓,好好治療才能避免其他併發症的風險。改善生活 限制每天鹽分、酒精攝取許多老人家總認為若沒有不適就不需要控制血壓,但根據2015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基本上血壓都至少要控制在<140/90mmHg,若合併有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腎臟病併蛋白尿或是接受抗血栓療法來預防中風,則需更嚴格控制在<130/80 mmHg。蔡瑞元醫師表示,高血壓治療不一定要服藥,限制每天鹽分攝取、限制酒精攝取、減重、戒菸、飲食控制運動等,做到生活型態上的改善也有助於維持平衡。如果生活型態調整後還沒達到血壓控制目標,再考慮藥物治療也不遲,為了健康,年長者千萬不要忽視血壓問題。 

醫訊/社區健康促進「睡眠品質改善」衛教宣導講座

醫訊/社區健康促進「睡眠品質改善」衛教宣導講座#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只要壓力大,淺眠、睡不好總是如影隨形嗎?睡眠問題一直是現代人頭痛的問題之一,但是你知道嗎?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就能有效擺脫睡眠問題!本次團體衛教講座將由衛服部精神科醫師王奕翔,告訴您如何運用改變生活習慣促進睡眠,歡迎您的參與,相關訊息可電洽049-2231150 # 2323 或 2317,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社區健康促進「睡眠品質改善」衛教宣導講座時間:106年2月10日 星期(五) 上午10:00-11:00地點:內興社區發展協會(南投縣南投市南營路97巷)洽詢:049-2231150 # 2323 或 2317

解決虛寒症狀 泡半身浴有效

解決虛寒症狀 泡半身浴有效#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只要多注意日常生活習慣,實踐一下輕鬆就能改善的方法吧!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確實吃早餐,攝取會暖身的食物,好好吃早餐的話,身體就不會變冷,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不吃早餐的話,空腹的時間會很長。一旦空腹時間太長,就無法產生熱能。薑、蔥、蒜頭都能讓身體變暖此外,進食時細嚼慢嚥也很重要。細嚼慢嚥的話,食物與唾液所含的消化酵素充分混合後,再送進腸胃裡的話,作為熱能原料的營養素其吸收率會提升。而且根據中醫理論,食物有能使身體變暖與變冷2種,都要均衡攝取才行。首先,能使身體變溫暖的食物,主要是來自寒冷的地方。例如薑、蔥、蒜頭、蒟蒻、牛蒡等。相反的,使身體變冷的食物,主要來自溫暖的地方。例如夏季蔬菜和大豆等。其他還有零食和巧克力等,都具有能使身體變冷的作用。薑含有薑烯酚(shogaol)和薑油醇(gingerol)的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發熱,所以想要改善虛寒症,很推薦薑。脖子、腋下、鼠蹊部要做好保暖或許大家都認為要使身體溫暖,泡熱水澡比較好,但其實不應該泡熱水澡。因為不需要長時間泡熱水,那也只有溫暖身體表面而已。水溫不要太熱,約40度,泡15至20分鐘即可。也可以泡半身浴,特別是年長者,我比較推薦半身浴。還有,泡澡時伸展手腳的關節,搓揉一下膝蓋後面和腳,能有效消解虛寒症。另外,衣物也能防止寒冷,例如手套、襪子、圍巾、保暖束腹等都很有效。但如果衣物太勒緊身體,會使血液循環不佳,這是造成覺得寒冷的原因,這一點要特別留意。還有,脖子、腋下、大腿根部(鼠蹊部)這3個部位的皮膚下有大血管,不要讓這些部位冷到。如果你覺得冷時,就用暖暖包等來保暖身體。解決虛寒 踩腳踏車有效身體70%的熱是由肌肉製造的,做運動讓肌肉動起來,這對解決虛寒症是很重要的。此外,身體的肌肉有70%集中在大腿等下半身,所以可用大腿做出像踩腳踏車的動作,做30到40次左右。(本文摘自/不該忍耐的18種健康警訊/遠流出版)

美肌5撇步 不用加法用減法

美肌5撇步 不用加法用減法#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要肌膚變漂亮,不用加法要用減法!想要變得更美麗,請重視每天的飲食和生活習慣。1) 天天吃得營養/謠傳「蛋白質、膠原蛋白是美肌的根源」,這是錯誤的說法。吃下的食物不會直接成為肌膚的營養。形成美肌的維生素等營養素,和腸內細菌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腸內細菌是以主食的成分,來合成必要的營養素。為了能持續不斷產生同樣的營養素,一定要好好吃飯,每日攝取營養的食物。對美肌有幫助的飲食‧ 生菜沙拉/多攝取酵素、維生素。‧ 溫熱蔬菜/多攝取食物纖維和維生素。‧ 味噌湯/攝取蛋白質。‧ 米飯/每天吃。每週吃糙米1~2次。2) 不喝營養補充劑、提神劑/除了保養品和化妝品,營養補充劑和提神劑中也可能含有對羥基苯甲酸、安息香酸等防腐劑。這些都會破壞腸內環境,讓營養平衡變差,肌膚變得粗糙。請注意生活規律,不要依賴營養製劑。3) 多吃天然食品,攝取維生素/一般認為,每天攝取維生素C等營養補充品,對身體是有益的事,一直以來都受到推崇。但是最近陸續有醫生指出,吃太多合成維生素劑會造成健康傷害。人體的健康,保持著微妙的均衡狀態。不要過於依賴營養補充品,請多從食物裡攝取必需營養素。4) 晚上 12 點以前就寢/熬夜對肌膚非常不好,這是有醫學根據的事實。很晚才上床睡覺,幫助肌膚細胞生長轉換的成長賀爾蒙分泌會不足。再怎麼晚也請在晚上12點以前就寢。5) 避免累積壓力/長期處於壓力狀態,白血球會增加,交感神經亢奮,引起肌肉組織發炎。如此一來容易形成痘痘,造成黑色素增加而形成暗沉、黑斑。為了擁有美麗肌膚,請為自己設定一段盡情放鬆的時間。(本文摘自/專櫃小姐不知道的保養真相!肌斷食計畫/世茂出版)

真的!多運動可降癌症死亡率

真的!多運動可降癌症死亡率#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般人都認為,癌症是無法逃脫的命運,但其實癌症是能夠預防的疾病。1996年,根據哈佛大學癌症預防中心發表的數據顯示,癌症的死因中吸菸佔百分之30。生活習慣佔癌症死因百分之68飲食佔百分之30;運動不足佔百分之5;飲酒佔百分之3,生活習慣就佔癌症死因的百分之68,也就是說,改善生活習慣的話,我們就能夠預防癌症的威脅。雖然運動和癌症的關係僅僅百分之5,但這裡有項饒有趣味的研究。內容為檢測9千位男性的運動能力,並調查他們十八年後因癌症死亡的比率。結果發現運動能力愈高的人,因癌症死亡的機率愈低。順便提一下,這裡的運動能力是指長時間運動也不會精疲力竭的持久力。增加持久力、體能的運動 能降癌症風險高持久力受試者的死亡率,是低持久力受試者的3成左右。持久力高也就表示,他們有著運動習慣,而且不是追求瞬間爆發力的運動,是長時間持續的運動。換句話說,從事像超慢跑這種增加持久力、體能的運動,能夠降低因癌症死亡的風險。根據美國國立研究發表的數據顯示,運動平均能減少百分之30至50的大腸癌患有率。大腸中的糞便能順暢排泄,大腸癌的風險也就變低。事實上也有人說,體力不佳的人有便祕的傾向,比較容易罹患結腸癌。這對因飲食習慣改變而增加大腸癌患有率的日本人而言,是不容小覷的問題。超慢跑增加體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並不只限於預防癌症,許多實驗都證實,從事提高持久力的運動,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為了保護身體不受各種傳染病侵襲,藉由超慢跑增加體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摘自/超慢跑入門/商周出版)

注意 5症狀恐惡化血液循環

注意 5症狀恐惡化血液循環#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身體的溫度要提高才能改善血液循環,而在血液解毒上也很重要。人體的溫度提高,能增強免疫力,所以泡腳、半身浴、喝生薑茶都非常好。改進生活習慣對身體非常重要首先,改掉讓我們身體溫度降低的生活環境和習慣非常重要,因為即使再怎麼泡腳、喝生薑茶升高身體的溫度,若平常的生活習慣沒有改變,效果也會減半。究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有哪些生活習慣會造成低體溫,了解這些原因後將它們去除,就一定能夠使體溫上升。引起低體溫的環境與生活習慣1) 暴飲暴食/體內生成熱度、維持體溫的器官比例上,以肌肉約占整體的20%、此外,肝臟占20%、大腦占18%、心臟約占11%左右。如果暴飲暴食的話,為了消化吸收過多的食物而大量血液流到腸胃,被困在那裡,本來要生產熱度到其他器官的血液量減少,身體本身熱度的產生量減少了,體溫當然會下降。2) 攝取過多陰性食品和水分/在韓醫學裡,將食物分為陽性食物和陰性食物。陽性食物性質溫暖;陰性食物性質寒冷。讓身體變冷的食品即為「陰性食品」,食品水分含量很多的飲料、會產生熱脂肪的水果,去除所有營養成分的白砂糖、還有很多水分的葉菜及生菜、麵食、化學調味料和化學藥品,全部都算陰性食品。水是代表性的陰性食物,喝太多冷水、沒辦法排出的水分累積在體內時,會引起水中毒;連睡在寒冷的地方、拉肚子,或長時間在冷氣房裡所產生的頭痛、下雨時才有的神經痛,全都是水中毒症狀,如果吃很多這種陰性食品會導致體內所有熱度下降。3) 限制過多鹽分/近來,鹽分被認為好像是影響健康的敵人一樣。在韓醫學上把鹽分視為是能使身體產生溫熱的東西。在日本某一個地方,為了減少高血壓或腦中風的發生率而減少鹽分的攝取,但他們的血壓沒有減少,反而增加腦梗塞的死亡率,這是因為過度輕看鹽分的重要性才發生的事。過度減少鹽分攝取的飲食習慣,無法幫助維持體溫。當然,一定要避開化學鹽分,並攝取含有豐富礦物質的海鹽,如果能常運動把鈉排出去的話,就沒有造成心臟負擔的問題,更不用擔心高血壓,還能維持平均體溫。4) 壓力/受到過大壓力,不僅心情不悅,身體也會變得不舒服。當我們承受壓力時,有一條自律神經的交感神經會變得活潑,會增加緊張的荷爾蒙腎上腺素或是降腎上腺素,以及皮質醇的分泌腎上腺素會使血管縮小,血液循環變得糟糕,使老廢物質容易在體內累積,同時也增加血液裡的膽固醇和中性脂肪,使血液被污染。還會增加製造血酸的纖維蛋白原讓血液被污染的速度變快,引起腦血栓和心肌梗塞。皮質醇融化白血球裡的淋巴細胞降低免疫力,容易引起罹患各種疾病的作用。這樣的結果會使血管縮小,讓血液循環變得不好,整個身體因而變得冰冷。5) 室內、外溫差嚴重/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差異很大,也會造成低體溫症。夏季是很危險的季節,若室內空氣大約25度上下,走到室外大概30度左右,對外部刺激產生敏感的自律神經會因此失去平衡。這種情況反覆發生的話,疲勞不易紓解,不容易熟睡,食欲也會變差,當然肩膀會痠痛、手腳冰冷,導致自律神經系統混亂,使血液循環更加惡化,同時還會導致賀爾蒙系統或消化系統異常。(本文摘自/清血果汁3週解毒計畫,戰勝慢性病!/三采文化出版)

醫訊/高血壓衛教講座

醫訊/高血壓衛教講座#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吃重油、重鹹,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近年卻因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使高血壓的年齡有下降的趨勢。關於老人血壓標準數值、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舉辦的講座給予建議,心臟科醫師李適宜將分享衛教講座主題「高血壓衛教講座」,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高血壓衛教講座時間:105年12月14日 星期(三) 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  洽詢:劉大任社工分機:(02)2791-9696轉1008手機:0975-682-056(簡碼219148)、0932-155-63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