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

憂鬱星期一 罪魁禍首竟是周末睡到飽

憂鬱星期一 罪魁禍首竟是周末睡到飽#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到禮拜一就不想去上班……」,週末的「睡到飽」就是一直睡不飽的原因之一。現在起,努力讓週末也跟平日一樣的時間起床吧!應該有部分的人會在周末假日拼命睡,利用「睡到飽」來彌補平日「睡不飽」的生活作息吧!但你知道嗎?這種方法,反而會累積身體的疲勞!儘管睡到飽 睡眠無法預先儲存因為睡得好,隔日整天就能感覺到不太需要補眠也能活動一整天!所以很容易會以為「睡到飽」=「儲存睡眠」,不過可惜的是,睡眠是沒辦法預先儲存的。假日的「睡到飽」,的確能還清平日累積下來呈現負債的睡眠物質。「平日因為太忙無法好好睡覺,作為補償就改在悠閒的假日多睡一點補眠吧。」這樣乍看之下,會覺得睡眠時間很平均,不過雖然總計出的睡眠時間是一樣長的,但只要入睡時間和起床時間一有變動,睡眠週期就會因此而整個混亂;只要週期一混亂,身體就容易出問題。因為生理時鐘延遲 造成禮拜一憂鬱打個比方,如果平時總是6點起床,但假日讓自己睡到10點才起來,這時候體內的生理時鐘就等於後退了4小時,因此晚上開始覺得愛睏的時間,應該也會比平常晚。接下來到了禮拜一,又跟平日一樣要6點起床時,身體還有昨天睡到10 點的記憶,因此會覺得6點起床太早了,這時候會累積多餘的睡眠物質。這種情況下,禮拜一就會覺得整個人懶懶的,整天的心情也會很鬱卒。這就是大家常說的「Blue Monday」的原因。前半週因為要將延遲的生理時鐘調整回來,身體的疲勞會一直累積。到了後半週,身體好不容易才調整回來後,週末又來個「睡到飽」,生理時鐘又被打亂。這樣每週重複循環,就是「睡到飽」的生活週期。怎麼想都覺得不太有效率對吧?將睡覺時間提早幾十分鐘 減少疲勞物質堆積要避免「睡到飽」的問題,只要試著提早約15~30分鐘,先上床躺平就能解決!如果只是需要將睡覺時間提早幾十分鐘的話,只要將回家後的休息時間減少一點點,應該就能達成。僅是提早幾十分鐘入睡,就能減少疲勞物質的累積,應該可以明顯感覺到身體變得輕鬆、而週末的睡到飽時間應該也可以慢慢減少。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週末的起床時間也能和平時一樣!這樣一來,也能確實的改變總是因為睡晚了而虛度的週末時光。(本文摘自/身心腦機能鍛鍊全書/風和文創)

悲傷有許多層次-成為成年孤兒(下)

悲傷有許多層次-成為成年孤兒(下)#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這一次的諮詢從一開始的討論失去父母,變成討論蜜雪兒的童年如何影響她的管教方式。為了避免兒女經歷自己當年的心痛,她在無意間造成不同性質的問題。悲傷有許多層次如果你喪父或喪母或父母雙亡,或失去任何重要的人,你認為自己是在哀悼你們之間共享的事物,還是在哀悼你沒能得到的事物?我們能哀悼自己不曾擁有的事物嗎?哀悼是不是只限於自己經歷過的人事物?如果我們在悼念根本沒發生過的事,那麼具體說來,這不是應該歸類為遺憾嗎?遺憾是悲傷的自然要件。我們可以浪漫地幻想如果摯愛可以多活一年、十年,或活到我們自己嚥下最後一口氣為止,那我們將會擁有些什麼。這些幻想無傷大雅,然而應該要了解悲傷的本質是不由自主的,儘管遺憾與悲傷息息相關,如果要克服遺憾,就得調適自己,接受事實。我們可以用遺憾扯自己後腿,我相信蜜雪兒便是如此。這當然絕對不是刻意的決定,卻是堆砌悲傷的工具。要為某件事遺憾,便是假定那是某件我們失去的事物。我沒見過父親的事實輪不到我來遺憾,因為別人的選擇與我無關。我可以惋惜事情變成那個樣子,但遺憾牽涉到我們個人行動的結果。在我們見面之後幾週,蜜雪兒客氣地寄了一份摘要給我,讓我知道她對諮商的感想。在探索悲慟對我的意義時,我發現自己主要是在哀悼一個念頭,想著我的父母可以變成哪一型的父母/外祖父母,我不是在哀悼自己失去的父母。小時候,我宛如父母一般地照顧我的父母,他們也沒有時時刻刻維護我的安全。我以為自己處理好這個議題了,但是在討論我尚未化解的悲傷時,我才曉得自己哀悼的是他們應該要做怎樣的父母,結果我過度保護女兒,以防她經歷到我的童年創傷。這對我的孩子沒好處,我只是在防堵他們大概本來就不會遇到的事。我好像在試圖逆轉自己受過的傷害。在我們的諮商之後,我跟女兒一起坐下,檢討我對她的過度保護,她承認有時候,她覺得快要窒息了。於是,我們的母女關係現在比較健康了。我以家長的身分,重新評估父母最令我懷念的地方是什麼,接受我不能改變以前的遭遇,為了我的孩子好,我不能試圖用自己的管教方法,來撫平自己的過往。我們諮商的內容非常實用,現在我有機會跟孩子們、跟其他的親屬建立比較健康的關係,謝謝你。我們晤談時,蜜雪兒說幾年前她找過諮商師,「寫信」給亡母釋放了她的一部分怒氣,而當面跟父親對談則帶來了正向的轉機,協助她將父女關係提升到新的層次。寫信是原諒別人或寬恕某個情況的好方法;抒發你的感受,不論對方是不是會看到你的信,趁著你仍然見得到對方的時候,與對方面對面解決你們之間的歧異是勇敢的行動,通常會值回票價。把信寄出去──實際投郵,匿名寄到任何地方──會大幅提高釋放的效果。簡扼地說,父母雙亡的人可以問自己以下的問題,來評估自己的感受。一、你在兩次喪失時的行為舉止都一樣嗎?二、面對第二次喪失時,你比較有應付的能力了嗎?三、你是個別哀悼他們,還是兩個一起?四、你的父母在你的生命中扮演什麼角色?五、你在他們的生命中扮演什麼角色?六、如果多花一點時間哀悼你們有過的一切,你覺得遺憾的分量會如何變化?七、評估你全部的感受,每一種感受各占百分之幾?八、你在遺憾/哀悼其他的家人本來應該擁有的一切嗎?九、解讀為遺願或命令的遺言影響了你嗎?十、其中一次的悲傷特別令你心煩意亂嗎?(本文摘自/終於,可以好好說再見:當我們失去最愛的人,該如何走出悲傷?/平安文化)

童年經驗來育兒-成為成年孤兒(中)

童年經驗來育兒-成為成年孤兒(中)#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想把蜜雪兒逼緊一點,丟出一道棘手的問題:她懷念的是父母本人,還是她認為自己應該要有的父母?蜜雪兒幾乎都在談她渴望得到的一切,而不是她的親身體驗,我想知道在她眼中,她實際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現實情況,或原本可能擁有的一切蜜雪兒的坦率令人耳目一新,她承認比起她在現實中失去的事物,她更在乎自己現在應該要有的父母──也就是她認知中父母可能會有的樣子。她解釋說,等媽媽跟她的年齡都大一點,應該就會有培養並鞏固母女情誼的機會,就像她跟爸爸變得很親一樣。「他本來不是世界第一的模範爸爸,但我看到他變成一個會關心外孫們的慈祥外公。他總說要做一個好外公,彌補自己為人父親時的疏漏,他真的辦到了。我很想瞧瞧母親今天會變什麼樣子。她會定下來嗎?她會不會終於遇到適合的對象,那種可以逗她開心的人?她在最後的時候快樂嗎?我爸媽在一九八一年離婚,在媽媽過世的前一年,他們復合了,要是媽媽到最後都沒有得到幸福,我會很難過的。」蜜雪兒的父親臨終時交代她「守著老公,他可是好男人」,其實爸爸不曉得他們之間的難關,這令蜜雪兒心裡很矛盾。假如她父親知道真相,遺言就會截然不同。蜜雪兒花了幾年工夫,才擠出「忤逆」父親的勇氣,結束婚姻。臨終之人說的話可以讓人重拾自由,也可以困住一個人。一切都關乎你們的關係、當下的情況,以及當事人是否願意服從遺言的命令,滿足逝者的期望。對別人的衝擊蜜雪兒時常談論自己的喪失如何衝擊了她的孩子,為了協助她釐清思緒,我請她說哪一邊比較重。我伸出雙手,左手是她失去雙親,右手是孩子失去外祖父母,我問她哪一邊比較要緊。很妙的是蜜雪兒在意的不是她自己,也不是她真正失去的人,而是她孩子錯過的事物,尤其是與她媽媽有關的事。儘管她女兒與外公相處了八年,兒子與外公則有十九年,兄妹倆都問了不少關於外婆的問題,而蜜雪兒描述過她是怎樣的人,還說她女兒就像外婆的翻版,但蜜雪兒希望媽媽仍在人間,做她兒女的外婆。蜜雪兒只在意孩子們及孩子們錯過的事,可能是在無意識地轉移注意力,避免碰觸自己的哀傷。此舉可能就像防護罩,保護她不用處理自身的感受,而蜜雪兒承認或許真是如此。蜜雪兒的確需要這樣的觀點,才能讓自己需要抒發的悲傷浮上檯面,不再用自己對孩子的遺憾來掩蓋。言語模式當蜜雪兒訴說自己如何傷心母親不在人世,她把「需要」一詞掛在嘴上,但聽她描述自己跟媽媽的關係,感覺上她很早就不再需要母親了──這似乎有點自相矛盾?這個詞精準地刻劃出母女的關係嗎?還是放大了失落的感覺,其實不符合真相呢?她同意「需要」一詞很矛盾。事實上,由於她母親失常的感情關係、酗酒、健康不良,她在十二歲左右便不再「需要」媽媽,早早便獨立自主,蜜雪兒因而感到怨嘆。她忖度起自己為何使用「需要」一詞,感慨地猜測自己的意思或許是她需要「一個」媽媽來提供安全的庇蔭,一個跟她媽媽不一樣的母親。需要與想要是兩回事,起心動念完全不同。以蜜雪兒的處境,需要媽媽是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因為媽媽不會死而復生,但想要媽媽,則是渴望得到母親般的照拂,這是自然的欲望,合情合理。「我保護她,是因為我不能保護自己。」當我們聚焦在蜜雪兒與女兒的關係,她開始察覺自己照顧兒女的方式,與她的個人經驗脫不了關係,包括失去雙親。以她的人生經歷,也難怪蜜雪兒想當孩子們的好媽媽,不讓兒女承受她的父母給她的待遇,我對此心有戚戚,畢竟我有一位不存在的生父和一位情緒陰晴不定的繼父。我在拉拔自己的孩子時,絕對希望自己一個人就抵得過他們兩人的總合──我總是守候在孩子身邊,耐心十足,全是拜那些經歷之賜。在蜜雪兒喪母的二十六年以來,她第一次想到自己照顧女兒的方式,或許與自己的童年經驗有關(蜜雪兒的兒子二十五歲,住在愛爾蘭)。她女兒不高興蜜雪兒的控管,不允許她擁有十四歲應得的獨立自主權,而現在蜜雪兒明白,這是因為她不希望女兒嘗到她年輕時吃過的苦。(本文摘自/終於,可以好好說再見:當我們失去最愛的人,該如何走出悲傷?/平安文化)

不被家人肯定 孩子的「習得無助感」

不被家人肯定 孩子的「習得無助感」#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作家小野曾說:「你所反抗的,正是你所眷戀的。」正是因為你在乎、你渴望,所以才願意動用全身的力氣去對抗,或者去逃離,只為了讓這一切有所改善。可是當你發現,自己能夠做的都做了,這一切卻像一灘完全無法激起漣漪的死水,所有的希望彷彿被無止境的黑洞吸乾,你的世界陷入一片空無的死寂。無論你做什麼,都被視為對這個家庭缺乏向心力的行為、辜負父母對你的撫養、違背父母對你的期待。無論你跑到哪裡,或者編織出多麼完美的不回家的理由,你還是開心不起來。因為你騙過了家人,但終究騙不了自己。什麼意思呢?你或許沒有覺察到,不管你放了多少狠話、下定多少次決心,在你的內心深處,依舊住著一個希望父母會改變,能肯定你、鼓勵你的小孩。你期待有一天,他們終於發現你從小一直沒有被滿足的渴望,然後把你捧在手掌心呵護著,將那些你長年的失落好好地愛回來。可惜的是,抱著這樣期待的你,將會在期待與受傷之間展開痛苦的無限循環。「不回家,你就沒機會看見父母的改變,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呀!」長久以來的渴望,總是躲在內心的某個角落,當你決定要放棄一切的時候,悄悄地跳出來,在你耳邊質疑你的行為,提醒你不要因一時衝動導致前功盡棄。「別傻了,這麼多年來,哪一次回家沒有發生衝突?」你拍拍自己的臉頰,用過往的負面經驗提醒自己回到現實。「說不定……」內在的聲音不放棄地勸進你:「說不定今年真的會不一樣呢!你不是想了很久,要勇敢地對父母說出你的感受嗎?」「最好是!每次講出自己的真心話,只會被罵而已。你忘了去年的慘況嗎?」你再一次反駁自己內在的聲音。「不一定啦。說不定上次是你說話的口氣不好,或者爸媽沒聽清楚而已,你再用心一點、好好講,說不定事情就會不一樣……」就這樣,你在理性與渴望、現實與期待之間,永無止境地互相拉扯。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心理學家將實驗室的小白鼠關進鐵製的籠子,並且不定時施以通電。小白鼠一來因為不管怎麼跳、跳到哪裡都會被電到,二來因為不定時的通電,小白鼠無法預測痛苦什麼時候會降臨。到後來即使心理學家調低電量、頻率,牠們都選擇待在原地,坐以待斃,甚至連實驗者將籠子的門打開,有些老鼠也放棄了逃離的行動。這種情況與前面提到的「對抗或逃跑」是很相似的。無論是對抗或逃跑,你的心依舊「住」在這個家裡,依舊深受這段關係的壓迫與傷害;無論你怎麼努力,結果都是無濟於事。當你面對這樣的狀況,時間久了,就會感覺到習得無助感。帶著沉重的無助感,有些人選擇自我放棄,藉由近乎漠然的情緒反應,讓父母持續用他們習慣的行為模式來傷害自己;有些人選擇斷絕家人關係,決定將自己與家人拉出一段遙遠的距離,從此不讓家人越雷池一步。有些人以為這些孩子性格冷酷、無情,不懂得感恩。事實上,那只是表面的行為帶給別人的誤解,而他們的內心存在著許多衝突: 想對父母釋出善意,卻害怕被拒絕。 想對父母表達脆弱,卻害怕被嘲諷。 想坦露真實的想法,卻擔心被責備。 因為痛苦而想奮力改變一切,卻擔心被父母處罰。 因為無力而想遠遠逃離一切,卻又害怕被譴責、被遺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擔心與害怕?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當中已經累積太多受傷的經驗,以至於他們對許多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互動,卻是抱持著負向的預期。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有幾種情緒交替出現:憂鬱/不相信這個世界有真正的愛,也不認為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什麼。他們對於改變充滿了失望、對自己感到無力,甚至認同父母的觀點:我的確是一個不好的孩子、我不值得被肯定,這輩子脫離不了被數落、被貶低的命運。憤怒/對這個世界感到生氣,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感到忿忿不平,氣憤父母對自己的教養方式,也氣自己無法改變現況,無法保護自己。自責/覺得自己一定還不夠好、不夠努力,所以才會被父母這樣對待。認為自己自作聰明、沒事找事做,早知道就不要採取任何行動,逆來順受就好了。這些孩子不僅背負著他人的不諒解,內心也同時充滿了對自己的指責,對父母的愧疚與罪惡感。其實,不管是對抗或逃跑,往往是他們當下所能想到的最好選項了。但這些行動引發了父母的負面情緒,孩子一接受到這樣的訊息,很可能立刻感受到長久以來熟悉的害怕與擔心,因而選擇放棄繼續行動。既然不管對抗或是逃離,終究還是會讓自己被責難,難道我們真的就只能接受現況、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是。(本文摘自/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寶瓶文化)

開啟心念 煩惱、負面意識轉變為正向

開啟心念 煩惱、負面意識轉變為正向#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們逐漸忘了自己也是個小光體,或者根本不明白小光體很容易就能夠連結到大光體的事實。這個事實最具體的述說就是,在需要的時候,距離我們最近、唾手可得又完全免費的宇宙最大資源,其實只需要一個心念的小開啟,就可以源源不絕地接收取得。是的,就是心念心念。說得再踏實些,就是心的力量。結合了第三眼、髮際頂輪以及心輪的運轉。心輪就在每個人的兩乳之間,從心臟中央往體表前後張開,宛如兩朵盛開的百合。第三眼在兩眉之間,這裡面包括了理性的大腦前額葉、全身賀爾蒙的指揮官腦下垂體以及松果體。頂輪從前額髮際到頭頂中央百會,包含了大腦的感覺神經以及運動神經。我們的身體和地球上所有的動植物一樣,由千百萬兆個小細胞組合而成,可以追溯到最初的單細胞藍綠藻,從那無意識的生存狀態,無法感受火熱與冰冷,沒有情緒的高低起伏,不能判斷是非對錯表達感受。進入多細胞結合的動物植物狀態,生命形式就出現了各種複雜的感知,動物們有眼睛鼻子嘴巴,可以呼吸有心跳與情緒,真是奇妙的演變!於是心念可以完全左右各種動作行為的決定,飢餓的獅子看見獵物會毫不猶豫地捕食,開心的父親會無預警請全家出門去吃一頓好吃的晚餐。心念來自無法分離的身心靈合一體,身體當我們合掌靜心以及祈請更高能量的光與祝福時,必須先放掉日常生活中各種層面的煩惱與憂傷。無條件專注在單純的交託與信任中。把煩惱憂慮交託給誰?又能信任誰呢?這是個太切實際又太深奧的問題。先捫心自問,我願意真正信任我所信仰的宗教嗎?或者,我沒有宗教信仰,那麼我願意相信這個世界有看不見的力量嗎?再進一步,那些力量中,我願意相信有更大更無法動搖的正向力量嗎?這個正向的大光明,沒有任何名稱,只是不斷地以各種共鳴的形式呈現在不同的人群民族中。自從四百多年前伽利略發現了地球繞著太陽轉,接著人類繼續發現其實太陽又繞著銀河轉,銀河可能繞著宇宙更大的中心旋轉,科學家們透過哈伯望遠鏡估算這個宇宙大約是一百三十億年,而地球存在不過四十六億年,如果把宇宙誕生至今每一億年當作一個月來計算,我們的宇宙才一歲多,在這一到十二個月的時間中,地球誕生在八九月的秋天,到了快要跨年的十二月最後幾天,人類才開始從猿人直立並且發生文化,而最古老的文明如埃及、印度以及中國,不過是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最後幾個小時才出現。在這樣的宏觀中,我們有理由認為,所有的宗教都是各民族獨特的文化精粹,每一個民族在摸索的過程中,用自己的理解與虔誠的心念,創造了接觸進入正向的光能量最有效率的儀式和方法,那就是宗教。而眾神、上帝、諸佛菩薩,都是宇宙大光明的一部分,光與光之間當然是可以溝通的,教派名稱雖然歧異,本質卻是相同的。當人們靜心祈禱時,無條件的虔敬與信任會震動心靈與那宇宙深處的大光明發生共鳴。永遠記得,人體是小光體。有些人的心輪發出的是平靜的藍光,有些人是智慧的紫色光,另一些人是帶著力量的紫紅色光,光的震動波結合人們純淨的信任,很快就能讓小光體融入大光體,於是小光體中的煩惱與負面意識,就能在大光體中轉換、充電與得到光亮的改變。靈氣沒有宗教的界線。也並不是宗教,而是作為一種接收正向能量的方法與工具。只要願意接觸學習,都可以完整進入這個方法,進入無限深廣的宇宙金庫,與正向的光能量共振,分享光能量無盡的祝福。信任,將開啟靈氣學習的道路。並且成為靈氣與光的傳遞管道。(本文摘自/大人密碼:用靈氣召回金鑰匙/印刻出版)

別合理化性侵!自我檢討恐心靈創傷

別合理化性侵!自我檢討恐心靈創傷#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性侵」的本質並非「性」,而是「暴力」。但因為社會忌諱談性,往往把性侵當成醜聞掩蓋,讓性侵被害者難以透過法律伸張正義,甚至無法接受治療,以至於留下長遠的創傷。在台灣,遇到性侵事件時,因為社會「欺善怕惡」的習氣深重,對於陌生人隨機加害的案件,討論到後來,往往變成「檢討被害者」,而熟人犯案的,因為怕得罪人或嫌麻煩,常常以淡化、合理化來處理,安撫受害者:「他只是跟你玩。」「他應該只是不小心,他不是故意的。」黺岆犯人常能逍遙法外,而暗夜哭聲,從未停歇。受害者千萬別再「自我檢討」,不是你的錯突然遭受同學對自己性侵,她除了震驚與痛苦外,還更困惑。「他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我做錯什麼?」受害者千萬別再「自我檢討」。犯罪者難道是正義的化身,專門懲奸除惡,找上你,是因為你做錯事?當然不是,而是他想犯罪。有點腦袋的犯罪者挑善良的弱者,才好順利得手,又不被反擊。所以,受害者除了長相善良,體格不夠強悍之外,有什麼好檢討的?如果是熟人犯案,犯罪者還可能找個「藉口」來幫忙解釋。尤其對年輕女性,以「愛慕而控制不了衝動」來合理化罪行,帶有點正面肯定的感覺,常讓人聽了就心軟。原來對方是喜歡自己、愛慕自己的,受創的自我受到些許撫慰。之後,犯罪者再灌些迷湯,「犯罪」就被包裝成「追求手段」,彷彿受害者再追究就是不近人情、不識抬舉了。不斷貶抑她,讓她毫無信心,更無法離開她的狀況類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被害者選擇無視對方的暴行,竟還認同加害者,甚至為其辯護。但還不只這樣,要在行動自由的狀態下長期奴役她,還要配合「洗腦」貶抑她,讓她沒自信到不敢離開。且隨著時間愈久,她的沉沒成本愈高,愈不能承認自己選擇錯誤,人生一敗塗地。他的手段相當惡毒,哪有一丁點的愛可言?而這樣的壞人原來是個媽寶,不想負責就躲起來,請出父母來扮黑臉。但也讓人秒懂,原來有這樣不問是非又護短的家長,才會養出這樣的人渣。她還想結婚、生子的話,這一家子既自私又無良,她被兒子纏上,已經倒楣十年了,若真的再加上他父母,她這輩子可能就真的毀了。被他們拒於門外,絕對是塞翁失馬,否極泰來。精神科醫師教你突圍遇到暴力事件,首要的是保護生命與減少受傷,而在脫困之後,就是要「保全證據」。 若遇性侵,請直接到「醫院驗傷」,並提告尤其是性侵案件,受害者常出於反射,躲回家,反覆洗澡,等到決定提告時,卻苦無證據。正確做法應該是直接到「醫院驗傷」,並明確告知自己受到性侵。層級夠高的醫院,都有標準流程,可以照相、採檢體、製作病歷,通報社工,提供諮詢,協助報案。為什麼一定要蒐證、提告?主要是讓加害者得到教訓,讓他知道還有法律在,害人是會受到懲罰的。隱忍就是製造更多受害者。提告不只是為自己,更為保護其他人,是相當高尚的情操。比起身體的傷害,性侵造成的心靈創傷,更難癒合。此時,必須會診精神科,讓受害者立即服用「抗憂鬱劑」治療,這通常能削弱其腦部「創傷記憶」的強度,減輕痛苦,而且能一併處理焦慮、不安與失眠,讓受害者比較容易度過危機。後續還需安排「心理治療」,由治療師與受害者單獨會談。重建受害者的人格與自信,重獲安全感,恢復對人的信任。整個治療時間,可能需要花費數年之久。 性侵能造成人格全面的摧毀總之,遭受性侵並非一句「你就忘掉嘛……」那麼簡單。絕對別對受害者這樣講,這輕描淡寫的背後是極度的殘忍。性侵會對人格造成全面的摧毀,讓被害者的世界整個崩塌。如果沒有妥善的治療與心理重建,任憑受害者躲在暗處舔傷,最後不是帶著創痛度完餘生,就可能是尋短,以求解脫。再來,就是「遠離加害者」。當加害者是熟人,例如親戚、鄰居、同學等,如果不報案,並聲請保護令,對方很可能因為同處一個生活圈,依然能就近向被害者求情、恐嚇或威脅,企圖躲避刑罰。曾有病患被加害者的妻子謾罵,說她勾引自家的老公。當遇到利益衝突時,人心能有多險惡、多護短,可見一斑。所以,離加害者愈遠愈好,避免再受傷害。像上述案例裡的她,遇到的加害者就以「感情」為幌子來蠱惑、洗腦她,讓她變成自己能操控的性奴。 他不愛你,只是奴役你其實,在沒被掃地出門前,她也知道應該分手,因為與加害者交往簡直是瘋狂。可是,她最大的疑惑是,「你們都叫我離開,但我要怎麼離開?」長期以來,她已經被灌輸「自己很糟,離開他,不可能更好……」的想法,讓她根本不敢去考慮其他的選項。我對她說,首先就認清「世上真的有壞人」吧,而且「你就只是運氣不好,遇上了壞人。他說得再天花亂墜,還是一個傷害你,只為了滿足自己的壞人。他只愛他自己,根本不愛你。放棄人性本善,你能拯救他,等待他良心發現,改邪歸正的妄想吧!」戳破自欺欺人的假象,會讓人很痛苦,但,這是自救的開始。「放棄是為了得到」,別浪費時間在渣男身上,因為讓渣男占據身旁的位置,即使好人出現,她也看不見,也沒有位置給人家。所以,她這麼久以來,沒有更好的對象,絕對不是她的條件不好,而是旁邊有個衰神。就像店門口拴了一隻惡犬,生意鐵定差透了。然而,為了繼續利用她、奴役她,加害者會說實話嗎?他用言語損她,就是希望她的自信低落,相信自己糟到去哪裡都一樣,只能認命接受這樣的對待,猶如戴上無形的手銬與腳鐐。這樣就能低成本奴役對方,榨取好處,得了便宜還賣乖。所以,他絕非自稱的救世主,根本是吸血蟲──不甩掉,她的好運不會來。況且,即使一個人過,也遠比跟一個渣男在一起好。她有專業、有正職,根本不用怕離開。說穿了,她根本不需要他。她往後所要做的只有──鑑別出真心愛她的人,並給予對等的回報。何必苦於自己得不到他的愛?這世界上,絕對有人不愛我們的,就像我們也沒有博愛到每個人都愛啊!所以,遇到不愛我們,甚至惡意傷害我們的人,不用訝異,也不需企求,就當運氣不好,躲遠一點,換與別人打交道就是了。我寫這一個案例的目的是,請別再教育女孩要順從、乖巧,那可能會害了她的。要給女孩自信與思辨能力,這樣才能免於被壞人洗腦與控制。我們傳統的教育模式會讓女孩們像上述案例裡的她一樣,即使念到大學,也還是無能自我保護,更何況,狼人還可能躲在校園裡,披著老師、同學、學長的外皮,虎視眈眈地尋找下一個獵物……(本文摘自/好女人受的傷最重:精神科醫師教妳立下界線,智慧突圍/寶瓶文化)

隱約不安、預知危險 潛意識發出訊息

隱約不安、預知危險 潛意識發出訊息#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我們多留意一天當中經歷的各種信號,就會發現,潛意識隨時都在透過某種形式與我們溝通。例如,你是否曾在準備出門時,隱約覺得不安或是忘了帶某樣東西?之後,若再度出現這種感覺時,你便會停下腳步檢查一遍,讓這些感覺有時間可以引導你的注意力,進而發現遺忘的物品,譬如手機或錢包。預知危險、抗拒他人宣稱的意圖 都是潛意識發出的訊息每個人都會收到潛意識發出的訊息,不論是預知危險、抗拒他人宣稱的意圖,或是需要外出散步透透氣。「意識」有點像是電腦螢幕,而這台電腦的主要作業系統,運作的過程是我們看不見的,每隔幾毫微秒,就會跳出有待評估的資訊。我們在思考過程中,以為可以代表「真實自我」的經驗,通常也是形塑我們個性的主因,例如深思熟慮、主動積極、對資訊敏銳、思考方式為連續性、邏輯性、線性與注重結果的,其中包含在現代社會中成功的必要條件─各方面的組織能力。「意識」善於根據不同情況,選擇解決方法、目標及偏好,譬如,「要是我不再欠卡債就好了」、「我要戒酒一個月」、「我真的不需要甜點」、「我再也不對孩子大叫」、「我要開始寫一本書或實行一項計畫」、「不再害怕搭電梯」、「我其實不比她差」、「這次演講我不會發抖和結巴」等等。不幸的是,倘若潛意識與這種有意識的決定不一致─也就是做決定的人本身有矛盾─我們都非常清楚,這類的指令最後會有什麼結果。精神分析理論問世前 已知潛意識存在早在佛洛伊德學派的精神分析理論問世之前,人們就已經知道,神秘的潛在自我─潛意識─的存在。我們通常以為,潛意識會造成一些不受歡迎的特質,也經常將野蠻、自私、懷有偏見、容易激動與好吃懶做等我們不願負責的行為,歸咎於潛意識。不過,我們批評的這些行為,其實是人類生存的主要情況。在這些情況中,絕大多數的維生過程都在潛意識的指揮下發生。人體的細胞由某些至今還未知的生物協作機制所管控,消化、修復、免疫、視力、聽力、平衡、能量、代謝、增/減重、生長、再生及言語能力,全都不受意識干擾。在我看來,現在是時候該停止誤會「潛意識」,真正去了解它、甚或是人類本質的時候。我們不經思考地表現時 潛意識其實是幕後主使潛意識似乎仍然難以評斷好與壞。潛意識能令你我有感受、會經歷各種狀態、做出直覺判斷、(似乎會)嘗試學習,而且主要以非口語的形式表達。最重要的是,多數的行為都可能是從這個形式與能量的系統而來。這意味著,我們不經思考地表現具有生產力、正面的行為時,潛意識其實是幕後主使;而當我們做出各種負面行為時,也是如此。然而,意識與潛意識這兩種處理的形式或類型,似乎截然不同,至少就邏輯而言是如此。我這麼說的意思是,每個人對於心靈的體會迥異,以致意識與潛意識的運作方式絲毫沒有重疊或模糊地帶。「溝通」就是一個例子,我們利用言語來表達意識,而我們的肢體語言、口氣和語調,則透露了潛意識的想法。意識與潛意識相違背 感受不能騙人意識與潛意識的差異,也確實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人們常希望能擁有某一種生活,實際上卻過著另一種生活。而那些成功讓意識與潛意識達成一致的人,創造了一種和諧的運作,將這兩種意識合而為一,朝著共同的夢想、目標與生活邁進。最困難的事,莫過於在意識與潛意識分歧時,試圖創造理想的生活。你也許曾經為了生活而奮鬥、掙扎而且努力。你也有可能是生育後重新回到職場、卻整天都擔心小孩過得如何的母親;或是為了擁有美妙體態而努力減重,之後發現,瘦下來比不上與朋友大吃大喝來得開心的人。我指導過一些生活無虞卻處境悲慘的學員,他們在意識上選擇了工作,唯利是圖,但也憎恨金錢。其中,許多人經常有股強烈慾望,希望能從事與目前截然不同、「夢想」中的工作,像是藝術家、教師、演員、消防員或機師。我們能以堅定的決心戰勝潛意識的慾望,卻很難擺脫行為與潛意識相違背而產生的真實感受。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縮小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距離?這兩者達成一致時,又會是什麼模樣呢?(本文摘自/做自己的自由:掙脫束縛、打破常規、創造理想美好生活的七種練習/大好書屋)

治療從心靈著手 回歸自己、放下執著

治療從心靈著手 回歸自己、放下執著#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編輯整理)曾有人問我健康的定義,我告訴他:「當一個人在生活裡感覺不到快樂,人已經不健康了。」生命本該活在快樂裡,如果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不管有沒有被診斷出糖尿病,仍是個生病的人。我所強調的健康,是身心靈整體的健康。如果一個人身體健康,可是活得很痛苦,這並不是真正的健康。賽斯心法最高指導原則是:「我創造我自己的實相。」每個人都擁有創造自己實相的能力,身體也有非常強大的自我療癒力。糖尿病當然可以不靠藥物好起來。醫學和醫生本該幫助大家開啟自我療癒能力,而不是發明更新的藥物來治療疾病。真正的治療來自心念轉換;正向能量能讓全身循環、新陳代謝良好,免疫力增強。治療身體要從心靈著手,無論是慢性病或癌症,只要能打破執著,把握創造實相的觀念,讓自己活在喜悅中,就能得到真正的健康。所有的不快樂都是自我設限有些人告訴我,他們知道要讓心靈快樂,卻不知該怎麼做!在他們詢問的同時,我常發現,他們的臉部線條與最初見面比起來,已經柔軟了許多,整個表情都改變了。在開始學習、成長後,我們的心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化。當你開始問自己,怎麼樣才能快樂?你已經開始朝愈變愈快樂的方向前進了!而人不快樂,卻不一定會察覺到。可能只是覺得,怎麼煩惱這麼多?痛苦、壓力如此大!卻沒發現整個人已經進入不快樂模式。人所有的不快樂都是自我設限,因執著而產生的。執著在那裡?身分、地位、財富、年齡、性別……年齡是一種執著 靈魂是沒有年齡的有人曾見到我的外表而質疑,一個看似毛頭小夥子的傢伙,真的是社會上有身分地位的醫生嗎?他真的在世界各地推廣身心靈觀念和賽斯心法嗎?我已經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告訴大家,這就是快樂!我從來沒有被我的身分、年齡、地位限制過,即使今天我是個國家元首,或是七、八十歲的老爺爺,我還是不變坦率的個性,暢所直言。年齡是一種執著,靈魂是沒有年齡的。一個八十歲的老人感冒咳嗽,住院一個月;一個八歲的孩子肺炎住院,三天後馬上活蹦亂跳。因為八歲的孩子沒有執著、沒有年齡的觀念,就是如此自然地與天地能量合而為一,相信身體天生是健康的。人的天性和宇宙真理是一體的。可是一個八十歲的人,會顧忌很多。「哎呀!我這樣做會不會打擾到兒子、媳婦?八十歲的人,還和年輕人出去玩,人家會怎麼看我?」人的生命要和靈魂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年齡放下。活到八十歲,也可以有二十歲的心情和活力。不管是家庭主婦、上班族,還是公司的總經理,到最後會發現,病痛、不快樂,都是自己要面對,不管是誰都一樣。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滿腦子都在煩惱和擔心,太多現實的痛苦和壓力。去做任何好玩的事,退休後到花店、水族館打工也好,嘗試更多新鮮事,生命自然會改變!我常說,只要不是傷天害理的事情,什麼都能做。人很會自找麻煩,老想些負面的事,加重內心的壓力。有時候人年紀愈大,思想愈是僵化、放不開。例如帶老人家到餐廳吃飯,接下來幾天就會聽到他嫌那個菜太鹹、湯不夠味道、廚師功力不夠;出門度假,抱怨床不好睡、枕頭太高,隔壁很吵。諸如此類的事情一再發生,讓子女和父母的相處變得有心無力。人最終要和內在自己合而為一我自認為自己有個好處,很多人在我身上可以看到「自在」這兩個字。我不會受到很多身分、地位的限制。我認為人最終要和內在自己合而為一。當我們被太多痛苦和煩惱困住時,要記得回來做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回歸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做自己不是執著、自私;當人開始回歸自己時,就會放下很多的負擔,靈魂和自我不再有衝突。自己的靈魂活力被展現,我們愈能夠幫助其他人。就像許多人來看我的門診,不是為了拿藥,而是來感受我生命的活力!怎麼有個人可以活得如此開心!那是一種生命的創造力。(本文摘自/誰說慢性病不會好:10大慢性病的身心靈療法/賽斯文化)社團法人台灣身心靈全人健康醫學學會https://www.facebook.com/TSHM2075/

Menu