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檢查

健檢發現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健檢發現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健康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神經內分泌腫瘤為一群介於分泌荷爾蒙細胞與神經之間的特殊細胞發生病變所致,腫瘤會分泌過量的荷爾蒙引發功能性症狀,已發生比例而言,消化系統比例最高,包括前腸、中腸、後腸及胰臟,其次為肺部。根據美國SEER資料庫統計,在過去的三十年間,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生率提高了五倍。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醫師表示,以台大內科臨床經驗分析,有將近六至七成的病人是透過健康檢查發現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因此,系統性的健檢有助於病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健檢現蹤跡 慎選醫學中心團隊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患者大多沒有症狀,而在部分患者身上會產生不適的功能性症狀,如腹瀉、腹痛、咳嗽、氣喘、盜汗及胃酸過多或莫名的低血糖等,因症狀不易分辨,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需賴腸胃內科醫師確診,沒有症狀的病患,通常藉由進階的健康檢查如內視鏡、超音波、大腸鏡、胃鏡等深入的檢查才會發現。王秀伯醫師進一步表示,健診中心做全身性的檢查,雖可早期發現,不過對於後續轉介進一步治療並不是這麼完整。因此,建議民眾接受健檢應先了解醫療團隊的成員是是否有專科學會如內視鏡醫學會的訓練。內視鏡可提供胃腸道神經內分泌小腫瘤之治療王醫師說明,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方式目標是將腫瘤切除乾淨,對於無法完全切除或是發生轉移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可透過完整的病理學分析(侵犯器官及細胞分級)確知何種治療方式最為適合。神經內分泌腫瘤依照生長及分化的程度可分成G1到G3。小而位置合適的G1腫瘤,可藉由內視鏡切除不必手術,而手術為切除較大及級數較高之神經內分泌腫瘤。如無法手術或無法切除乾淨者,則使用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或標靶治療,以緩解功能性症狀,並延緩腫瘤惡化時間。而G3腫瘤惡性度高,分裂速度快,因此建議用化學治療。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合併口服mTOR抑制劑王秀伯醫師表示,針對原發於胰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首以手術為主。如無法手術或無法切除乾淨者,則可使用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對於臨床症狀緩解可獲得很好的控制效果,當疾病進一步惡化時同時搭配標靶藥物如口服mTOR抑制劑合併治療,可明顯延緩腫瘤惡化達11個月之多,目前口服mTOR抑制劑於102年1月已納入健保給付。王醫師提醒,對於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患者,可藉由CgA數值上的變化反映出體內腫瘤總量和治療效果,有助於評估病人預後及監測病人病情。不過,CgA數值在國人因常早期發現之故,敏感度不高,而直腸神經內分泌腫瘤更常常顯示正常,因此藉由影像學或是內視鏡的診斷工具輔助確診也是極為重要。在二十一世紀,早期診斷出神經內分泌腫瘤,早期低侵襲性治療乃是王道。

樂閱讀/定期健康檢查 保有最重要的財富

樂閱讀/定期健康檢查 保有最重要的財富#健康檢查

縱然是老生常談,但身體的確是人生的最重要指標。定期做健康檢查,擁有身體健康,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千萬不要逃避健康檢查我待的公司都很大,公司的福利都不錯,每一年都有健康檢查的福利,但並不是每一位朋友都能享受如此好的福利,若是自己當老闆的朋友呢?小公司的同仁呢?健康檢查項目不足的呢?身體健康,是家人與自己最大的財富,請大家一定要定期做身體健康檢查。開始上班時,對健康檢查很排斥,原因是因為我在第二家公司工作時,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健康檢查的數據,某個項目出現異常與紅字,就被女同事拿出來當笑柄。這件事一直讓我很不舒服,所以,檢查報告是需要密封的。外商工作滿一年時,當時公司安排的健康檢查陣仗之大,讓我著實嚇了一大跳。我身體一向不錯,如果有不舒服,也只會是一些小毛病而已,起初我並不以為健康檢查能發現什麼大問題,直到三十三歲那一年我才發現不然。骨質疏鬆?哪可能?危言聳聽吧?後來聽了醫生的解釋與說明才知道我的狀況比想像嚴重;醫生特別囑咐我,一定要特別留意。我第一次察覺,我的身體已經脫離「少年家」時期,正式進入「中壯年」時期。老實說,我一開始真的不相信,我怎麼可能會骨質疏鬆?後來察覺我的飲食習慣後才發現,我的確可能是潛在危險群。後來,我發現我有高血壓,才不得不正視身體健康已經亮紅燈的事實。記得發現的那一天健康檢查,一大早空腹匆忙跑下樓,看能不能搶到一個好一點的順序,檢查完畢後趕快去拜訪客戶。第一次,量到168/117,護士看了我一眼,又再度端詳我的資料,確定我是年輕人;過了五分鐘之後再量一遍,才判定我可能真的是高血壓的潛在族群。不是老人才會高血壓嗎?我才三十五歲,怎麼也會血壓高呢?我真的不敢相信。過幾天,我去爸爸那裡再量一遍,又去診所、醫院再三確認,數據不斷的說明我的血壓真的偏高。或許是業績壓力大,又有抽菸、飲食習慣不良、睡眠與作息不正常……等問題,這些都有可能是高血壓的病因。於是,我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戒菸讓我更幸福小彭是我的同學,在學校時不算熟,屬於見面三分情的交情。幾年前我們參加過一次同學會後,大家見面聊天的機會又更少了,沒想到再次見到他,是在告別式會場。跟他老婆聊過後才知,他調去大陸的這段時間,公司辦的健康檢查他幾乎都沒回來參加,更不可能會在大陸做健康檢查。去年九月,小彭連續三個月拉肚子,老婆建議他去檢查身體,他只說應該是腸胃不適;沒想到事態嚴重,回台做徹底的檢查才發現,已經肝癌末期了。我看到他的一雙兒女,心中有萬般不捨,但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只能感嘆,小彭為何不早一點去檢查呢?我得知我的血壓偏高後,家人、朋友也都提醒我母親的狀況,都說上一代若有類似疾病,我恐怕也要特別注意,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戒菸。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抽了二十年菸以後才戒菸成功,除了健康檢查的結果不佳以外,真正的原因是,我有段時間的菸癮大到連我自己都很討厭。二○○七年的四月,在一次睡夢中,夢到我在上課時突然昏倒,學生緊急把我送到醫院急救,醫生幫我照了肺部X光後大聲說:「病人的肺部都是黑的!」我夢到這一段時突然嚇醒,凌晨四點多起來以後,就無法入睡。當天在中和上課,我也不知哪根筋不對,就跟學生說我想戒菸,當場把包包裡的菸拿出來,做勢揉碎後丟在地上,也跟我當天的助理說:「今天你要是看到我抽菸,我自己處罰一千塊,這是我宣布戒菸的日子。」學生一陣大笑。就在未來的三個月內,我例行戒菸計畫,遠離抽菸的朋友,請我的老婆、小孩,以及助理同事提醒我,再加上我非常強烈的戒菸念頭,我終於戒菸成功。「戒煙」這個念頭,我當時的念頭非常強烈,強烈到我只要看到血壓計,就非常想讓它出現110/70這種漂亮數字,最後透過規律的游泳運動、生活作息的嚴格控管、醫生與藥物雙管齊下,我成功的戒菸了六年。現在的我,一根菸都不抽了,很愉快,也很幸福。我知道我有講課天賦,口才也好,可以造福很多的人;但前提是,我需要有健康的身體。我是,你也一樣。讓我們彼此提醒,要完成人生願望的前提是:得擁有健康的身體。人生不遺憾清單/每年都要做身體健康檢查。無論你幾歲,建議你定期做身體健康檢查,你的健康,將是家人與自己最大的財富。(本文作者/謝文憲)(摘自/人生最重要的小事/春版出版)

孩子的健康不能等! 兒童健檢開跑

孩子的健康不能等! 兒童健檢開跑#健康檢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基隆市衛生局預計於本(102)年9月份開始針對4~6歲就讀幼兒園之學童,辦理學齡前兒童整合式健康篩檢,篩檢項目包括「身體理學、口腔、聽力、視力、發展遲緩檢核」等。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表示,藉由健康篩檢初步評估,如發現疑似異常,可以早期治療,避免延誤治療的時機而造成家庭遺憾和社會損失。另外,吳澤誠局長也提醒家長,若孩童注意力不集中、社會情緒或語言比較緩慢,可藉由發展篩檢評估表篩檢出來,若疑似異常,衛生所會協助轉至聯合評估中心,接受評估,需要進一步檢查或復健,會再透過醫師安排。

預防醫學打擊無聲殺手 胃部健檢保命

預防醫學打擊無聲殺手 胃部健檢保命#健康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衛生福利部統計指出,胃癌不分男女列為國人癌症死亡率第六位,多年來罹患人數不斷增加,且胃癌早期發現就決定癒後的情況,因此根據預防醫學的角度,醫師呼籲每年定期作胃鏡和病理切片是防範的第一道防線。胃癌高危險族群 更應重視健檢的重要健康吉美健檢中心院長楊培鎮醫師指出,罹患胃癌高危險族群特別需要定期檢查,如曾感染胃幽門桿菌引起慢性胃炎者、有胃癌、腺癌大腸息肉症等家族遺傳病史、生活習慣不(抽煙喝酒、三餐不正常、壓力大、常吃煙燻、燒烤、醃漬食物者)、常有胃部不適、潰瘍情形者,都建議定期每年健檢。胃癌發病年齡常在50-60歲間,且來的無聲無息,當病患出現吐血、血便、心窩部疼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有感症狀時,通常都十分嚴重,加上民眾平時對胃腸鏡檢查多有排斥、而更容易輕忽,因此醫師建議年齡40歲以上、無任何胃部不適症者平時健檢需納入腸胃鏡檢查,但若是高危險族群可能在有不適、或親屬出現病症,就應定檢。瀰漫性胃癌 死亡率高達9成 發現時間決定癒後情形國際聯合癌症協會將胃癌分為四期,其中的瀰漫性胃癌容易進入第三期或第四期的嚴重狀態,且剛開始無疼痛、無外顯徵狀病灶,使得死亡率大增;瀰漫性胃癌的患者因癌細胞轉移至其他器官跟淋巴結中,癌細胞往下、向外擴散,使得無法透過手術切除,只能用化學治療改善,但5年內存活率依舊不到15%,致死風險相當高。因此楊培鎮醫師呼籲,預防腸胃道疾病,除了平時要飲食均衡、少碰鹽漬、氮鹽、燒烤食物、多吃含維他命C的蔬菜、水果,不煙不酒、充足睡眠、維持健康體態不過胖,都能減少發生癌症的機率;胃幽門桿菌和胃癌發生有密切關聯,若感染此菌、需接受殺菌治療,最好的方式當然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讓自己了解身體狀況,還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尤其是胃癌發現的時間大大影響治癒過後復原的情況和治療時機。

寓「健康」於樂 「遊戲」知健康

寓「健康」於樂 「遊戲」知健康#健康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為了歡慶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天主教耕莘醫院今日舉辦「夏日心體驗、爸爸好健康」的公益活動,免費替市民提供健檢服務與諮詢,並設計一連串闖關活動和精采表演,讓參加的民眾寓「健康」於樂。專屬護照 詳細記錄身體概況「夏日心體驗、爸爸好健康」闖關活動共有5個關卡,包括免費替市民量血糖、血壓、體重、腰圍和CO(一氧化碳)檢測、戒菸諮詢等服務,並有健康知識大會考,用「我問你答」的方式了解相關健康知識,並設有健康宣誓區,寫下你想完成的健康心願、並當眾宣誓,活動內容相當精采有趣,充分讓民眾寓教於樂,還兼顧健康。現場發送專屬健康護照《我的健康memo卡》針對個人健康狀況做詳實的紀錄,護理人員提供諮詢與建議,讓民眾確實掌握身體概況,可成為未來就醫時的依據,並在檢查結束後蓋上闖關章,完成一系列活動會有紀念品供兌換,用「遊戲」的方式讓市民瞭解健康,也達到服務和照護廣大民眾的目的。少見健檢 正視菸害 守護你我健康 除了一般健檢都具備的血壓、血糖、體重、腰圍測量,此活動特別之處是設有「菸害專區」,台灣每年有1萬8000人死於菸害,平均20分鐘就有人喪失寶貴性命,因此特別針對菸害進行CO(一氧化碳)檢測,讓民眾了解自己受到香菸和二手菸的影響有多深,若參與者的CO值過高,護理人員會勸導戒菸和提供衛教諮詢,讓市民正視香菸的危害。趁父親佳節,舉辦全民健檢活動,用輕鬆活潑的方式讓民眾揮別體檢時的不安,也能從中瞭解自己的身體概況,守護父親和廣大市民的健康。

醫訊/健康檢查的重要性~認識健康檢查

醫訊/健康檢查的重要性~認識健康檢查#健康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預防醫學,最先需要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包括飲食、運動、起居和作息;再配合定期健康檢查,以利掌握身體最佳狀態。緣起於此,新店慈濟醫院特舉辦衛教講座,此次主題為「健康檢查的重要性~認識健康檢查」,特邀請該單位家醫科許靜分(主治)醫師主講。該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流程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健康檢查的重要性~認識健康檢查時間:102年6月28日(五)上午10:30~11:30地點:新店慈濟醫院(新北新店區建國路289號,捷運大坪林站4號出口有醫院接駁車)5樓茶軒洽詢:02-6628 9779報名:http://www.tzuchi.com.tw/tzuchi/News_ActionLecture/Default.aspx?Action=ViewDetail&NewsType=4&AppSiteID=5&IdentityID=1029

火鍋業者自主標示 飲食新政策1日上路

火鍋業者自主標示 飲食新政策1日上路#健康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推動連鎖火鍋業者自主管理,就品名、內容物、添加物及其他等4大項清楚標示。為了消費者食的衛生,以及吃的權利,共同提升國人飲食文化。衛生局邀集法制局、農業局及經發局與轄內連鎖火鍋業者召開「連鎖火鍋餐飲業者公告食材成分溝通會議」,所有與會的石二鍋、聚火鍋、錢賀日式涮涮鍋、麗媽香香鍋、涮八方紫銅鍋、鼎淼 (味自慢) 、火鍋世家、禾鼎(熱盆景)、食源(海宴)、欣冠達(千葉)、錢都日式涮涮鍋、三媽臭臭鍋、極鮮企業、大呼過癮、8鍋臭臭鍋等15家業者,皆同意配合將湯頭、鍋底、高湯資訊,依品名、內容物、添加物及其他等4項清楚標示,讓民眾清楚知道吃下肚的是什麼東西,自6月1日起開始執行。由於這是國內率先推行飲食重大政策,林雪蓉特於1日前往板橋區文化路極鮮火鍋業者訪視,實際了解業者配合狀況,以及是否需要衛生局的協助。業者表示,他們共有9項湯底,所有的食材來源皆已備妥來源證明。由於食材的新鮮與否與添加物的安全,關係到商家的聲譽,故政府推動這項政策,也是協助他們品質把關,所以他們非常樂意配合。衛生局表示,訪查發現業者在自主標示上都已達到初步的要求,將不定期派員到各商家訪視,若商家對於農產品有任何疑慮,衛生局將會同農業局共同為業者把關。林雪蓉表說,希望能輔導新北市餐飲業者,對於販售的產品主動在店家標示食材的成分,以方便消費者辨識、選擇。規劃先從民眾普遍外食的火鍋業者做起,會同法制局、經發局及農業局,一起輔導業者自主標示火鍋湯底,須備妥其食材或食品添加物相關原物料來源證明文件及進出貨資料。

北市推免費四癌篩檢 顧健康還可抽大獎

北市推免費四癌篩檢 顧健康還可抽大獎#健康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22日上午,抽出今年1至4月設籍或居住台北市「免費癌症篩檢 月月有禮」得獎名單。歡迎符合資格,今年尚未接受篩檢的民眾,可持健保IC卡至北市醫療院所(含診所),完成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黏膜檢查、乳房X光攝影檢查或糞便潛血檢查。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配合癌症篩檢政策,於醫院設有「癌症篩檢單一櫃台」,提供民眾免費癌症篩檢諮詢服務及快速通關檢查,並加碼即日起至102年10月31日止,民眾只要在醫院完成一項癌症篩檢項目,就能參加院內舉辦的抽獎活動,獎品有42吋液晶螢幕、筆記型電腦及數位相機等豐富大獎,歡迎民眾踴躍接受免費癌症篩檢服務。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布我國99年癌症登記資料,數據顯示台灣每5分48秒鐘就有1人罹患癌症,而男性因癌症罹患人數比女性多了約1萬人,發生率為女性的1.3倍。目前研究證實具成本效益之癌症篩檢工具有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黏膜檢查、乳房X光攝影檢查及糞便潛血檢查,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林莉茹表示,為鼓勵市民維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現在參加免費癌症篩檢,有4次抽獎機會,愈早篩檢抽獎機會更多。林莉茹提醒,即日起至8月31日止,凡現居或設籍台北市且符合免費四癌篩檢資格民眾,至北市醫療院所(含診所)接受癌症篩檢,即有機會成為獎金幸運得主,每接受1項癌症篩檢可參加1次抽獎,每月最高抽1萬元,有52個獎項,5-9月共有260個獎項,預計送出獎金57萬元,同時可每個月連續抽獎,儘早接受篩檢,抽獎機會愈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